「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雙清別墅前,威海榮成郭永懷事跡陳列館大廳裡……首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海技本科生黨支部的黨員代表們舉起右手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
「重溫入黨誓詞,就是時刻提醒自己的黨員身份,始終恪守對黨的莊嚴承諾。支部每一名黨員都要時刻牢記初心和使命,做理論學習的先行者、科學知識的探索者、優秀文化的傳播者、志願服務的踐行者,彰顯先鋒模範作用。」學院輔導員、物理海技本科生黨支部書記於瑤表示。
做理論學習先行者
「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支部黨員要當好理論學習的先行者,將黨的理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築牢思想之基。」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技本科生黨支部支委會一班人就此達成共識。他們結合學院和專業特色,創新傳統黨課模式,由以前的「一人講」向「大家講」拓展,由「說教式」向「座談式」「分享式」「探討式」延伸,由過去單純講理論、講黨章黨規,轉變為利用身邊典型故事來激勵感染黨員,既富黨性,又接地氣。
黨支部探索開設了「五講課堂」,邀請學院領導、專業課教授,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和學生黨員定期講黨課。本學期,支部與學校組織統戰黨支部和學生工作處黨支部等教工黨員共上黨課,強化對學生黨員的指導;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為入黨積極分子帶來「青春心向黨」課程,夯實時政教育。同時,支部還輔以師生反轉課堂、微黨課、黨史短劇、「信先鋒」黨的理論宣講等多種黨課形式,加強對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入黨申請人的教育引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今年11月7日下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院長陳戈教授應邀登上支部「引力課堂」,為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作了一場題為 《大數據時代的全球海洋》的專題報告。
在報告中,陳戈教授分享了他的部分科研成果,重點介紹了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研發的新一代海洋科學衛星——觀瀾號,帶來一場頗具震撼性的科學盛宴。
陳戈教授向在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享了他在擔任院長期間不忘初心和使命,13年來堅持奮鬥在科研一線的故事,正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成就了他今日豐碩的科研成果。
「這種形式的黨課氣氛輕鬆,有高度,有深度,還有溫度,提升了吸引力和黨員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了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創新力、凝聚力,也激起了我們學生黨員將來投身海洋強國建設,謀海濟國、經略海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強大信念和動力。」黨支部副書記、優秀學生標兵曲麟昊表示,支部將進一步創新黨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提升黨課質量效果,提高黨課的吸引力和黨員參與的積極性。
做科學知識探索者
支部積極探索「黨建+專業特色」黨小組模式,發揮黨小組在支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強化在專業學習、科學研究、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指導,支部按照專業方向將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為四個黨小組,並請學院黨員教師給予指導,推動黨建工作與專業知識學習等深度融合。
今年8月16日,第十屆中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CUPT)在青島落幕。中國海洋大學代表隊經過2天5輪15場的激烈角逐,獲得全國二等獎的好成績,這就意味著中國海大代表隊獲得了直通第十一屆CUPT國賽的入場券。入黨積極分子、曾兩年連續獲得國家獎學金的物理學專業2017級韓趙其智同學,以優異成績獲「最佳評論方獎」個人獎項。這是學校在該項賽事中獲得的最好成績,也實現了學校在個人最佳獎項上零的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獲獎團隊所有成員均來自同一團體——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海開物」社團。今年10月,支部在該社團中率先成立黨小組,這在學校同類科技社團建設中尚屬首次。
黨小組在社團中不僅專注學術研討和科技創新,更注重社團的思想建設。該社團負責人、學生黨員、物理學專業2017級常皓晨在社團2019年秋季學期納新宣講活動中說:「科技社團更需要思想引航,我們不只是為了競賽而聚,新時代青年要樹立永攀科學高峰的旗幟,傳承並發揚先鋒精神,這樣才能不辜負黨和國家對我們的期望和培養,才能無愧於偉大的新時代。」
長期以來,我國科技界湧現出許多深受愛戴的科學家,他們愛國報國、追求真理、勇於創新、不怕失敗、淡泊名利、嚴格自律的高尚品格,對學術風氣和社會風尚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在學院黨委大力支持下,「學海開物」社團黨小組曾赴郭永懷事跡陳列館開展黨員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感悟科學家崇高的愛國精神。「郭永懷先生以科技報國、以身殉國的偉大事跡,是一名共產黨員對初心和使命最生動的詮釋。先生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值得後人學習,是當之無愧的楷模和英雄!」學生黨員王晨旭參觀之後感慨道。
「我們要銘記文聖常先生耕海踏浪的精神與情懷,將愛國主義精神和追求科學精神踐行在日常生活的每一處。」12月9日,在文苑獎學金設立20周年座談會暨第二十屆文苑獎學金頒獎儀式上,作為獲獎學生代表發言的曲麟昊,深情道出了他的孜孜追求。
做先進文化傳播者
愛國主義永遠是時代文化的主旋律,共產黨員永遠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實踐者和傳播者。「東方紅3」船上,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行遠廣場飄揚的五星紅旗下、凱旋廣場前,學院黨課活動室裡,支部黨員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在黨課上回顧黨史、新中國史,以各地方言送祝福為新中國慶生,製作「我和我的祖國」主題宣傳視頻……今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支部開展了一系列愛黨愛國主題活動,飽含濃鬱愛國情感、蘊含時代時尚元素,將愛黨愛國精神深深根植於同學心間。
支部致力於拓寬和打造宣傳陣地,使之成為黨的理論知識和先進思想的推廣員和宣傳站:成立線上「信信仰」新媒體平臺,開設「教育培養」「支部建設」「時政速遞」「黨員風採」「傳統文化」「科技前沿」等多個專欄,傳播黨建知識,聚焦時事熱點,挖掘典型事跡,至今推送相關文章300餘篇,總閱讀量達5萬人次;線下「信先鋒」黨員理論宣講服務隊面向新生組織了黨支部介紹、入黨申請書撰寫說明會,共讀「把一切獻給黨」讀本、優秀標兵訪談等活動,夯實入黨啟蒙教育。
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提高了,在大學生中的吸引力和號召力也隨之提升。據介紹,物理系和海洋技術系2019級新生中,符合申請條件的140名學生中,提交入黨申請的人數達到130人,申請入黨的學生比例超過92%,許多同學在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做志願服務踐行者
今年10月14日,學院物理實驗室裡迎來了46名小學生,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飲水鳥、最速降線和輝光球等實驗,眼裡充滿好奇;小學課堂上,海洋科普、基礎編程、傳統文化等這些面向小學生專門設計的特色課程也獲得了良好的教學反饋。
這是支部積極響應高校服務社區「雙報到」工作部署,與嶗山區枯桃社區共建的「學海課堂」活動的情景。支部還聯合學校和學院多個黨支部共同為枯桃小學託管班提供趣味課程,落實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服務社區工作,起到良好輻射帶動作用。
2005年,學院7名師生赴國家級貧困縣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由此建立了「東鄉行西部志願者協會」,15年來致力於西部教育扶貧。支部依託現有社團資源,建立了「東鄉行」黨員志願服務隊,在甘肅三所小學進行志願活動,貢獻青春力量;在學院內搭建三級朋輩互助平臺,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朋輩導生」隊伍,深入新生宿舍進行大學適應指導,實現從學習到生活、從行為規範到思想提升的「傳幫帶」範圍全覆蓋;「學海行遠」校友交流平臺則促進新老黨員在思想、學業、生活等方面的溝通交流,使優秀黨員的榜樣力量形成長效作用。
「學生以學為主,主業是學習。」為不讓一名同學在學業上掉隊,支部推行志願性質的學業幫扶「一對一」,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均對口聯繫一名學業困難學生。截至目前,已累計幫扶物理系和海洋技術系學業困難學生200餘人次,困難學生成績進步率約80%。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物理海技本科生黨支部始終把初心使命有機融入支部建設中,努力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努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使支部和黨員真正成為所在專業青年學子逐夢路上的領跑者。」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於傑表示。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金松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