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遇見玉蘭花」——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學生黨支部「雲...

2020-11-22 天津大學新聞網

本站訊(通訊員 趙亞男)2020年的開端,新冠疫情的肆虐,武漢同胞的遭遇,無不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戰「疫」特殊時期,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落實上級黨組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推進黨組織生活正常化、黨員教育管理常態化,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天津大學建築學院2019級碩士第二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碩士19級規劃黨支部,329日晚20:00開展了一場黨支部「雲共建」活動。

活動由雙方黨支部書記王宇歌和盧詩霞共同主持,希望可以發揮「1+1>2」的支部效能,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現在,凝聚支部黨員力量,提高思想站位,促進支部組織力提升,同時也表達對武漢的深切祝福,期盼早日戰勝這場疫情。

雲共建活動議程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黨委書記錢思,黨委副書記何立群,規劃系教工黨支部書記、規劃系副系主任任紹斌,輔導員楊柳;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宋昆,黨委副書記王鑫,院長助理、建築系主任張昕輔導員趙亞男等應邀參加本次學生支部活動。

玉蘭海棠,春日相遇互遞美好祝福

會議伊始,兩位黨支書分別介紹了所在支部的基本情況,雙方輔導員做會前動員。天津大學輔導員趙亞男提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希望黨員同志們能通過『雲共建』這種特殊的形式,進一步加強學習,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華科的輔導員楊柳說到:「每一個研究生黨員都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上好愛國主義思政課,當好阻擊疫情的排頭兵,也希望借這次活動的東風同學們可以結下深厚的友誼。」

雖然我們身處兩地,但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決心一直在一起。兩支部相互準備了明信片祝福,期待早日相見,共賞玉蘭海棠。同時,兩支部也分別製作了感動人心的視頻,分享共同戰「疫」的經歷。

互贈明信片表達祝福

內化於心,理論學習涵養家國情懷

在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黨員「停課不停學,組織生活不斷線」,黨組織生活陣地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變的是形式,不變的是效果。本次雲共建活動開始之前,支部提前下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的講話等學習材料,同學們進行了系統深入的學習。會上,兩個支部的黨員代表分別進行了學習分享。

華科支部的張雷同學分享了對愛國三問的理解和愛國精神的學習心得,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金句,講述新時代下我們該如何愛自己的祖國。天大支部的韓軒同學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在新時代如何學習雷鋒精神的四點要求,並結合全球的新冠肺炎形勢,分享了雷鋒精神的學習心得和疫情期間的志願服務實踐。

勇負使命,志願服務踐行青春擔當

內化愛國精神,雷鋒精神的同時,也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新冠肺炎疫情下,兩個支部的同學們爭做社區志願者,通過實打實的服務,展現出青年學子的擔當和作為,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天大支部的王宇歌、呂夢迪、孔德博同學以及華科支部的楊靜、張陽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志願服務經歷。他們在抗擊疫情期間主動到社區報到,協助社區工作人員逐戶摸底排查,做好住戶出入登計、測量體溫等工作,平均工作時長50小時以上。

呂夢迪同學說:「雖然只是做一些小事,但一絲善念,一份勇氣,聚小流以成江海,相信無論中華民族在什麼時候遇到怎樣的危難,總有人山高路遠,不辭千辛萬苦,為你而來。」孔德博同學說:「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個人都是時代裡的一粒微塵,聚集在一起就是一座城牆。」張陽同學說:「在鄉村抗疫的一線工作讓自身意識到我們黨作為先鋒隊始終保障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權益,作為一名研究生,要積極投身到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兩支部成員參與志願服務

求真問學,讀書分享積攢澎湃力量

疫情期間兩個黨支部停課不停學,支部組織大家積極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充實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素質。華科支部的陳晨同學天大支部的申子安同學分別為我們介紹了有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書籍,以及中國普利茲克獎得主王澍的著作《造房子》。雙方通過讀書分享的形式互相學習、開拓視野、共同進步。


共同宣誓,誓言承諾印刻青春擔當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防控,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有「我是黨員我帶頭」的表率意識,會上,所有黨員們舉起右拳,共同宣誓。正如誓言中所說:希望我們可以接受考驗,勇擔責任,貢獻青春力量!

言猶在耳,精彩總結提升思想站位

最後,參會的老師們也帶來了精彩的分享和總結,表達了對同學們的鼓勵和期待,也傳達了真摯的祝福和盼望。

華中科技大學建規學院規劃系教工黨支部書記、規劃系副系主任任紹斌老師對本次活動的內容和深度表示了肯定,希望未來有更多跨城市、跨空間、跨專業的交流。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助理、建築系主任張昕楠老師從信心、動力和信仰幾個角度出發,鼓勵同學們不忘初心使命,將個人發展與國家需要充分結合起來。

華中科技大學建規學院黨委書記錢思肯定了本次活動的意義和效果,鼓勵大家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中國精神,承擔起青年人的擔當和使命。希望疫情結束以後,能以更多的形式再話友誼,共觀黃鶴長江,賞東湖美景。天津大學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宋昆也對本次活動做出了高度評價,學習效果紮實深刻,分享內容豐富誠摯,志願工作令人感動,希望兩個支部將交流共建繼續延續下去,同時也表達了對武漢的深切祝福,期盼早日戰勝這場疫情。

凝聚青春正能量,打贏防疫阻擊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始終堅持疫情防控不放鬆、組織生活不脫節、學習教育不間斷,切實增強學生黨員戰「疫」必勝的信心,增強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未來,建築學院將繼續緊密圍繞「三全育人」和「五育並舉」,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願祖國人民早日戰勝疫情,到那時,我們一起,春回天大看海棠!

圖文來源:天津大學建築學院

(編輯 趙暉 陳志龍)

相關焦點

  • 工科出身的全國性大學,天津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天津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都是工科出身的高校,但是天津大學是百年老店,而華中科技大學相對建校史要短得多。天津大學前身是北洋大學,他也幾乎繼承了北洋大學的優勢,所以天津大學始終在化學工程方面實力強勁,國內多所高校的化工,其實都來自天津大學的支援。這是華中科技大學無法比的地方。
  • 理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與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學院舉辦跨校聯合組織生活會
    3月15日,理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學院本科生微電子第一黨支部圍繞「學習『雷鋒精神』攜手戰役」的主題,以組織生活會的形式,激勵黨員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守初心、擔使命,堅定「四個自信」,更好的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雙方黨支部利用騰訊視頻會議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和教育學生黨員,傳承和發揚雷鋒精神。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與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面向武漢高中生聯合舉辦...
    為激發中學生對物理學前沿發展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好奇心與行動力,同時也和身在武漢的學子們共克時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研究生第三黨支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精心準備了為期三周,有深度、有溫度的「物理訓練營」。此次活動也是兩個黨支部正在開展的「同心共建 青春戰『疫』」雲端支部共建系列活動之「行動共建」。
  •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 「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報名申請正式啟動! 為了促進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加強青年學生對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了解,充分利用頂級的國家大科學平臺的優質科研資源,大力推動、選拔優秀學生到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深造,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將於2020年7月11日—12日舉行2020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天文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許曉東代表學校對蒞臨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對長期關心、支持學校特別是天文學科發展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他指出,華中科技大學高度重視天文學科的發展,學校將面向一流人才培養,面向前沿科學研究,推動天文學、物理學等學科的交叉發展,不斷產出引領性的研究成果。他表示,喻家山天文臺將在技術支持、學生培養和科學普及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 快來看,大學校花誰最美?
    天津大學校花海棠花天津大學以海棠而著稱,學校道路和教學樓周邊遍植海棠樹,專門設立海棠林。1948年時任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親自栽種第一批紅杜鵑。如今校園裡300多叢火紅、宮粉、純白、深紅、深紫等各色杜鵑遍布康樂園。濃縮著中山大學的人文歷史和精神風貌。華中師範大學——桂花
  •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
    華中科技大學:抗疫精神成思政課最生動教材從對未來生涯的迷茫到堅信「學習的知識就是手中的槍」,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學生吳逸桐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後思想態度發生轉變,毅然選擇赴西部基層支教一年。熬夜製作手工餅乾、手寫賀卡,甚至差點忘記自己的結婚紀念日,只為將暖心傳遞給《營養與健康》課堂的學生。
  • 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哪所實力最強?
    文/獨角獸數學課堂角角老師 導讀: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三所是國內最頂級的理工類大學,也是近年來最受高三學生的關注的大學,高考錄取分數線都不低,到底該怎麼選擇?哪所大學實力最強?
  • 參賽隊介紹:華中科技大學女籃
    華中科技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
  • 大學介紹欄目之985:第二十四彈——天津大學
    中國的第一所現代大學是哪一所呢?既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是天津大學。天津大學的前身是北洋大學,建立在1895年的10月2號,它是中國的第一所現代大學。這所學校開創了中國現代教育的先河。在當時,天津北洋大學治學嚴謹,校風樸實,當時在國內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齊名。在這所大學畢業的畢業生可以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被譽為是東方的康奈爾。在改革開放後,1951年北洋大學和河北工學院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經過1952年的院系調整,天津大學有很多系併入了別的學校,也有很多院系成為了現在有名的大學。
  • 洛陽三中收到華中科技大學發來的喜報
    華中科技大學發來喜報洛陽市第三中學:多年來,貴校向華中科技大學輸送了大批品學兼優的學子,他們在我校的精心培育下,銳意進取,再接再厲,全面發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些學生的成長凝聚著貴校多年的心血,藉此機會,謹向貴校和獲獎同學表示熱烈而誠摯的祝賀!
  • 華中科技大學成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
    「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暨喻家山天文臺規劃,正式啟動!」。7月26日,在線上線下十位院士、近四十家天文單位負責人的見證下,華中地區首個天文學系在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7月26日揭牌。與其一同揭開「面紗」的還有武漢喻家山天文臺規劃設想。天文學是研究宇宙及宇宙間各類天體的形成、結構和演化的學科,也是六大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數、理、化、天、地、生),其關注最前瞻的科學問題,相關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學和應用價值。
  • 烏鞘嶺氣象站經常@華中科技大學,快來康康是為何?
    他來到室內觀測大屏前,注視著溫度、氣壓、環境溼度、風向、風速等一系列氣象數據,經過一番分析、研判,他拿起電話,向遠在湖北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專家打電話:「烏鞘嶺將有一次雨雪降溫過程,人工增雨雪試驗站設備可以開機。」位於烏鞘嶺氣象站內的華中科技大學人工增雨雪試驗基地烏鞘嶺有雨雪天氣,與華中科技大學有什麼關係?
  • 上海交通大學學生黨支部「戰疫先鋒行動」活動紀實
    疫情防控期間,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相關要求,積極發揮戰「疫」期間學生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學生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校372個學生黨支部全面開展「戰疫先鋒行動」,組織8000餘名學生黨員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 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學生工作部部長熊享濤擬掛任湖北鹹寧副市長
    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學生工作部部長熊享濤擬掛任湖北鹹寧副市長 微信公號「荊楚網」 2019-01-12 22:22
  • 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農村學生單獨招生簡章
    現將實施辦法公布如下:   一、招生對象及條件   學生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符合當年統一高考報名條件;申請人及其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戶籍地須在本省(區、市)確定的「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農村;本人須具有當地連續3年以上戶籍和當地高中連續3年學籍並實際就讀;勤奮好學、成績達到年級前3%的優秀學生。
  • 2019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12月,天津大學黨委獲評「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仁愛學院化工系黨總支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系」,經管學部碩士生第二黨支部、機械學院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黨支部、求是學部茅以升第一黨支部、仁愛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生第一黨支部獲評「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教工第一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26名,其中:博士後1人,博士8人,碩士生導師1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 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 人,四川省首屆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 人,四川省委省政府法律專家2人,西南科技大學「龍山學者」3人。
  • 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天津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召開了第三次科技工作會議,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大學的新徵程上不斷前行。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天津大學報》如約推出了「2018年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的喜悅與榮耀。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2019年,讓我們一同努力奔跑,當好追夢人!
  • 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在生產實境「真刀真槍」搞科研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技術總監喬長晟說。 喬長晟還有一個身份: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博士生導師。他向記者介紹了實驗室的成果:「實驗室自2017年10月立項以來,已實現科技成果產品化10餘項,開發的聚穀氨酸、奇亞籽飲料、枸杞等系列產品已進行市場化生產,擁有發明專利20餘項,發表相關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