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個以前採石頭的山塘,深處10幾米,淺的地方兩米左右,由於裡面全是石頭,水質瘦,但是年代較遠,地下還是有些腐敗物的。幾年前有人作為魚塘,放養過鯉魚,後來用網捕,所以留下了不少漏網之魚。
一到周末眾人便興衝衝的殺向水濂山水庫旁山塘。帶著釣竿、魚餌,往河邊一蹲,等魚上鉤,馬上提竿收魚!
在這些靜謐的山塘水體及附近河溪中棲息著一種兇猛的「水中小霸王」──山鯰魚。山鯰魚和我們釣友都很熟悉的塘鯴是同一種魚,只是由於長期棲息於幽暗的環境中,其身體一般呈青黛色,並且索餌更瘋狂,呈現出一種無所顧忌的「霸氣」。
鉤山鯰魚為肉食性魚類,嗅覺靈敏,喜腥味較重的餌,如販卿、泥鰍、活蝦和雞、鴨腸等。我們多以蛆為餌或者挖取粗大的蚯蚓為佳。將整條蚯蚓穿鉤,未入鉤部分能在水中自由蠕動,對山鯰魚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它長著一雙小眼睛,視力很差,搜尋食物主要依靠兩對遍布味蕾的觸鬚,捕食動作是「囫圇吞棗」式的大口吞咽,因此在咬鉤時往往是咬死鉤。
一條,兩條,三條......魚餌連同魚鉤很快吞進魚肚裡,吃完想溜時已經晚了,給魚鉤鉤住了,一般很難逃脫,只能呆在那裡。
山鯰魚羞光怕響,多在晚上覓食,大白天睡大覺。夜釣提竿取魚更是忙得不亦樂乎。當然收穫也多些。餌到底就被拖著走,不提竿就被它們拉到石縫裡,不是丟鉤就是斷線。讓人惱火!
不過最後的漁獲心裡美滋滋,這山鯰絕不是有些人眼中的埃及塘鯴,肉嫩味美,吃起來彈嘴。放家裡冰箱裡,一個星期都吃不完。
其實釣魚的魅力,是不釣魚的人感受不到的,相信各位釣友都有一樣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