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繪本《微觀世界》:跟孩子一起了解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小生命

2021-01-15 堇年書影

這幾天連綿地下了幾場雨,可悶壞了我家那好動的孩子。天一放晴,他就約了小區裡幾個孩子在樓下瘋玩。看著他們奮力奔跑的小身影,我的心情也愈加明媚起來,忽聽得「啪」地一聲,鄰居家的小孩摔了個仰面朝天,正摸著屁股疼得齜牙咧嘴,好在畢竟是小小男子漢,再加也怕小夥伴們嘲笑,硬憋了兩泡淚的他還是趕緊勉力撐著地爬了起來。

看著路邊滑出的一道長長的綠色軌跡,我從長度可以想像剛才孩子摔跟頭的慘烈程度。為防止孩子再蹈覆轍,我告訴他們,以後看到路邊地上的這種綠色的苔蘚可千萬要注意。孩子們好奇地問:「這個綠色滑滑東西是從哪裡來的?明明前段時間我們在這玩的時候什麼也沒有啊!」

我告訴他們,苔蘚只有在地面溼潤的時候才會出現,而一旦經過太陽的照射,他們就會變得乾枯再也尋找不到。為了讓孩子們有更直觀的了解,或者說我實在是難以招架好奇寶寶們之後提出的各種問題,索性邀請孩子們到我家中,給他們看一本由法國的埃萊娜拉傑克、達米安拉韋爾杜恩所著的繪本《微觀世界:謎一樣的小生命》。

翻到書中「一叢苔蘚的復甦」那一頁,綠色苔蘚的微觀世界一覽無餘:

「緩步動物緩緩舒展身體,開始活動;線蟲和輪蟲伸展著、扭動著,再次踏上徵程,去尋找食物;在苔蘚的上層部分,彈尾蟲和甲蟎又回來了。瞧,它們正有滋有味地啃食那些微小的藻類和真菌呢。」

書中大開頁的畫面裡輪蟲、線蟲、甲蟎、彈尾蟲、水熊蟲栩栩如生,旁邊還都標上了數字編號,對應著左邊詳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苔蘚並不具有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根,它們只能藉助葉片表面那層薄薄的水膜,把水分和養分儲藏在葉片中。在久旱時,它們為了生存會進入休眠期或慢速生長期,這其實類似於動物界的冬眠狀態,也是孩子們說的晴天時沒有看到苔蘚的原因。

《微觀世界:謎一樣的小生命》書中除了具有藝術衝擊力的紀錄式手繪大場景,還兼具了科學的嚴謹性,為此兩位作者特意邀請了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塞德裡克於巴斯、克裡斯蒂娜羅納德來協助完成。

本書出版兩年即獲歐洲三大少兒非虛構類圖書獎項:2017年法國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頒發的「科學趣味獎」、2017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非虛構類「特別推薦獎」、2018年法國「科學無秘密獎」青少年組獎。

書中選擇了10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微觀場景:盛大的水中芭蕾、海灘隱士的秘密生活、海底的幽暗派對、床上微叢林、攻擊皮膚的親密敵人、攻佔廚房的迷你貪吃鬼、森林土壤中的大工廠、一叢苔蘚的復甦、死水下的不眠之城、河中小民的英勇鬥爭。下面,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認識由微型生物和其他生物一起構成的豐富多彩的微型世界吧!

關於海洋的微觀世界

在大海裡,數不盡的微小生命隨波逐流,組成了海洋浮遊生物。橈腳類、介形蟲、旋轉漂浮的硅藻、翩翩起舞的微型水母和魚卵、蹦跳著的蝦幼體、你推我搡的海膽幼蟲、還有速度宛如離弦的箭般的毛鄂動物,這些豐富的食物吸引了眾多的魚類和哺乳動物。

而在幽暗缺氧的海底看似沒有什麼居民,實際上,淤泥中微型生物們從來沒有停止它們的活動:細菌和浮遊生物的屍體宛如陽光中的灰塵翩翩落下,在這隱秘的水域裡,鄂胃動物遊蕩著尋找它們的食物(真菌和細菌),不停蠕動的線蟲、動吻動物、橈腳類動物、多毛蟲正在舉行一場幽暗排隊。

至於我們漫步的海灘,同樣也活躍著一個微型生物群。有像蜈蚣一樣有著很多腳的甲殼動物須蝦,有可能它們正在追捕線蟲,有喜歡吃微型海藻的腹毛動物,還有喜歡藏身於此的鉤蝦和緩步動物。

海洋中的微生物群多種多樣,缺一不可。譬如作為食物鏈底端的硅藻,它們對海洋生物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另外,我們所呼吸的氧氣有近一半是它們製造的,這一點很令人驚奇,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只告訴過我的孩子綠色植物在太陽出來後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微觀世界

每到陽光燦爛的日子,我總是喜歡把被子枕頭捧到陽臺上曝曬,女兒曾經問過我:「媽媽,你為什麼這麼喜歡曬被子?」

「因為被子枕頭上面有蟎蟲和細菌,它們害怕太陽,被太陽中的一種叫紫外線的光線照射之後,它們就會死去。」

我們很多人知道蟎蟲,但卻很少有人知道蟎蟲其實有很多種類:床單被褥裡喜歡吃人類皮屑叫的塵蟎,其中歐洲室塵蟎是最常見的種類,它們棲身於室內,窗簾、地毯、床鋪、灰塵中到處都有它們的數目眾多的社群。

「一克灰塵中就包含一個有上千隻蟎蟲的社群,一個枕頭可供養數十個這樣的社群,一張床就如同一個有著二百萬居民的城市。」

塵蟎吃皮屑並不是看到就撲上去直接開吃,而是通過一種叫匍匐麴黴的一種微型真菌,將皮屑轉化成塵蟎可以食用的食物。而塵蟎則通過傳播孢子,幫助麴黴擴散。

歐洲室塵蟎對人類最大的危害並不在於其對人的叮咬上,而是因其糞便能分解成極其細小的顆粒,並可以進入人的肺部引起過敏症狀,輕則打噴嚏、流鼻涕,重則發生嚴重的哮喘。所以對於易過敏人群來說,要注意床上用品的除蟎工作。

除了塵蟎,床上還有一種叫「普通肉食蟎」的兇猛肉食者,它們是歐洲室塵蟎的天敵。其捕食獵物的方式類似蜘蛛,它們靠身體前部的兩個大鉗子抓捕刺穿獵物,接著向獵物體內注射一種具有麻痺和消化作用的液體,然後將內容物全部吸乾。

河中的微觀世界

同海洋一樣,河中也有著無數的微觀生物:沒有力氣固定在河底的介形蟲和橈腳類、穩穩紮在砂石中不懼水流衝擊的豌豆蜆、勇敢攀登著水生植物的水蟎,還有為了躲避激流逃避捕食者而分泌黏液的石蛾幼蟲,它們繞著自己編織一個如同睡袋般的巢殼,並且像蝸牛一樣,常常背著自己的巢殼前進,一旦感覺到危險靠近,就躲進殼內。

微觀生物雖然個體極小,但在自然界中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認識到,在我們的周圍都有其他生命與我們共存,我們應該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並注意維護生態平衡。

很多微小到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動物對人類世界卻有著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河水中的蜉蝣和石蛾幼蟲,對河水中的汙染和氧含量特別敏感,因此,這些物種可作為生物指標,因為它們的存在或缺失可以佐證水質的好壞。

結語:

微型生物種類繁多,其中一些我們已經知道,也有一些我們還不太了解。它們有的能夠自力更生,努力捕食,有的需要和別的生物合作過著寄生的生活;有的生活在水面,有的則在水中;有的在物體表面,有的深入內部。

《微觀世界:謎一樣的小生命》一書用優美細膩的筆觸、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向我們微觀世界場景,畫面精美逼真,原本有些讓人生畏的小蟲子在作者的筆下,竟然也有了幾分可愛。

書中的比例尺和示意圖的設計非常棒,適合小朋友自己去理解微生物的大小形態。書中十幅精美的手繪彩圖採用了大開本、可摺疊的拉頁圖片局部放大的形式,展示了放大的微型世界的生態系統,近100種與我們共創世界的微型生物,每個細節都栩栩如生,每個微型生態系統都有準確、科學的描述。

相關焦點

  • 一起讀繪本01~與孩子共同了解《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
    《祖先生命進化的故事》是一本翻譯版的科普類繪本,特別適合家長帶小朋友共同學習。繪本通過《祖先》這個故事,以圖片,文字和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世間萬物的生命進化,以及跟我們自身有什麼有關係。同時,還列出了一些有關生命進化的基本術語解釋,可以方便繪本解讀者父母或自主閱讀兒童更深入和正確的理解生命進化。以思維導圖形式繪製的「我們的生命進化樹」,從古細菌開始進化成真核生物再分化成植物和動物兩大類。而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就是——魚。
  • 用繪本走進孩子的情感世界
    一本好的繪本就像是會說話的繪本,一本好的繪本就像一個人一樣可以讀懂孩子的心靈世界。好的繪本會說話,好的繪本更有療愈作用。繪本裡那些讓人哭讓人笑的畫面,那些打動著孩子的瞬間都在帶領著孩子開啟一扇關於「善」的認識大門。
  • 扎克伯格給孩子讀科普繪本,那些「高冷」的繪本該怎麼讀?
    看到好的科普繪本,常常會令父母產生妄想——如果孩子從小學習和掌握了這些知識,將來肯定能成學霸。可是孩子並不買帳,這就會讓父母挫敗,甚至覺得:「看來娃在科學方面沒什麼基因……」讓我們借著扎克伯格的由頭,學習一下該如何跟孩子一起閱讀科普繪本。
  • 直面生命教育,一定要看的2本繪本,教孩子懂得生命的意義
    這個話題似乎很沉重,尤其是在中國的傳統裡,一般很少跟孩子,尤其是比較小的孩子討論跟生命有關的話題,比如「死亡」,一部分原因是擔心孩子們無法理解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傳統文化對「死」的忌諱,覺得不吉利。所以,長輩們一般都會選擇用善意的謊言暫時欺騙著。
  • 《當孩子遇見書》:書、孩子、繪本之間不可分割的奧秘
    其實不用去看什麼排行榜,也不用去找別人推薦,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與書、繪本慢慢地結合起來,讓孩子自己去走進書本,感受書中的一切,這就是書、孩子、繪本之間是不可分割的。為什麼說是不可分割的呢?讓我們看看《當孩子遇見書》中,作者是如何講述的吧。
  • 1-3歲繪本清單|其他可以不買,但孩子的繪本總是忍不住剁手
    小熊寶寶系列繪本每一頁就一句話,內容重複簡單,一歲的寶寶就可以開始讀了,書裡面的內容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套很好的啟蒙繪本。萱寶很小就喜歡看這套書,一歲半去外婆家,在火車上還要讀這些書,萱寶剛開始不喜歡刷牙,給她讀《刷牙》這本書,就喜歡上刷牙了,跟書裡的動物們一樣每天早晚刷牙。
  • 自帶10個昆蟲標本,這款顯微鏡帶你看見神奇的微觀世界
    ,大多會把目光放在宇宙自然之類的宏觀世界上,但其實那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反而更具有研究價值,這套「微觀世界可攜式顯微鏡套裝」則可以打開一扇通往微觀世界大門,帶大家深入了解微觀世界的神奇之處。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微觀世界套裝」的配置相當豐富,配件有一個有專利的60倍夾式手機顯微鏡、10片玻璃昆蟲切片、一本科普繪本說明書、一管可以孵化的豐年蝦卵、一本標本製作器、一個量杯、一個觀察器皿。
  • 和孩子一起讀讀聖誕節的繪本
    看著孩子眼睛裡帶著崇拜的驚喜,再辛苦也值得了! 在這個歡樂的時光裡,和孩子一起讀讀聖誕節的繪本吧!在書裡尋找更好玩的聖誕故事,讓生活變得更美好。 1.這本書充滿了創意、趣味和幽默感,樸實中帶點淘氣,頑皮而又純真,如同我們的孩子們。也許聖誕老人在成人世界裡是一個大大的「謊言」。可對孩子們來說,這無疑是件美好的事情。請不要揭穿這善意的「謊言」,讓孩子們保留心中的完美世界,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也讓我們一起保護孩子純真的天性吧……《聖誕節的禮物》帶給你一個與眾不同的「聖誕節的禮物。」 4.
  • 【推薦】2-4歲孩子必看的34本世界經典繪本
    他們想和媽媽一起吹笛子、念故事、玩玩具、泡水、看漫畫、吃蛋糕……可憐的大象媽媽,要怎樣才能安靜五分鐘呢?你能幫她想想辦法嗎?>繪本特色:讓孩子初步了解世界的善良與邪惡。但他掉到海裡,被善良的薄片龍救出來後,他就跟薄片龍交上朋友。他們天天在一起。
  • 繪本《小黑魚》:給孩子的教育不僅只有「甜」,還需要孤獨與自由
    當一條又快、又兇、又餓的金槍魚從海浪裡突然衝出來時候,它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紅魚都吞到肚子裡,只有小黑魚逃走了。小黑魚逃到大海深處,既害怕,又孤獨,傷心極了。隨後它在大海裡發現各種奇妙的生命,又發現跟它一樣的魚類,它重新找到自我,鼓起勇氣,帶領大家一起遊蕩在大海裡。
  • 陪孩子看了上百部恐龍內容,我推薦這套故事+科普+遊戲的繪本
    據說,幾乎每個小男孩都會經歷一個「恐龍階段」。我家孩子的恐龍熱來的很早,2歲半的時候,看DK幼兒百科全書《那些重要的事》,在裡面發現了有關恐龍的章節,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的迷上了恐龍。半年多的時間裡,我們差不多一起看了上百個有關恐龍的內容,從《豬豬俠之恐龍日記》到BBC的紀錄片《恐龍星球》,再到DK兒童《恐龍百科全書》,記錄片、動畫片、兒歌、科普書、繪本只要能找到的內容,我們幾乎都看了。這裡面看的內容、題材、形式都有差異,有他看一遍就再也不願看的,也有一個星期看好幾遍的。
  • 除了《尋夢環遊記》,還有這些繪本可以跟孩子談生死
    《尋夢環遊記》(Coco)電影海報在繪本比較發達的歐美、日本,其實一直有很多給孩子看的生死主題的繪本,大部分走的是溫情脈脈的路線,希望通過故事來幫助孩子面對和接受他們所愛的親人乃至寵物的離世以及懵懂地試圖去理解死亡這件事。
  • 「主題書單」那些跟下雨天有關的繪本故事
    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在家陪娃讀繪本吧。繪本中的雨天是什麼樣的呢?今天羽佳就給大家分享這樣一份主題書單,讓我們去看看那些雨天的故事吧!暖色的運用,又將這個帶有悲劇色彩的故事,呈現出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重生的希望。我們既感受著方舟上的祥和美好,又悲嘆著災難對整個世界的毀滅性打擊。最後一頁美麗的彩虹,讓故事在光明和希望中結束。
  • 《黑夜裡的怪物》:通過繪本故事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本來說的好好的,誰知道到晚上準備睡覺的時候姐姐突然被一個電話叫走了,家裡只剩下我和姐姐的孩子在。本來孩子抑制是跟姐姐睡一間房的,偶爾會自己睡一間房,但是這樣會讓他很不安穩。所以他雖然有自己的房間,但是並不是經常獨自一個人睡覺。姐姐走了之後,他就跑過來跟我說,今天晚上想要和我一起睡覺。
  • 還在愁給孩子看什麼電影?陪孩子一起看紀錄片吧
    其實不僅是家長,對於孩子來說同樣如此。童年時期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常常超脫出現實之外而令家長難以解答。而影片中卻正好有著種種富有離奇色彩的故事等著孩子去探尋,滿足了孩子好奇心的同時,還能起到啟發孩子的作用。
  • 怎麼跟3歲孩子解釋宇宙?這兩本足夠了
    好像還從沒有繪本像《你我即宇宙》一樣,將人類從微觀的細胞出發,最終又融入到整個地球甚至浩瀚的太陽系裡;更讓我沒想到的是,那本天體物理博士寫的《大爆炸》,居然不是乏味理論的枯燥數字的堆砌,畫面唯美又簡單易懂,3歲孩子能看明白,誠不欺我。隨書還附贈一張明信片、一個大尺寸太陽系拼圖,能看能玩兒,想得還挺周到。
  • 給2-4歲孩子選繪本?推薦被松居直贊為「真正了解兒童的心」的她
    全文共計2490字,大約需要3-6分鐘時間閱讀繪本閱讀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接納,市面上開始充斥著來自全球各國琳琅滿目的繪本,繪本閱讀帶給孩子的好處自然是無窮的。簡單的說,通過繪本閱讀,家長們不僅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是一段美好的親子陪伴時光,更可以通過閱讀教會孩子各種成長路上需要了解的道理。
  • 宮西達「恐龍系列」繪本,孩子看100都不膩!
    宮西達也因此也多次來中國進行巡迴演講,成為中國孩子眼中的「恐龍爸爸」。宮西達就是繪本創作中的一股清流,他想通過繪本,來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挖掘孩子內心對愛的需求,向孩子傳遞溫暖。讀他的繪本,孩子才更像孩子。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仔細回想一下,因為孩子讀繪本,是不是自己也越來越喜歡繪本了呢?的確,繪本中不但有孩子喜歡的有趣故事,還有值得父母學習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陪孩子快樂閱讀的同時,我們也跟著不斷成長,受益良多。我們曾希望孩子跟《布朗家的天才寶寶》一樣, 現在總會提醒自己《別說你快點快點》,遇到生氣時會煮一鍋《生氣湯》會心一笑,學著《米莉的帽子變變變》,美好的夢想也一定能實現!
  • 一本暗示孩子怎樣面對「失去」的繪本故事《天上掉下一片雲》
    小男孩笑笑意外收穫了一片雲,笑笑帶雲去散步、野餐、探險……笑笑和雲聊天,雲變成各種樣子。小雲的陪伴給笑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歡樂,可是有一天,雲悄然離去,但笑笑並不難過,只是想念雲。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故事《天上掉下一片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