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局長去了四川。
根據報導,主要有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
9月9號,出席在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項目開工儀式。
第二件事:
9月10號,到中飛院調研,為民航監察員培訓學院授牌。
圖片來源:中飛院
除了這兩件「大事」,9月9日,民航局局長馮正霖在四川省成都市會見了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一行。
兩個大佬相互寒暄之後,最後彭書記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他說,目前天府國際新機場項目正在順利施工建設,民航科技創新示範區也將正式開工,希望民航局在新機場項目驗收、校飛、適航審定等方面予以協助,以及新機場落成後,在四川地區時刻資源緊張和航空貨運發展等方面,得到民航局的大力支持。
其實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時刻資源」。
不過,應該不是天府機場的「時刻資源」。雙流機場時刻資源確實緊張,但天府畢竟新機場,且不說疫情影響,整個市場還有個緩慢培育和增長的過程,不會說剛才建好,就差時刻資源。
省委書記的意思,主要說的應該是四川航空的「時刻資源」。
陪同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的一行人中就有川航集團董事長李海鷹。
沒有國航西南,也沒有東航四川和南航四川分公司。
說來還是有點難受,川航作為四川本地的國企,在成都雙流的機場時刻資源佔比是次於國航西南分公司的。
從航班量上來說,雙流機場的時刻資源佔比最大的國航西南、下來是川航、東航和南航。
這個情況可以和川航同在一個梯隊的廈航、海航比一下。
在廈航主基地廈門和海航主基地海口,相比其他基地航司(包括三大航),這兩家公司在時刻資源方面都是佔據絕對優勢地位的。
當然,造成川航現階段局面的原因確實主要還是歷史問題的遺留。
所以,借著這次天府新機場帶來的巨大增量,川航這次必須卯起了勁,要在這次時刻資源方面扳回一局,即使超不過國航西南,也要爭取不落後。
今年搞好這個「大事」,將為川航未來多年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不知道省委書記出馬,最後結果會如何?
大興機場的時刻資源競爭名場面我們也看過,即使時刻資源配置方案已經發布,最後都有變動的可能,一個比一個神通廣大。至於成都的時刻資源,也會極其搶手。
目前,民航西南管理局、省發改委正對《天府機場轉場投運及兩場時刻資源配置方案》進行研究,後經上報民航局審定後發布。
最終,天府機場這個「大蛋糕」怎麼分,還是民航局說了算。
PS:溫馨提醒下,對於想跳槽到四川民航工作的小夥伴,天府機場投用帶來的機會可能是未來幾年不多的機會之一了,抓住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