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無數老外震驚的中國春運: 運送地球一半人口,總裡程能到土星,堪稱世界奇蹟

2021-01-20 北美留學生日報




每年春節,中國的春運將29億人次的人類大遷徙


這相當於把地球上一半的人口運送一次


春運的總裡程可以從地球到土星


難怪老外都震驚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每年都是左腳剛剛跨進新年的門檻,右腳就馬不停蹄地邁向下一個更重要的節點,春節。



有人說理解了春節,就理解了中國人。的確,「過大年」就好比是老祖宗寫進咱中國人血液裡的程序密碼,時機一到,不用提醒,自動開啟。


今年的農曆新年來得有點早,也就意味著每年一次的春運也將稍稍提前。這些締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人類遷徙的平凡人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回家過年。




       



今年春運於1月13日拉開序幕,2月21日結束。預計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7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2%。



29.78億人次是個啥概念呢?全世界有73.38億人。中國春運相當於折騰了地球上40%的人,是美國人口的9.3倍、英國人口的46倍、澳大利亞人口的128.75倍。



現在還覺得地球另一端的肯亞角馬大遷徙震撼人心嗎?不妨看看中國的火車站吧。





來,給我一次中國春運,撬動半個球~








CNN文中稱,在任何數據上,農曆春節是地球上人類最大的活動。英文中,「春運」直接譯成「Chunyun」。



CNN統計的數據顯示,去年春運期間,中國旅客平均出行距離為410公裡;春運總裡程數達12億公裡(7.45億英裡):相當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8倍;等同於你咻咻地飛到土星度了個假。


現在還覺得當年的香飄飄奶茶牛掰嗎?




新加坡媒體。


印度媒體







要說春運,這可不是咱中國特色。身在美帝的小夥伴肯定也是經歷過的。難民營一般的機場和車站,也是災難片現場。


陸地


美帝人口稀少,雖然沒有春運那麼大的陣仗, 「聖運」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視。「聖運」從感恩節開始,到新年結束。不像中國的公共運輸那麼發達,美帝人民回家方式主要靠自駕


根據美國運輸局的數據顯示,91%的人駕駛私家車回家,5%-6%的人坐飛機,僅有2%-3%的人坐火車大巴等其他交通工具。在2016年最忙的時期,也就是聖誕期間,有9300萬的美國人在路上。在公路系統不那麼繁華的美帝,堵車自然也是不可避免。

 

(看看美帝這稀稀疏疏的公路)


(再看看大中國密密麻麻的國道)


 

(這位司機盆友,你要上天麼?)

 

中國則跟美國完全相反,因為中國發達的公共運輸系統,公路和鐵路成為了過年大家回家的主要方式。2017年,預計會有25.2億的人通過道路運輸方式回家,3.56億人坐火車回家。




如果說在中國,採用上述交通方式「遷徙」的人是廣袤非洲大草原上的斑馬們的話,還有一群不走尋常路的「鐵騎大軍」騎摩託車回家過年。



這些大軍們主要都是外出打工者,為了節約交通費,不惜冒著寒風,騎行百餘裡地回到家中。


 

這些鐵騎大軍們成群結隊,有時候還要拖家帶口,大多數人從珠三角地區出發。BBC的兩個來中國過春節的老外來到肇慶的騎行軍服務站,幫助發放一些熱粥。他們表示,看到這麼多摩託車,感覺很激動。



 

飛機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聖誕節期間,4500萬的美國人坐飛機出行,不過區區4500萬人,也讓美國的機場忙得焦頭爛額。USA Today評出全美五大最繁忙機場,亞特蘭大機場名列榜首,芝加哥、洛杉磯、達拉斯、紐約JFK緊隨其後。「聖運」期間,由於機場安檢隊伍太長而沒趕上飛機的事件時有發生。






賣超票是每個美國航空公司的」優良傳統」,導致聖誕期間的出行更加令人頭疼。小編就有一次生生的在佛羅裡達機場被困了三天,親眼目睹無法回家的美國人民在機場抹眼淚






2017年春運期間,預計近6000萬中國人會乘坐飛機,最繁忙的機場當屬北京、廣州、上海。小編覺得,兩國的機場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更好地為歸心似箭的人民們服務。





 

春節花費


根據CNN報導,2017年春節7天內,中國人民會花費預計超過1000億在吃吃吃和買買買上,這基本是美國人民感恩節期間花費的兩倍。壓歲錢促進節日消費功不可沒!





試想一下咱中國春運要是發生在美國的話,會咋樣呢?


中國能夠進行人類最大規模的遷徙,高鐵佔有很大的原因。根據CNN的報導,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高鐵線,長達2萬多公裡。


中國的鐵路軌道長度位於世界第二,有12萬公裡,這些軌道縮短了人們和家的距離。在客運鐵路不發達的美國,如果要完成中國春運這樣規模的遷徙,估計只是呵呵呵呵了吧。








儘管中國的春運打破多項世界紀錄,但對於開掛的民族印度來說,簡直弱爆了。


春節這東西人家也有,他們管這個叫迪瓦利節(Dewali),通常在10月份左右慶祝。


由於印度城鄉差別大,也會有很多在大城市務工的人在這期間回家過節,而多數印度農民從大城市回到家鄉的主要方式是靠火車。



想想看,印度人口可沒比咱少多少,再加上交通十分不發達,火車數量有限,一票難求是常有的事。


由於車廂空間有限,車頂上都坐滿了人,當然這都比不上掛在火車兩側的。你還在抱怨春運只能搶到站票嗎?人家印度有時只能搶到「掛票」。



 

儘管客流量大,但人家的火車票也是實名制的,除了登陸個人信息外還要登記飲食習慣,便於分配車廂。不過「掛票」是不需要實名制的。




在外奔波一年,什麼都抵不上一句「走,回家!」


過節和家人團聚是各國的習俗,無論是中國的「鐵騎大軍」還是印度的」掛火車團」,最根本的目的都是回家過節。路上的辛苦在看到家人笑容的一剎那,也全都化解。


日報君希望每一位在路上奔波的遷徙者平安到家,開心過節!



Source:

https://www.rita.dot.gov/bts/sites/rita.dot.gov.bts/files/publications/america_on_the_go/us_holiday_travel/html/entire.html

http://www.economist.com/blogs/gulliver/2016/12/holiday-blues

http://www.usatoday.com/story/travel/flights/todayinthesky/2016/12/23/christmas-new-years-peak-travel-days-five-busiest-us-airports/95762010/

http://www.straitstimes.com/asia/east-asia/china-faces-bigger-travel-rush-during-spring-festival

http://www.ianslive.in/index.php?param=news/China_braces_for_lunar_New_Year_travel_rush-538859/INTERNATIONAL/13

http://www.cnn.com/2017/01/12/travel/travel-china-chunyun/

http://www.cqcb.com/reading/2017-01-08/239466.html






相關焦點

  • 美國人總結中國春運:總裡程約等於地球到太陽距離的8倍
    2017年春運已經開啟,人潮湧入各地的火車站、機場和汽車站。而這場「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類周期性遷徙活動」也開始受到外國人的關注。美國CNN近日就發布了一組關於中國春運的大數據。
  • 看老外都說些啥?笑翻了
    百度了一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評為世界新建築七大奇蹟之首,70萬平米航站樓印度網友:我們討論了5年時間,要不要修新德裡到孟買的高鐵,徵地和移民還得5年,而中國5年已經建成了外國網友:那機場從建造到技術就是一個奇蹟,僅用5年就完成了,不得不贊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代表了未來。外國網友:中國人是外星人麼?他們生活在未來,我們跟他們差100年,什麼時候我們國家也這樣就好了。
  • 相當於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總人口!40天,30億人次,為什麼春運不「轟動」了?
    當時覺得自己有些天真,畢竟那時春運還是媒體人眼中的「新聞富礦」:網上充斥著「一票難求」的抱怨,間或有「裸奔索票」鬧劇上演;記者拿相機到售票窗口和候車廳轉轉,就能拍到一組好照片;擠十幾個小時火車回一趟家,就能寫出幾篇曲折的春運故事……那時真覺得「春運無新聞」近乎奢望。
  • 春運列車載著兩個時代:時代變化細節都能在車裡找到
    一年一度地球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開始後,從網絡地圖上看去,就像是整個國家的人口都在移動。  根據預測,2017年春運平均每個中國人出行超過兩次:14億總人口要在40天內完成大約30億次出行。  春運的列車像是中國的窗口,從中能夠觀察到這個國家的很多側面:人潮湧動,沃野千裡,城市與農村,富庶與貧窮。
  • 40年,「時光機」上的春運之變
    「從最早的時速40公裡的蒸汽機車,到80公裡的內燃機車、120公裡的電力機車,再到如今300公裡的高鐵動車組,速度越來越快了,距離好像越來越短了,時間越來越緊湊了。」  利鴻偉說,以前從南昌到長沙要跑一天,第二天才能折返,感覺太慢、太遠了。現在只要1個半小時,最短髮車間隔5分鐘一趟,一天打十幾個來回都沒問題。  提起綠皮車,總讓人有那麼一點懷舊的情緒。
  • 土星五號強到什麼程度?現役最強火箭的運載能力不足它一半!
    土星五號,這枚號稱目前人類所製造出來的最強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140噸,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能力也達到了 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了,美國現役的最強火箭,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才63.8噸,連土星5號的一半都不到,而俄羅斯現役最強的火箭,質子號火箭與中國現役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就在22噸到25噸左右的水平,可見土星五號運載能力有多恐怖了吧。
  • 數據顯示世界總人口數已突破75億大關
    Worldometers網站的人口統計表明,地球總人口已達75億。該網站根據源於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及世界銀行的可靠數據實時計算地球的人口總數。
  • 世界總人口預計2050年達95億,地球究竟可以承載多少人?
    人類是當今地球上(可能也是所有地質歷史上)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動物,今天是世界人口日,目前世界總人口達到77.95億。而每增長10億人,所需的時間從100年縮短到10年左右。預計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5億,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達到16%。
  • 堪稱恐怖的蘇美爾文明,到底有多先進?看完震驚了!
    小編繼續為大家送來了精彩的文章,讓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如果大家覺得小編的文章還不錯的話,就動動你們發財的手指,給小編留下你們的關注,小編會更加努力的為大家送上精彩的文章。在這裡小編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文章吧,大家做好準備了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是:堪稱恐怖的蘇美爾文明,到底有多先進?看完震驚了!
  • 世界人口排行榜:2027年印度人口超中國
    近日,德國全球人口基金會發布統計數據:至2019年底,全球人口總數將達77.5億,至2023年全球人口將達80億。聯合國人口基金用「黃金標準」推算第80億人口將出現在2025年,第100億人口將出現在2100年前,並表示誤差不超過1%。聯合國人口預期報告估算稱,2050年世界一半人口將聚集在印度及非洲等國,2027年印度人口或超中國。
  • 中國在"鬼門關"挖了一條隧道,驚動全球!曾經嚇跑德國專家...
    蘭渝鐵路全線開通 開創中國鐵路建設新高度八十年代初,《人民日報》首次提出用「春運」來描述春節期間人口密集流動的現象,「春運」真正成為中國人一年一度必須要上演的大戲,不斷上升的人數考驗著中國鐵路的運載能力。
  • 現代人能建造一個像長城、金字塔一樣偉大的建築嗎?
    沒有機械,就靠數百萬勞動力,工程量大,就靠數代人持之以恆,浩瀚的歷史長河記錄著長城在中國大地上盤旋起伏,更記錄著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有效數據統計,中國所有朝代所修建的長城,其城牆可以繞地球十幾圈!震撼人心的歷史傑作,即便千萬年以後,也會有人驚嘆其偉大!
  • 只佔地球總生物量0.01%的人類消滅了83%的哺乳動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對地球上所有生命進行的評估指出,儘管人類在地球生命的總生物量中微不足道,但仍然佔據著明顯的統治地位。該研究稱,全世界76億人口只佔地球總生物量的0.01%,然而自從文明誕生之後,人類已經導致了83%的野生哺乳動物和將近一半的植物消失,而人類飼養的牲畜卻急劇增多。
  • 震驚!世界七大奇蹟竟有兩處是埃及人建造
    網絡配圖亞歷山大燈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遺址在亞歷山大城邊的法羅斯島上。這一事件讓埃及朝野上下感到震驚。為了此類悲劇不再發生,很有必要修建一座導航燈塔。託勒密二世於是下令導航燈塔要建在亞歷山大港最大的港口人口處。
  • 中國鐵路數據:總裡程不足美國六成,國內密度最高的省是遼寧
    至2016年底,全國鐵路運營裡程達12.4萬公裡,鐵路電氣化率達64.5%,其中高鐵2.15萬公裡,約佔全球高鐵總裡程的65%;城市軌道交通在30個城市運行,運營裡程已達4150多公裡。高鐵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均居全球第一。
  • 中國一沙漠8成變綠洲,老外直呼奇蹟,但有誰注意到動物的變化
    但是在老外眼中卻不是這樣想的,他們認為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創造奇蹟,比如說中國有一座沙漠叫做毛烏素沙漠,居然已經被中國人治理的8成都變成綠洲了。 面對這種成就,老外直呼奇蹟,其實我們自己也覺得非常自豪,但是在歡呼這種沙漠變化的同時,有誰注意到當地動物的變化了嗎
  • 印度國土只有中國三分之一不到,公路裡程為什麼比中國還多?
    只是在綜合實力來看,印度比起中國也確實稱得上落後。但是印度有一項數據卻遠遠超過了中國,那就是印度的公路裡程。根據印度自己的數據,印度的公路裡程達到了800萬公裡,這可是比中國足足多出了300萬公裡。可是明明印度的國土面積也就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它那麼多的公路裡程是哪裡來的呢?
  • 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
    而21號線全線開通後,廣州地鐵運營裡程將突破500公裡,達到513公裡。中國已成為全世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裡程最長的國家。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到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
  • 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跨8個時區,穿極寒之地,終點曾是中國的城市
    這幾年,中國的高鐵迅速發展,沿線不少城鎮的人們也都隨著發展了起來,還大大緩解了年底的春運交通壓力。不過,我們這次不說高鐵,而講講下面這條傳奇的鐵路。它不在中國,卻緊鄰著中國,從起點出發到達終點,需要七天七夜,橫跨地球上8個時區,兩個大洲。這就是世界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鐵路。西伯利亞,相信很多人沒去過,但肯定聽說過,因為它實在名氣太大。
  • 世界人口將達70億 研究顯示中國最多能養活16億
    ,這個世界有足夠多的食物,卻仍有無數人忍飢挨餓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吳妮發自上海 聯合國人口基金近日宣布,2011年10月31日,地球將迎來她的第70億位人類居民。  1800年,地球人口為10億,大約125年後,這一數字增長到20億。而地球人口從60億跨越到70億,其間間隔僅12年。  聯合國的世界人口報告估計,人口增長可能在2050年達到峰值90億。甚至有預測數字認為,屆時人口將突破110億。  對於一個常常被貧困人口、自然災害和糧食飲水短缺所困擾的群體來說,這些冰冷的數字顯得更加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