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蘭渝鐵路途經25個縣市區中,有13個國家扶貧重點縣,4個省級扶貧重點縣。打通這條路,讓大山深處的百姓富起來,這是中國鐵路建設者發自內心的呼喊。
蘭渝鐵路全線開通 開創中國鐵路建設新高度
八十年代初,《人民日報》首次提出用「春運」來描述春節期間人口密集流動的現象,「春運」真正成為中國人一年一度必須要上演的大戲,不斷上升的人數考驗著中國鐵路的運載能力。
新中國成立之初,全國鐵路只有2.18萬公裡,其中有一半處於癱瘓狀態,能夠維持通車的僅有1.1萬公裡。我國鐵路旅客列車的平均時速卻只有43公裡。
2017年全國鐵路營業裡程超過12萬公裡,僅高速鐵路的總裡程就已經達到2.2萬公裡,形成了以「四縱四橫」為骨架的全國快速客運網。
最近五年,國家平均每年7400多億元的投入,這是中國鐵路建設史上投產新線最多的時期。
2017年,中國鐵路建設者用了9年的時間,全線貫通蘭渝鐵路、寶蘭高鐵、和西成高鐵。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西部的這個三角經濟圈的戰略意義非同一般。蘭渝鐵路連接黃河與長江兩大流域,是蘭新經濟帶與川渝經濟帶的一座重要「橋梁」,也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交通大動脈。同時與京廣線、京滬線並列的三條南北鐵路大動脈之一,成為西部地區與珠三角、長三角地區的重要通道。
但是蘭渝鐵路的建設卻並非一帆風順。 從蘭州到重慶,850公裡,不僅要翻越海拔3000米的秦嶺,而且沿途地質狀況之複雜,堪稱中國鐵路建設史之最。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這條鐵路就只能停留於想像之中。
胡麻嶺隧道二號洞,被視為「鬼門關」。全長850公裡的蘭渝鐵路全線貫通就硬生生地「卡」在了這裡,不到14公裡的隧道一挖就是八年,最艱難的時期,每天只能掘進半米。
隧道工程師夏荔同事正在處理湧泥回流,厚度兩米的湧泥突如其來,一個星期的進度又回到了原點。隧道施工,怕軟不怕硬。胡麻嶺的山體,沙粒比米粉還要細,含水量高達28%。因此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腦」裡打洞,不僅難度大,而且極其容易湧水湧沙。
固定隧道泥沙,極為困難,即便是一年前帶著頂級設備和施工團隊來到這裡的德國隧道專家,也束手無策。利用注漿機,按一定比例,分別在隧道前方注入水泥和矽酸鈉水溶液。兩者會在10秒內迅速凝固,加固隧道。這是近30名工程師和上萬名工人,摸索出來的中國技術。
夏荔:沒有攻不破的山,沒有過不去的河,幹完這個隧道的話,自己說出去,我夏荔,幹過胡麻嶺,就是這一輩子都是一個榮譽。
2017年9月29日,蘭渝鐵路業全線通車。從蘭州到重慶,過去走公路要22小時,現在只需要6小時,讓春運返鄉的路程不再遙遠。這850公裡的裡程實現了鐵路歷史的大跨越,創造了鐵路建設又一個彪炳千秋的奇蹟。
要想富先修路 蘭渝鐵路加速脫貧致富的腳步
路通了,天亮了,蘭渝鐵路通車僅僅半年的時間,就向世人敞開了懷抱。2018年1月18日,官鵝溝首屆冰雪旅遊節隆重舉行,吸引了上千名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巨大的冰瀑奇觀向世人展示了它攝人心魄的魅力。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是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4A級景區,這裡湖泊如串串閃亮的珍珠、瀑布飛瀉,銀光閃耀,生態環境極其優美。
劉花花是官鵝溝鹿仁村村民,是村裡有名的特困戶。丈夫去世之後,花花獨自拉扯兩個年幼的孩子長大,還要贍養公公婆婆兩個老人,一家人的生活極其艱難,無奈之下,花花做起來了農家樂的生意,可是以前景區交通環境差,維持生意也非常艱難。
劉花花的兒子 陳高林:就是這基本上也沒什麼生意,我爺爺和奶奶就上山挖一些中草藥再賣。
劉花花的兒子陳高林不得不外出打工,每年春運回家,汽車要翻越兩座大山,道路的險惡至今讓他心有餘悸。2017年蘭渝鐵路開通給官鵝溝帶來了福音,坐火車從蘭州來宕昌縣過去10個多小時多路程現在只需要3個多小時,官鵝溝旅遊的遊客數量立刻出現爆炸式增長。
臨近春節,過去這是官鵝溝旅遊的淡季,可是今年借著蘭渝鐵路的「東風」,宕昌縣政府全力打造官鵝溝的冰雪旅遊節項目,目標是實現全季旅遊,2018年春節前夕,劉花花一家忙裡忙外,喜笑顏開。
劉花花母子還貸款新建了一棟三層樓房做農家樂客棧,下決心擴大農家樂的接待規模。
甘肅省宕昌縣官鵝溝麗林旅遊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韓張輝:我們打算就是兩三年之內把20多戶的貧困戶全部脫貧,帶入旅遊產業中來 。
蘭渝鐵路沿途經過13個國家扶貧重點縣,4個省級扶貧重點縣,經過許多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少數民族地區。蘭渝鐵路的全線開通,旅遊業成為沿線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步伐也不斷加快。
甘肅省宕昌縣官鵝溝大景區管委會主任 王福全:蘭渝鐵路開通之後,我們的遊客量已經從原來的120萬現在增加到200多萬。宕昌縣直接從事旅遊的人有三萬多人,貧困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從事旅遊的有五千多人。去年我們的旅遊帶貧已經達到了21%。
臨近春節,甘肅省隴南市外納鎮錦坪村村民賈永祥也沒有閒著,他和老伴兒一刻不停地在給油橄欖樹施肥剪枝鬆土。從去年開始,賈永祥給油橄欖樹的品種進行改良。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鎮錦坪村 賈永祥:這是新品種,出油率高得很,如果那種出十公斤,這個起碼要出二十公斤,一倍多。
賈永祥是錦坪村的特困戶,2008年開始賈永祥流轉土地開始種植油橄欖,產出的橄欖果全部賣給當地的油橄欖企業。隴南市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種植從國外引進的洋植物------油橄欖。
2016年,隴南市成為我國最大的油橄欖種植基地,這裡的橄欖果品質好,出油率高。可是以往,隴南市不通火車,貨車運輸成本很高,當地的優質特級初榨橄欖油始終打不開銷路,賈永祥常常會發愁100畝地種出來的橄欖果會不會銷不出去。
蘭渝鐵路開通了之後,以前運輸很困難的橄欖油由於成本降低,銷量大增,賈永祥再也不用擔心橄欖果爛在地裡了,他現在一心琢磨地是如何培育好新品種,提高產量,增加收入,2018年迎來一個更大的豐收年。
賈永祥:按照我種的株數,明年油橄欖的收入不少於30萬。
一條路,幾代人的期盼,迎來了蘭渝鐵路開通後的第一個春節,車輪滾滾,讓大山裡的百姓富了,讓經濟要素快速流動,也帶動了區域協同、電商扶貧的新空間、新動力。
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電子商務中心主任 焦武民:咱們2013年起初我們全年銷售才是5000多萬,而現在2017年我們全年就實現14億的電商銷售額這裡邊從2013年到2017年我們累計電商銷售額已經達到28億元,現在我們開設網店是1800多家,這裡邊我們實現對貧困戶的帶動是16000多戶,幫助這些貧困戶人均增收728元。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展示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實力擔當,更為中華民族復興注入力量源泉。改革開放40年中國鐵路大跨越大發展,鐵路的面貌日新月異,完美蛻變,背後不變的是鐵路工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奉獻和付出。
2018年1月25日,武漢突降大雪,氣溫驟降至零下5度。吳家山站是武漢中歐班列的始發站。每周中歐班列要在這裡發車三趟,接車兩趟。臨近中午11:00滿載物質的中歐班列需要準點發出,為了不影響列車的正常發車,鐵路職工凌晨4點就開始掃雪除冰作業。
燕山腳下,渤海之濱。在地處大秦線末端的秦皇島西工務段,為確保春運的正常運行,一個由12名退伍女兵組成的鋼軌探傷班組擔負著大秦線柳村南站至秦皇島東站118公裡站線、274組道岔的探傷任務。
她們每天要在8公裡長的線路上走行六七個小時,光避車上下道就得將55公斤的探傷儀搬上搬下20多次。整整十年,12名退伍女兵創造了零漏檢、零違章、零事故的好成績,用堅強的意志撐起了責任與擔當。
大秦鐵路柳村女子探傷工區 班長石曉燕:每天看著2萬噸的列車從我們身邊安全地駛過,我們覺得特別欣慰,因為這裡邊有我們一份功勞。
逢山修路,遇水架橋。登上最美鐵路,體驗大美中國,已經是百姓最愛的旅遊項目。海南環島高鐵,是列車與大海的美麗邂逅;蘭新高鐵,盡覽西部風情;哈大高鐵,冰天雪地裡的「黃金線路」;京津高鐵,成就了30分鐘城市圈;京廣高鐵,2294公裡的旅程,全球營業裡程最長高鐵,八個小時甚至可以體驗四季變換。
改革開放40年,漫漫長路,不斷變化的數字,迎來了交通大國的美譽。
中國高鐵邁入了嶄新的時代,高鐵運營總裡程、運行速度雙雙列居世界之首。僅高速鐵路達到2.2萬多公裡,總裡程超過第2至第10位國家的總和,佔到了世界的60%以上。
2017年,中國鐵路營業裡程12.4萬公裡,穿越繁華都市,縱橫田野阡陌。
「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宏大藍圖被清晰勾畫。
2020年,中國高鐵總裡程將提升到3萬公裡,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中國高鐵連接世界 中歐班列駛出中國新戰略
中國高鐵如其運行速度般飛快發展,儼然成為一張「中國高端製造」的新名片,溝通中國,連接世界,中歐班列的滾滾車輪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改變。
2018年2月1日,春運的第一天,武漢市三家商業集團的90家門店,同時開設的「東歐優選商品專區」,營銷的重頭戲就是中歐班列從歐洲運回來的洋年貨。中國國家領導人在2013年9月提出的「一帶一路」重大倡議,僅僅過了4年半的時間,或許沒有多少人想到,這一宏大構想,如今,已經開始改變中國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高超事業部 副總經理 陳靜:到目前為止,我們和漢歐班列合作的產品已經達到11個國家,涉及的品類有16個,品種數接近200多個。
對這批「洋年貨」,陳靜特別有感情,因為其中的不少商品是她親自一個一個到歐洲的生產廠家洽談採購來的,而這在過去是完全不可能的。中百倉儲全球直銷中心的歐洲商品過去走海運,時間長,歐洲發貨的商品,一般需要60天左右、甚至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武漢。
一些進口快銷品運到目的地就幾乎要過保質期了。如今,中歐班列14天左右就可以將歐洲的產品運到,還有專門定製的冷鏈車廂,武漢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來自歐洲原產地的最新鮮的果汁、牛奶、食用油等等美味食品。
「道路通,百業興」。「路」,帶動的不僅僅是經濟、信息、地域的連通,更是拉近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世界的版圖上,今天「一帶一路」上開行已經超過5000列的中歐班列,運行線路達到57條,國內開行城市達到35個,到達歐洲 12個國家32個城市。中歐班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物流線路,全長14000公裡。它不僅僅是條經貿合作通道,更是一條文明互鑑之路。它的美是貿易的暢快,是西部的綻放,更是復興的承載。這些線路的蓬勃發展,不僅密切了中歐之間的經濟聯繫,也見證了「一帶一路」建設乃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
「
厲害了 我的國!
你會喜歡
100年前,地球上這塊"寶地"被中國搶佔先機,如今起了大作用!歐美羨慕不已...
【提醒】快去退押金!又一家共享單車倒閉,只活了半年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本文編輯:呂亭潔
覺得不錯,歡迎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