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一個難忘且痛苦的一年。除了年初就開始爆發的新冠疫情,氣候災難也讓地球越來越脆弱。
森林大火肆虐地球
2019年8月,「地球之肺」的亞馬遜森林發生大火,而這場大火在燒了3周後才被爆出,被爆出時已經至少被燒掉了50萬公頃的森林:在亞馬遜大火還沒熄滅時,素有「動物天堂」的澳大利亞又發生了森林大火,這場始於2019年9月的澳洲山火,持續到了2020年,燒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愈演愈烈,已經到了失控的境地。大火的覆蓋範圍之大,接近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被燒,至少5億動物死亡;2020年3月,中國西昌發生森林火災,過火面積上千公頃,西昌市區天空被染成血紅色;2020年9月,美國加州又發生森林大火,林火面積達80.9萬公頃,創歷史新紀錄。
森林大火惡果浮現
其實,我們的地球就像是一個超級電容器,而太陽的照射,就是在給這個超級電容器充電,為了達到電荷平衡,充電的同時,也在放電,而閃電,就是放電。閃電的電流則是自高空向地表,自上而下。閃電需要將空氣擊穿,因此多發生在空氣溼度較大的地帶,如陰雨大風天氣、以及較高海拔火山口地帶等,而乾燥的空氣是極佳的絕緣體。森林所產生的的蒸汽則讓空氣變得溼潤,從而變成了導體。當地表植被減少時,地表的電導率下降,即表現為電阻加大,也就是說,地球電容器的內阻增大,而充電功率即太陽輻射情況相對較穩定,根據焦耳定律,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表的發熱量增大,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球變暖。
近日,巴西南極科考隊竟然檢測到南極的氣溫高於二十攝氏度!這是人類有溫度記錄遺愛,南極歷史最高溫度。可能二十攝氏度的溫度對於我們來說不見得是高溫,但是這對於一個常年溫度低於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南極來講,確實是一個高得不能再高得溫度了。大家都知道,南極都是冰川,一旦南極氣溫過高,冰川將會融化,氣溫還會繼續上升,而冰川融化將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這後果不堪設想。
珠峰之上長出耐寒性較弱草本植物
珠穆朗瑪峰被稱作地球的「第三極」,它的巖面高達8844.43米,環境也是非常惡劣,終年被白雪覆蓋,峰頂冰雪厚3.5米,時常有大風產生,這樣的種種條件使得珠穆朗瑪峰時常會發生雪崩、暴風、暴雪,然而就在前不久,有人發現,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珠穆朗瑪峰之上竟然長出了植物,並且是耐寒性能較弱的草類植物!
這無疑是氣候變暖的鐵證。如今的植物發芽,也算是大自然為人類敲響的警鐘,地球已是超負荷運轉……
為了能夠讓地球與人類的文明繼續延續下去,請好好保護環境,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