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離復活猛瑪象的日子不遠了! 科學家找到百萬年前猛瑪象 DNA
DNA)定序,基因研究的探照燈指向最遙遠的過去。Image Via Twitter@Jamie_Woodward根據今天公布的研究,研究員借著深埋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永凍土層超過100萬年的猛瑪象牙齒,完成全球最古老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定序,基因研究的探照燈指向最遙遠的過去。這3個DNA樣本,一個約有80萬年歷史,另兩個來自超過100萬年前。
-
研究人員稱古毛犀牛滅絕是因氣候變化所致
科學家研究了關於史前巨型動物,如長毛象、穴居獅和毛犀牛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結束時的滅絕現象。此前,這一滅絕事件與早期人類在全球範圍內對狩獵動物的傳播有關。 然而,新的研究發現,毛犀牛滅絕的原因可能與過度獵殺不同。 科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導致了這種生物的滅絕。
-
科學家:因雄性不抱團
科學家:因雄性不抱團 2017-11-04 08:5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日前刊出研究,稱科學家已經解開長毛象化石雄性居絕大多數的謎團。
-
因人而滅絕世界十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
人類是地球進化史上誕生的最高級的生物,我們有了研究地球,飛向宇宙探索的能力,有了控制自然萬物的能力,然而,我們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特別是近兩百多年來,工業的快速發展,科技的長足進步,為人類帶來了福音的同時,暴增的人口數量給自然萬物帶來了深重災難,因人而滅絕的動物很多,今天我們介紹一下這幾種動物。
-
全世界11種因人類滅絕的國寶級野生動物
人類是地球進化史上誕生的最高級的生物,我們有了研究地球,飛向宇宙探索的能力,有了控制自然萬物的能力,然而,我們也具有極大的破壞性,特別是近兩百多年來,工業的快速發展,科技的長足進步,為人類帶來了福音的同時,暴增的人口數量給自然萬物帶來了深重災難,因人而滅絕的動物很多。今天我們介紹一下11種國寶級種動物。
-
科學家稱50年後一半物種將滅絕,回顧10種已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
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於氣候變化,大量地球生物面臨滅絕的危險:到2070年,我們可能會失去一半的動植物物種,這取決於人類對地球變暖的反應;>近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大量動物已經滅絕,人類只能從最後留下的影像中才能看到它們:1.石南雞(1932年)石南雞曾廣泛分布在北美大平原;由於人們發現石南雞味道肥美,於是被人類大量捕殺;到了19世紀,石南雞已經在北美大陸消失
-
研究稱臭氧消耗引發了「魚類時代」的大規模滅絕
一項新研究顯示,3.59億年前,地球的保護性臭氧層遭到了一場災難性的破壞,可能讓破壞性的紫外線輻射影響了地球,引發了全球大滅絕。 這項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警告說,隨著氣候變化導致我們的地球持續升溫,導致臭氧層減弱的突然變暖過程可能在未來再次發生。
-
火車上售飲用水配料竟是自來水?廠家稱符合國家標準
昨天,有網友在網絡上發帖稱,在火車上買到一瓶名為「雲滇山泉」的飲用水,飲用後感覺味道不對,隨後發現該飲用水的標籤上標示其配料為自來水。
-
人類要滅絕?研究稱地球正進入第六輪物種大滅絕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研究人員19日警告,過去一個世紀裡,受人為活動影響,地球上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比先前加快了100多倍,這表明地球可能正在進入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而人類如果不採取措施遏制這種情況,或許將成為早起受害者之一。
-
【地學】黑龍江青岡將揭開猛瑪象滅絕謎底
(記者 張麗華) 11月20日,中國猛瑪象故鄉——青岡化石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會上,黑龍江省青岡縣正式啟動了「中國猛瑪象故鄉——青岡化石資源」申報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青岡猛獁象化石的發現對於追溯第四紀陸相生物群的繁衍歷史與消亡過程,對於研究現代中國人在東北地區的演化與擴散,對於揭示古人類與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關係均意義重大,具備了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條件。 據介紹,青岡縣隸屬於黑龍江省,境內22條小流域有15條以上出土過第四紀晚更新世動植物化石,涵蓋猛獁象、披毛犀、雙殼類、貝類化石等近50種,總量達10餘萬件。
-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研究稱全球暖化若持續 野生咖啡豆未來將滅絕 原標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4日報導,澳洲氣候研究所在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若全球暖化以目前的軌跡延續,野生咖啡豆可能在2080年滅絕。
-
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 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中澳科學家這項研究,或將解決全球飲用水危機 乾淨的飲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然而,全球超過20億人喝不到乾淨水,因此面臨著感染致死性疾病的風險。據WHO顯示,隨著氣候危機加劇,到2025年全球一半的人口將生活在水資源緊張的地區。
-
地球上最後一隻猛獁象,是被人類殺死的嗎?
該島因在第四紀冰期時未被冰川覆蓋,因此生物多樣性極好,島上共有超過400種植物,是其他北極圈內地區植物種類總和的兩倍。 這些研究結果,與15000年前滅絕的烏克蘭-俄羅斯平原上的猛獁象,以及5600年前滅絕的阿拉斯加聖保羅島的猛獁象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兩個地方的猛獁象最後的代表都表現出這些元素的同位素組成的重大變化,表明它們在局部滅絕前不久,生活環境發生了劇烈變化。
-
眼睜睜看著最後一隻夏威夷金頂樹蝸死亡 「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北京大興的南海子麋鹿苑「世界滅絕動物墓地」 1月10日,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導,美國夏威夷州土地和自然資源部發布消息稱,地球上最後一隻已知的夏威夷金頂樹蝸(Achatinellaapexfulva),在夏威夷死亡。 這隻名叫喬治的蝸牛於1月1日死亡,「享年」14歲。據悉,夏威夷金頂樹蝸是一種最初分布在瓦胡島上的陸生蝸牛,它們的殼曾被用於製作項鍊。
-
疫情當前,飲用水和消毒的那些事兒(1)
2月1日消息稱,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同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旨在加強糞便和汙水消毒。在有公眾擔心病毒會不會進入水體的背景之下,本公號決定新開一個系列,講一講飲用水和消毒的故事。結尾有重點!
-
香港機構報告稱內地水獺瀕臨滅絕:立即保護仍有希望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港媒稱,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內地水獺數目正急劇減少,不少地區的水獺種群已經消失。研究通過野外調查、翻查文獻及專家訪問,發現近十年間內地僅有19處地點發現水獺蹤跡,中國內地水獺已在絕種邊緣。
-
最後的猛獁象是如何死去的
俄羅斯弗蘭格爾島河岸上猛獁象的牙齒眾所周知,最後的長毛猛獁象生活在北冰洋的弗蘭格爾島上,它們在4000年前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滅絕了。近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德國圖賓根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重建了可能導致猛獁象滅絕的場景。
-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長江白鱘滅絕:17年前,人類最後一次見到活體白鱘 2020-01-03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