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濟顛和尚李修緣
濟公因為其瘋癲濟世的行為,又被人們稱為濟顛和尚,未出家前俗名李修緣。世人皆傳李修緣,在婚宴上拋棄了未婚妻與賓客,毅然決然出的家。雖然在之後的幾十年為僧過程中度化救濟了無數眾生,卻還是因為未婚妻的事兒被世人詬病。到底是何原因,致使李修緣拋棄妻子選擇了出家這條路呢?這還要從十多年前說起。
李茂春的家族世代學佛,他的父親還是宋太宗的駙馬,官至鎮國軍節度使。原本這樣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應該值得人們羨慕,可以李茂春的妻子王氏,已經年過四十還沒有為李家生下孩子,這讓李家上上下下十分憂愁。
王氏日日去國清寺,祈求觀音菩薩為自己送來一個孩子,李茂春也是行善施粥從未間斷。但王氏從進入李家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連個影子也沒有看到。王氏過意不去,也曾經多次請求老爺李茂春再娶一房,為李家留後,但李茂春卻毅然決然地拒絕了。
濟公降臨
直到某天的晚上,王氏在夢中突然看到一乘著金龍的老僧從遠處飛來,禮貌地詢問到:「可否藉此地暫住一宿?」王氏本是信佛之人,看到有僧人借宿,連忙請僧人進屋。看到王氏同意,僧人便蹭的一下消失了。
王氏從夢中醒來後,感覺自己的身心異常輕盈自在,與往日大不相同,又聯繫到昨晚所做之夢,認為是一個吉兆,便把此事與老爺王茂春述所一番,沒想到過了不久便發現自己有喜了。這讓李家上下異常開心,王氏之後去國清寺拜佛的次數也變得更平凡了。
直到她臨產前一天,也堅持去國清寺拜佛。臨產當天很順利並沒有什麼天地異象,只是國清寺的五百羅漢像中的降龍羅漢像,十分不小心地摔到地上碎了。
王氏生下一個胖嘟嘟的小男孩,長相十分靈氣。國清寺的住持,為這個孩子賜名修緣。李修緣的爺爺曾是皇宮駙馬,所以家境非常富裕,童年過得很是快樂。一位名叫胭脂的小女孩也經常陪伴在他左右,漸漸的,胭脂對他產生了情愫,李修緣對胭脂也是十分有好感。
情愫漸生
李修賢受到家族影響自幼也十分喜愛佛法,常常去寺院裡拜佛,胭脂便也常常陪伴著他去寺院玩耍。胭脂看著李修緣在寺院有模有樣的禮佛,還曾笑話到:「傻小子,你以後該不會去出家吧。」但話剛一出口,便馬上閉上了,她可不想自己喜歡的男兒郎走上這條出家的道路。
值得胭脂慶幸的是,李修緣雖然喜好佛法,常去寺院禮佛,但並未流露出家的意願。兩個人就在這懵懂和互有好感的情愫之中長大了,轉眼就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李家見胭脂和自己家的兒子從小便是青梅竹馬,便未經李修緣的同意,就和胭脂的父母定下了兩家的婚事,胭脂知道後異常嬌羞,但心中卻非常歡喜。可李修緣得知此事後,卻產生了一種不好的感受,但也不好頂撞父母,傷了他們的心。
婚期將至
胭脂與李修緣的婚姻眼看著就越來越近了,胭脂整日都沉浸在對美好未來的幻想中,但李修緣卻越來越焦慮。如果他生活在現在,一定會明白自己的這種情況叫做婚前恐懼症。
一天,他帶著這種焦慮複雜的心情,前往國清寺禮佛,期望以這種方式來緩解內心難以言說的心情。說來也巧,國清寺的方丈像是知道李修緣會來一樣,早已在大殿等著他。
待到李修緣禮拜完佛後,方丈便和藹和親的走進他,詢問他近來的情況。李修緣如是地告訴了方丈自己近來的情況和內心複雜的心理,方丈聽完後,只是笑笑並沒有說話,帶著他走向了側房的五百羅漢殿。
方丈指著其中一個羅漢像說道,看看那是誰?李修緣順著方丈所指的方式,突然看到了一個腳踏金龍的自己!他一下驚住了,當他揉了揉眼睛再去看時,才發現原來自己剛剛產生了幻覺,方丈所指的只是降龍羅漢雕像而已。
方丈告訴他這尊降龍羅漢,是自己的父母重新為寺院捐助的,當時他出生的那一天,之前的羅漢像無故從第二排摔到在了地上,萬幸的時它摔倒時並沒把第一排的羅漢像推倒。李修緣聽到這個故事後,很是奇怪,因為從現在的擺放情況來看,這完全是違反常理的。李修緣詢問原因,方丈只是神秘地笑道說,待到你成婚那天,就明白這一切了。
成婚當天
李修緣與胭脂成婚的當天好不熱鬧,街坊鄰居紛紛來慶賀,當大家擺好宴席,準備開始婚禮儀式時,突然闖進了一個瘋和尚。因為賀禮的人太多,李府的管家看到這個瘋和尚也沒有及時攔住,就這樣瘋和尚便溜了進來。他環顧了宴席一圈,隨後走到了李修緣身邊,突然把手重重地拍打在了他頭上,大聲呵到:「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豬羊炕上坐,六親鍋裡煮。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眾人來賀喜,我看真是苦!」
眾人本來就注意到了這個古怪的老和尚進入了李府,但不曾想他直徑走到了新郎身邊,人們想要阻止他為時已晚,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瘋和尚死死摁著新郎的頭,並喊著這聽不懂的歌謠。
他人雖然聽不懂,到被和尚摁住的李修緣卻發了瘋,因為瘋和尚這一摁,他仿佛開了天眼通一樣,看到了前來賀喜的來賓都變成了豬和羊的模樣,而盤子裡的肉也都變成了人肉,胭脂竟然變成了逝去祖母的樣子,前世因果,與每個人多生多世的輪迴他都看得清清楚楚。這一下不要緊,看到這些的他便瘋了一樣跑出了李府,丟下了一眾人等。
任何一個正常人看到這樣的情況恐怕都要瘋,但跑遠後的李修緣突然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身份和這世間因果輪迴的真相,為了幫助每一個不識因果的人脫離輪轉之苦,他便捨棄了胭脂毅然決然的出了家,成為了之後舉世聞名的濟公。
後記:歷史中的李修緣並未有婚娶,他在父母雙親去世後,才前往國清寺剃度。而李修緣婚期逃婚的故事,也是在明清小說盛行時期後人為了豐富人物色彩而增添上去的。所以,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