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提升至四千例

2020-12-06 澎湃新聞

為迅速阻斷疫情傳播,北京市已啟動了全面核酸檢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通過流程再造,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迅速提升,日檢量已經提升至4000例。

北京協和醫院網站6月19日發布消息《北京協和醫院提升應急檢測能力,完成全院近萬人核酸檢測》稱,近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提出,要對包括醫療衛生機構從業人員在內人員做到核酸檢測「應檢盡檢」。為確保醫療安全、患者就醫安全及醫務人員安全,北京協和醫院啟動了全院全員核酸檢測普篩工作,對包括本院職工、各類外包人員及「五生」在內的9000餘人進行核酸檢測。

消息介紹稱,此前,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以每日500例的速度運行。要打贏這場3天內完成近萬人檢測的硬仗,必須進行流程再造,必須突破「一個瓶頸」,提升「兩種能力」。

消息稱,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能力的提升,得益於檢驗科實驗室的應急人員儲備與應急流程優化。通過近5個月的戰「疫」錘鍊,檢驗科擁有核酸檢測資質的人員數量已擴大了3倍。此次應急檢測,檢驗科有資質人員全部上崗,同時得到了醫學研究中心的人力支持。所有人員在2個院區各分為3個班次承擔新冠核酸普篩任務,從早8點到晚11點,所有設備滿負荷全速運轉。科室管理層親赴一線主持流程優化,在醫務處、績效與運營管理辦公室的支持下緊急上線新冠快速一體化檢測系統,在保障發熱門診與急診每日200餘例患者病例平均4~6小時急查回報的同時,將日核酸普篩能力提升至3000例以上。

另外,6月19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雍一行到北京協和醫院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協和醫院網站6月21日發布的消息《北京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陳雍一行調研北京協和醫院疫情防控情況,高度評價協和防疫工作》提到,「北京協和醫院門診量大,外地患者多,人流管控難度大。在趙玉沛院長靠前指揮和張抒揚書記親自督辦下,多部門齊抓共管、以戰養兵,不斷優化門診、急診(發熱門診)流程,有效疏解門診樓功能及人流,嚴格隔座就坐以及『一米線』等措施;多措並舉、全力提升醫院核酸檢測能力,日檢量提升至4000例;在全市醫院中最早完成全員核酸篩查,3天內完成全院全員近萬人的核酸檢測,涵蓋全體員工、外包人員及『五生』,全部住院患者及陪護人員、急診留觀患者等,篩查結果均為陰性。醫院全面加強院感防控措施,不斷織牢協和防護網,在保障普通患者診療需求的同時打好北京疫情防控保衛戰。」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京協和醫院核酸檢測量單日最高逾1.7萬例 當日可取報告
    中新網北京7月8日電 (陳杭)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協和醫院以戰時狀態僅用70個小時建成了200平米的核酸採樣方艙;不到2個小時組建了203人的核酸採樣隊,支援北京核酸採樣工作;用58個小時建成全新的核酸檢測實驗室,醫院日均檢測能力從不到4000例樣本增至10000例樣本級別
  • 提升能力 擴大範圍 核酸和抗體檢測知多少
    根據境內外疫情新情況新問題,黨中央突出重點做好精準防控,著力提升檢測能力,盡力擴大檢測範圍,在常態化防控條件下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馮錄召說,抗體檢測可用於對核酸檢測陰性的病例進行輔助診斷,也可以對病例進行排查篩查,但是還不能代替核酸檢測方法。 核酸檢測中常用的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是由美國生物化學家凱利·巴克斯·穆利斯於1985年發現的。PCR技術一經問世,就被迅速而廣泛地用於分子生物學的各個領域。如今,PCR技術已成為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的關鍵技術。
  • 北京檢測能力提升數倍 核酸檢測混檢是什麼意思?
    核酸檢測混檢模式是什麼意思?這種模式有什麼利弊?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博,「混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採樣時,將幾個人如3人或5人分別採樣後,放至同一採樣管中,這種模式也叫做「混合採樣」或稱「混採」,北京多數情況下採用這種模式;另一種則是在實驗室檢測時,將3人或5人的樣本取相同體積混合在一起,也稱「樣本混合「。從科學角度講,第一種「混採」模式,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後一種將樣本混合檢測的模式,則對檢測敏感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是已知的。
  • 專訪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北京沒有必要全民進行核酸...
    央廣網北京6月15日消息(記者車麗)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從6月11日到6月14日24時,北京共報告新增79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北京市豐臺區、大興區、西城區、海澱區、房山區、朝陽區、東城區、石景山區等區均已報告病例。
  • 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疑似病例確診速度加快 核酸日檢測能力提升中新社武漢2月6日電 (記者 郭曉瑩)近三天,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日檢測量超1萬份。截至2月5日,全省累計檢測89600多份。楊雲彥說,加快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速度不僅對確診病人的及時救治有非常重要意義,同時對加快病人的收治、控制傳染源也非常重要。為了解決檢測難的問題,湖北省已先後分五批擴充了核酸檢測機構數量,加快核酸檢測工作進度。目前,全省共97家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檢驗,包括66家醫療機構、18家疾控中心和13家第三方機構。飽和狀態下,湖北省日檢測能力最高可以達到萬人份。
  • 日檢量可達900...
    11月20日,羅甸縣中醫醫院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以下簡稱PCR實驗室)正式通過貴州省臨床檢驗中心驗收,羅甸縣中醫醫院成為黔南州第二家可獨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縣級中醫院,PCR實驗室12月2日正式投入使用。
  • 提高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能力建設,提升我國真菌病檢測能力
    為提高我國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真菌感染診療能力,全國真菌病監測網國家中心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徐英春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俞雲松教授在「真菌病原學回顧性調研暨真菌血流感染主動監測技術方案培訓暨監測單位授牌儀式」啟動會中表示:「近年真菌感染在臨床佔比逐年升高,面對複雜的真菌感染,沒有診斷,就沒有治療
  • 北京海關:首都機場已建P2實驗室,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可在機場完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寧)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說,首都國際機場已建成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的P2實驗室,日檢測能力可達2000份,目前入境人員採樣檢測可全部在機場內部完成。
  • 北京海關:首都機場已建P2實驗室,入境人員核酸檢測可在機場完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世昕 胡寧)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北京海關副關長高瑞峰說,首都國際機場已建成具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資質的P2實驗室,日檢測能力可達2000份,目前入境人員採樣檢測可全部在機場內部完成。
  • 住院醫師規培 北京協和醫院是這樣做的
    他們不光「動手」能力強,腦洞也是一個比一個大!在這種情況下,12月18日,第十一屆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住院醫師病例報告大會召開。情景再現8分鐘據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戴毅介紹,該會議主要是想為神經科青年住院醫師搭建展示臨床思維的舞臺。
  • 「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來了!已在北京投入使用,每天檢測三萬人份!
    北京:「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為提高核酸檢測能力,今天(23日),北京首個氣膜版
  • 香港邀五家化驗所加入檢測 達到全民檢測切斷傳播鏈
    日測千樣本 尋隱形患者據悉,自上星期社區出現疫情大逆轉以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召開多次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決定加強社區檢測,希望儘早找出隱形患者,堵截社區傳播。不過,按目前公營日檢量只有7000至8000個,未能滿足龐大需求。香港醫務化驗所總會主席李偉振說:「早幾日,政府都叫救命!希望私營化驗所能幫手一齊做檢測。」
  • 北京協和發現國內首例「陰性愛滋病」患者
    然而,北京協和醫院近日刊載在國際專業學術雜誌的一篇論文顛覆了這一「常識」。該論文公布了我國首例HIV抗體檢測為陰性,但經HIV「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愛滋病患者,這也是世界首例成人HIV抗體陰性愛滋病合併肺卡波西肉瘤病例。
  • 北京宣武醫院:「願檢盡檢」核酸檢測12小時出結果
    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宣武醫院黨委書記張國君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院先後派出45支醫療隊馳援武漢、守護首都、執行臨時航班醫療保障和採集核酸檢測樣本等任務。截至7月10日,全院門急診共接診患者64.3萬人次,接診發熱患者1.3萬人次,救治急危重症患者9.1萬人次;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共完成核酸檢測6.3萬人次。實現了醫務人員和就診患者零感染。
  • 核酸檢測實驗室如何消毒?
    今日(6月19日)下午,北京市舉行第12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6月18日當天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例,已完成的21例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4例正在流調中。截至6月18日,地壇醫院接診確診病例183例,無症狀感染者13例,其中危重型病例2例,重型病例11例。
  • 核酸檢測供不應求,建立一座合格的PCR實驗室到底有多難?
    來源:MIR醫學儀器與試劑 自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出現以來,北京疫情的防控進展就一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自6月11日0時至6月23日24時,北京市已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256例。
  • 濟南市核酸檢測能力突破萬份
    人民網濟南2月20日電 近日,記者從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獲悉,濟南市衛生健康委緊緊抓住核酸檢測這一新冠肺炎的重要診斷手段,回應防控需求,協調各方資源,多措並舉提升核酸檢測能力,為順利復工復產再加一道保險。濟南市核酸檢測機構總體布局已從「2家疾控機構+6家醫療機構+1家第三方檢測機構」擴容至「3家疾控機構+13家醫療機構+8家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核酸檢測能力由每日3750人份提升至突破萬份。
  • 核酸檢測實驗室(PCR)如何消毒?
    根據之前信息,截至6月15日6時,北京16個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了193個採樣點,此前全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達到98所,每天最大檢測能力已達9萬多人。如今北京全市已經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超20萬,其中6月14日,核酸檢測機構共檢測76499人,結果陽性59份,其中地壇醫院已在院病例27份,新增確診病例21份,有待診斷的陽性檢測11份。
  • 探訪北京核酸檢測點:個人檢測需預約,結果手機可查無需到場
    核酸檢測信息登記表核酸檢測後,出結果的時間已從24小時延長至72小時後。「此前做檢測的一天才一千多人,現在一天幾萬人的檢測量,我們24小時輪班,檢測量翻了好幾倍,所以出結果的時間不會很快。」現場工作人員對出結果的時間回應說。
  • 北京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超市已暫停營業,員工開始做核酸檢測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 張萌12月24日北京召開第19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了12月23日0時至12月24日16時,北京市新增報告2例無症狀感染者。12月22日9時30分,因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在順義區進行核酸檢測,當日乘坐國航CA8347航班由北京首都機場前往寧波市出差。12月23日2時30分核酸檢測報告為陽性,順義區疾控中心即與其取得聯繫,北京市疾控中心同步將相關信息橫轉至浙江省疾控中心;當日,寧波市相關機構結合其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等結果,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已轉運至當地定點醫院進行隔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