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80歲才成功,有人8歲就成名,比起年齡,能力和時機更重要

2020-12-05 九暢勵志館

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說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我們每個人都不想當碌碌無為的人,我們總想在一定的年齡拼搏出屬於自己的輝煌,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互相依附,要憑自己的真本事,我們每個人對成功的定位也有不同的見解,很多人認為現在的我們還一事無成,是不是就註定要悲慘一生,依我看此言差矣,畢竟莎士比亞說過一句話:「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便能成功」,是啊!人生不亦是如此呢!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變成這個社會最有頭有臉的人,我們渴望成功,更加渴望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更渴望能被人高看我們一眼,如果你現在已經不再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而是一個苟延殘喘的老頭子,你不必著急,你一樣可以成功,這不是所謂的痴人說夢,而是在我看來成功與否和年齡真的並無關係,相反的,決定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時機和能力,我很喜歡的一句名言是諸葛亮的一句話:「 志當存高遠」,是啊!

只要你懷揣著夢想和永不低頭的毅力,你的前途終會無比璀璨,畢竟上天永遠不會對一個懷有志氣的人不公平,只要你找對了時機並且還有千裡馬般的能力,那你必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做一個優秀的人,拋棄年齡,摒棄一些不必要的外界因素,不要嫉妒那些年輕有為的人,因為那些大器晚成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堅信成功離我們並不遠,畢竟是金子到哪裡都會閃閃發光,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你們對時機的把握和自身能力是否得以施展。

1:自認為能力很高,其實不然,時機來了卻不得不讓成功悄然溜走

眾所周知,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李白曾說過「天生我材必有用」,可是很多人往往都很驕傲自大,自以為自己很優秀,實則不然,我的表哥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特別喜歡向別人證明他自己,所以他一直都想一步登天,他也對自己所謂的一點點能力沾沾自喜,我的舅舅勸他好好學習,因為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是他就是奢求一步登天,所以他總想著自己創業。

於是他自作主張把我舅舅給他準備娶媳婦的錢用來投資,他想去創辦屬於他自己的服裝品牌,可是我表哥缺乏經驗和能力,剛創業初期,他有一個很好翻身的機會,那就是一個公司來讓我表哥一起來入夥,可是我表哥當時感覺憑他自己的本事也可以闖出一番天地,相反的他認為如果和別人合作共贏反而賺的錢也會很少,所以他拒絕了這個合作共贏的機會。

結果大家可想而知,我表哥以失敗告終,因為我表哥的狂妄自大,太過相信自己導致現在的他還是個名副其實的「上班族」,倘若我表哥珍惜那次與別的公司合作的機會,沒準我表哥早已有了屬於自己的品牌,所以人吧有的時候不要太過相信自己,千萬不要浪費一個合適的時機,畢竟能力也很重要,要想雙贏,那就是在自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同時也能充分利用好每個來之不易的機會,難道不是嗎?

2:即使機會近在咫尺且能力也足夠,卻因怯懦始終不敢邁出第一步

我們身邊這樣的人也是數不勝數的,我們每個人生活條件都不一樣,可是我感覺這不應該是我們衡量自己標準,畢竟只有敢邁出自己的第一步前途才會不可限量,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一種很膽小的人,她們不敢嘗試,因為她們害怕失敗,所以她們總是不進則退,我們老師和我們說過一個真實的例子,在老師那個年代所有人條件都很艱苦,所以大多人都想出人頭地,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絞盡腦汁的賺錢,當然她們在這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她們會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來,她們不急於求成,我們老師和我說她的一個高中同學因為家庭條件差所以比常人都多一點卑微。

可是她那個同學品學兼優,一心想著改變現狀,她開始幹各種兼職,什麼發小廣告和當家教都幹過,有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傳單的時候被一個房地產大亨看中了,那個老闆邀請我老師的那個同學和她一起幹,也就是所謂的銷售,可是我老師那個同學思來想去還是拒絕了,她認為畢業後找一個踏實的工作陪父母安穩過一生就夠了,她不需要那種衣食無憂的生活,因為她感覺要是失敗了就會後悔,而且倘若為此耽誤學業也是得不償失,就這樣,她思前想後還是錯失了這個機會,她沒有和那個老闆一起創業,她選擇按部就班的讀大學找工作。

現在聽我的老師講她已經成為了家庭主婦,每天在家伺候著她的老公,過得沒有一點新意,所以由此觀之,創業對於機會的把握多重要啊!很多人明明能力很強可是因為自己的多慮讓成功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別再怯懦下去了,多多嘗試,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海闊天空,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的爬起來,我就不信好運不會降臨到你的頭上,千萬不要怕失敗,畢竟「失敗是成功之母」!

那麼為什麼很難有兩者兼備的人呢?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要不就是沒有能力要不就是錯過時機的呢?總結下來無非是因為這樣的因素。

1:先天條件不好,導致於自己過度自卑。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因為我們的起跑線不同,所以那些出身微寒的人一般都不敢輕易嘗試,因為他們知道錢的來之不易,所以面對一些需要用錢來投資未來的事,他們往往會慎重考慮,即使他們自身的能力已經很突出了,可是因為自己的怯懦導致成功離他們越來越遠。

2:過度自信,認為沒什麼自己辦不到的。

這種人通常自我感覺都十分的良好,她們感覺只要是自己想搞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搞定的,所以他們往往看到機會就想一頭扎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可是因為他們的驕傲反而使他們弄巧成拙,他們總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這樣的人即使看到機會就去爭取也沒有用,畢竟自身能力得不到進一步的升華還是會以失敗告終。

所以話說回來,衡量成功與否的標準那就是看你會不會把握時機還有自身能力是不是到位。我感覺用年齡來判定一件事是膚淺的,畢竟那種老有所成的人不在少數,而那種青年風光老年坎坷的人也大有人在,要想成功,那我們只有靠自己,畢竟「再厲害的副駕駛,都不如自己緊握方向盤」,面對機會,不要不敢嘗試,要力爭上遊要挑戰自己,你會發現屬於自己另一片的廣闊天地。

面對能力,不要甘於滿足,要做到更好,要想不被淘汰,那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我堅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那些80歲成功和那些8歲成名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年齡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和合適的時機,你要堅信「千裡馬一定會遇到屬於自己的伯樂」,你們一定可以在成功的領地無限遨遊,這是我們努力的意義更是成功取決於否的真諦!

(本文由《九暢勵志館》原創,註: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希望看到此文章的讀者能給予肯定,感謝您的閱讀。有什麼想說的可以留言交流,這樣小編不勝感激!)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73歲王學圻很厲害,62歲成名,70歲離婚
    《大明風華》中73歲王學圻強氣田!62歲成名,70歲離婚,生來就是為了玩骨頭!在《大明風華》流行之後,出現了波歷史劇的狂熱,這齣戲由湯唯和朱亞文主演,這齣戲裡有許多老演員,梁冠華、王學圻和其他人都有優秀的表現,整齣戲都在明朝中期,他經歷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朱家幾代人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其中王學圻扮演了朱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棣是個好皇帝,但他的風格不好,他篡奪了權力,當了皇帝,他一生都在戰場上戰鬥。
  • 有人50歲有「老年斑」,有人60歲臉上很乾淨?看完或許就知道
    有人在悄悄長大,就有人在慢慢變老,這是世界萬物的自然規律,也是我們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但是雖然年齡在不斷增長,但是不同人不同體質和心態,身體卻有所不同。有的老年人精神矍鑠、鶴髮童顏,有的老人卻面容無光、十分蒼老。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雖然陶哲軒能夠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是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也無法與比他大四五歲的孩子正常的交流玩耍,於是,陶哲軒的母親決定將他接回家中,在送他上幼兒園的同時,親自教育和輔導。在母親的教導下,極為聰慧的陶哲軒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自學完了小學的所有數學課程。
  • 女人平均年齡比男人大5歲,從生物學角度,妻子比丈夫大5歲更合適
    從生物學角度看,女性適合匹配比自己年齡小5歲左右的男人。而且從生理角度看,如果男人二十五歲,女人三十歲,或者男人三十五歲,女人四十歲的夫妻組合,在進行夫妻生活時,體力方面搭配得也更加合理。雖然說從男女壽命差異和生理差異看,男人和大五六歲的女人結婚最理想。
  • 人活到多少歲算命好?80歲,還是90歲?專家告訴你具體數字
    長命百歲一直是很多人想追求的,現代生活條件高,人民幸福指數也高,大家都想活得更久,看著下一代和隔代的親人幸福生活也是人生夢想。有些人想著自己能活到百歲甚至更久,但是往往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21歲因《放羊的星星》成名,25歲退圈,33歲沒認出她們是同一個人
    距離《放羊的星星》播出已經過了12年的時間,這12年裡什麼都變了,就連劉荷娜的臉也是一變再變,當年主演《放羊的星星》的時候她才21歲,而近日看到她的近照,大家都驚訝她怎麼又變臉了,這真的是我們印象裡的「夏之星」嗎?別懷疑,除了這張臉,她真的是劉荷娜本尊沒錯。
  • 為什麼有人沒到六十歲,就滿臉老年斑?和哪些因素有關?
    年齡如同一支筆,會在每一個人的臉上留有痕跡,也就是所謂的老人斑。或是黑色,或是灰褐色,大小不同,形狀各異,有人長在臉上,也有人長在手上,有人顏色深,也有人顏色淡。大部分人一般是在六十歲,也就是老年階段才開始出現,直到七八十歲,臉上的斑點開始增多,女性則要比男性更多見。
  • 十大最受歡迎樂器最佳學習年齡來了,比年齡更重要的還有這一點
    因為此時比學樂器更重要的是「音樂啟蒙」和「視唱練耳」,這其實也是學習樂器的基礎,基礎打好了後期將事半功倍。 包括部分中央音樂學院的器樂課,甚至要求孩子先學過視唱練耳,不然不收(不是歧視,而是很難跟上學習進度)。所以在談幾歲學樂器之前,明白這件事更重要,那就是3歲以前最好先不學樂器,4-6歲最好能學習視唱練耳,之後才是樂器的選擇。
  • 最成功的超模:84歲仍然性感 你愛上她了嗎?
    「成名要趁早」仿佛早已是模特界的金科玉律,但就在越來越多未成年的孩子走上國際T臺、25歲就成為標準退休年齡時,今年83歲的Carmen仍然活躍在公眾視野裡。雕塑般稜角分明的臉龐、白雪般潔白無瑕的秀髮、幾十年如一日的完美身材!Carmen是你無法忽視的身影。
  • 兩口子年齡差幾歲,才是「最佳生育年齡差」?多數人可能想錯了
    文|好孕姐前兩天,一個備孕群裡,幾個網友爭論起兩口子年齡差幾歲,生出的寶寶最健康。其中一個說:「女人比男人大3歲比較好,老話不是說『女大三抱金磚』嗎?」一個說:「男人比女人年齡越大越好,古代都流行老夫少妻,肯定是有道理的。」
  • 「你覺得現在多大年齡結婚才算正常?」網友:「男60歲,女55歲」
    隨著時代的發展,因為工作和思想觀念等原因,現在的年輕人結婚年齡越來越大。有網友問:「你認為多大年齡結婚才算正常?」有網友說:「男的60歲,女的55歲!」雖然只是網友的一句玩笑話嗎,但是這個也說出來大家的心聲,為什麼我們年齡越大越不感結婚?
  • 陳數直播,800萬粉絲微博爆紅:把40歲活成新的20歲,是對中年最好的...
    這樣的多重壓力下,那些40歲中年人,要麼活得累得像條狗,要麼喪失對工作和生活的激情,在一畝三分地的既得利益中混吃等死。面對中年危機,我覺得在《奇遇人生》裡,毛不易說過一句話倒是點出了問題的本質:其實,四十歲還很年輕,倒也不至於考慮這麼多,四十歲就是新的二十歲。我非常欣賞主持人董卿。不是因為她年少成名,一路順風順水。
  • 年齡和生育能力是一個連續體
    五分之一的女性會一直等到35歲或更晚才考慮要孩子。在美國,1988年和1998年之間,40歲以上的女性生孩子的人數翻了一倍多,從原來的41,000人增長為近85,000人。妊娠時機選擇的這種變化,主要因為女性希望達到較高教育水平,在職業上有所建樹,獲取經濟上的穩定性,之後才考慮要孩子。到35歲及以上才懷孩子的女性人數的增多,再婚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
  • 最佳年齡 | 牙齒矯正要等12歲後?拔智齒幾歲最佳
    恆牙長出的時間順序: 正門牙 6 — 8歲 側門牙 6 歲半 — 9歲 犬齒 8歲半 — 12歲半 第一小臼齒 8 — 12歲 第二小臼齒
  • 你被3歲分床,5歲分房的說法坑了嗎?分房睡的最好年齡是幾歲?
    關於分床分房睡,我聽過幾種說法:第一種:三歲分床五歲分房,超過這個年齡再不分房就晚了第二種:從兒童情緒發展的角度,順產的孩子5歲左右分床,上小學前分乾淨;剖腹產的孩子, 7歲左右分床,10歲左右分乾淨。第三種:都是杞人憂天,過去生活條件差,好多人家就一個炕,全家人都在一起睡,哪個長得不健康了。
  • 有人45歲長老年斑,而有些人70歲也沒長,或許與3個因素有關
    有人45歲長老年斑,而有些人70歲也沒長,或許與3個因素有關隨著人體的衰老,代謝機能會隨著減退,體內脂肪容易發生氧化,從而產生老年色素,如果這種色素不能順利排出體外,沉積在細胞體上,從而就會形成老年斑;還有就是人體的衰老
  • 古巨基:和助理地下戀多年,42歲才修成正果,今老婆為其52歲生子
    而這幾部影片更是在每年的寒暑假輪番播放,甚至在許多80、90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曾經的演員都已從當初的小鮮肉,變成了現在的"油膩大叔",蘇有朋,古巨基等男神,陪伴我們走過多少歲月青春,前幾天的古巨基剛剛升級作為父親,有人說他的成功源自其妻子,默默相伴20年的陳韻晴。
  • 中國式接班,不要等到80歲再生孩子
    中國的「創一代」企業家中,馬雲、柳傳志、李兆基等已於2019年正式卸任,其他大多數年齡也都處在60歲左右,相繼進入「退休倒計時,總裁方洪波正式成為接班人,方洪波在一次訪談時說:「何總確實給我一些機會,但是我總是感覺隨時有人要替代我的,我不幹馬上有人幹。」
  • 夫妻最佳年齡差不再是3歲,這個年齡生孩子,智商比同齡人高一半
    關於夫妻年齡的差距,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就是女大三抱金磚,也就是說女方比男方大三歲是有一定好處的。而且在這個社會姐弟戀的數量越來越多,不知道你身邊的朋友是否也有姐弟戀呢?說道姐弟戀就不得不說夫妻之間的年齡差了。根據網絡一項調查顯示,在姐弟戀中女方家長反對的態度佔80%,贊同的態度僅僅只有20%。
  • 78歲——美國新冠死亡年齡中位數到底意味著什麼?
    美國華人第1822篇文章編者按日前,針對美國CDC公布數據顯示美國因新冠死亡的年齡中位數為78歲,一些公眾號發表了各自的解讀,微信群裡隨之發生了激烈的爭論。雖然有人稱這個討論「不涉及政治立場和社會倫理」,但歸根結底,冰冷的數字後面是逝去的生命,這場討論必然和道義與人性連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