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國一個名叫約翰·卡爾霍恩的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將8隻(4公4母)老鼠被放到一個可容納3840隻老鼠的大盒子裡。這裡擁有一切它們所需要的食物、水,沒有危險、疾病和氣候變化,甚至每隻老鼠都可以有自己的獨立房間。
但短短不到兩年,這些老鼠就全部死亡了。
剛開始一切都正常,老鼠適應環境後就開始生活繁衍,先前的八隻老鼠有了後代,後代又生了後代,每過不到兩個月,數量就能翻一番。這看似是一個會無限延續下去的狀態,然而到了315 天,老鼠數量到達620隻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原來隨著生存空間變得擁擠,資源開始有限,一開始佔據主導地位和社會資源的老一代雄鼠開始抱團,獲得了更多的交配權,而次要等級的新生代雄鼠,找不到伴侶,一開始他們會聚集到一起,之後情緒變得不穩定,開始互相攻擊,並出現同性現象。雌鼠則是躲在上層空間,獨自生活,遠離社會。老一代的老鼠開始感覺到社會不穩定,把幼鼠過早的踢出巢穴。老鼠的數量增長放緩。
新生代老鼠對社會的恐懼已經超出預期,他們不願出門,不願交流,只專注於吃睡,不再打架,也失去了交配意願,有一些還專注於梳毛,它們被稱為漂亮鼠,即使美貌,它們也不會尋找雌鼠交配,甚至不會打架,不會佔領地盤,幾乎失去了生存能力。明明沒有外界環境的幹預,一切都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操控,老鼠們失去了繁衍的本能,在最後一個嬰兒誕生後不久,整個老鼠烏託邦終結。
老鼠烏託邦的每一個現象,似乎都與人類社會出現的新事物對應。社會空間被擠佔,競爭異常激烈,許多人對社會生活感到無聊,甚至不願參與其中。日本的低生育率、低欲望社會、御宅族、性別意識的混亂都是這個問題的具體表現。不知道老鼠烏託邦的崩壞,是不是預示著人類的未來
社會發展和科技如何改變人性一直都是各個領域不斷在討論的話題。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就講了這樣一個科技發展、人性毀滅的故事。
《美麗新世界》故事設定在公元26世紀。在這個未來新世界中,幾乎所有人都住在城市裡,在出生之前,所有人就已經被劃分為五個不同的「種姓」。
最高級的兩個種姓在繁育中心孵化成熟稱為胚胎之前就被重點培養,以便成為未來的統治階層。剩下的三個種姓都是平民,最低賤的階層甚至只能發出單個音節,不能說出完整句子。
在出生之前,這些不同種姓的胚胎就已經被各種黑科技「調製」過,比如,最低賤的嬰兒會由人工方式造成腦部缺氧,藉以把人變成智力低下,一生都只能從事體力勞動。
這樣殘酷的世界如何維持秩序?在美麗新世界裡,有任何情緒問題都可以用一種叫Soma的藥物解決,這種藥物實質上就是一種開心藥丸,吃了就可以忘記世間百憂。
書名:美麗新世界
作者:[英]阿道司·倫納德·赫胥黎
譯者:王一多、胡萌琦、楊小舒
責任編輯:胡萌琦
作者簡介
阿道司·倫納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1963),英格蘭作家,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傑出的成員之一。其祖父是著名生物學家,《天演論》的作者託馬斯·亨利·赫胥黎。赫胥黎以小說和大量散文作品聞名於世,也出版短篇小說、遊記、電影故事和劇本。通過他的小說和散文,赫胥黎充當了社會道德、標準和理想的拷問人,有時候也是批評家。他憑藉《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