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國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家約翰·卡爾宏(John B. Calhoun)做了一個實驗:老鼠的烏託邦(Mice Utopia Experiment)。實驗的目的就是想研究:如果地球的人口密度達到極限,人類社會將會怎樣?
那麼實驗怎麼做呢:就是建立一個「老鼠天堂」。
實驗空間為一個正方形空間,邊長為2.7米,高1.4米,用金屬柵欄圍成。這個空間每一邊各有四條垂直的鐵絲網圍成的通道。每條都通往一些老鼠窩,並且安裝有食物和水的自動投放器,並為它們屏蔽了陷阱、疾病以及氣候變化等問題。
1968年7月,8隻(4公4母)老鼠被投放到了這個可容納3840隻老鼠的空間裡。
這些老鼠衣食無憂,沒有天敵,沒有自然災害,唯一的不足就是它們不能脫離這個生活空間。
在實驗開始之前,這4對老鼠一定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老鼠,但它們想不到的是:不到兩年,自己和子孫後代會全數滅亡。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請往下看。
剛開始,一切都正常,老鼠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大,在這個幸福窩裡,老鼠數量每55天就繁殖增長一倍,然而到了315 天,數量到達620隻時!達到了最高峰情況發生了變化。
先是增長顯著下降老鼠,變成每145天增加一倍,但最可怖的是,老鼠的行為變得混亂不堪:
公鼠不再執行傳宗接代的任務,而是開始搶奪地盤互相廝殺,戰敗的公鼠就會失去社會地位,最終只能選擇逃避社交;
一旦公鼠不能保護家庭,母鼠就要挺身而出參與暴力捍衛權益,以致於母親無法傾心照顧孩子,甚至將未斷奶的小鼠驅逐出門;
而小鼠呢,先是被父親拋棄,然後被母親拋棄,最後因為沒有爸爸媽媽教育,它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一隻正常的老鼠,最終被社會拋棄。
但上一代的攻擊、迴避等壞行為,則被傳遞了下去……
到了600天的時候,它們的社會體系完全崩壞,行為徹底淪喪:
幼鼠死亡率高達96%,同類相吃,媽媽吃小孩,公鼠互相交配,選擇逃避社會的老鼠成了「宅男」,等大家睡覺後才出來活動吃東西,它們不參與任何活動,包括求偶交配;
而新一代的老鼠呢,由於沒有交配、養育或社會角色的概念,他們將所有的時間用來進食、睡覺和梳理毛髮,被稱為「美麗的人」。
等到最後一隻幼崽誕下後,母鼠們便完全停止了生育,老鼠數量下降至滅絕。
這個實驗叫做「老鼠烏託邦」。約翰·卡爾宏將這種社會崩潰稱為「第二次死亡」,同時,他也將這個老鼠的種群命運視為人類命運的隱喻。
整理於網絡 若涉版權請聯繫刪文 做有價值的閱讀長按二維碼關注稷下書苑 (聯繫 微信號 Wj9003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