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制約人口增長的總是糧食和土地。而隨著人類步入現代社會。物質條件不斷豐富。人類已經脫離了生存的束縛,極大放了社會生產力,實現了糧食自由。於是有人就想:人類如果在衣食住行上你有任何後顧之虞,將會如何發展?這就是著名的老鼠烏託邦實驗。它昭示著人類科技發展頂峰的未來社會。
卡爾霍恩早從15歲的開始就能在田納西州鳥類學會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之後,他取得了動物行為學的博士學位。
1947年,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作的卡爾霍恩找了一塊不到1000平方米的林地作為實驗場地。他決定建設一個「老鼠的天堂」,也就是老鼠們無憂無慮地生活和繁衍,這要求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醫療。他將其稱之為鼠城。
鼠城的面積不大不小,可以同時容納5000隻老鼠一同生活,這解決了土地空間問題。當然卡爾霍恩也為老鼠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水,同時給予恰當的醫療照顧,以防止傳染病的出現,這就解決了老鼠無限繁殖的必要條件。
理想的情況是,老鼠們由於充足的食物和優秀的生活環境不斷繁衍到5000隻以上,然後知道空間不能夠承載為止,然而鼠城的情況卻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順利,甚至有些詭異。
卡爾霍恩團隊設計的老鼠的實驗棲息地,它長約4.5米,寬約3米,被電網分隔成4個區域,每個區域都配備有無限的食物和水源,還有一個多層的「公寓」,老鼠可以通過螺旋樓梯進入,這類型於我們人類目前居住的城市布局。
第一批入住的老鼠一共32隻,公母數量相同,都是達到性成熟的成年鼠。按照計劃,棲息地中的老鼠應該會快速繁殖,短時間內數量就會超過整個棲息地的極限40隻,但卡爾霍恩並不會馬上停止實驗,他要讓老鼠繁殖到80隻,觀察它們的變化。
交配權不均現象出現
一開始,母鼠在4個區域的平均分布,但隨著公鼠之間打鬥的結束,誕生了強勢的公鼠和弱勢的公鼠,強勢的公鼠霸佔了更多的母鼠,而弱勢的公鼠們只能在夾縫中生存,躲著強勢公鼠們進食,更別說獲得交配權了。
漸漸地老鼠也出現了"階級",四個區域是三連通的設計,第二、第四區這兩個中間區聚集了大量低等公鼠,而第一、第四區則成為了高等公鼠的「後宮」,僅有少部分主動示弱的公鼠能被容忍存在。
喪失生育欲望
接下來更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這些低等公鼠不再試圖與母鼠交配,甚至讓他們與母鼠共處一室也無動於衷,他們似乎認為交配權並不屬於他們。
低等公鼠逐漸分成了三種,第一種是所謂的「泛性戀」,它們不參與社會地位的競爭,但會嘗試與任何老鼠交配(不論性別年齡親緣),來者不拒。第二種被科爾霍恩稱為「夢遊者」,它們行動緩慢,幾乎不與其他鼠互動,也不參與社交,就突出一個——佛系!。第三種叫做「探索者」,這一類同樣也是「泛性戀」,但它們即便受到高等公鼠的攻擊也會瘋狂地追求發情的雌性,屬於最極端一類。
鼠群數量見頂回落
到了第560天,鼠群的數量不再增加,最大值停留在2200隻左右,僅僅是離預計的3900隻的一半數量,遠遠沒有達到烏託邦的承受極限,老鼠的數量就開始了負增長!
560天之後,成長起來的年輕老鼠幾乎都存在嚴重的精神問題:1.幼年期被母鼠拋棄,2.缺少長輩的撫養和照顧,3.年幼的母鼠喪失母性。
這一代問題是母鼠即便懷孕產下小鼠也無法將它們撫養到能夠獨立生存。
另一方面,問題公鼠普遍喪失了交配的欲望,甚至不再打鬥,生活極其簡單,只有吃飯、喝水、睡覺、梳毛四樣,卡爾霍恩形象地稱它們為「美男鼠」。
卡爾霍恩認為「美男鼠」用自己的精神和"佛系"終結了整個老鼠社會,據他推算:最後一隻有生育能力的公鼠大約會在第1780天死去,此後整個「老鼠烏託邦」將徹底走向毀滅。
聯想到如今"佛系"文化盛行,生育率下降,不禁令人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