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可視化思維 一個原創作者三年XMind經驗總結

2020-12-03 KC玩數碼

0.篇首語

在之前的文章「遠程辦公 這些軟體和工具比QQ微信更好用」的評論區,很多朋友留言問我的思維導圖是如何做的。

碰巧今天隨手翻了翻自己在工作之外,用於文章總結的思維導圖都超過二十張了,恰巧周末有空就隨手寫一篇文章介紹下自己是如何使用XMind: ZEN製作思維導圖的。

▼部分文章總結用的導圖

1.為什麼我們需要思維導圖?

作為一個工程師在工廠待過不少的時間,像6Sigama、QC七大手法、PDCA循環、質量管理五大工具(SPC、MSA、FMEA、APQP、PPAP)都接觸或者學習過。多年養成的習慣是學習使用工具/結構化的思維做事情,通過合理的利用工具來提升效率/保證效果。

而思維導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構化/可視化的工具,我依稀記得有句順口溜「字不如表,表不如圖」。

比如之前我整理的遠程辦公類軟體合集,如果只用文字進行描述大概是這樣: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遠程辦公工具,分別是雲工作平臺飛書、釘釘以及微信企業版。文檔編輯與知識管理軟體部分我推薦Office365、WPS、石墨文檔、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騰訊文檔。腦圖工具我推薦XMind和幕布,看板與協作管理軟體推薦Trello和Teambition,視頻與語音會議軟體推薦Zoom和全時,文件傳輸工具推薦One Drive、堅果雲、奶牛快傳以及NAS。」

整段文字冗長並且缺乏結構感,讓人很難看的下去,而如果使用表格就會改善不少:

但是考慮觀眾理解和自己的思維展開,毫無疑問"圖"是更好的表現方式。就像很多腦力比賽選手都會採用視覺記憶法一樣,使用思維導圖不但是讓圖片更加好看,而是讓我們可以用一種視覺化的思維進行整理與總結。

比如在這個遠程辦公的思維導圖裡,我先是思考遠程辦公軟體和工具如何進行分類,選取了六個大類後再細分具體的軟體和工具。

2.XMind: ZEN與思維導圖入門

對於一個新上手思維導圖的人來說,找到一款方便上手使用起來方便的工具很重要,以我自己為例最早是在Android手機上嘗試了不少APP,最後選擇了PC和手機端都支持的Xmind: ZEN。

首先我們可以從Xmind官網下載安裝包,雙擊運行即可自動完成安裝。

XMind: ZEN的功能比較全面,目前最新版本已經支持思維導圖、邏輯圖、組織結構圖、樹形圖、時間軸、魚骨圖、矩形圖等多種圖表。

選擇一個喜歡的模板比如「手繪」開始我們的第一個思維導圖。

最近恰巧在準備一篇手機評測,就以評測展開做一個思維導圖吧,首先考慮評測的三大核心內容是「外觀與設計」、「性能測試」和「拍照」,把它們設為分支主題。

選中「外觀與設計」按Tab鍵可以快速生成子主題,目前我考慮將外觀與設計分為三個子點來進行討論,生成三個自主體並填入內容。同理完成其他幾個部分,一個思維導圖就初步完成了。

如果思維導圖中部分主題存在關聯,我們可以通過聯繫選項將主題連接在一起。

針對實際使用,我們還可以利用概要、外框以及筆記來豐富我們的思維導圖,比如我將測試APP按測試類型和功能進行總結,對5G網絡測試添加筆記用於說明/後期查詢。

如果我們對當前主題不滿意,也可以隨時在畫布修改自己的主題,瞬間無縫切換非常方便。

另外XMind: ZEN自帶的主題整體質量都不錯,我個人經常使用Snowbush和經典II,大家也可以多嘗試嘗試選擇適合自己的。

XMind: ZEN修改結構和樣式也比較方便,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和習慣進行靈活的調整。

另外對於新手來說,學習和研究他人的圖是提高自己水平比較重要的一步,XMind: ZEN的圖庫內有很多經典的案例可以用來學習。

▼圖庫模板,上海地鐵

3.幾個製作導圖的心得

很多新入門的朋友可能困惑思維導圖可以做什麼,其實思維導圖只是一種工具,而使用它的可能性握在我們每個使用者的手裡。

3.1活用標記和貼紙

比如下面是一個旅行計劃的導圖,我們可以將一個旅行計劃利用導圖變得更加的清晰。並且XMind: ZEN內自帶了很多標記與貼紙,靈活的利用標記與貼紙也可以讓導圖更加的生動與美觀。

3.2合理的選取顏色

和製作PPT類似——「謹慎選用顏色」,在製作導圖的時候選取的顏色種類不易過多,最好控制在三到四種以內。對於配色推薦網站其實有很多的選擇,比如flatuicolors、colors.co、ColorHunt、Palettable等,建議大家在這些網站上參考一些成熟的案例來選取顏色方案。

3.3利用圖片與思維導圖進行混搭

以數據展現為例,我們可以在思維導圖中插入圖片,將表格與思維導圖結合起來,既保證了思維的連貫性又讓案例更加的生動。

3.4活用大綱視圖

XMind: ZEN支持大綱視圖和思維導圖的一鍵切換,我們可以靈活的在這兩種模式間切換,利用大綱視圖可以方便的整理思路,有的朋友還會使用大綱視圖整理讀書筆記。

▼利用思維導圖整理筆記

結語

其實作為一個入門思維導圖不久的萌新,總結這樣一篇文章還是有蠻大壓力的,文章中難免也有疏漏和錯誤之處也請大家指正。最後謝謝大家的觀看,也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入門/更好的使用思維導圖。

相關焦點

  • 思維導圖的競爭:XMind VS MindMaster
    另外,百度指數顯示,「思維導圖」關鍵詞在PC+移動端的搜索指數逐年攀升,2020年疫情期間更是達到頂峰。可以這麼說,思維導圖是一個遠未觸碰到天花板的潛力市場。MindMaster的slogan是「有序構建您的知識和想法,讓創意破繭而出」,不難看出,其定位除了思維鍛鍊,還有創意捕捉。和XMind 8的slogan其實非常相似。
  • 費曼學習法丨我與小能熊結緣,到xmind融入到我的日常
    XMind 是一個全功能的思維導圖和頭腦風暴軟體,為激發靈感和創意而生。作為一款有效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的生產力工具,受到全球百千萬用戶的青睞。2我是什麼時候接觸xmind?使用xmind前後是有明顯變化的, 思路變得更清晰,當遇到困難時,用幾個思維模型,套一下,來思考整個流程,避免了自己經常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反過頭去看,雜亂無章。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懂一個思維公式!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我用了一周才讀完,越讀越「興奮」,我明白了,要想出人頭地,就要先懂一個「思維公式」!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會看輕別人的成功,而又過度看重自己的努力,他們認為別人的成功永遠都是運氣好,靠的是背景,靠的是關係,而自己這麼努力,為啥沒成功呢?
  • 【入門篇】走近思維導圖
    問題:思維導圖的形態是什麼樣的?思維導圖的要素有哪些?思維導圖的核心概念是哪些?----關聯我,請掃碼備註-----往期相關信息-【入門篇】思維導圖中的圖像——繪製姓名籤【入門篇】思維導圖的三種樣貌【工具篇】思維導圖學習之旅一【軟體篇】教你用xmind
  • 可視化策略: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比較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地圖是圖解技術,可以在整個UX過程中用於可視化概念之間的知識和表面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是組織、交流和保留知識的三種強有力的視覺映射策略,它們幫助我們規劃出複雜的想法、過程,並認識到模式和關係。認知地圖、思維地圖和概念地圖看起來和感覺相似,這種相似性導致了某些混亂。
  • 經驗總結|優秀的產品經理都具備的3種思維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 作者@夏若 原創發布。轉載請聯繫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我總結了以下3點: 他人視角而非自我視角 從內而外思維而非從外而內思維 結構化思維而非線性思維 下面,我結合工作中的實際案例具體描述下這幾個秘訣背後的實質和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落地。
  • 用好玩的思維可視化,把孩子的思考畫出來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現在的父母們都在為孩子幼兒園升小學、小學升初中而感到煩惱和迷茫,不知如何教起,其實簡單的加減乘除對孩子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因為每個孩子都很聰明,因此,如何引導孩子講腦筋用在學習上才是關鍵。
  • 生物學教學中構建認知模型對科學思維發展的作用
    以下文章來源於中國教育學刊 ,作者張樹峰 綜合是把分解開來的各個要素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思維方法和思維過程。只有首先對各要素作出周密分析,才可能從整體上進行正確的綜合,也只有對事物各種要素從內在聯繫上加以綜合,才能正確認識整個客觀對象。基於這個理解,我們構建了圖1所示的認知模型。
  • 可視化策略 | 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比較
    本期分析認知地圖、思維導圖、概念地圖的定義和比較。認知地圖、思維導圖和概念地圖是圖解技術,可以在整個UX過程中用於可視化概念之間的知識和表面關係。在UX中的應用思維導圖有助於組織一組與單個主題相關的信息,並以一種系統、有意義的方式構建它。在UX中,它們在進行分類概念工作時很有幫助,例如:分解特定網頁上的組件,以確定頁面的微型信息體系結構。在網站中規劃主題;例如,我們的文章主題在nngroup.com上。
  • 會思考的軟體——思維導圖 TheBrain Pro v9.0.205.0下載
    TheBrain(PersonalBrain)是一款非同尋常的思維導圖軟體,被譽為「會思考的軟體」,作為一個與 Mindmanager 和 Xmind 齊名的神器,問世十餘年來,其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上千家組織機構、數千萬個人用戶的使用。
  • 微軟思維導圖vision_微軟vision電氣實例 - CSDN
    點擊下方連結直達官方網站ProcessOn - 免費在線作圖,實時協作ProcessOn是什麼ProcessOn是一個面向垂直專業領域的作圖工具和社交網絡,成立於2011年6月並於2012年啟動。主要特色1、免費在線作圖,實時協作ProcessOn 支持流程圖、思維導圖、原型圖、UML、網絡拓撲圖等。
  • 一線老師談STEM課程設計:創新思維的構建不該停留在工具技能的學習...
    一線老師談STEM課程設計:創新思維的構建不該停留在工具技能的學習上 作者:貝勒何 發布時間: 2016-04-25 07:00
  • 思維導圖教學法的課堂設計
    解讀課標、確立本課的學習目標(1)了解辛亥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掌握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2)通過對比分析,理解「三民主義」和《同盟會革命綱領》的對應關係;(3)通過討論,能夠正確的判斷革命成敗的標準,全面認識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4)學會用思維導圖思考、分析、總結問題;(5)能夠講述孫中山的主要事跡,培養愛國主義情操。
  • 如何構建一個基於可視化理論的完美Python圖表?
    圖源:unsplash將數據轉換為可視化圖表是門學問。本文介紹了能從經典的《定量信息的視覺展示》(Edward Tufte)中學到的大部分知識,並向你展示以及如何在Python中實現它。每個人都至少目睹過一個帶有非線性y軸的圖,以使假設看起來更有說服力——請發誓永遠不會這樣做。圖表的卓越性這代表演示的質量。通過刪除多餘的形狀、分散的顏色和不一致的字體,可以更好地查看數據。根據我(以及Edward Tufte)的經驗,卓越的圖表源於許多小變化累積出的優勢。對圖形的每一處著墨都是至關重要的。
  • 兒童的經驗、思維與有過程的歸納教學
    進入新世紀,學校以「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為戰略,開啟了全面構建「開放式學校」的改革歷程。2014年,學校在繼承已有辦學成果的基礎上,從《中庸》中得到啟發,提出「率性教育」的辦學理念。第一個是學校教學管理中心、教研管理中心從學校宏觀層面上對課堂教學制訂三年行動計劃,根據這個規劃,各個學科委員會再制訂學科三年研究行動計劃。各個學科組、學年組的研究團隊和實施團隊還要制訂單元案例開發研究計劃,這個計劃就是非常具體、微觀的。
  • 高中數學公式大全,思維導圖梳理脈絡,高中三年都用得上
    不是因為他們學習不努力,而是因為高中數學本身難度就很大,知識點雜亂繁多,沒有一點學習總結方法,很容易迷失在數學的題海中。高中數學都能考130分左右的人一般邏輯思維能力很強,公式總結能力很強。他們會把幾本書中所有的知識點、公式進行思維導圖式的整理,梳理他們的脈絡,讓自己的腦海中對他們有一個清晰的印象。這樣在刷題就能精準知道考到了哪一章節的知識點、要用什麼公式。
  • 三年最全知識總結,高二會考、高三高考都需要!
    三年最全知識總結,高二會考、高三高考都需要!幫你系統總結課本知識!對於理科生而言,高中化學相伴三年,那高中化學學什麼呢?今天,小編老師將三年化學課本知識進行了整理,幫助同學們進行考試複習,也能將這些知識進行思維導圖的構建,下面跟一起來學習。
  • 企業如何做好組織經驗萃取?這裡有方法
    知識的獲取,經驗的沉澱及組織核心能力的傳承,是企業走向卓越的重要手段。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組織內優秀員工們的知識分享與經驗傳承。1、企業最大的浪費——經驗浪費一個老員工離職了,他所有的經驗、教訓就都帶走了,後來的新員工要從頭再來;一個部門十幾個人,部門經驗沒有匯總,每個人都要從頭成長,好經驗沒有得到推廣;一個工作的問題重複多次培訓,但就沒有梳理出來,不能在過去的積累上成長;企業內部員工經驗多多,沒有總結導致成為隱性財富……任正非在華為大學教育學院工作匯報會上強調
  • 如何做一份漂亮的年終總結報告?教你5個實用套路
    編輯導讀:2020年只剩下最後的兩個月,大家又要開始忙著年終總結和明年計劃了。辛苦了一年,報告中需要如何提現才能拿到更多年終獎呢?本文作者從實際工作出發,結合自身經驗,分享了做好年終總結報告的5個思路方法,供大家借鑑。
  • 從數據可視化到交互式數據分析
    註:本文是作者在參與紐約的Uber數據可視化大會上所做演講的書面精煉版本,以下是作者原文。交互式可視化數據分析的挑戰我想通過強調幾個我認為與交互式數據分析相關性較大的挑戰來總結本文。同時這也是我認為在未來幾年數據分析方面需要取得更多進展的地方。數據規範(思維→數據/模型)當我們通過計算機與數據交互時,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我們的問題和想法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讀取的規範(SQ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