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量子系統:有助於設計更好的自旋電子器件!

2020-12-06 環球創新智慧

導讀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們為量子系統創造了一個新的試驗場。在這個試驗場中,他們可以打開和關閉特定的粒子相互作用,從而有望帶來自旋電子學方面的新進展。

背景

自旋輸運電子器件有望徹底改變我們對於電子器件的印象,特別是在計算領域。標準的電子器件採用電子的電荷來編碼信息,而自旋電子學器件卻依賴於電子的另一個內稟特性:自旋。自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角動量,要麼「向上」,要麼「向下」。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自旋電子學器件有望比傳統的電子器件更快速、更可靠,因為自旋能被迅速地改變,並且這些器件的功耗更低(可以避免電荷帶來的發熱問題)。

基於 MAPbBr3 的自旋LED器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3】)

全碳自旋邏輯器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4】)

然而,自旋電子學還很年輕,為了改善對自旋信息的控制,還有許多問題等待研究人員們解決。困擾這個領域的最複雜的問題之一,就是自旋粒子所攜帶的信息,也稱為「自旋流」,是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衰減的。

普渡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研究生 Chuan-Hsun Li 表示:「我們用這些信號來運行自旋電子器件並研究其工作,但是這些信號會衰減。就像我們打電話時需要良好的電話服務一樣,我們想要這個信號是強大的。當自旋流衰減時,我們會丟失信號。」

在現實世界中,電子並不是獨立於它們周圍的物體而存在,與我們期望中的不同。它們與其他粒子相互作用,而且它們自身的不同特性之間也會相互作用。粒子的自旋(內稟特性)與軌道動量(外在特性)之間的相互作用被稱為「自旋軌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

創新

近日,美國普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篇發表在《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新論文中稱,自旋軌道耦合以及與其他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會顯著地增強在一種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EC)」的量子流體中的自旋流衰減。

(圖片來源:普渡大學量子中心)

Li 表示:「人們想要操控自旋信息,可用它來編碼信息,而這麼做的一個方法就是採用物理機制,例如自旋軌道耦合。然而,這會帶來一些缺點,例如自旋信息的丟失。」

技術

這個實驗在普渡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 Yong Chen 的實驗室中完成。在實驗室中,他的團隊為BEC創造出了類似微型粒子對撞機的東西。採用雷射,真空室中的銣-87原子被捕獲並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物理迷們也許會回想起,雷射冷卻技術在199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雷射捕捉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片來源:參考資料【5】)

此時此刻,原子變成了BEC:物質最冷、最神秘的第五種狀態。

物質的五種狀態,最下面的是量子凝聚態(圖片來源:Johan Jarnestad/瑞典皇家科學院)

隨著原子變冷,它們開始表現出如同波一樣的特性。在這種量子狀態中,它們迷失自我,相互交疊,表現得不再像個體。儘管從技術上來說BEC並不是一種氣體,但是氣體卻可能是最簡單的描述方法。物理學家們偶然地稱之為量子流體或者量子氣體。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圖片來源:阿爾託大學)

在微型量子流體對撞機內部,Chen 的團隊讓兩個相反自旋的BEC相互猛烈碰撞。就像兩片氣體雲一樣,他們部分地相互滲透,釋放出自旋流。

Chen 表示:「當你讓兩個凝聚對撞時,許多神奇的現象產生了。起初,它們是超流體,但是當它們對撞時,一部分的摩檫力將它們變成熱氣體。因為我們可以控制每一個參數,所以它是研究這些對撞類型的一個真正高效的系統。」

價值

採用這種系統,研究人員們可以打開和關閉自旋軌道耦合,從而隔離自旋軌道耦合對自旋流的影響。這種效果無法通過固體材料中的電子實現,這恰好體現了這種系統的強大之處。

所謂的量子氣體是人類可以創造出的最潔淨的系統。其中沒有混亂,從而有望創造出純淨的自旋流,並研究其特性。Chen 希望繼續使用這種試驗場以及他們的玻色子自旋流,進一步探索自旋輸運和量子動力學方面的許多根本性問題。

他說:「自旋電子以及其他相關的量子技術中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減少我們更長距離、更長時間傳播自旋信息時衰減。關於自旋軌道耦合的新知識,將幫助人們獲得減少衰減的新見解,並有望設計出更好的自旋器件。」

關鍵字

自旋電子、物理、量子

參考資料

【1】https://www.purdue.edu/newsroom/releases/2019/Q1/new-quantum-system-could-help-design-better-spintronics.html

【2】S. Y. Bodnar et al., Writing and reading antiferromagnetic Mn2Au by Néel spin-orbit torques and larg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24 January 2018, DOI:10.1038/s41467-017-02780-x

【3】Jingying Wang, Chuang Zhang, Haoliang Liu, Ryan McLaughlin, Yaxin Zhai, Shai R. Vardeny, Xiaojie Liu, Stephen McGill, Dmitry Semenov, Hangwen Guo, Ryuichi Tsuchikawa, Vikram V. Deshpande, Dali Sun, Z. Valy Vardeny. Spin-opto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trihalide perovskit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8-07952-x

【4】Joseph S. Friedman et al, Cascaded spintronic logic with low-dimensional carb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DOI: 10.1038/ncomms15635

【5】Chuan-Hsun Li, Chunlei Qu, Robert J. Niffenegger, Su-Ju Wang, Mingyuan He, David B. Blasing, Abraham J. Olson, Chris H. Greene, Yuli Lyanda-Geller, Qi Zhou, Chuanwei Zhang, Yong P. Chen. Spin current generation and relaxation in a quenched spin-orbit-coupled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 (1) DOI: 10.1038/s41467-018-08119-4

相關焦點

  • 新型超薄磁性半導體:打造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和量子電子器件!
    值得慶幸的是,除了電荷這一特性,電子還具有另外一種與生俱來的量子物理特性:「自旋」。自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角動量,要麼「向上」,要麼「向下」。自旋著的電子可以創造出轉移或存儲信息的磁矩。(圖片來源:Sumio Ishihara)基於電子的自旋特性創造出的新型電子器件,也稱為「自旋電子器件」。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等優勢。在後摩爾時代,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成為基於電荷的傳統半導體器件的替代品。
  • 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原標題: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核心提示:只沿著拐角邊緣傳導自旋電流。
  • 2018陝西省西安交通大學「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招聘...
    一、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簡介自旋電子材料與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是一個面向未來後摩爾時代信息處理與存儲可持續發展的研究機構,瞄準5納米以下新型電子量子器件技術發展前沿,圍繞自旋電子及其他低維電子材料研究方向,開展以低維電子系統的介觀結構-物理特性-埃米製備技術為核心的物理基礎及量子器件研究工作,並以新型量子信息處理及存儲工藝的研究和實施帶動後摩爾時代運算技術的持續發展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用電磁波進行計算,結果如何
    打開APP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用電磁波進行計算,結果如何 環球創新智慧 發表於 2019-12-12 15:52:00 (文章來源:環球創新智慧) 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設計出一款新型電路,它能在不耗電的情況下,利用電磁波對計算進行精準控制。
  • 自旋電子學:新型材料中量子自旋液態的觀察
    量子物理學從根本上改變人類對物質結構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利用這一學科在工程應用中所獲得的新知識來引發技術革命。自旋電子學,英語:Spintronics,即是這樣的一個新興的領域,旨在通過使用電子自旋作為一種傳輸信息的方式,從而超越傳統電子學的極限。
  • npj: 新型一體化自旋電子器件—電子孤獨的舞蹈
    利用電子自旋進行信息處理是半導體自旋電子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最近發現的鐵電Rashba半導體(FERSCs)中自旋的電性和非易失性控制有望將存儲、存儲和計算功能結合起來,這些新材料的激發性質來自自旋自由度耦合到電極化的獨特性質,從而極軸本質上打破了反演對稱性(IS)。另一方面,這類材料所需的大自旋-軌道耦合(SOC)也會產生電荷-自旋相互轉換現象,如自旋霍爾效應(SHE)。最近對高對稱性順電體進行的實驗研究表明其具有強的自旋霍爾效應,但是其來源仍然不清楚。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可模仿人腦神經元與突觸!
    導讀據日本東北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應用於未來高能效、自適應的計算系統,因為它們表現得像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突觸一樣。創新近日,日本東北大學的科研小組開發出新型自旋電子器件。這些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應用於未來高能效、自適應的計算系統,因為它們表現得像人腦中的神經元與突觸一樣。
  • 新型自旋電子器件用電磁波進行計算,耗電極少,幾乎不產生熱量
    導讀據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設計出一款新型電路,它能在不耗電的情況下,利用電磁波對計算進行精準控制。這一進展朝著基於磁性的實用性器件邁出了關鍵一步,這種器件將比傳統電子器件具有更為高效的計算潛力。
  • 自旋基量子材料的新設計原理
    支持這些技術生態系統的數據中心產生了巨大的碳足跡-每年消耗200太瓦小時的能源,超過伊朗的年度能源消耗。為了平衡生態問題並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微電子處理器(許多物聯網(IoT)設備和數據中心的骨幹)的進步必須高效且環保。西北大學的材料科學家已經開發出新的設計原理,可以在限制生態破壞的同時,促進未來用於發展(IoT)設備和其他資源密集型技術的量子材料的開發。
  •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
    物理學家破解了導體,絕緣體的新型量子材料,更好地用於電子設備。量子材料是一種奇怪的物質,通過我們的iPhone傳導電能的效率可以比常用的導體矽高很多倍 - 如果只有物理學家可以破解這些物質的工作方式。密西根大學的一位物理學家在詳細介紹一種新型量子材料 - 十二硼化鐿或YbB12方面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並對通過這種材料傳導電能的效率進行了成像。這種材料導電性的證明將有助於科學家了解這些電磁材料中的自旋,電荷和能量流動。YbB12是一種非常乾淨的晶體,它與導體和絕緣體的特性相同。
  • 分子自旋電子器件:用分子進行計算
    背景自旋電子器件(Spintronics)與傳統電子器件截然不同,它利用電子自旋來感測、存儲、輸運和處理信息。與傳統半導體器件相比,其潛在優勢在於非易失性、數據處理速度更高、耗電量更少、集成密度更高。基於磁振子的自旋電晶體(圖片來源:L.
  • 自旋器件做類腦計算,怎麼做?
    類腦計算的核心是將人腦神經網絡的概念應用於計算機系統的設計,計算和存儲單元合二為一,利用神經網絡內在的高密集互聯與自然的並行化計算實現智能計算,從而同時滿足算力、能效和可移動性的需求。近年來科研人員提出了包括阻變、相變和鐵電鐵磁等新材料和新器件來發展類腦計算晶片的方案。
  • 探測量子材料中自旋電流的新方法,有望「解鎖「新一代電子器件
    矽基半導體是現今電子器件的核心,在運作過程中依賴於受控電流,並從中獲取電子電荷所攜帶的能量。不過,電子除了帶有電荷,它還擁有一種內稟屬性——自旋,即自旋角動量。自旋是量子材料的特徵之一,其雖難以捉摸,但卻能被調控以增強電子器件性能。最近,由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 An-Ping Li 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穎的顯微鏡技術來探測拓撲絕緣體中的電子自旋。
  • ...刊登量子中心韓偉研究員特邀綜述文章:石墨烯中的自旋電子學
    2015/03/27 信息來源: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 北京大學量子材料科學中心韓偉研究員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Roland
  • 日用光脈衝完全控制電子自旋
    據11月13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報導,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近日聲稱,國立信息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成功的控制了不同自旋狀態的電子,其成果轉化為應用後,將為極大促進量子計算機的產生。
  • 自旋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器件研究進展 | 本周物理學講座
    報告人:韓秀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時間:2月28日(周四)18:30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地點:雁棲湖校區 教1-109自旋電子學是基於電子的自旋、軌道和點和自由度,研究電子自旋相關輸運性質及自旋與磁、光、電、力 、熱、聲等物理場之間相互作用的新興學科。
  • 鈣鈦礦: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的「神奇材料」
    導讀近日,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採用鈣鈦礦打造的兩個自旋電子器件,論證了鈣鈦礦將成為新一代電子學「自旋電子學」這一新興領域中的「神奇材料」。近日,在一篇發表於《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論文中,Vardeny、Jingying Wang、Dali Sun (現任職於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以及其他同事們展示了兩個採用鈣鈦礦打造的器件,從而論證了鈣鈦礦材料在自旋電子系統中的應用潛力。Vardeny 表示,鈣鈦礦的神奇特性讓自旋電子電晶體的夢想離現實又更近了一步。
  • 完全電子化的二維自旋電晶體:有望取代傳統電子器件
    導讀據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物理學家們構造出一款二維自旋電晶體。背景時下,電子器件基本上都是基於電子的電荷特性。可是,除了電荷這一特性,電子還有另一種與生俱來的量子物理特性:「自旋」。它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角動量,要麼「向上」,要麼「向下」。自旋著的電子可創造出用於轉移或存儲信息的磁矩。(圖片來源:Sumio Ishihara) 研究電子自旋與自旋流等相關知識的學科,被稱為「自旋電子學」。
  • 電場控制的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
    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近年來反鐵磁自旋電子器件的興趣日益增長。與鐵磁體相比,反鐵磁性材料具有更快的自旋動力學特性和對雜散磁場的低靈敏度,這使其成為自旋電子存儲器件的理想選擇。一方面,反鐵磁自旋在外部磁場下的穩定性與自旋翻轉場HSF有關,其可達到100特斯拉以上。另一方面,零場反鐵磁共振頻率可以高達太赫茲(THz)。
  • Rev.綜述:自旋電子學材料第一性原理設計
    然而,自旋電子學面臨著很多挑戰,包括自旋的產生和注入、自旋的長程傳輸、自旋方向的控制和探測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的概念和自旋電子學器件層出不窮,比如半金屬、自旋無帶隙半導體以及雙極磁性半導體。拓撲絕緣體也被認為是一類特殊的自旋電子學材料,其表面態可以用來產生純淨的電子自旋並進行傳輸。在自旋電子學材料的設計中,第一性原理計算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