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醫生「隔空問診」勸說就醫

2020-12-03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劉姍姍)日前,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晚上下班後,突然接到一名陌生患者家屬的諮詢電話,他通過微信「隔空問診」,判斷這位94歲老人出現疝氣嵌頓,病情兇險。經他的耐心解釋溝通,患者被及時送到醫院就醫,連夜急診手術後,爹爹轉危為安。昨日爹爹出院前,愛好書畫的羅文醫生還送上一幅寫有「長命百歲」幾個字的書法作品給老人,祝願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向老人贈送書法作品

章爹爹今年已有94歲高齡,現居住在養老院。幾年前,他的右側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平臥時包塊就消失了,站立或者用力時又會出現。因為平時不痛不癢的,一直也沒去管它。今年11月23日,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發現老人的右側腹股溝部位鼓起了一個拳頭大的包塊,詢問得知老人有疼痛感,工作人員便告訴了章爹爹的女兒章女士。當時章女士剛好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住院,因為擔心,她便要到了該院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的電話,打算先通過電話諮詢一下。

當晚接到電話時,羅文醫生正下班在家,章女士在電話中向他介紹了父親的情況。當得知章女士父親的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很大的包塊,一直無法還納回去時,羅文醫生初步判斷老人可能是疝氣嵌頓。隨後,羅文醫生又加了養老院工作人員的微信,詳細詢問了爹爹的情況。通過微信傳來的圖片,羅文醫生發現老人因為疝氣,部分腸子已經掉進陰囊,出現腸梗阻,全面評估病情後,他建議立即將患者送到醫院進行急診手術。可章爹爹的女兒擔心父親年紀太大,如果做手術的話,身體會吃不消,有些猶豫不決。在電話裡,羅文向她耐心解釋,表示爹爹的病情已經拖不得了,如不及時手術,一旦出現腸壞死缺血,還會有生命危險,「您放心,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保障爹爹的安全。」當得知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的醫生們以前還成功給百歲老人做過疝氣手術,章女士有些心動了。經過醫生的反覆解釋和勸說,她終於同意送父親來該院進行手術治療。

在120救護車將老人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的途中,羅文醫生已聯繫好手術室,做好急診手術準備,他也從家中趕往醫院。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後,羅文醫生為章爹爹實施了嵌頓疝的還納和修補手術,術中發現,患者有15釐米的腸管接近出現缺血的表現,由於治療及時,老人避免了危險的腸壞死。術後,章爹爹的病情穩定,轉入了日間手術部。在他住院期間,羅文醫生也時常到病房關心老人的病情。昨日爹爹出院前,愛好書畫的羅文醫生還送上一幅寫有「長命百歲」幾個字的書法作品給老人,祝願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羅醫生真是太有心了,當時我只是想電話諮詢一下,沒想到病情這麼嚴重。要不是您的精準診斷和建議,我父親可能就沒命了,真是太感謝啦!」章爹爹的女兒替父親收下這份特殊的禮物,連聲感謝。

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主任王勇介紹,很多人覺得疝氣是個小毛病,結果疝氣腫塊變大,在咳嗽、排便、從事體力活動時,隨著腹壓增加,腹壁薄弱處的「洞」也越來越大,這時就容易造成疝嵌頓,引起腸梗阻。卡住的腸管如果不及時回納,如果超過24小時,就可能導致腸子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老年人對疼痛不敏感,有時候會導致疝氣嵌頓被漏診,家人尤其要注意。老年人是腹股溝疝的高發人群,成人疝基本不會自愈,手術是治療疝氣的根本方法。因此,一旦市民發現腹股溝區有包塊不能還納,並伴有疼痛不適時,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而危及生命。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 醫生「隔空問診」救回一命
    通過微信「隔空問診」,羅文判斷這位高齡患者突發疝氣嵌頓,且病情兇險,幸好羅文醫生耐心解釋和勸說,當晚實施急診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11月25日出院前,羅文醫生寫了一福小篆祝福老人。據了解,章爹爹今年94歲,居住在養老院。五年前,他的右側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平臥時包塊就消失了,站立或者用力時又會出現,因為平時不痛不癢的,一直沒去管它。
  • 5歲男孩睪丸嚴重萎縮原是疝氣惹的禍
    醫生提醒,腹部的小包塊是疝氣,不可隨意搓揉,要及時就醫,否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5月22日,他帶孩子前來濟南九龍泌尿專科醫院就醫,得知孩子患有嚴重的睪丸萎縮,會導致不育。濟南九龍醫院專家為他精心準備了手術,手術結束後,洋洋恢復了往日天真的笑容。
  • 同一病例問診不同平臺診斷結果五花八門 網絡問診開藥靠譜嗎?
    這種很多人習以為常的就醫體驗,或許在未來會發生顛覆性改變。望聞問切,是患者習慣了的、多年來已經成為定式的線下醫療問診方式。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加上疫情導致的各種就醫限制,網上問診方便了更多患者。可是,線上就醫,是不是真如線下就醫一樣能夠實打實解決患者的問題?新生事物,總需要完善和嚴格的規則制約。
  • 燈籠草能治疝氣
    廣東讀者陳先生諮詢:我今年67歲,患有疝氣。最近看到書上載有一個治療疝氣的方子:取鮮燈籠草60克(幹品用30克),用水煎成一小碗,加入白酒約30克,分兩次服用。請問這個方子治疝氣是否有根據?成都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情報部副研究員蒲昭和點評:疝氣的特徵除有腹腔腫塊脫出外,還表現為下腹墜脹、腹痛等。
  • 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椎體術後當天下地行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淑玉 通訊員 宋蓉 陳展鵬九旬老人腰椎摔成三節,歷經一個多小時的手術後轉為為安,術後六個小時就在家人的攙扶下重新站了起來,這樣的場景真實發生在煙臺市中醫 醫院頸肩腰腿痛科。為此,老人的家人激動不已,連連稱是醫生的妙手給了老人「二次生命」。
  • 《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
    圖為美劇《捫心問診》劇照。(本版用圖均為本報資料圖片)《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李健鳴向好幾個朋友推薦過美劇《捫心問診》,原因是很多人都對西方現在似乎很流行的各種類型的心理治療感到好奇,而這部連續三季長達105集(不要膽怯,每集才20多分鐘)的美劇不僅能給觀眾足夠的常識,讓觀眾了解到治療過程中醫生和病人之間必然會出現的
  • 上海疝氣外科手術醫院哪家好
    核心提示:疝氣雖然不是什麼會立即要人命的疾病,但是卻是比較多發的,一般在早期的時候,疝氣並沒有什麼大的危害,但是到了後期之後患者的身體就會很難受,長久得不到治療,疝氣可能會反覆發作,因此對於疝氣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疝氣雖然不是什麼會立即要人命的疾病,但是卻是比較多發的
  • 九旬老人患腸息肉和腸癌
    生活報訊 (江麗波 李同昌) 近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普外四科成功為一位90歲的老人完成全腹腔鏡直腸癌NOSES手術,經直腸取出標本,腹部無切口,術後腹部僅留數毫米的戳卡瘢痕。為90歲患者完成此微創手術,國內罕見。
  • 梁樹立:兒童癲癇治療第一目標是無發作
    「孩子在正規服藥的情況下仍然發作頻繁時,建議家長積極考慮其他治療方法,如手術等,以儘快消除癲癇發作,達到無發作。」梁樹立提醒。梁樹立和團隊醫生正在手術中。健康時報記者牛宏超/攝「鋼絲上跳舞、隔空打虎」癲癇手術考驗醫者功力「同是手術科室的大夫,我們坐在一起討論手術切除異常佔位的問題,有些其他科室的大夫常常不理解我們為什麼定位好了,卻還擔心手術刀下去後有偏差,」梁樹立分享道,「在他們看來,可以進到胸腔、腹腔後再尋找佔位病變的,但腦部手術卻不能,我們沒法打開腦殼後,進去扒拉腦部組織,
  • 大魚大肉吃不胖是病 一整條腸子都有炎症
    最近,他的病情越發嚴重了,整條腸子都有炎症,甚至一天便血26次,人瘦了30多斤。當時,他去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就醫,醫生檢查發現,他的左半結腸有炎症,但情況還不算太嚴重,可採取藥物治療。  但小王沒有遵守醫囑,也沒有按時服藥,病情時好時壞。去年年底,他的病情又開始加重,最多一次一天便血26次,人日漸消瘦。這時,他不得不去醫院。
  • 九旬老人騎電動車逆行,本溪交警安全提醒送頭盔
    九旬老人騎電動車逆行一90歲老人騎車逆行。正在開展活動的交警提醒老人停到路邊,同時贈送頭盔幫他戴好。
  • 隆昌一醫生被3釐米魚刺卡喉仍堅持工作6小時
    喉嚨卡了魚刺怎麼辦?大多數人會選擇第一時間去醫院取刺,然而,在醫院工作的向乾生卻有不一樣的選擇。向乾生是隆昌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治醫生。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14日,隆昌市人民醫院普外科門診室裡,不時有患者前來問診,向乾生耐心詢問患者,並結合病情給出了診療建議。
  • 一個九旬老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聽吳孟超講述手術室的幸福故事
    原標題:一個九旬老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圖為吳孟超院士   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吳孟超老人執著地前行著。他說,「即使有一天,倒在手術室裡,也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手中一把刀   「啪」,護士遞來的手術刀,與他的手掌輕輕相擊。   5月26日上午,東方肝膽外科醫院6號手術室。又一次,老人伸向血肉深處,剝離、阻斷、切除,雙手取出腫瘤,緩緩託起。
  • 60歲老人做頭部CT 左腦是空的僅靠半個大腦存活
    然而,俄羅斯一名60歲老人,近日在醫院檢查時竟然讓在場的醫生大吃一驚,他的半個腦子是空的,啥也沒有,這也意味著這個老人用半個腦子活了一生,而老人說,從出生到現在他一直活得好好的。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2日報導,這位老人已婚,生有兩個孩子,在蘇聯時期是一名軍人,後來退伍回家,擁有大學學歷,是一名工程師。
  • 九旬老人辦社保年審被抬上樓 辦事窗口現已搬至一層
    九旬老人辦社保年審被抬上樓 相關部門改進工作  辦事窗口現已搬至一層 並對身體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近日,一段九旬老人被眾人抬上三層樓辦理社保年審手續的視頻在網上傳播。據家屬介紹,老人身體不便長期坐輪椅出行,但他們在為老人辦理社保年審手續時被告知,只能到相關單位三層的指定窗口為老人進行指紋錄入和面部識別,家屬因此只能將老人抬到三樓。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湖北黃岡市紅安縣機關事業單位保險福利管理局處了解到,當時他們的移動錄入系統正在升級,出現上門服務「空檔期」,他們現在已將原來設在三層的辦事窗口搬至一層,並且可對身體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 春雨醫生App分析報告
    通過分析可知:醫生的素質是其核心競爭力,包含了回答問題的專業性、效率、服務態度等,可以改變傳統醫療「等3小時聊3分鐘」的門診情況。總的來說,春雨問診在這個方面表現非常靠譜。對小病的精準問診,幾乎代替了百度百科和問答這種專業性不夠的泛諮詢、經驗分享。百度百科、考驗、問答裡面的信息過於泛濫,而沒有針對性。春雨醫生應該搶了很多百度用戶。
  • 青島智能院:痛風智能問診機器人面世
    近日,青島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孵化公司青島中科慧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問診機器人」正式在青島大學醫學院痛風病專科門診看診使用,開創了國內三家醫院使用人工智慧機器人問診痛風患者的先河。「智能問診機器人」集智能問診、智能診斷、智能治療、患者管理等多個功能於一體,可以提供包括專業化問診、診斷建議方案、治療建議方案、用藥提醒、飲食推薦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能有效提升看診效率,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 老人看病跟不上「時代潮流」?看郫都區怎麼做
    老人看病跟不上「時代潮流」?在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就診大廳,69歲的退休老人李志書和老伴前來就診,當聽說今年9月起,原先的實體就診卡被電子健康卡取代後,讓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兩口很是為難。在得知老兩口的困擾後,醫院志願者將他們帶到「老年人服務窗口」,經過簡單的基本信息填寫後,帶有二維碼的紙質版電子健康卡便交到老人手上。
  • 隔空取水
    隔空取水 2020-07-21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