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著智能化時代來臨
移動網際網路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
電子公交卡、電子健康卡等電子化平臺
讓不少人節約了時間
節省了精力
但是,智能化服務帶來便捷的同時,也使跟不上「時代潮流」的老年人生活變得很不方便,有被時代「拋棄」的感覺。為了讓老年群體不被時代「遺忘」,郫都區通過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多舉措幫助老年群體解決身邊難題。
在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就診大廳,69歲的退休老人李志書和老伴前來就診,當聽說今年9月起,原先的實體就診卡被電子健康卡取代後,讓沒有智慧型手機的老兩口很是為難。在得知老兩口的困擾後,醫院志願者將他們帶到「老年人服務窗口」,經過簡單的基本信息填寫後,帶有二維碼的紙質版電子健康卡便交到老人手上。
市民李志書
我們老年人現在不太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現在醫院開始給我們提供健康服務卡,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醫院給我們提供了很方便的服務,掛號、繳費、看病等等,特別方便了。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門診護士長 王傳雲
在就醫人群中,老年人佔了很大一部分,針對這群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群,我們醫院通過了一系列的舉措,方便老年人就醫,比如開通老年人的綠色通道,設立便民服務窗口,在導醫等窗口,有專人為老年人辦理電子健康卡就診,老年人只需帶上身份證,社保卡等有效證件就可以辦理。
疫情防控期間,持有「健康通」進出醫院成為了防控重要環節,為了不讓老年人沒有健康碼而被拒之門外,郫都區衛健局在轄區範圍內開展便民化服務舉措,在老年群體無法提供電子健康碼的情況下,各大醫院提供紙質版流行病學調查登記表,將老人各項信息填好後,便可正常出入醫療場所。
成都市郫都區人民醫院門診護士長 王傳雲
疫情防控期間,進入醫院都要出示天府健康通健康碼,那麼針對老年人沒有智慧型手機的這種情況,醫院也採取了一些舉措,比如說我們自己製作了一個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的問診表,有專門的志願者,為老年人填報這個表,在有效期內,老年人拿著這個流調表就可以出入醫院,這樣就方便了老年人。
數位化生活,更應該倡導年齡包容的風尚,在做好網際網路時代發展的同時,郫都區醫療領域充分保障老年人的社會需求、權利和尊嚴,兼顧消除老齡群體參與家庭、社區、社會生活的種種障礙,竭盡全力幫助老齡群體填平「數字鴻溝」,真正把「鴻溝」變成「紅利」。
原標題:《老人看病跟不上「時代潮流」?看郫都區怎麼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