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十四日,在中國鐵路科技創新成就展會上,12306技術部主任單杏花正式宣布:鐵路車票全面實行無紙化,「無論旅客是在12306網站上還是APP上,還是售票窗口,或者自動售票機上買票,我們車站窗口不再出具紙質車票。」從此,佔據中國鐵路市場71年的紙質車票終於退出歷史舞臺。
這意味著坐火車將從「無需取票」進入「無法取票」的時代。
「無紙化」車票又叫做電子客票,在單杏花的演示下,我們看到具體操作方式就是從12306的手機APP上導出乘車二維碼,在驗票口「滴」一下就能順利開閘通過。
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人群,也可以通過刷身份證通行。若因公司派出因素乘車,需要報銷的人群,在後買電子車票後,需憑藉身份證到窗口列印報銷憑證。
在此之前,中國北上廣深及主要二線城市之間的高鐵車次已基本實現刷身份證乘車,但其他二線城市及以下地級市和縣城,大部分車站仍不支持「無紙化」乘車,坐車時仍需換取紙質車票才能順利進站。但是從鐵路「無紙化」新規定發布後,全中國的鐵路車站都已棄用紙質票,轉為電子票。
車票「無紙化」後,圍繞紙質車票的一切痛點都將迎刃而解。
首先,電子車票將所有乘客的個人信息的流傳限制在網絡之中,避免了因車票丟失造成的出行不便、經濟損失及個人信息洩露。
其次,避免了繁雜的取票環節,電子車票推行後,乘客可以免受排長隊的困擾,隨買隨走
最後,實行「無紙化」車票對環境保護也非常有幫助。目前,鐵道部每年售出的紙質車票超過30億張,並且仍在以12%的速度增長,不管是生產還是終端,隨著紙票消失,環境必定更加整潔美好。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不得不儘快適應日新月異的改變,就像電子客票一樣,如果不使用智慧型手機,不懂得移動網際網路,出行之路將會越來越困難。
無紙化車票、智能加油站、無人停車場,還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5G時代,在這種無限增長的科技環境中,為我們帶來的便利也將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