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諾貝爾獎:3名美國化學家分享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05 觀察者網

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10月9日在瑞典揭曉,3名美國化學家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麥可·萊維特(Michael Levitt)和亞利耶(Arieh Warshel)因給複雜化學體系設計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獎項。

馬丁·卡普拉斯是一位在奧地利出生的美國理論化學家,猶太裔。主要研究是在核磁共振譜學、化學動態學、量子化學和生物大分子的分子動力學模擬方面。提出了有關耦合常數和二面角之間關係的卡普拉斯方程。卡普拉斯1950年取得哈佛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1953年獲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師從萊納斯·鮑林。

麥可·萊維特於1947年在南非勒陀利亞出生,1971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擁有美國與英國雙重國籍。

亞利耶於1940年在以色列Kibbutz Sde-Nahum出生,1969年獲得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現在是美國南加州大學傑出教授,擁有美國和以色列雙重國籍。

2013年諾貝爾獎自10月7日起陸續揭曉。生理學或醫學獎7日已經揭曉,3位科學家因對細胞運輸系統的研究而共享殊榮。

10月8日,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論預言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9日化學獎結果出爐後,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人選也將於10日公布。英國博彩公司近日公布的諾貝爾獲獎者預測排行榜顯示,在文學獎一欄中,村上春樹的排名佔據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國作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喬伊斯·卡羅爾·奧茨。

11日和14日,和平獎和經濟學獎也將陸續揭曉。

相關焦點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2名女科學家獲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獲得這一獎項。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名基因編輯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Doudna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化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旨在頒給「做出最重要的化學發現或改進的人」,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 分享...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當地時間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A。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什麼來頭?
    已經「119歲」的諾貝爾化學獎,也是一部記錄了在化學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學家的編年史。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截至2019年,共有183人獲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在眾多獲獎者中,有兩位「跨界高手」,分別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國科學家居裡夫人和半個多世紀前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居裡夫人繼1903年獲得物理學獎之後,又於1911年因對放射化學方面的研究,摘取化學獎。
  •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美英3名科學家因這些貢獻獲得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原標題: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Frances H. Amold、George P.
  • 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科學家!她們做了一把銳利的「剪刀」分享...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當地時間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EmmanuelleCharpentier)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A。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本化學家吉野彰獲獎
    (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0月9日電 (孫璐 李沐航)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原因為對鋰離子電池所進行的開發
  • 進化的力量:2018諾貝爾化學獎聚焦「蛋白質」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弗朗西斯·阿諾德、美國密蘇裡大學的喬治·史密斯以及英國劍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格雷戈裡·赫希巴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約翰·波拉尼同獲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應用交叉分子束實驗方法在反應動力學方面的研究成果。
  • 日本再添一枚諾貝爾獎: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圖源西日本新聞瑞典皇家科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9日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京都木工學部出身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等3人。其中共同獲獎者的古德伊納夫獲得了諾貝爾各獎的最高年齡獎項。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的開發。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行傳統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近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2019年: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古迪納夫教授(John B Goodenough)、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M.stanley Whittlingham)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 數字裡的諾貝爾化學獎
    自1901年設立諾貝爾獎以來,除了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8次停頒獎外,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09次,其中63次是由個人獨享,23次是由兩位獲獎者分享,23次則由3位科學家分享。因為英國生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曾於1958年和1980年兩次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實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共177人。
  • 諾貝爾化學獎歷史趣聞:3人兩次獲獎,物理學家也來「搶獎」
    獲獎183人從1901年到2019年,共有184人次榮膺諾貝爾化學獎,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在1958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所以,共183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其中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榮耀的科學家共63位;由兩位獲獎者平分的情況出現過23次;另有24次為3人分享大獎。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誰家?反正不是化學家
    諾貝爾化學獎本屬「嫡傳正宗」,但有趣的是,在各項諾貝爾獎中,化學獎一直表現出「鶴立雞群」的「跨界」特質。據統計,從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到2019年間,總共頒發諾貝爾化學獎111次(其中有8年因為戰爭而未頒獎),其中卻有33次頒給生物學領域學者,12次頒給物理學領域學者,甚至還有1次頒給農學領域學者
  • 一文讀懂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獲獎者是居裡夫人的女婿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6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公布。化學獎是眾多諾貝爾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諾貝爾獎的發起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自己就是一名化學家。他的各項發明和推動工業進程的多項成就,都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美英三位科學家分享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關於諾貝爾化學獎:自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09次。值得一提的是,以遺產設立該獎項,發明了硝化甘油炸藥的諾貝爾本人就是瑞典著名化學家。由於在過去一個世紀中,物理、生物、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都曾斬獲化學獎,因此諾貝爾化學獎也被戲稱為「諾貝爾理綜獎」。例如在2017年,來自瑞士、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生物物理學家憑藉在冷凍電子顯微術領域的貢獻而斬獲諾貝爾化學獎。
  • 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原標題:3名美國科學家分享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0月2日電 (記者 李玫憶)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當地時間10月2日揭曉。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宣布,將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讓  讓-皮埃爾·索瓦日出生在法國,目前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工作;弗雷澤·斯託達特出生在英國,目前在美國西北大學工作;伯納德·費林加出生在荷蘭,目前在荷蘭格羅寧根大學工作。  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認為,他們發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機器」,將化學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