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陸的防治方法

2021-02-23 潔萬家蟲控藥械

 

 

 馬陸(millipede)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

馬陸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蟲是非洲巨人馬陸,可達38釐米長,身圍直徑有4釐米。身體黝黑光亮,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

馬陸的危害

馬陸季節性爆發,大量侵入食品工廠車間,造成重大食品安全隱患

馬陸的孳生地一般都在哪和爆發時間

馬陸的爆發 時間南北方不盡相同,基本從3月底就開始進入爆發期,直至10月開始陸續進入蟄伏期。

綠化環境較好  的居民生活社區往往是馬陸爆發的重災區。

臨山林,或綠化條件較好的廠區馬陸孳生也較多 

 常見的危害種類

馬陸防治藥物如何選擇

因馬陸發生期,不會進行取食,顧考慮化學殺蟲劑觸殺滅治方法。

 選用常見的不同類型殺蟲劑,擬除蟲菊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新菸鹼類

藥劑使用方法和技術

施藥器械選擇常量噴霧器,進行縫隙灌注、地面及牆面噴灑、草地及灌木叢潑澆

孔洞灌註:馬陸經常會躲藏於孔洞、縫隙等處

噴灑:路牙子等處,經常會遲滯很多馬陸。

潑澆:草坪、灌木叢枯枝落葉層

含氨基甲酸酯類成分殘殺威的殺蟲劑,表現出優良的觸殺馬陸活性。

(衛豹 10%高氯·殘殺威懸浮劑、衛豹 ® 20%殘殺威乳油)

Ø 含有機磷類成分毒死蜱的殺蟲劑,對馬陸殺滅活性較好。

Ø 單獨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對馬陸的觸殺效果較慢,短時間看不出明顯的殺死效果。

Ø 含新菸鹼類成分吡蟲啉的殺蟲劑,高濃度下對馬陸殺滅效果較好,低濃度下作用緩慢

總結

馬陸防治的幾個難點:

Ø 馬陸背板下會積聚無機物保護層,普通藥物難以滲透;

Ø 喜早、晚遷徙,防治時間點難以選擇;

Ø 外出爬行活動時,不取食食物,普通滯留噴灑方式難以防治;

應對策略:

Ø 殺蟲劑有效成分選擇上,優先選擇對馬陸觸殺效果較好的殺蟲劑活性成

分。

Ø 氨基甲酸酯類>有機磷類>新菸鹼類>擬除蟲菊酯類。

Ø 草坪或枯枝落葉較厚處,必須加大劑量和用水量,以使得藥液均勻滲入地

表層,才能達到較好效果。

以上藥物潔萬家均有銷售.有意者可掃碼聯繫

相關焦點

  • 馬陸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
    軀幹近20節,第1節與頭部癒合,第2~4節各有1對步足和1對氣孔,自第5節開始,各有2對步足和2對氣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節兩側各有臭腺孔1對。從發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氣孔,是由於2個體節癒合的結果。馬陸之生殖腺開口於第三體節之腹面中央,行體內受精,雄體以位於第七體節處之生殖腳傳送精液入雌體。生態習性:馬陸性喜陰溼。
  • 奔奔蟲控|春天馬陸出沒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該如何防治呢?」其實這種昆蟲叫做馬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足蟲或者千腳蟲。一、什麼是馬陸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一般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頭部有觸角1對,大顎1對,小顎1對,眼為聚眼,軀幹近20節。
  • 千足蟲(馬陸)是什麼?怎樣殺滅它?
    1.千足蟲(馬陸)是什麼?千足蟲(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
  • 陽臺植物常見害蟲蟋蟀、鼠婦、馬陸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植物常見蟋蟀、鼠婦、馬陸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蟋蟀?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害蟲。常見的有大蟋蟀、油葫蘆等。成蟲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70.如何防治蟋蟀?①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②糖3+醋4+白酒1+水2+0.1%敵百蟲誘殺。③餌料為麥麩豆餅、秕谷等,用藥量為餌料量的2%製成毒餌誘殺。④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
  • 90%的人不知道,如何快速殺滅千足蟲(馬陸)?
    (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在世界上約10000種。有人誤把千足蟲(馬陸)當成蜈蚣,其實它們是節肢動物中的兩個分支。千足蟲(馬陸)的身體呈圓長形,是由黑色、黃色相間的體節所構成,頭部有一對觸角,每對體節有兩對纖細的黑腳。千足蟲(馬陸)不咬人,體節上有臭腺,能分泌一種有毒臭液,以防禦敵害,氣味難聞,使得家禽和鳥類都不敢啄它,而且人類誤食千足蟲(馬陸)會導致口唇過敏性水腫等,嚴重的可致明顯的紅斑,皰疹和壞死。
  • 長春路上,馬陸綿延數百米
    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家表示,這種怪蟲是馬陸的一種,之所以白天出現大搬家,是受悶熱高溫天氣影響所致,高溫天氣,「五毒」也活動頻繁。路上是什麼怪蟲?一種馬陸,俗稱「千足蟲」昨天,長春路上,不少前往瘦西湖遊玩的遊客被路上的怪蟲驚嚇。「早晨比較多,騎車過去『咯吱咯吱』響,不少被軋死。」
  • 馬陸(千足蟲)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
    在農村地區馬陸比較常見,記得有一次到奶奶家玩,當時就發現它爬到我的腳上,當時以為是蜈蚣把我嚇的。那麼馬陸有毒嗎?怎麼快速徹底消滅它們呢?為大家介紹如下:一、馬陸介紹1.馬陸又叫什麼?馬陸又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香菸蟲等稱號。2.馬陸喜歡吃什麼食物?馬陸喜歡吃落葉、腐木以及各種瓜果蔬菜。
  • 每公斤80元 精品馬陸葡萄憑啥賣這麼貴?
    但馬陸葡萄公園的種植大棚裡,每畝只種植3行共36棵葡萄樹……  馬陸葡萄受歡迎的秘訣,或許就在上面這些數字上。馬陸葡萄研究所副所長、上海馬陸葡萄公園有限公司總經理單濤介紹說,這種栽培模式不僅可減少土地管理面積,達到節肥、節水、節人力的目的,還可以減少葡萄後期的裂果現象,提高果實品質。
  • 馬陸蟲的防治
    這種蟲子大約1寸長,腿很多,詢問這是什麼蟲子,如何防治?  這種蟲子叫馬陸,又名千足蟲,因身體各節均由兩個體節相癒合而成,也叫雙體節。馬陸蟲多棲息在石頭、朽木、腐菜、秸稈堆、柴堆等潮溼、腐蝕、衛生條件差的地方,喜聚群活動,繁殖極快,多數種類以植物的柔嫩根部與綠葉為食,部分種類以潮溼腐爛植物或動物屍體為食。馬陸味臭,鳥獸多不喜食。
  • 馬陸出動,半數被「曬死」
    時至中午,記者發現,馬陸出動的「規模」已不那麼浩大,由於午間的太陽熱得灼人,只有幾隻小蟲仍有生命力,在慢慢蠕動,大多數的馬陸早已被曬得蜷成了一團,已經死了。  去年八月曾出動過  馬女士說,自己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也曾經在金陵晚報上看到過紫金山的馬陸異常地集體行動,如果不是天氣異常,就有可能是尋偶交配,甚至民間還有不少人認為是地震的先兆。
  • 好多千足馬陸,爬上了天花板
    錢江晚報記者諮詢了杭州市桐廬縣農林局病蟲害防治高級工程師張敏,她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叫馬陸的蟲,又名千足蟲,喜陰,常常在夏天雨後出來爬行, 5、6兩個月是它們活動最頻繁的時候。「馬陸,以植物的腐殖質和動物的屍體為食,對人體沒什麼危害,對其它活物也沒什麼危害,也不會咬人,沒什麼毒的。」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怎麼馴服古馬陸 古馬陸馴服攻略
    外觀:古馬陸是方舟島上的一種噩夢般的巨型無脊椎動物,它比兩個成年男人還長,這種巨大...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古馬陸怎麼馴服?很家不是太清楚,所以小編整理出來了相關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林業專家來幫忙 成群的小蟲是"馬陸"可撒生石灰殺蟲
    林業專家來幫忙 成群的小蟲是"馬陸"可撒生石灰殺蟲 2013年06月07日 15:00:53   浙江在線06月07日訊得知春江名城小區的業主正為那些不知名的小蟲而煩惱不已,昨天上午,市林技推廣站站長屠永海和記者一起,來到該小區現場查看。
  • 馬陸集體"逛馬路"或因附近有枯枝爛葉沒有及時清理
    隨後,記者趕到現場拍下「蟲子」照片,經專家辨認,確定蟲子其實是馬陸,又名千足蟲,可能道路附近某個地方有腐爛的樹葉或草皮。當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國展路上看到,一條條蟲子在慢車道和人行道上來往穿梭,這種蟲子腿較多,爬行速度較快。隨後,記者拍下「蟲子」照片,請邗江區森林植物檢疫站站長王敏辨認。他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叫馬陸的動物,因為腿非常多,俗稱千足蟲。
  • 馬陸不是蜈蚣
    專家解讀與地震無關紫金山上馬陸大量聚集又快速「撤退」,當了一回「快閃族」,那麼近期的異動真的與地震有關嗎?市民的種種猜測究竟有沒有理論根據?記者昨天採訪了地震專業人士和昆蟲專家。昨天下午,金陵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員樊先生表示,市民猜想馬陸的舉動是地震的先兆,這樣的想法沒有科學依據。
  • 方舟生存進化古馬陸馴服食物介紹
    方舟生存進化古馬陸喜歡吃什麼?
  • 紫金山馬陸集體出動,市民懷疑跟地震有關
    他告訴記者,兩個星期前,自己帶女兒去江寧的方山,一路上就碰到了馬陸集體出動,不用彎腰找,一平方米的地方就橫著兩三隻,密度大得不得了,自己的小女兒見到都害怕,都不肯去方山了。看記者在靈谷寺旁的樹林裡尋找,他好心地指點,據他觀察,這片林子還不夠陰涼也不夠潮溼,並不是馬陸最喜歡的環境。果然,記者在這個地方「掘地三尺」,也只挖出了一些蚯蚓,並沒有見到馬陸的身影。
  • 方舟手機版巨型馬陸哪裡有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中巨型馬陸是一種身處洞穴的生物,會遠程噴毒十分的噁心,本篇將帶大家了解巨型馬陸的屬性,分布地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害蟲「馬陸」襲擊佛坪
    害蟲馬陸。(資料照片)  本報漢中訊(記者張紅中)佛坪縣陳家壩鎮近日遭到害蟲馬陸侵襲,當地政府部門正在全力組織人員進行防控。  6月18日下午,佛坪縣陳家壩鎮一位村民給記者打來電話稱,村民的房屋內、田地裡到處都是怪蟲蟲,有些還爬進了衣櫃。
  • 用螢光區分馬陸
    圖中馬陸的學名是Pseudopolydesmus caddo,屬於帶馬陸目,它的生殖器在紫外光下發出發出明亮的光線。圖片來源:斯特凡妮·韋爾,菲爾德博物館通常我們很難分辨不同類型的馬陸。不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一些馬陸卻顯示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徵:它們的生殖器會發出明亮的光線。斯特凡妮·韋爾(Stephanie Ware)是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芝加哥市)的研究助理,她和同事就用這種奇特的螢光法辨別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節肢動物。在準備好配有紫外閃光燈的照相機後,韋爾拍下了馬陸閃閃發光的「生殖肢」——專門用於交配的附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