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片直播!好多千足馬陸,爬上了天花板

2020-12-04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章然 通訊員 朱妍雯

最近杭州天氣溼熱,自然界的小蟲誤入家中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如果數量很多就讓人有點受不了了。

5月26日,杭州市桐廬縣橫村鎮九嶺村毛竹塢的李關美、何連玉母女就遇上了這樣的事情,說是家裡進來了很多褐色長條形的蟲子,數量之多讓人密集恐懼症都犯了。

更可怕的是,有的還會從從天花板上掉落,吧嗒一下正好掉在床上,大人小孩連睡覺都無法安心。

「樓上一看,牆上都是,哎呀,嚇死了。」李關美的女兒何連玉抖動著身體哭訴,盡力向記者回憶當時看到的場景。

「這種小蟲是四、五天前開始出現的,一開始就一樓地面有,到了兩天前,二樓的牆上、天花板上也都隨處可見,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

何連玉和99歲的老母親李關美兩人居住在家裡,自從蟲子突然造訪後,她一個人負擔起清理蟲子和照顧母親的雙重責任,不能讓老母親被蟲子嚇到,何蓮玉自己一個人拿著刷子掃蟲子,有時候看到蟲子翻動幾下,何連玉都會嚇到丟掉刷子。「清理了這頭顧不上那頭,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錢江晚報記者諮詢了杭州市桐廬縣農林局病蟲害防治高級工程師張敏,她告訴記者,這是一種叫馬陸的蟲,又名千足蟲,喜陰,常常在夏天雨後出來爬行, 5、6兩個月是它們活動最頻繁的時候。

「馬陸,以植物的腐殖質和動物的屍體為食,對人體沒什麼危害,對其它活物也沒什麼危害,也不會咬人,沒什麼毒的。」

對於馬陸不用過於擔心,過了這個季節,它就不會出來活動了。如果家裡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也有應對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石灰粉在房前屋後打隔離帶,防止馬陸蟲擴散,另一方面可以用藥劑進行噴治。家裡用殺蟲劑,搶手,雷達這種噴噴都有效的,敵敵畏效果就更加好,如果身上碰到了,癢了,不要用酒精擦,用肥皂水洗洗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長春路上,馬陸綿延數百米
    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專家表示,這種怪蟲是馬陸的一種,之所以白天出現大搬家,是受悶熱高溫天氣影響所致,高溫天氣,「五毒」也活動頻繁。路上是什麼怪蟲?一種馬陸,俗稱「千足蟲」昨天,長春路上,不少前往瘦西湖遊玩的遊客被路上的怪蟲驚嚇。「早晨比較多,騎車過去『咯吱咯吱』響,不少被軋死。」
  • 科普 | 蜈蚣、蚰蜒和馬陸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類群的動物,他們有好多腳,在分類學上被稱為多足亞門。如果這個類群的動物需要穿鞋,那它們什麼都幹不了了,每天就是穿鞋和脫鞋兩件事兒。這個類群主要有三種動物:蜈蚣、蚰蜒和馬陸。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好多腳的傢伙。
  • 馬陸的防治方法
    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馬陸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馬陸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世界上最大的千足蟲是非洲巨人馬陸,可達38釐米長,身圍直徑有4釐米。身體黝黑光亮,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
  • 奔奔蟲控|春天馬陸出沒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其實這種昆蟲叫做馬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足蟲或者千腳蟲。一、什麼是馬陸馬陸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倍足綱,體節組成。一般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頭部有觸角1對,大顎1對,小顎1對,眼為聚眼,軀幹近20節。
  • 小區頻現「多足怪蟲」 身影遍布多地還會散發臭氣
    本報記者吳濤最近一段時間,市區一些居民小區裡,出現了許多「多足爬蟲」。為了對付這「蟲蟲大軍」,居民和物業使盡了腳踩、噴藥、開水燙等等招數,但都沒太大效果。因為蟲的體側有著兩排密密麻麻的腳,有人說,這是「百腳」,也就是蜈蚣。記者近日去實地一看,此類蟲子大多三五條一起行動,讓人看了心裡直發麻。
  • 馬陸、蚰蜒、蜈蚣你更喜歡哪一款
    蜈蚣蜈蚣 的英文名「Centipedes」的拉丁詞義為「百足」, 與我國中藥方劑的「百足」恰好巧合 , 但拉丁的「百足」名稱, 是泛指地蜈蚣Geophilomorpha、蜈蚣Scolopendromorpha、石蜈蚣Lithobiomorpha、和錢串Scutigeromorpha幾個大類的,而中藥中的「百足」只是指已入本草的大型的蜈蚣屬
  • 馬陸的生物學特性及防治
    軀幹近20節,第1節與頭部癒合,第2~4節各有1對步足和1對氣孔,自第5節開始,各有2對步足和2對氣孔。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節兩側各有臭腺孔1對。從發生看,成倍的步足和氣孔,是由於2個體節癒合的結果。馬陸之生殖腺開口於第三體節之腹面中央,行體內受精,雄體以位於第七體節處之生殖腳傳送精液入雌體。生態習性:馬陸性喜陰溼。
  • 【東邪圖鑑】"移動的珠寶" ··· 常見千足蟲/馬陸(Millipede)完全圖鑑
    俗稱也叫馬陸、千腳蟲、秤桿蟲。是一種陸生節肢無脊椎動物。是 倍足綱Diplopoda 所有成員的俗稱,是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的其中1綱。如何區分馬陸與蜈蚣? 答: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馬陸每一個體節兩對足,蜈蚣則每節一對足。另外馬陸多圓柱體型,蜈蚣多扁平體型;馬陸普遍較小,而蜈蚣個體較大...
  • 滿地爬的蟲叫馬陸 專家稱,生態好才會爬蟲成群
    丁先生說,這樣做並不是完全要把馬陸殺死,而是不讓它從小區裡面人可以接觸的地方鑽出來,因為馬陸以凋落植物和腐殖質為食,是生態系統物質分解的最初加工者之一。當然,有的也為害植物。  前往小區的治蟲專家還表示,實際上在大範圍開發或者農藥殘留很嚴重的地方,是見不到這麼多馬陸的,凡是大量馬陸出現的地方,說明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好。呵呵,這多少給正在遭受爬蟲困擾的業主一點安慰。
  • 能捲成球的馬陸來了! | 肆養上新
    馬陸又叫做千足蟲,是倍足綱生物的統稱。由於馬陸的每個體節有兩對腳,也就是有倍數於體節的腳對數,【倍足綱】之名就由此而來。有些種類的馬陸腳數量多達 750 只,是世界上腳最多的生物。圖上的馬陸有618條腿,這個種類也是最多腿的馬陸之一馬陸的外骨骼雖然比不上一些昆蟲,但相對其他多足生物還是比較發達的。
  • 陽臺植物常見害蟲蟋蟀、鼠婦、馬陸的識別與防治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陽臺植物常見蟋蟀、鼠婦、馬陸的識別與防治。怎樣識別蟋蟀?蟋蟀屬直翅目蟋蟀科害蟲。常見的有大蟋蟀、油葫蘆等。成蟲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足跗節3節,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由2對管瓣組成。雄、雌腹端有1對尾毛。雄腹端有短杆狀腹刺1對。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產卵管裸出,翅小。分布廣,食性雜,成蟲、若蟲均能為害多種花木幼苗和根。蟋蟀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
  • 馬陸不是蜈蚣
    專家解讀與地震無關紫金山上馬陸大量聚集又快速「撤退」,當了一回「快閃族」,那麼近期的異動真的與地震有關嗎?市民的種種猜測究竟有沒有理論根據?記者昨天採訪了地震專業人士和昆蟲專家。昨天下午,金陵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員樊先生表示,市民猜想馬陸的舉動是地震的先兆,這樣的想法沒有科學依據。
  • 宿舍裡爬滿「蜈蚣」 其實蟲子叫「馬陸」不咬人
    多足蟲「圍攻」女生宿舍,同學們嚇壞了  小劉的宿舍靠近圍牆,再遠一點就是一片山坡,比較潮溼。  「我們這邊的宿舍都有這樣的蟲子,每天早上出現得特別多,其他時間少一點,位於陽臺的水槽裡最多。」小劉皺著眉頭說,每天早上,宿舍幾個女生幾乎是「掙扎」著去刷牙的,「那種蟲子太噁心了,都不敢去。」
  • 蟲子叫馬陸接觸後或過敏
    貴安人行道上的蟲子是馬陸。  ­  「人行道和草叢裡爬滿了黑色的多足蟲子。」翁先生說,據他這幾天的觀察,蟲子可能有上千隻。  ­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這種類似蜈蚣的蟲子其實是馬陸,又名千足蟲,常成群出行。馬陸雖不咬人,但人接觸了以後可能會出現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  ­  據了解,去年貴安也出現過大量馬陸,可能與氣溫變化有關。
  • 《方舟生存進化》手遊怎麼馴服古馬陸 古馬陸馴服攻略
    外觀:古馬陸是方舟島上的一種噩夢般的巨型無脊椎動物,它比兩個成年男人還長,這種巨大...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古馬陸怎麼馴服?很家不是太清楚,所以小編整理出來了相關攻略,感興趣的小夥伴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害蟲「馬陸」襲擊佛坪
    害蟲馬陸。(資料照片)  本報漢中訊(記者張紅中)佛坪縣陳家壩鎮近日遭到害蟲馬陸侵襲,當地政府部門正在全力組織人員進行防控。  6月18日下午,佛坪縣陳家壩鎮一位村民給記者打來電話稱,村民的房屋內、田地裡到處都是怪蟲蟲,有些還爬進了衣櫃。
  • 用螢光區分馬陸
    圖中馬陸的學名是Pseudopolydesmus caddo,屬於帶馬陸目,它的生殖器在紫外光下發出發出明亮的光線。圖片來源:斯特凡妮·韋爾,菲爾德博物館通常我們很難分辨不同類型的馬陸。不過,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一些馬陸卻顯示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特徵:它們的生殖器會發出明亮的光線。斯特凡妮·韋爾(Stephanie Ware)是美國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芝加哥市)的研究助理,她和同事就用這種奇特的螢光法辨別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節肢動物。在準備好配有紫外閃光燈的照相機後,韋爾拍下了馬陸閃閃發光的「生殖肢」——專門用於交配的附肢。
  • 馬陸出動,半數被「曬死」
    時至中午,記者發現,馬陸出動的「規模」已不那麼浩大,由於午間的太陽熱得灼人,只有幾隻小蟲仍有生命力,在慢慢蠕動,大多數的馬陸早已被曬得蜷成了一團,已經死了。  去年八月曾出動過  馬女士說,自己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也曾經在金陵晚報上看到過紫金山的馬陸異常地集體行動,如果不是天氣異常,就有可能是尋偶交配,甚至民間還有不少人認為是地震的先兆。
  • 馬陸的天敵是什麼?
    馬陸別稱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等,為節肢動物門倍足綱動物,長約20~35毫米,暗褐色,背面兩側和步肢赤黃色,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馬陸的天敵是什麼吧!
  • 千足蟲(馬陸)是什麼?怎樣殺滅它?
    1.千足蟲(馬陸)是什麼?千足蟲(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