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裡爬滿「蜈蚣」 其實蟲子叫「馬陸」不咬人

2020-11-21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5月30日訊昨天,金職院的劉同學致電本報《浙中城事》熱線0579-89111111: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宿舍裡出現了很多像蜈蚣一樣的蟲子,長著很多腳,碰一下身體就會捲起來,踩死了還有點臭。水槽邊最多,有的甚至爬到床上、被子上,噁心死了。

  多足蟲「圍攻」女生宿舍,同學們嚇壞了

  小劉的宿舍靠近圍牆,再遠一點就是一片山坡,比較潮溼。

  「我們這邊的宿舍都有這樣的蟲子,每天早上出現得特別多,其他時間少一點,位於陽臺的水槽裡最多。」小劉皺著眉頭說,每天早上,宿舍幾個女生幾乎是「掙扎」著去刷牙的,「那種蟲子太噁心了,都不敢去。」

  最難受的是,這些蟲子有時候還會爬到宿舍裡,「我們連窗都不敢開。」

  記者打聽了一下,幾乎所有靠近山坡的宿舍,都出現了這種蟲子。

  聽說有記者來採訪,女生們都圍攏過來,大家七嘴八舌抱怨,那種像蜈蚣一樣的蟲子,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大麻煩。

  不過,相比起花容失色的女生們,宿舍管理員要鎮定得多,「這種蟲我見得多了,潮溼的地方就容易長,只是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有沒有毒。」

  半個月前,學校曾大範圍噴過殺蟲劑,但安靜了沒幾天,蟲子們又爬了出來。

  這種蟲子叫「馬陸」,對人體無害

  看了記者帶去的蟲子「樣本」,浙師大動物學學科主任張加勇老師說,這不是蜈蚣,而是一種叫「馬陸」的常見蟲類,也稱千足蟲,「這種蟲繁殖能力強,通常在七、八月份產卵,能存活2年甚至更久。」

  馬陸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平時在泥土裡生活,多出現在周圍有原木、灌木、花壇的地方。張老師說,馬陸平時一般不太出來,只有下雨的時候,「家」被淹了,它們才會爬出來透透氣。

  雖然號稱「千足蟲」,但馬陸的腿一般只有200來條。在北美有一種馬陸,有690條腿,為世界之最。而世界上最大的馬陸是赤馬陸,成年的長達30釐米,身圍直徑有2.5釐米,全身黝黑光亮。

  「這種蟲一般不咬人,就是難看了點。」馬老師說,但馬陸也有它的秘密武器,「它的身體被觸碰時會分泌一種毒素,嚴重的可致皮膚出現紅斑、皰疹甚至壞死。」

  如果不小心沾到這種分泌物,要用肥皂和水清洗,千萬別用酒精。

  那麼,該怎麼對付它們呢?馬老師說,可以用滅蚊噴霧,「朝它們多噴一點,基本都會掛的。」

相關焦點

  • 貴安公園路有大量蜈蚣?蟲子叫馬陸接觸後或過敏
    「密密麻麻的,像毛毛蟲,又像蜈蚣。」昨日上午,市民翁先生撥打福州晚報新聞熱線968800反映,他在連江貴安一帶遊玩時,被一群奇怪的蟲子嚇了一跳。  貴安人行道上的蟲子是馬陸。  ­  「人行道和草叢裡爬滿了黑色的多足蟲子。」翁先生說,據他這幾天的觀察,蟲子可能有上千隻。
  • 萌娃在公園挖出一窩蜈蚣?專家:是馬陸 不咬人
    專家稱是馬陸這種像蜈蚣的蟲子叫馬陸,不咬人,但你沒事也別招惹它泉州網(微博)5月1日訊(記者 陳玲紅 王柏峰 文\圖)「田安公園專門給小朋友玩的沙坑裡有很多蜈蚣,抓都抓不完,很擔心小朋友在裡面玩會有危險。」「五一」假期第二天,有市民帶著小朋友在市區田安公園玩時碰到了這糾心的一幕。據家長反映,蜈蚣是從沙坑裡鑽出來的。
  • 泉州田安公園裡萌娃挖坑挖出一窩蜈蚣? 實為馬陸
    這種像蜈蚣的蟲子叫馬陸,不咬人,但你沒事也別招惹它公園內的沙坑區,正在玩耍的一名男孩試圖用沙將蟲子蓋住早報訊(記者 陳玲紅 王柏峰 文\圖)「田安公園專門給小朋友玩的沙坑裡有很多蜈蚣,抓都抓不完,很擔心小朋友在裡面玩會有危險。」
  • 科普 | 蜈蚣、蚰蜒和馬陸
    如果這個類群的動物需要穿鞋,那它們什麼都幹不了了,每天就是穿鞋和脫鞋兩件事兒。這個類群主要有三種動物:蜈蚣、蚰蜒和馬陸。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好多腳的傢伙。在家裡,我們能偶爾見到一些長得像蜈蚣,但是腿更長,跑得也更快的小蟲子,一般被稱為錢串子或草鞋底,這種小動物就是蚰蜒(Scutigeracoleoptrata)。蚰蜒的身體比蜈蚣短而且更扁,顏色一般是灰白或者棕黃色,頭部的觸角和身體最後一節的足都特別長。因為有這麼多條大長腿,蚰蜒才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奔跑,有科學家為其測速,能達到每秒420毫米。
  • 金職院寢室樓小蜈蚣成災?原來是馬陸(千足蟲)作怪
    金職院真的鬧蟲災了,好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小蜈蚣,它們還沿著牆,擺動著它們那無數的小腳。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公寓查看。  住在女生公寓的小吳說,寢室發現類似蜈蚣一樣的小蟲是幾天前的事了,小蟲子在地上爬,外牆面上也有,她有一天早上曬被子的時候看到過。小吳的說法也得到了網友@我在陌陌的證實。她在網上回覆說,就是那些蟲子在寢室裡,密密麻麻的。
  • 甌海大道驚現蟲子集結 專家稱是「馬陸」無毒性
    甌海大道上,蟲子集結。夏子昂 攝  溫州網訊 昨天,讀者張先生反映,甌海大道龍灣區府公交站牌附近三四百米內,地上爬滿了蟲子,有的還爬進村民家中。他擔憂地說:「近年來各地乾旱、洪澇等自然災難不斷,這些蟲子突然「集體」爬上路面,會不會是自然災害的前兆?」
  • 溫州路邊現大量馬陸 專家稱或與天氣變化有關
    東方網11月4日消息:連日來,龍灣區瑤溪鎮龍江路路邊出現了大量的「蜈蚣」,嚇得行人連連避讓。動物專家稱,這並非蜈蚣,而是一種叫「馬陸」的千足蟲,如此現象可能與最近天氣多變及附近草叢被施農藥有關。
  • 90%的人不知道,如何快速殺滅千足蟲(馬陸)?
    千足蟲(馬陸)(millipede)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
  • 奔奔蟲控|春天馬陸出沒惹人厭,如何防治馬陸?
    春天到了,蟲子也漸漸多了起來。如今就有一些人來詢問「家中出現一種形似蜈蚣的蟲子,這個蟲子長得一節一節的,十分噁心。是什麼蟲子?該如何防治呢?」其實這種昆蟲叫做馬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足蟲或者千腳蟲。馬陸擁有生殖孔1對,在第2對足基部。植食性,多食腐殖質,有時也損害農作物。當受驚動時,身體常捲曲成盤狀。二、馬陸的習性馬陸性喜陰溼,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層、土塊、方塊下面,或土縫內,一般白天潛伏,晚間活動。如遇到危害或馬陸受到觸碰時,會將身體捲曲成圓環形,呈「假死狀態」,間隔一段時間後,復原活動。
  • 成群「蜈蚣」入侵福州上街民宅(圖)
    >網友的家人用開水滅蟲  前日下午2時許,東快網友「愛哭的魚」發帖求助,她家3層高的樓房外牆上面爬滿了「蜈蚣」,非常恐怖,不知道怎麼處理?當日上午一起來,她一家人發現樓房外牆一下子冒出無數隻小蟲子,約2釐米長,長得很像蜈蚣。這種蟲子到處爬,陽臺上也有,她擔心爬到床鋪上,如果人被咬到,可能有危險。  經過一番搜尋,「愛哭的魚」一家人發現蟲子的窩在後院,趕緊用開水滅蟲。
  • 滿地爬的蟲叫馬陸 專家稱,生態好才會爬蟲成群
    早上七點半,何先生打進本報96068熱線,「這些蟲子大多生長在溫軟、潮溼的灌木叢中,一般有抗藥性,要撒很重的農藥才有一定效果。可以採用人工捕捉,或是放幾隻大公雞,來減少這種蟲子的數量。」桐廬的英女士同樣提供了很生態的治理方法,「這種蟲子特別怕雞,不用打藥,直接放幾隻雞在院子裡就可以了。」
  • 樣子像蜈蚣 身長三四釐米 常山一小區千足蟲肆虐
    在居民王先生家門口的花盆邊,隨處可見地上蠕動著的許多蟲子:與蜈蚣有些相似,身長三四釐米,呈扁圓形,背部呈黑色,兩側有黃斑,蟲體上的腳非常多,用木棒輕輕一碰,它就蜷縮成一團。王先生告訴記者,4月份他就發現這些蟲子了,大多在晚上8、9點爬出來。這幾天連著下雨,蟲子就更多了,從綠化帶爬進車庫、外牆,連3樓也能爬上來。「要是窗戶忘記關就麻煩了,蟲子肯定會爬進室內。天氣一悶就出現,太陽出來後就少掉了。」
  • 千足蟲(馬陸)是什麼?怎樣殺滅它?
    1.千足蟲(馬陸)是什麼?千足蟲(馬陸)也叫千足蟲、千腳蟲、秤桿蟲,被觸碰後,它的身體會扭轉成螺旋形,能噴出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熱帶雨林中的馬達加斯加猩紅千足蟲(馬陸)噴出的液體能使人雙目片刻失明,在世界上約10000種。一般雌蟲可以長750隻腳,是世界上腳最多的動物。
  • 長春路上,馬陸綿延數百米
    胡先生說,他之前從沒見過有這種蟲子,詢問了幾個遊客,也多稱辨認不出是什麼蟲,身子不是很長,卻全身長滿了腳。接到反映後,記者趕到長春路上時,仍能見到不少遊客圍觀。記者看到,這種蟲呈黑褐色、身體長約1—2釐米,體形長圓,有頭和軀幹兩部分,軀幹有許多體節,多足,頭上還長有一對粗短的觸角。隨後,記者捉了幾隻前往揚大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求助。
  • 千足蟲,其實沒有一千條腿,這個蟲子也不像蜈蚣那樣對人類有威脅
    這個蟲子,小時候大家一定都見到過,其實那時候見到他們挺害怕的,那時候那個蟲子跑的還挺快的,尤其是在一些陰暗潮溼的地方,不過也有小孩子喜歡抓住他們玩,不害怕,不過對於一些小女孩就會真的無言以對了!因為千足蟲需要如此高的溼度,它們通常在一到兩天內就死在家裡。因此,如果你有一個感染,只是等待「入侵者」和真空吸塵器的殘餘。千足蟲雖然叫千足,但是其實他沒有一千條腿。一隻剛出生的只有三對腿,成年後可以長到200隻。它們每個身體部分有兩對腿。這是千足蟲和蜈蚣的主要區別,因為蜈蚣每節只有一對腿。
  • 鄭成功公園內「蜈蚣」成群出現?
    市園林管理局公園綠地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解釋,這種類似蜈蚣的蟲子實際上是馬陸,一般對人畜無害,市民不必擔心。7日,經歷一夜秋雨後天空放晴,記者隨眾多興致勃勃的市民一道來到位於市區大坪山的鄭成功公園,從主入口廣場一路沿著人行步道登山。途中記者發現,幾名市民正在彎腰小心翼翼地觀察著什麼。湊過去一看,只見幾隻類似蜈蚣的蟲子正在木棧道上爬行。
  • 馬陸不是蜈蚣
    專家解讀與地震無關紫金山上馬陸大量聚集又快速「撤退」,當了一回「快閃族」,那麼近期的異動真的與地震有關嗎?市民的種種猜測究竟有沒有理論根據?記者昨天採訪了地震專業人士和昆蟲專家。昨天下午,金陵晚報記者致電南京市地震局,工作人員樊先生表示,市民猜想馬陸的舉動是地震的先兆,這樣的想法沒有科學依據。
  • 鄭成功公園內"蜈蚣"成群?實為馬陸對人畜無害
    本報訊 (記者黃連茂)近日,許多市民前往市區鄭成功公園登山賞景時發現,公園內多處出現疑似蜈蚣的蟲子。市園林管理局公園綠地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解釋,這種類似蜈蚣的蟲子實際上是馬陸,一般對人畜無害,市民不必擔心。
  • 馬陸、蚰蜒、蜈蚣你更喜歡哪一款
    馬陸、蜈蚣、蚰蜒都不是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