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力學趣話微信公眾號
以扳手擰螺絲為例,目的是給螺絲一個作用力,使其產生扭轉(或轉動)的效應,按照大家的生活經驗,這個力是很「講究」的:在擰扳手的時候有的地方很費勁,而有的地方很輕鬆就能擰動;即使同一個地方擰,往不同的方向用力,有的方向也會更「費勁」。翻譯成力學語言也就是:在產生相同的轉動效果的前提下,以不同的方向、不同作用點作用力,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那麼,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
將上述問題轉換成下圖力學模型,對其進行力學分析:
如上圖所示,F1、F2(方向沿扳手軸線方向)很明顯並不能夠使扳手轉動,原因是什麼?F3、F4 的作用點相同、方向不同 ,哪一個方向更為「省力」?F4、F5 的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 ,哪種方式更為「省力」?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引入力矩的概念,力矩的定義是力使物體繞某一點(或某一軸)轉動效應的量度,這裡先給出力矩的代數式:
即,力F 對O 點產生的力矩,其中,h 定義為力臂,即轉動點(或軸)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再回到上面扳手擰螺絲的問題,由於螺絲中心O 點通過F1、F2 兩個力的作用線,即F1、F2 對O 點的力臂為0。由上式可得,F1、F2 對O 點的力矩也為0,所以F1、F2 不會對O 點產生轉動效應,故F1、F2 不能使扳手轉動。可以得出:當力臂等於零時,不論作用力多麼大,對物體都不會產生轉動作用。
再比較F3、F4,通過上圖可以看出F3 的力臂小於F4 的力臂,要對O 點產生相同的力矩,則F3 的大小大於F4,也就是沿著F4 方向更為「省力「。同理,下圖中F4 的力臂顯然大於F5 的力臂,因此,以F4 的作用點來作用力更為「省力「。
這裡可以通過上述分析得出一個小竅門:擰扳手的時候垂直於扳手的方向更「省力」,且遠離螺絲位置更容易擰動螺絲。
細心的你可能發現了,上面力對點的矩公式中是有正負號的,正負號是表明了轉動的方向。還是以扳手擰螺絲為例,一般情況下,順時針擰將螺絲擰緊,而逆時針擰使螺絲擰松,這兩個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效果顯然是不同的,所以對力矩的正負也是有規定的,一般規定使物體發生逆時針轉動的力矩為正,反之為負。
總而言之,力矩是衡量一個力對一個物體產生轉動效應的物理量,上述分析是基於在平面中繞某一個點轉動的。
參考文獻:
唐靜靜,範欽珊——工程力學(靜力學與材料力學) 第三版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