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探秘美國霍奇基斯生物質發電廠 建築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2020-11-30 北極星環保網

【視野】探秘美國霍奇基斯生物質發電廠 建築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

北極星固廢網訊:美國霍奇基斯生物質發電廠

本案的外觀設計體現了一組看似矛盾的任務:創建引人注目的建築物吸引來訪者,同時不影響項目周邊這座獨立校園的原生態風光。項目選址位於一處斜坡風景的底 部,一邊是森林和溼地,另一邊是一個高爾夫球場,建築外形輪廓低矮而波瀾起伏。這個總面積達16500平方英尺(約1532.9平方米)的建築屋頂是由植 被覆蓋而成的,與周圍植物的顏色一致,有利於讓建築物與自然風光相互協調——從某些角度看過去,它幾乎消失於人們的視野之中。

從州際公路另一側的校園望過去,建築韻律十足的立面之內似乎用途廣泛,也許是一座博物館、教學樓或是實驗室。但實際上,這裡裝著一套堅不可摧的基礎設施: 一家生物質發電廠,燃燒可持續採集的木片,為霍奇基斯學院及其600多名住戶和85棟大樓提供供暖,供暖面積共達120萬平方英尺(約11.15萬平方 米)。就地取材的木片是國際氣候變化小組指定使用的一種碳中性燃料,為可持續管理的森林的副產品;它們每年都能取代大約15萬加侖的進口石油燃料,從總體 上實現減排,最顯著的要數二氧化硫,減排90%以上。學生們收集廢灰用作其菜園的肥料。而生物質發電廠更是學校承諾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校承諾,到 2020年將轉變為一個碳中和校園。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通訊:從一個生物質發電廠看德國能源轉型
    新華社柏林6月5日電 通訊:從一個生物質發電廠看德國能源轉型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當記者走進位於德國中東部城市馬格德堡的市政公司生物質發電廠,看不到傳統火電廠常見的灰塵和滾滾白煙,也幾乎見不到人,電廠旁邊就是住宅,一隻大狗在悠閒踱步,絲毫沒有印象中發電廠的樣子
  • 生物質發電廠如何大比例秸稈摻燒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本文簡要闡述了生物質發電的幾種形式,對電廠鍋爐秸稈摻燒的優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並在此基礎上,對生物質發電廠如何進行大比例的秸稈摻燒進行了論述。關鍵詞:生物質發電;生物質燃料;秸稈摻燒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種,是利用生物質所具有的生物質能進行發電。
  • 生物質發電發展現狀及前景
    可再生能源種類繁多,但由於大多都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風能,並不是所有時間都有風,所以風能受自然因素的限制。而生物質則不同,生物質有著隨處、隨時可見的優勢,而且它也屬於可再生能源,這些優勢是生物質深受大家認可的重要原因。而煤、石油、天然氣等常見清潔能源實質上都是由生物質轉化而來的,所以直接利用生物質做能源也是十分科學的做法。
  • 全國最大生物質發電廠,1號機組併網一次成功
    黑龍江富華錦河項目位於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東南側,建設2×150t/h高溫高壓秸稈中間再熱循環流化床生物質直燃鍋爐+2×30MW高溫高壓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年發電量4.32億千瓦時,供暖能力150萬平米,同時每年可消耗秸稈等生物質約70萬噸,能夠解決當地大量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
  • 尋找城市之光,探秘「夜空之眼」最美建築
    10月31日,在世界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絕筆之作——北京麗澤SOHO即將交付使用之際,中建八局一公司攜手新浪愛拍共同舉辦中建八局「走進·與祖國同行」大型主題傳播活動暨「探秘最美建築」麗澤SOHO攝影賽。全國各地近百名城市風光攝影師及攝影愛好者,以及10餘家媒體及攝影界記者前來探秘這棟絕美建築。
  • 「1m 新知」不同的建築,不同的視野
    當把客觀性剔除後,反而能獲得一種新的客觀,正如你用視野去探量一個空間。」——James Turell我們選擇了以上三種不同建築景觀,看看他們為居民創造了怎樣誘人的空間:室內陽臺空間01.這樣的設計手法不僅降低了建築密度,還為公寓帶來多種朝向,同時避免了對向公寓的視覺接觸。設計消除了封閉的感覺,引入更多遠處的風景和視野,使居住者、路人甚至附近街區的居民都能享受其中。綠化在該項目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建築之間的空隙一路延伸至大樓的內部庭院。建築的平面通過一系列露臺得到了強調。從立面上伸出的露臺由人行橋形成連接,形成如樹屋一般的存在。
  • 美國建築好的頂尖私立高中推薦~
    我們都知道美國大學的建築專業是很熱門的一個專業,因此很多留學生都選擇到美國讀建築專業。建築專業旨在為個人建立獨立的建築專業實踐並在該領域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包括建築設計,歷史和理論方面的指導;建築結構和環境系統;項目和場地規劃;施工;職業責任和標準;以及相關的文化,社會,經濟和環境問題。
  • 關注|生物質發電前景如何?
    我國第一個生物質直燃發電示範項目——國能單縣25MW生物質發電廠,於2006年11月建成併網運行。該電廠生物質燃料年消耗15萬噸,年發電0.18TWh,與同等規模燃煤火電廠相比,每年減少SO2排放量達600多噸,年可節省標準煤近40萬噸。我國在生物質能燃燒利用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技術層面還是應用層面仍有很大差距。
  • 浮島物語發電廠有什麼用 發電廠作用了解一下
    浮島物語發電廠用處是什麼,許多剛接觸浮島物語的玩家對遊戲裡的發電廠並不是很了解,下面小編就來詳細的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浮島物語發電廠可以疊加嗎的文章。浮島物 原標題:浮島物語發電廠有什麼用 發電廠作用了解一下   這是一篇關於浮島物語發電廠用處,浮島物語發電廠可以疊加嗎的文章。
  • 利用自然生物系統實現生物質高效轉化
    近年來,研究和利用以白蟻為代表的各類自然生物高效轉化系統,為攻克生物質高效經濟轉化的難題開闢了一條可能的新途徑。出席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以「高效降解生物質的自然生物系統資源利用與仿生」為主題的第395次香山科學會議的專家指出,選擇新的研究戰略,開闢新的技術路線來解決利用自然生物系統資源,解決生物質高效轉化利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對我國在該領域實現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的重大突破、推進我國生物質能源的產業化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 生物質建材面臨考驗 如何與新型裝配式建築「雙劍合一」?
    新型建築材料、建築構件的生產,是發展現代建築產業不可缺少的環節,這是生產方式的一大變革,也是家居建材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在裝配式建築大力發展的今天,不管在製造技術還是實際應用中,生物質建材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近年來,生物質建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
  • 淺析生物質發電與燃煤發電各自的優缺點
    我國的發電來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自然是陽光,水流以及大風,對應的發電方式分別是太陽能發電、水力發電和風力發電,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火力發電的一員,生物質發電也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一份子;不可再生資源也簡單,我們最常見的資源——煤炭,它所對應的,是發電行業的領軍人物——燃煤發電,還有造價高昂的天然氣,也是不可再生資源,天然氣發電同樣如此。
  • 在工布達江體驗特異的民俗風情、工布文化和迷人的自然風光
    尼洋河沿線還有著許多優美的景點,流域內奇特的雪山和森林也構成了迷人的河谷風光。 巴松措是林芝最早為人所知的風景區之一,也是西藏地區首個自然風光類5A級景區。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在當前應用較多,國內農業大省都建有生物質直燃發電廠,但由於生物質資源分散,自身能量密度、質量密度均較低,收集運輸困難,生物質直燃發電燃燒綜合效率低於30%,且對燃料供應的持續性及經濟性依賴度較高,因此生物質發電成本較高,為燃煤發電成本的1.5~2.0倍[6],這些原因導致生物質直燃發電廠目前幾乎全部處於虧損或盈虧平衡狀態,近年新建生物質直燃電廠增速緩慢。
  • 國能生物:全球生物質發電的領航者
    利用國際先進的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和中國豐富的生物質資源,國能生物投資建設生物質發電項目,並上下延伸產業鏈,生產、加工生物質能燃料以及灰份的再循環利用等。經過短短5年多時間,國能生物已發展成為生物質發電領域的全球老大,集投資、建設、運營於一體,為發展綠色經濟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11年6月,公司共投資建設的生物質發電廠有37家,其中26家已投入商業運營。
  • 如何讓建築與環境融為一體?看過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你或許想知道...
    「當時現場還在施工,我走進大堂,穿行在建築之中……當走到建築中庭,空間突然變得非常開闊,陽光透過細胞牆照進來,那個瞬間真的讓我很震驚。」時隔兩年,回顧自己主持設計的上海自然歷史博物館時,美國建築設計事務所 Perkins+Will 的全球設計總監 Ralph Johnson 表示最滿意的是建築中庭的設計。
  • 我國農林生物質發電現狀及相關問題思考
    也就是說,在生物質發電中,農林生物質雖然數量不佔主要地位,但是發電量佔比卻較高。全國生活垃圾發電廠平均裝機容量、平均發電量分別為2.14萬千瓦/座電廠、1.11億千瓦時/座電廠,而全國農林生物質發電廠平均裝機容量、平均發電量分別達到了2.59萬千瓦/座電廠、1.47億千瓦時/座電廠。
  • 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劉嘉:生物質建材要與裝配式建築「雙劍合一」
    近年來,生物質建材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支持利用農作物秸稈、竹纖維、木屑等開發生物質建材,發展生物質纖維增強的木塑建材等產品」。
  • 英國建造全球最大生物質能發電廠 以木屑為發電燃料
    英國正在威爾斯南部塔爾波特港廢棄的海港上建造全球最大的生物質能發電廠。 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發電廠日前在英國開始建造。 據英國媒體介紹,電廠所使用的木屑全部來自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可持續林場,通過船運抵電廠。燃燒木屑所產生的電能則通過地下電纜輸送到國家電網。Prenergy的主管Matthew Carse說:「整個過程都是可持續的,樹木砍伐後會馬上在原地進行種植。與這個項目有關的所有事情都力求做到環保。
  • 瀋陽:生物質資源暗藏「巨能」 需全產業鏈承接
    按全球各國規劃,到2030年左右,生物質能將成為第一大能源。  瀋陽何以突破?據對瀋陽生物質資源的測算結果顯示,僅耕地秸稈一項,瀋陽產生量便達400萬t/a(噸/年)以上,較於國內其他城市,這是少有的稀缺資源。在瀋陽,生物質資源還遠不只這些,巨大資源背後暗藏「巨能」,但眼下對其開發應用還很有限,尚需全鏈條的生物質產業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