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我的決策過程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雪球

一、 為何是海底撈?

1. 火鍋作為一個單一品類長期來看不會消失

火鍋在中國有超過1700年的歷史,這種就餐形式已經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近幾十年因其易於標準化、規模化,容易上癮、就餐環境符合國人愛熱鬧的特點紅遍大江南北,正如海底撈招股說明書中所述:

因此,火鍋的需求是穩定的,火鍋的形式是固定的,這意味著火鍋行業的競爭者們只需要做漸進式創新即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不用擔心「突破性創新」對行業的顛覆。而漸進式創新又是行業領先者所擅長的創新模式,這樣就有利於馬太效應的形成,保證行業領先者相對於其競爭對手的優勢。(詳見《創新者的窘境》)

海底撈的創新在於,在原本的評價標準(好吃)之外又加入了一個新的維度:就餐體驗。這樣的創新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也成就了海底撈火鍋一哥的地位。

2. 火鍋具備可以大規模複製的特徵

A. 食材、味道的標準化更加容易

火鍋應該算是餐飲業中最容易標準化的品類了,它省去了廚師烹飪這一最不穩定的環節。

B. 服務的標準化依賴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

但海底撈特殊的地方在於,它還要考慮到就餐體驗的標準化問題。通俗一點說,如何才能保證擴張過程中每個服務員都是在用同樣的標準為客戶服務呢?關鍵詞有三個:它們分別是:

a. 晉升通道

師傅提名優秀徒弟進入人才庫,然後根據各自表現依次晉升大堂經理和店長;

b. 店長分紅

店長可選擇徒弟或徒孫的餐廳營業額分紅;

c. 抱團小組

多個餐廳形成區域自治,共享信息、資源,共同解決區域問題。

關於海底撈的企業文化和激勵機制的書或文章有很多,通讀一遍就能有所體會,這裡僅做簡單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幾本書看看。

3. 海底撈初步具備品牌護城河

品牌護城河是個很難界定的概念,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能正面觀測到它的存在,比如可口可樂當年的「新可樂」風波,但我們可以從側面印證海底撈品牌護城河的存在,即店鋪租金佔比。據招股說明書和各年年報,2015年至2019年,海底撈租金佔比都在4%左右,為同行最低,海底撈餐廳大部分位於商圈內,低租金自然是因為海底撈自帶引流功能,類似蘋果店的低租金邏輯。可以推測的是,大部分情況下,海底撈店開在哪,食客的隊伍就排到哪,店面所在的商圈為流量買單,才降低了租金價格。這追著海底撈排隊的現象,稱它為品牌護城河,不為過吧?

目前為止我們只論證了海底撈不容易比之前更差,防守性尚佳,那麼海底撈的進攻性如何呢?

二、 海底撈靠什麼增長?

1. 開新店

這是最容易且最直接的創收方式,最近幾年的高速增長主要靠開店,而且近年開店的過程中總體翻臺率維持在高水平(由5.0小幅下滑至4.8)。新門店的開拓暫時並未對海底撈有明顯的影響,但年報中的提法「提高餐廳密度」和「拓展餐廳覆蓋地區」意味著翻臺率下降已是擴張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了。無獨有偶2019年的主席報告對發展舉措的陳述中,也刪除了關於提高餐廳使用率的說法,如下圖:

據券商估計,海底撈國內飽和店面數大概在3000-4000家,即使保守按2000家算,未來三年可開店的數目也是有保障的。

2. 外賣和調味品銷售

藉助海底撈品牌的賦能,外賣業務和調味品銷售業務近年也是突飛猛進,營收從2015年的合計1億增加到2019年9.4億,兩個業務的複合年化增長率分別在57%和102%,但年報中這兩個業務的信息太少,增速如何、天花板在何處,都無法做靠譜的判斷。

3. 擴充品類(海底撈啤酒(疑似蜀海倉儲),供應商優布勞,由內轉外)

海底撈啤酒的出現為品類的拓展提供的思路,餐廳內試錯,再轉向餐廳外渠道拓展,為上遊供應商賦能,類似於三隻松鼠的平臺思路。

4. 提價

前幾個月復工漲價又道歉的新聞沸沸揚揚,直接提價對消費者來說很難接受,但可以通過菜品升級或調整促銷方式提價,海底撈這點定價權還是有的。

5. 行業整合

2019年收購優鼎優就是海底撈在行業整合中邁出的第一步,目前還看不出來苗頭。

三、 海底撈的潛在風險?

1. 關聯交易

海底撈的前五大供應商幾乎都是自己的關聯公司,2018、2019年的採購佔比分別為:38.4%、29.9%,鑑於五大供應商中有一家是上市公司(頤海國際),頤海國際的財報我也讀過,可以說正常運營下作假的可能性很小,我沒有能力分辨在極端情況下會不會有棄車保帥的情況出現。

2.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一旦出現,可能會是一擊斃命,海底撈也出現過許多小問題,大家網上搜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但最終都化險為夷。對付食品安全除了正面出擊,出臺各種獎懲制度,飛行檢查外,還可以向可口可樂學習,賣到世界各地,每個國家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火牆。當然,對海底撈來說,任重道遠,因為火鍋被打上的是中華餐飲文化的烙印,出海不易。

四、 如何估值?

估值這東西嘛,就是把大概正確的數據代入,再為自己可能犯的錯誤打一個大大的折扣作為買入價,因此10個人可能會給出11個估值結論,而在未來到來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估正確了。我把我自己的模型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很可能錯的一塌糊塗):

1. 關鍵數據

A. 門店營收

2018年是唯一公布了新開門店收入的年份,新開200家店合計營收29.18億,可推出成熟店面266家合計營收135.7億,平均每年每家新開門店營收1500萬元成熟門店營收5100萬元。以上兩個數據回測2017年時,是相差不多的,但是據此計算的2019年年收應該有280.8億,與實際的255.9億有一定偏差,可能新開的加密店確實影響到了老店的收入,同時下沉的新店也複製不了前幾年一二線城市的新店的火爆了吧。但欣慰的是,客單價每年在提升,從2015年的91.8元提升到了2019年的105.2元,同店增長率雖然逐年降低,但尚為正,兩邊相抵,毛估估用以上數據也大差不差了。

B. 餐廳層面經營毛利率

據年報披露,海底撈的餐廳層面經營毛利率逐年下滑,2015-2019年分別為18.5%、25.1%、

21.9%、21.2%、18.6%。據近兩年年報,員工成本、租金、水電、其他開支都基本維持了原比例,唯獨原材料成本上升了1.4%,估計與調味品銷售業務(低毛利率)的快速成長有關。

C. 淨利率

海底撈2015-2019年淨利率分別為:7.13%、12.53%、11.23%、9.72%、8.84%。淨利率

的降低與新開門店有關,新開門店會有一段不產生收入但產生租金、折舊、發放新員工薪酬的時期,會拉低總體淨利率。但我認為隨著門店的持續擴張,老門店基數越來越大,新開門店的速度卻受店長儲備、地理環境等限制,這些成本的比例會在總成本中佔比越來越小,淨利率是可以慢慢恢復的,至於恢復至多少,我不知道。

2. 估值

經過以上分析,最後估值的部分,看起來就很簡單了。

未來三年新開門店數,大多數券商給的都是300間左右,用兩個營收數據一乘,餐廳經營收入就出來了。

外賣和調味品業務的發展沒有足夠的信息,只能給個相對保守的增長率,好在目前佔比不高,不太影響最終結果。

優鼎優之類的額外收入忽略,算作安全邊際。

這麼一頓折騰,總收入就出來了,再乘以「慢慢恢復」的淨利率,淨利潤就算出來了。

提醒:

不管淨利潤算出來是多少,買入的標準都比持有的標準嚴苛很多,因為以上數據甚至整個估值模型都很可能是錯的(實際上我的專欄裡就有過一次對海底撈的錯誤估值,當時以為每年最多就只能開200多家新店了),比如新開門店數有可能到500家,也有可能遇上麻煩,變成0家,所以買入之前一定要留夠安全邊際。(在股價上漲15%的時候提安全邊際,會不會被懟)

以上僅為我個人的思考過程,不具備任何指導意義,歡迎交流指導。

作者:F_Free連結:https://xueqiu.com/8531807918/156447214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相關焦點

  • 海底撈鬧哪樣,漲價猛,道歉快,為什麼扛不住了
    網友:海底撈開業啦!去吃!去吃!網友:結帳時,咦,怎麼漲這麼多?海底撈:各位各位,我們平均只漲6%。網友:太坑爹了!1片土豆合1.5元,1碗米飯漲到7元……海底撈……海底撈:各位各位,我道歉。
  • 鮮美牛肚嚴重「縮水」 「海底撈」請給我一個說法
    那麼,這種「海底撈」牛肚究竟有多大水分呢?記者展開了多方調查。 讀者投訴 看上去很美拿到手縮水 「當初之所以選擇『海底撈』,就是覺得這是個值得信賴的大品牌,可產品到了,卻讓我太失望了。」
  •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停業前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海底撈最新資訊 > 正文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停業前
  • 「我在包頭海底撈吃出5.5釐米長蟲子」,顧客想知道蟲子是從哪裡來...
    「我跟朋友一起去海底撈吃飯,在小料裡發現了類似螻蛄的蟲子,有近5.5釐米長,當時感到特別噁心。」7月14日,包頭市民王先生致電內蒙古晨報新聞熱線反映自己吃飯的遭遇。「當時工作人員要給我免單,我沒有同意。
  • 管理基本功:決策的過程
    決策的過程通俗地講,決策就是作決定。我們理解,決策就是對組織未來實踐的方向、目標、原則和方法所作決定的過程,包括識別問題、,確定標準,分析權重等一系列環節。識別問題決策制定過程對於一個存在的問題,或更具體一些,存在著現實與期望狀態之間的差別,問題識別是主觀的,並且,那些不正確的,完美地解決了錯誤問題的管理者,與那些不能識別正確問題或沒有採取行動的管理者幹得一樣差。確定決策標準管理者一旦確定了需要注意的問題,則對於解決問題中起重要作用的決策標準也必須加以確定。
  • 第一次去海底撈吃火鍋,排了這麼久的隊,可這樣的服務我覺得值!
    第一次去海底撈吃火鍋,排了這麼久的隊,可這樣的服務我覺得值!冬天的時候大家最想吃的美食是什麼呢?首選肯定是火鍋吧!火鍋其實作為一個超級美食,不分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品嘗的,只不過冬天人們更為喜歡。這時候就有人站出來了,去吃海底撈啊!海底撈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由於太有名了,排隊的人超級多,而且不是排一會兒就好了,而是要排上幾個小時,好幾次小妖去吃海底撈的時候都趕上要排隊好幾個小時,但是後來有一次終於讓小妖趕上等了一小會兒就能吃的時候了。但是這份等待也是值得的。
  • 消費者的決策過程
    事實上,決策過程更多地是一個循環歷程,其中有4個主要階段,每個階段都代表了能決定營銷人員成敗的潛在戰場。這4個階段分別是:初選,積極評估(或者研究潛在購買選擇的過程),購買時刻(消費者購買某品牌),以及購買後體驗(消費者對產品的體驗)(圖表2)。
  • 海底撈為什麼要道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
    最近,國內餐飲龍頭海底撈因為漲價上了熱搜,一份16塊錢的土豆很快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隨後,海底撈回應菜品的確在原基礎上漲了6%。回應過後,沒幾天海底撈就扛不住「壓力」了。不僅宣布,菜品恢復節前價格,並且向公眾做出了道歉。眾所周知,疫情前後東西漲價是一個正常行為,再者海底撈本來相對就比較貴,在原有基礎上上浮6%,屬於尚可接受範圍。
  • 海底撈又出事了!筷子被檢出大腸桿菌
    近日,海底撈又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本次事件為海底撈火鍋杭州富春新天地店(杭州撈派餐飲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登上了杭州市市監局的「抽檢黑榜」,該店此次被通報的原因系其店內所使用的一批次筷子產品被檢出大腸菌群,該批次筷子生產(購進)日期為今年4月29日。
  • 火鍋2020:海底撈領銜這30大熱點事件
    11、【海底撈告河底撈商標侵權】8月12日,據媒體報導,因認為河底撈餐館使用的「河底撈」標識與海底撈公司核准註冊的「海底撈」商標為近似商標,「海底撈」將「河底撈」起訴至法院。法院一審駁回了原告海底撈的訴訟請求。隨後,「河底撈」改名為「河底鮮」。
  • 海底撈遭《琵琶語》作曲者起訴 被指侵犯著作權
    在國家致力於建立全面的智慧財產權法律體系的過程中,音樂著作權保護制度會進一步完善,音樂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會越來越受到尊重。我們期待法院對本案做出公正的裁決。」  ,海底撈也為此支付了費用。  海底撈火鍋店   海底撈觸雷了嗎?
  • 女子稱在海底撈吃出蟑螂索百萬 被指曾在別處索賠
    春城晚報公號消息 8月16日,李女士稱:她帶著兒子在昆明海底撈欣都龍城店吃火鍋,吃到一半時,竟然發現一隻疑似蟑螂幼蟲的東西,對此情況,李女士立即撥打了媒體電話……難道昆明的海底撈也出現衛生問題了?然而,面對李女士的投訴,欣都龍城店門店負責人則表示:已報警!
  • 海底撈回應烏雞卷中吃到塑料片
    近日,有消費者反映在濟南海底撈連城廣場店就餐時,在烏雞卷中吃出硬質塑料片。7月20日,海底撈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對顧客消費時遇到的情況表示非常抱歉,有問題食品系供應商工廠灌裝環節員工操作不規範,導致產品標籤掉落到產品中。海底撈表示,對於顧客消費時遇到的情況我們表示非常抱歉,門店店經理當時第一時間向顧客表達歉意。
  • 烏雞卷中吃出塑料片,海底撈回應了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這個七月,海底撈很忙。  7月6日晚,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稱該期間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且由盈轉虧,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7月20日,因2019年年報中數據出現錯誤,海底撈又在當日發布了澄清公告。
  • 海底撈漲價又道歉,你會向火鍋低頭嗎?
    海底撈也漲價!4月5日起,海底撈因菜品漲價6%引發爭議;消息被推上熱搜4天後,情況突然發生了反轉。#海底撈就漲價道歉#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緊隨其後,#西貝也就漲價道歉#4天內,漲價消費者不滿上熱搜道歉恢復原價不要問海底撈經歷了什麼,你知道我的內心經歷了什麼嗎?
  • 機器學習|決策樹的生成過程是怎樣?(一)
    本文筆者將用具體例子講述決策樹的構建過程,分析:決策樹生成過程中有什麼樣的問題?一、基本概念決策樹的定義:首先,決策樹是一種有監督的分類算法——即給定X,Y值,構建X,Y的映射關係。不同於線性回歸等是多項式,決策樹是一種樹形的結構,一般由根節點、父節點、子節點、葉子節點構成如圖所示。
  • 音樂製作人林海控訴海底撈侵權:究竟如何做到恬不知恥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綜合】近日,鋼琴演奏家、音樂製作人林海在微博發布視頻控訴海底撈惡意侵犯著作權,表示海底撈放了自己創作的古風歌曲,但此事並沒有與自己商量過版權事宜,對這樣的侵權行為無法繼續沉默。在視頻中,林海正身處海底撈店中,背景音樂為其創作的古風歌曲《琵琶語》。
  • 死老鼠放海底撈火鍋索賠五百萬 男子敲詐勒索獲刑3年
    新京報訊(記者 左燕燕)男子郭某在北京市豐臺區某海底撈店內就餐時,將事先準備好的死老鼠放進火鍋,以向有關部門舉報和媒體公開為要挾,向海底撈索要人民幣500萬元,後因涉嫌敲詐勒索被起訴至豐臺法院。新京報此前報導,2018年11月13日18時許,郭某同妻子前往豐臺區某海底撈店就餐,趁服務員不注意,將老鼠放進火鍋裡。隨後,郭某喊來服務員用手機拍攝視頻要求索賠。郭某稱,海底撈工作人員與自己商量賠償過程中,曾提出換鍋底、贈送免費餐劵、賠償5000元等賠償意見。
  •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 生活放大鏡 09-16 22:12 【張勇稱做大海底撈是為讓員工們買房】近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在談及談及創業初衷時坦言,「就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多空鏖戰海底撈:平均一個店面能值4個億?
    01海底撈估值支柱:賽道+龍頭從前述兩個標準判斷,海底撈受到諸多基金追捧,兩年四倍漲幅,猛然間幹到當前546倍市盈率,整個過程固然令人目眩,但相對也算其來有自。從2015年到2019年,海底撈總門店數從146增加到768家,複合增速51.4%這才僅僅是開始,樂觀估計下,海底撈的門店天花板將達到4000家;而保守估計下,海底撈門店也至少可以達到2000家,與現有成熟城市發展現狀可以相互持平。圖6:海底撈火鍋門店,來源:網絡此外,海底撈的低成本擴張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地租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