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空鏖戰海底撈:平均一個店面能值4個億?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股海笑笑生 錦緞 收錄於話題#海底撈1個

中國股市的一條金規玉律是,牛市中,投資者不應妄議估值。尤其是在2020年,大多數公司因為疫情而使得業績出現巨大波動。

對投資者來說,動輒百倍、千倍市盈率,股價卻年年翻倍的公司並不少見。因此一旦輕言一家公司高估,很可能就會被隨後翻倍的股價狠狠打臉。

消費巨頭海天味業(SH:603288)連年估值暴漲,最高時市盈率接近百倍,市值5年漲10倍,賣醬油橫掃千軍,坊間直呼「海天神油、醬香科技」。

圖1:海天味業月線走勢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NASDAQ:TSLA)更是完全擺脫了業績的拖累,早在今年7月,市值即已超過了第二名豐田汽車1763.7億美元、第三名大眾809.8億美元與第四名本田455.5億美元之和,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汽車公司市值之王。

圖2:特斯拉月線走勢

雖然從盈利上,此刻的特斯拉和豐田等公司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但在這場在消費+科技超級牛市中,短期業績如何已經不再重要;手持千億資本無處可去的機構投資者真正關心的問題,只有賽道+龍頭這兩個維度:

1.這家企業所在的賽道還有多長?換句話說,雪坡還有多長?

2.這家公司是不是效率最佳的行業龍頭?換句話說,雪坡夠不夠厚?

最新一個類似個案是海底撈(HK:06862)。如果你恰好很關注這家身邊的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就一定知道它正在遭遇一場空前的多空對決。

圖3:截至2020年10月16日的海底撈沽空數據 來源:勾股大數據

關於這場鏖戰,我們先從多方視角講起。

01

海底撈估值支柱:賽道+龍頭

從前述兩個標準判斷,海底撈受到諸多基金追捧,兩年四倍漲幅,猛然間幹到當前546倍市盈率,整個過程固然令人目眩,但相對也算其來有自。

圖4:海底撈月線走勢

首先,在餐飲服務中,火鍋是獨一無二的賽道之王:

海底撈所在的火鍋賽道綿長,由於火鍋口味豐富,消費場景多,深受消費者喜愛,佔據了中國4萬億餐飲業市場規模的13.7%。而海底撈川渝火鍋更是因為麻辣口味成癮性而頗受歡迎。

圖5:海底撈火鍋,來源:網絡

而且,由於火鍋很容易實現標準化,對廚師依賴性很低,人員流失率在各類餐飲業態中偏低,在這一賽道中的實現門店擴張,能夠有效實現對供應鏈的管理。至少,從雪坡長度來判斷,海底撈在火鍋賽道中,長期前景無虞。

其次,在這個頗長的雪坡上,海底撈複製門店速度傲視群雄。

2018年,中國火鍋市場前五名集中度為7.2%,海底撈以3.4%的市佔率排名第一。

在中國頗為分散的火鍋市場格局中,海底撈品牌始終在火鍋類排名第一,憑藉較好的體驗,海底撈開始了驚人的擴張速度——要知道,一家餐飲連鎖的核心增長來源就是門店快速擴張。從2015年到2019年,海底撈總門店數從146增加到768家,複合增速51.4%

這才僅僅是開始,樂觀估計下,海底撈的門店天花板將達到4000家;而保守估計下,海底撈門店也至少可以達到2000家,與現有成熟城市發展現狀可以相互持平。

圖6:海底撈火鍋門店,來源:網絡

此外,海底撈的低成本擴張還有一個巨大優勢:地租成本低廉。

在海底撈的優勢服務支撐下,海底撈的翻臺率極其穩定,客單價持續提升,同店規模和結構調整影響銷售增長率,而這些服務的好口碑自動帶來流量,因此海底撈在各大商圈都享受了極低成本的租金要求。

要知道,餐廳核心成本的巨大佔比是租金,因此能夠享受免租要求成為了海底撈其他對手無法比擬的核心優勢。

02

海底撈的估值邏輯變遷

憑藉良好的賽道和無敵的模式,海底撈就此開啟了股價高速飆升的過程:2019年,海底撈股價漲幅82%,而到2020年10月20日,海底撈股價漲幅更是高達75%。

連續兩年的飆升,驗證了那句話,牛市行情裡,業績不重要,重要的是賽道。

這句話雖然有調侃成分,但也有其事實:因為在整個過程中,除了業績的增長之外,海底撈的估值模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低利率環境下,火鍋賽道的確定性是所有投資者對其追捧的核心原因,對中國未來消費大賽道的熱衷,本身就會給海底撈帶來不錯的估值體系。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海底撈的高市盈率本身就反映了投資者對於海底撈恢復盈利能力的信心。

其次,海底撈的低成本自我複製的路徑成功打通,意味著投資者可以放心大膽的將未來海底撈開店2000家門店天花板的情形進行DCF(現金流折現)估值測算:

與對海底撈歷史上用當期盈利能力+一個增長率來進行估值不同,投資人能夠清楚地模擬出海底撈達到2000家門店之後的盈利能力,同時憑藉這樣的盈利來對當期進行推算,考慮到實現這個盈利能力的低波動性,對海底撈給出一個近3000億市值的牛市終極估值似乎也並不違和。

從一個估值區間在20-30倍之間徘徊的餐飲普通企業,到未來4-5倍擴張不是夢的絕佳賽道龍頭,海底撈估值常年名列餐飲行業頭名並不奇怪。

03

海外投資者的完美想像

除此之外,海底撈的估值飆升還有一層海外投資者的原因。

與中國相同,美國餐飲行業同樣出了許多長期牛股,無論是之前所向披靡的麥當勞(NYSE:MCD),還是最近這些年風靡一時的達美樂披薩(NYSE:DPZ),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與海底撈有許多相似之處:美國巨大的餐飲消費市場,以及這些公司已經跑通的低成本高效率的擴張之路。

圖7:達美樂披薩,來源:網絡

對於與海外資本相互連通的港股來說,機構投資者對中國餐飲業同樣會抱有美好的想像。無論是呷哺呷哺(HK:00520),還是最近火爆一時股價翻了3倍的九毛九(HK:09922),無一不是和海底撈一樣,股價一飛沖天。

而這些公司也全都擁有相似的兩大估值支柱:極佳的擴張賽道和驍勇的擴張模式。

因此,外資機構投資者本能的中美類比,也是讓這些公司估值增長的重要原因。

04

殺估值的時刻隨時到來

不過,此刻的投資者必須要明白:擁有極佳賽道,和看似無敵的擴張模式,以及海外投資者的看好,雖然短期帶動了估值快速上升,但長期看,共識的價值也非常脆弱。

其中主要的原因仍然是,海底撈極高估值需要業績兌現。

現在海底撈700餘家門店,總市值將近3000億港幣,單一門店估值相當於4億左右,無論是考慮到海底撈的品牌,還是低租金高效率的盈利能力,這樣的估值都突破了想像天花板。

火鍋黃金賽道的美好前景,門店擴張的輕鬆平常,以及投資者的粉紅色想像,這些都是建立在共識和預期的基礎上。而眼下冷冰冰的常識是,對於一家火鍋店來說,單一門店給4億估值的簡單數學才是真正難以逾越的障礙。

此刻海底撈的高估值才是他最大的風險:因為想要兌現這個估值,海底撈要過三重天:不僅需要完成2000家門店的擴張任務,還需要繼續維持高運營效率和低租金開支,此外還要能保證投資者對這種確定性溢價買單。

而一旦這三重天有一個支柱沒有完成,海底撈此刻的估值就很難支撐,殺估值時刻就隨時到來。

不過在此之前,空頭還須準備更為充足的籌碼用以「shorting」的補倉,畢竟如它們早已瞭然的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前十大多頭席位,當前已經合計佔了海底撈99.06%的持股。

原標題:《多空鏖戰海底撈:平均一個店面能值4個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海底撈——我的決策過程
    據招股說明書和各年年報,2015年至2019年,海底撈租金佔比都在4%左右,為同行最低,海底撈餐廳大部分位於商圈內,低租金自然是因為海底撈自帶引流功能,類似蘋果店的低租金邏輯。可以推測的是,大部分情況下,海底撈店開在哪,食客的隊伍就排到哪,店面所在的商圈為流量買單,才降低了租金價格。這追著海底撈排隊的現象,稱它為品牌護城河,不為過吧?
  • 智氪研究 | 火鍋店也能倍速擴張?海底撈招股書裡藏了這幾招
    家,這意味著海底撈幾乎要在今年「再複製」出一個海底撈,它能成功嗎?據海底撈招股書,海底撈門店數量從2015年初的112家增至2017年末的273家,新開餐廳一般在1-3個月內實現首月盈虧平衡,在2015-2016年,大多數餐廳在6-13個月內實現現金投資回收。
  • 每60分鐘新開1店,一家雞排店年收入抵一個海底撈!
    在國內,雞排店以每小時新增一家的速度「病毒般」增長,最有名的雞排品牌店面近萬家,據說年營收直追海底撈;在國外,漢堡王18億美金收購了炸雞連鎖品牌Popeyes……這個賽道有多大?超乎你的想像!更驚悚的是,業內人士稱正新去年銷售額達到70億。如果屬實,那麼簡直跟海底撈有一拼了——這個數字,是海底撈去年的營業額。連人氣爆棚的影帝黃渤都成為正新雞排的品牌形象代言人,而且熱門綜藝節目《極限挑戰2》還為它推出了「專場版」。這不是一家品牌的個性化發展,而是行業的共性發展態勢。
  • 海底撈張勇稱做大為了職工能買上房,新加坡老闆繼續畫餅激勵員工
    在國內市場發展順利賺取了巨大利潤的海底撈是第三產業中的黑天鵝,從中國川味火鍋起家的海底撈老總卻早已不再是中國人。2018年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走入大眾視線的張勇才被發現早已移民新加坡。在上市一年後,張勇以138億美元身家(約合987億元人民幣),問鼎新一屆新加坡首富。
  • 海底撈打破「食物鏈」的道理
    可以說,在海洋食物鏈的金字塔裡,底層浮遊動物所提供的熱量遠遠超過上層魚類能提供的熱量。藍鯨的越級進食解決了食物不足的後顧之憂,為它巨大的體形提供了堅實後盾。同樣的,在餐飲的龐大世界裡,海底撈這個巨型生物要想繼續活下去,同時獲得投資人的可持續性的看好,單純靠口味、服務和開店速度已經遠遠不能支撐,它必須要做的就是打破原有的生態邏輯,重構自己的發展藍圖。
  • 海底撈鬧哪樣,漲價猛,道歉快,為什麼扛不住了
    網友:海底撈開業啦!去吃!去吃!網友:結帳時,咦,怎麼漲這麼多?海底撈:各位各位,我們平均只漲6%。網友:太坑爹了!1片土豆合1.5元,1碗米飯漲到7元……海底撈……海底撈:各位各位,我道歉。
  • 稜鏡| 捐款五千萬的胖東來,一個河南三線城市「零售業海底撈」
    憑藉極致服務,胖東來被譽為「零售業海底撈」,甚至引來小米創始人雷軍朝聖並發微博稱:它在中國零售業一直是神一般存在。「賺錢不能賺多,合理就好。零售業有3%-4%淨利潤率就可以了。低了不行,高了我們也不要,保持這個值就行。」在2019年一次採訪中,於東來表示,自己對於店面增長沒有目標。於東來想締造一個商業理想國,但現實生意中的衝突時有存在。
  • 開6000家店後,賣麻辣燙的楊國福離海底撈還有多遠?
    標準化對於一家連鎖品牌的意義很重要,主打標準化也是海底撈成功將火鍋業做大做多,豪放開店,支撐千億市值的重要砝碼。  操練8年後,頤海國際正式成立,成為海底撈集團的獨家火鍋底料供應商。目前,海底撈淨利潤率不足10%,頤海國際2019年的淨利潤率還能保持在16.77%的高位。
  • 人力成本暴漲5成,海底撈部署的1000臺傳菜機器人夠用嗎?
    海底撈也肯定,人力成本的上升主要由於業務的擴張和員工薪資水平的提高。在海底撈的計劃裡,2020年底預計將達到1000店,並不會放緩擴增的規模。對於估值高達64倍PE的餐飲集團而言,擴大店面覆蓋實屬必要的選擇。
  • 第一次去海底撈吃火鍋,排了這麼久的隊,可這樣的服務我覺得值!
    第一次去海底撈吃火鍋,排了這麼久的隊,可這樣的服務我覺得值!冬天的時候大家最想吃的美食是什麼呢?首選肯定是火鍋吧!火鍋其實作為一個超級美食,不分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品嘗的,只不過冬天人們更為喜歡。這時候就有人站出來了,去吃海底撈啊!海底撈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由於太有名了,排隊的人超級多,而且不是排一會兒就好了,而是要排上幾個小時,好幾次小妖去吃海底撈的時候都趕上要排隊好幾個小時,但是後來有一次終於讓小妖趕上等了一小會兒就能吃的時候了。但是這份等待也是值得的。
  • 海底撈深度解析:六問六答,尋找火鍋龍頭的第二成長曲線
    ②二線城市:截至 2020 年4 月,海底撈在 34 座二線城市共布局 334 家門店,二線城市共有 1,431 個商圈,平均每個城市擁有 42 個商圈,海底撈門店的滲透率為 23.34 。2019 年,海底撈在二線城市的翻臺率為 4.9 次/天,門店加密動力更強。三線及以下城市施力尚淺,下沉潛力強勁。
  • 海底撈直面中年危機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假設 以4 次/天翻臺率,粗略估算: 4人/桌x4次/天x70(平均餐位/店)x365天x3000家=12.3億人次 3000家門店的海底撈,每年就餐人數將超過 12 億人次,這也意味著有3 億人每個季度會去1次,或者有 1億人每月會光顧1次海底撈。 目前海底撈有768家門店,僱傭員工已達10.3萬,人力成本近80億元。
  • 和海底撈一樣的危機公關,太平洋咖啡卻遭慘罵?
    而上述的太平洋咖啡發布的說明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幾點:1、態度誠懇,並提出補償;2、對涉事門店停業整頓,嚴格檢查各個生產環節,以查清問題;3、聲明自己的原材料儲備嚴謹;4、對所有門店更嚴格的自檢;5、感謝大家的關注並表示歉意但是這份與海底撈態度相同的說明,並沒有給太平洋咖啡的公關帶去同樣的結果。
  • 張勇身家41億背後:曾獲馬雲投資 產業遠不止海底撈
    1994年3月20日 ,簡陽海底撈火鍋店正式營業。四川簡陽也是張勇的老家。這一年,他和朋友湊了8000塊,打了四張火鍋桌,憑藉細緻的服務,這位不懂火鍋的外行漸漸有了回頭客。  按照官網的描述,海底撈在全國57個城市有190家直營店。走過二十多個年頭的海底撈慢慢把眼光放到國外,在新加坡、美國洛杉磯、韓國首爾、日本東京合計開了9家直營餐廳。
  • 烏雞卷中吃出塑料片,海底撈回應了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注意到,這個七月,海底撈很忙。  7月6日晚,海底撈發布了上半年的業績預告,稱該期間收入相較於2019年同期下降約20%,且由盈轉虧,主要是受疫情影響。  7月20日,因2019年年報中數據出現錯誤,海底撈又在當日發布了澄清公告。
  • 鮮美牛肚嚴重「縮水」 「海底撈」請給我一個說法
    那麼,這種「海底撈」牛肚究竟有多大水分呢?記者展開了多方調查。 讀者投訴 看上去很美拿到手縮水 「當初之所以選擇『海底撈』,就是覺得這是個值得信賴的大品牌,可產品到了,卻讓我太失望了。」
  • 在海底撈等位,排隊折個星星,折一個抵5毛?你操作過嗎?真相是這樣的..
    說起海底撈,那真是個神奇的存在——這家在全球擁有超過200家直營餐廳的火鍋店,時不時就會因為一些「逆天的服務」上熱搜。這不,這兩天,微博上這樣一張截圖又火了————真的假的?沒事排隊折個星星,一個抵5毛?——那杭州海底撈可以折星星嗎?可以我馬上去!
  • 直擊用工荒痛點 海底撈機器人跑腿送餐很給力
    近兩年,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傳菜機器人、收臺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這些餐廳機器人能做很多事,比如跑腿送餐,回收餐具,甚至是招呼來賓!  來源於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擎朗智能)的海底撈機器人因為表現突出,被網友津津樂道。
  • 印尼、越南、臺灣加權、日經、印度等多空形成怎樣的區域布局
    多空主力分析,多方主力、空方主力貢獻率77.77%、22.23%,主要貢獻為多方主力。漲跌,印尼雅加達綜合、臺灣加權2家強勢上漲平均漲跌1.24%,越南胡志明、日經225、印度孟買SENSEX等3家震蕩上行平均漲跌0.73%。市場預期評判,印尼雅加達綜合、越南胡志明、臺灣加權等5家同市場預期。
  • 美國時代周刊:疫情籠罩白宮;顧客花40元可購買海底撈插隊服務;湖北...
    305個基點。同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均創下2019年4月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最高飆升逾10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7119,較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升值超900個基點。截至發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7050,盤中一度升破6.7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