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暴漲5成,海底撈部署的1000臺傳菜機器人夠用嗎?

2020-11-26 中華網

3月25日晚,海底撈發布2019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海底撈實現營業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增長42.44%。

與2018年財報相比,2019年報在新技術上的成果收穫頗豐:2019年海底撈開設了3家新技術餐廳,其中包括首家海外新技術餐廳;機械臂自動上菜、中央廚房、智慧配鍋機=在多家門店小範圍應用;傳菜機器人已部署超過1000臺,大幅豐富顧客的就餐體驗;後廚清洗設備全球部署超過500家,讓後廚員工更輕鬆。

在2019年一年間,機械臂、傳菜機器人、自動清洗設備等高科技設備迅速在海底撈投入使用,為何海底撈急於推進新技術的應用?

規模經濟效益降低,一二線餐廳觸及天花板

2019年,海底撈新增門店308家,全球總門店數達到768家,在這樣的高速擴張下,隨之增加的還有人力成本,財報顯示,2019年海底撈共發生員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資、津貼和福利)人民幣79.926億元,相比2018年的50億元同比增長了58%。

海底撈也肯定,人力成本的上升主要由於業務的擴張和員工薪資水平的提高。

在海底撈的計劃裡,2020年底預計將達到1000店,並不會放緩擴增的規模。對於估值高達64倍PE的餐飲集團而言,擴大店面覆蓋實屬必要的選擇。

有行業人士分析,當餐廳建設完畢投入運營後,基本的增長已成定勢,繼續獲得同店收益上升,則需要通過提升客單價或提升運營效率來實現。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提價的空間極小,而海底撈大部分店面經營時間已達到19小時以上,外賣業務也已較為完善,同店的增值空間不大。

從財報來看,海底撈的同店增長表現的確不如人意,2019年同店銷售增長1.6%,幅度較小,在一二線城市的海底撈同店銷售均表現為負增長。而在另一個餐廳的關鍵指標——翻臺率上,海底撈的表現也讓人憂心忡忡,海底撈一線城市餐廳的翻臺率為4.7次/天,去年同期為5.1次/天;二線城市餐廳的翻臺率為4.9次/天,去年同期為5.3次/天,均部分下降。

同店增長的緩速提升與翻臺率的下降再次證明了一個事實,海底撈只能通過不停開店以刺激進一步的增長。

然而,原材料與人力成本的上升是一家企業所無法控制的情況。在原材料上,海底撈自建了以頤海、蜀海供應鏈、扎魯特旗海底撈等子公司,以降低原材料的成本;而在人力成本上,新技術則是關鍵。

低成本高效率,傳菜機器人價值凸顯

財報強調,包括傳菜機器人、後廚清洗設備在內的新技術具有「豐富顧客就餐體驗」與「讓員工工作更加輕鬆,使他們能更好地服務顧客」的價值。

根據海底撈所採用傳菜機器人「歡樂送」的研發公司普渡科技數據顯示,「歡樂送」一天配送數量在300盤以上,高峰期能達到400盤,相當於1.5~2名普通傳菜員的效率。

而在成本上,通過財報計算出的2019年海底撈員工人均成本約為7.8萬元,而海底撈採購傳菜機器人的成本僅為人均成本的一半。

當然,以服務為核心的海底撈並不會捨棄人工服務,只是將員工工作的重點轉移,更好地進行提供海底撈特色的高質量服務。

海底撈在使用機器人後,主要採用的是以優化排班的方式進行人力結構優化,不僅在高峰期時大大減輕了員工工作強度,在夜班時期更達到了完全的「無人配送」。

餐廳經理表示:「過去夜班期間,通常一個時段就幾桌客人,如果讓正在打掃衛生的員工來服務,也會讓顧客感到不愉快。現在我們完全不用安排傳菜員了,有機器人就夠了。」

目前海底撈採用的傳菜機器人在機械化、重複度高的傳菜任務上,已達到了效率比人高、成本比人低的程度,再加之年初疫情催生的「無接觸配送」熱潮。不難想像,2020年的海底撈將進一步重視傳菜機器人的大規模推廣。

進軍下沉市場,新技術成功經驗能否複製?

當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新店表現乏力時,三四線市場卻表現強勁,同店銷售大幅增長了8.3%,同店翻臺率增長0.4,整體營收增長71%至57.79億元,佔據餐廳總收入比重提高2.1%,這意味著海底撈在低線城市的下沉市場的增長空間更大,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

相對於機器人在一二線市場既能節約成本,又符合一二線年輕人追逐新鮮感的特質,實現引流聚客的作用,頂著「高科技」的新技術能否在下沉市場同樣有亮眼的表現?

一方面,機器人降本增效的能力同樣在下沉市場適用,針對價格敏感度高,對服務質量要求相對不敏感的低線城市顧客,採用機器人配送以此節省人力成本的價值將更為突出;另一方面,智慧化餐廳的構建能幫助海底撈在三四線城市突出品牌差異化,以此尋求更高的提價空間。

事實上,普渡科技也表示目前積極推進機器人使用的海底撈門店中,低線城市的比例並不低,而且使用意願也很高。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低線城市運營在新技術上的重視。

從財報整體看來看,海底撈在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翻臺率等關鍵數據上略微下降,在三四線上展現巨大潛力。然而部分數據的下降僅是與其自身相比的結果,即使是下降後的4.7的翻臺率,在同類型餐廳多為2~3的翻臺率下,海底撈的翻臺率可謂是獨領風騷,而其一線城市客單價更是突破百元,這也讓其他餐飲品牌難以望其項背。

但追求增長空間是高估值企業不可避免的使命,海底撈提出的新技術能否幫助其突破瓶頸,甚至在疫情後造就進一步增長?行業在等待著海底撈給出這個答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智能化餐廳升級計劃:有擎朗智能傳菜機器人就夠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在一線城市本來用工成本就高,社保基數還在逐年上漲,節日期間漲工資無疑更加了隱形成本,小時工在餐廳傳菜的提供上,很多時候很難跟上老員工的節拍,也需要進行上崗培訓。所有,要想徹底解決用工危機,關鍵還是要解決老闆們的觀念,比如,啟用不知疲憊、兢兢業業,無需加薪,始終堅守崗位的傳菜機器人。
  • 從無人駕駛到室內送餐,擎朗智能傳菜機器人來頭不小
    人工智慧、機器人在2018年以更為頻繁的姿態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中,無論是進出酒店、餐廳還是一些娛樂場所,機器人為人服務已經頗為常見。而具體到商界聯合,AI科技機器人跨界多行業,為傳統行業賦能,更是成為2018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熱門橋段。
  • 直擊用工荒痛點 海底撈機器人跑腿送餐很給力
    近兩年,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智能產品,傳菜機器人、收臺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這些餐廳機器人能做很多事,比如跑腿送餐,回收餐具,甚至是招呼來賓!  來源於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擎朗智能)的海底撈機器人因為表現突出,被網友津津樂道。
  • 擎朗機器人再合作海底撈 大受食客歡迎
    近日,上海松江區新松江路東鼎購物中心的海底撈,也迎來了機器人傳菜員,颳起智慧餐廳之風。  可傳菜可收盤 擎朗機器人又走進海底撈一分店  據了解,繼與海底撈上海龍茗路店、北京中駿世界城店達成合作之後,擎朗機器人又與海底撈松江東鼎購物中心店合作。目前,2名「花生」機器人傳菜員已經成功入職,和店內服務員協作,傳菜送餐,回收餐具,幫助提高服務效率,減輕工作負擔,將服務員從一些簡單、重複、費時的工作中釋放出來,做一些更有價值的事情。
  • 送餐機器人餐飲行業智能化轉型關鍵
    廈門已有餐廳嘗試使用智能化的餐廚設備、收銀系統、送餐機器人,以減少用工成本、提高服務效率。   廈門的知名餐飲品牌佳麗海鮮大酒樓蔡塘店、環島店已開始使用送餐機器人,用於包廂菜品的傳菜工作,後廚到包廂的通道相對寬闊且人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送餐機器人的優勢。
  • 從「非必需」到「新標配」,機器人成餐飲業持續回暖好幫手
    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一點是得益於AI算法突破,以及生產供應鏈的成熟,送餐機器人全面落地餐廳場景成為可能,其實用價值和市場普及率都有了全面提升,且隨著送餐機器人「導航、避障和多機協作」三大核心功能的升級,送餐機器人的配送效率大幅提高。
  • 告別用工荒 擎朗傳菜機器人智能表現讓人滿意
    擎朗機器人聯手海底撈當然,面對傳菜機器人這一產品,有人看好TA的發展前景;也有人對其唱衰,認為TA只是個吸引眼球的機器;有人認為機器人上崗,負責傳菜工作,就把人員裁掉,由機器人去替代工作,那是非常愚蠢的。
  • 2019年想創業 做傳菜機器人代理加盟項目選擎朗智能
    擎朗機器人上崗海底撈隨著省錢省心、節約人力、聚集人氣,自帶天生營銷和高效屬性,吸引並留存客戶,替代流失員工,極大的提升行業的認知效率,運營效率的傳菜機器人進入餐飲市場,已成為餐飲業降本增效的首選,傳菜機器人進入餐廳的職責,就是要讓解放餐廳千千萬萬的傳菜員雙腿,從事服務食客的輕鬆崗位,並幫助餐廳轉型升級。
  • 擎朗送餐機器人「上崗」全球400多家餐廳 引領餐飲智能化進程
    老販網紅火鍋西安經開區門店,當您點完餐後,為您送餐到桌的不是傳菜員,而是一個萌萌的送餐機器人。這樣的機器人配送場景,不僅為老販網紅火鍋餐廳帶來超高新客到店率,更是快速積累了一波用戶的口碑好評。這個叫「花生」的送餐機器人,出自專注於室內無人配送機器人規模化普及與落地的擎朗智能。
  • 擎朗餐廳機器人——24小時好幫手!
    在用人成本居高不下、行業人才流失不斷的境況下,餐飲企業除了多渠道招人和想方設法留人外,還有其他辦法嗎?用新科技減少甚至代替部分重複崗位的人工,是目前很多餐飲企業解決用工難、招工難等問題的一種常見方式。比如,火鍋行業領頭羊海底撈集團,創新啟用上海擎朗智能的花生傳菜機器人及花生收臺機器人,提高餐廳服務效率,節約後廚人員成本,受到不少消費者的五星好評。
  • 送餐機器人實現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
    原料、人力、租金一直以來是餐飲行業成本的三座大山,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餐飲行業人力成本上升尤為明顯,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壓,發展的空間與速度受到了大幅度限制。送餐機器人緊密圍繞餐廳場景需求設計,實現低成本的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
  • 送餐機器人多少錢?日薪不到70元全年工作無休
    因為在消費市場持續擴大的同時,餐飲業的「租金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毛利低」的「三高一低」問題仍未得到解決。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高成本低利潤已成為餐飲業面臨的現實。數據顯示,人力成本每年上漲速度超過13%,而年收入同比上漲為9.5%,人力成本的上漲幅度仍高於收入的漲幅,高昂的人力成本在未來依舊是餐飲行業的痛點所在。
  • 送餐機器人等創新模式助力餐飲行業復甦發展
    在這一新課題面前,全球餐飲服務機器人擎朗智能早已總結出規律,要想挺過至暗時刻,關鍵的突破口就是如何打破由於疫情管控而帶來的堂食人流量減少的現象,由此可見,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人員接觸的送餐機器人現階段及未來仍然是助力餐飲行業戰勝疫情的重要途徑。
  • 擎朗送餐機器人與上千家餐飲品牌合作 打造全新餐飲配送服務
    從首家智慧餐廳至今,海底撈在全球餐廳中運用958臺傳菜機器人;巴奴陸續在旗下30間餐廳啟用近百臺機器人,協助服務人員傳菜,解放服務員雙腿;外婆家從去年在等位區上線200個送小吃機器人,到今年疫情復工堂食啟用送餐機器人跑堂傳菜,避免人員接觸…… 頭部中餐連鎖餐飲品牌在共同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智能化升級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招聘求職100個短缺職業排行榜》雲啟資本董事總經理陳昱告訴智東西,隨著人口紅利的消退,中國經濟進入了結構性轉型的關鍵階段,其中餐飲行業擁有4萬億的巨大市場,對於機器人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機器人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也起到了營銷引流的作用。基於對這一市場前景的看好,雲啟資本在幾年前就開始對送餐機器人進行投資。
  • 萬臺送餐機器人落地真相:錢少事多還聽話
    機器人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也起到了營銷引流的作用。基於對這一市場前景的看好,雲啟資本在幾年前就開始對送餐機器人進行投資。穿山甲機器人餐飲機器人大區總監張利強告訴智東西,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送餐機器人行業銷量幾乎有1萬臺左右,預計2021年銷量可達2~3萬臺。
  • 『豪渝火鍋』的機器人傳菜員在朋友圈火了
    這家火鍋店上菜的「夥計」竟然是機器人》。都昌縣新光明餐飲服務有限公司景程新天地一樓,『豪渝火鍋』引進機器人傳菜員,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引得店內人氣爆棚。《都昌新聞網》報導擎朗送餐機器人  此前,火鍋行業標杆企業海底撈斥1億巨資打造了國內餐飲火鍋界第一家"智慧餐廳」,為行業樹立了變革與創新的標杆,傳菜機器人一度活躍在抖音、微博門戶平臺及朋友圈。
  • 疫情之下的2021 擎朗送餐機器人繼續助力餐飲行業扭轉局面
    以花生送餐機器人來說,花生送餐機器人主要為餐飲業提高服務效率,減低人工成本,打造服務特色。除了跑堂傳菜,它還能被用於餐廳空盤迴收,辦公場所端茶遞水、收發快遞、傳送外賣,以及為酒店行業提供物品配送等服務。目前,擎朗送餐機器人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餐飲品牌合作,如海底撈、外婆家、Spacelab失重餐廳、口碑智慧餐廳、巴奴毛肚火鍋等。
  • 從「噱頭」到「實用」,疫情下餐廳機器人火了!
    2018年,隨著AI算法突破,以及生產供應鏈的成熟,送餐機器人全面落地餐廳服務場景成為可能, 其實用價值和市場普及率都有了全面提升:  1. 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實用性大幅提升;  2. 「勞動力」屬性突顯,投資回報率超過人力傳菜;  3. 客戶主要來自於一二線城市,行業頭部客戶大批量採購與應用。
  • 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 擎朗送餐機器人成全場焦點
    2020年12月1日-5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以「餐飲新時代·品牌新徵程」為主題,吸引了餐飲界、文化界、學術界、傳媒界、管理界、大數據等跨界影響力人物及國內外眾多知名餐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