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噱頭」到「實用」,疫情下餐廳機器人火了!

2020-11-26 新華報業網

  進入3月後,餐飲行業復工按下了「快進鍵」。為了保障門店安全運營,打消顧客消費疑慮,幫助餐企實現「無接觸」服務的送餐機器人受到了極大關注。

  疫情下,超高人工成本支出讓很多餐企不得不裁員或降薪,大家迫切需要尋找更低成本的用工方案。成本已經大大降低、完全具備實用價值的餐飲機器人將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01

  機器人成餐企復工好幫手,

  關注和需求明顯提升

  日前,外婆家開放堂食,除了餐廳全面消殺、顧客用餐登記、一米桌距就餐等安全措施外,還特別介紹部分門店將由機器人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

  這裡,送餐機器人的出現絕非噱頭。

  服務員頻繁與顧客接觸,傳菜過程中可能造成接觸傳染,萬一有人在店內感染,對品牌的影響極大。而機器人送餐,完全滿足餐廳對餐品衛生、安全多項訴求,可以消除餐飲人和消費者心中的恐懼。

  廣州酒家亦將機器人送餐列為復工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送餐機器人能實現「無接觸」送餐務,在疫情尚未消除的情況下,比人工服務更有優勢。

  巴奴火鍋尚未全面恢復堂食,大部分門店仍以外賣為主,送餐機器人也擔起了關鍵的外賣「送餐」任務,員工只需在店內檔口打包菜品,交給機器人運送至門口配送區域,並語音提示外賣配送員拿取餐即可。

  「對消費者來說,送餐機器人的『無接觸』配送,有效隔絕了配送過程中人員可能造成的汙染,可以讓他們更放心點餐。」巴奴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定程度上,疫情加速了餐飲行業對送餐機器人的關注和需求,給餐廳機器人應用起到了很好的市場教育作用。

  「這兩個月,不管是我們送餐機器人運營維護人員的工作量還是機器人的租賃量、銷量都有明顯的增長。」擎朗智能創始人李通告訴紅餐網(ID:hongcan18)。

  △ 機器人幫助醫務人員送物品

  擎朗智能成立於2010年,專注於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和商業落地。疫情爆發時,他們第一時間注意到醫院、酒店等隔離點的物資運送風險,於是免費馳援100多臺機器人,協助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完成一些簡單、高重複性工作。此外,他們還與中國飯店協會、美團聯手,推進送餐機器人落地雲海餚、漢堡王等首批「無接觸餐廳」。

  這一系列行動引發了大量關注,抖音上一個擎朗送餐機器人的視頻播放量能達到6千多萬閱讀量和175萬的點讚量。「有很多此前不怎麼關注機器人的餐飲人注意到了送餐機器人,並開始聯繫我們,整個過程極大推進了送餐機器人在餐廳應用的市場教育。」

  而他同時也認為,機器人送餐在疫情期間獲得高關注度、市場逆勢上揚並不是偶然,因為在此之前,送餐機器人在餐廳的應用已經成熟,並受到了諸多品牌的認可。

  02

  從「噱頭」到「實用」

  餐廳機器人使用正在常態化

  2018年以前,大部分餐飲人對機器人的印象還是「噱頭」、「不實用」,說起機器人餐廳則直接定義為「網紅餐廳」。

  李通認可這一判定,他介紹,國內餐飲機器人概念興起於2010年,那時機器人採用的是磁導航技術,機器人只能沿著鋪好的軌道運動,行動十分機械、不靈活。而餐廳使用機器人也多半也是想製造「營銷噱頭」,吸引消費者,因此機器人對餐廳並沒有多大的實際助益。

  媒體報導亦可以再現當時的泡沫情形。2010年-2015年,機器人餐廳湧現的報導頻出,緊接著在2016年大批機器人餐廳倒閉,餐飲行業內對機器人的態度迅速從好奇—質疑—失望,餐飲機器人幾乎被打入冷宮。

  △ 餐飲配送機器人市場變化曲線,圖片來自擎朗智能

  「早期的磁條機器人無法提高餐飲的運營效率,毫無實用價值可言,我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研發重點放到了提高機器人的配送效率上。」李通介紹,針對餐廳的實際需求,擎朗不斷克服算法挑戰,推動無人配送機器人的迭代。

  2018年,隨著AI算法突破,以及生產供應鏈的成熟,送餐機器人全面落地餐廳服務場景成為可能, 其實用價值和市場普及率都有了全面提升:

  1. 生產成本大幅下降、實用性大幅提升;

  2. 「勞動力」屬性突顯,投資回報率超過人力傳菜;

  3. 客戶主要來自於一二線城市,行業頭部客戶大批量採購與應用。

  而在送餐機器人從萌芽-泡沫-衰退

  ,

  再到取得突破性成長的同一時期,餐飲行業用人矛盾也不斷凸顯。用人成本高漲和服務人員「老年化」並行,餐飲行業始終困在招工難、留人難、成本高的漩渦中。

  而這次疫情更是暴露了行業高用工成本的風險——在餐廳被迫停業長達兩個月的情況下,過高的人工成本壓力讓餐企岌岌可危。不管是西貝、老鄉雞等這些頭部大餐企,還是中小餐企,皆不能避免。

  這也促使餐飲人更迫切地尋找降低人工成本的可行方案,而送餐機器人無疑是一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極佳選擇。

  在送餐機器人生產成熟、成本降低,餐飲用工成本高漲的大背景下,餐廳機器人使用變得常態化, 海底撈、巴奴火鍋、廣州酒家、外婆家等一大批餐飲頭部品牌開始在餐廳中使用送餐機器人。

  2018年底起,巴奴火鍋在30間餐廳內啟用了70餘臺送餐機器人。其工作人員介紹,客流高峰期這些送餐機器人主要協助服務人員傳菜,客流低峰時就完全以送餐機器人傳菜為主,服務員解放休息。

  「送餐機器人相比人工可以達到1:1的替代率,將服務員從原來的高頻次重複枯燥的工作中解放,提升了工作效率與服務的同時也降低了餐廳的用工成本。」

  以他們正在使用的擎朗送餐機器人為例,4層託盤,一天可24小時工作,完成300-450盤餐食配送,而一個人一天最多配送200盤。

  而成本方面,對比2018年住宿和餐飲業就業人員45305元的平均工資,一臺擎朗送餐機器人的租金是每月3000元(99元/天) ,對比之下,優勢顯而易見。

  廣州酒家同樣認可送餐機器人的使用價值,作為餐飲老字號,廣州酒家積極擁抱新事物,去年他們在4個門店中啟用了5臺送餐機器人,協助服務員的工作。

  「2臺送餐機器人節省了約4名傳菜員的重複勞動。」其工作人員表示,送餐機器人最大的作用就是優化人力,解放「傳菜員」雙腿,讓他們從事更為輕鬆、有價值的餐飲服務工作。

  03

  餐廳走向智能化、無人化,

  機器人使用時機已到

  2018年海底撈全球第一家智慧餐廳的開業給行業的震撼至今仍在,在行業老大哥的影響下,越來越多餐企業開始嘗試在餐廳中啟用機器人替代人工,完成餐廳中機械、重複的工作。

  機器人在餐廳中的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寬,不僅僅是送餐,機器人在迎賓、點菜、炒菜生產等環節的應用也日益成熟、普及,消費者群體以及行業人士也不再以「噱頭」的眼光看待機器人,而是更關注其實用價值。

  近日,餐飲機器人第一品牌擎朗智能亦宣布在2019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 投資方為源碼資本、華登資本、上海科創基金、索道資本、雲啟資本以及遠望資本。李通表示,加上同年2月份的PreB輪融資,兩次融資金額為2億元人民幣。

  擎朗目前與國內百強餐飲品牌的合作達到了65%的品牌覆蓋度,為海底撈、外婆家、廣州酒家、豐茂烤串等餐飲百強品牌提供無人配送機器人解決方案。2019年擎朗機器人出貨量逾3000臺,市場覆蓋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等全球近20個國家和地區。

  資本青睞+廣闊的市場覆蓋率,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擎朗機器人在餐飲行業的巨大潛能。

  李通認為,餐飲機器人已經到了一個可規模化發展的時間點,雖然目前餐飲行業受疫情影響損失慘重,但疫情之後,大家更注重公共衛生,無接觸配送機器人會成為餐廳復工的標配產品,對於擎朗來說,這也是快速擴大市場規模的最佳時機。

  而在機器人研發生產領域,擎朗具備的3大優勢,也將讓其發揮更大的市場潛能。

  1. 算法優勢。 機器人的迭代更新全依賴於算法,擎朗的無人駕駛算法是行業內最先進的。

  2. 產品穩定優勢。 擎朗是國內第一家使用流水化生產線的智慧機器人研發生產商,在產品穩定性行業領先。

  3. 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 擎朗擁有近300人的團隊,在北上廣深等14個城市擁有直營公司,同時承擔獲客和運維的工作。

  成立10年來,擎朗一直以務實為企業理念,力求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進行服務型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商用落地。而融資之後,李通表示,他們還將更大力度推動降低機器人生產成本,助力餐飲行業解決用工難題。

  總 結

  機器人實現了從「噱頭」到「實用工具」的蝶變,隨著生產供應鏈的成熟,機器人成本大大降低,而AI算法的不斷突破,也讓餐廳應用更實用、靈活和廣泛。

  疫情凸顯了餐飲行業高用工成本的風險,減薪、裁員都是無奈之策,餐飲人必定需要好好思考更可行、更科學的用工方案,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餐飲人是該重新審視機器人的實用價值了,將餐廳機械、重複性的工作交給機器人,不僅可以降低用工成本,也能解放員工,讓他們投入到更有勞動意義的工作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實用價值。

相關焦點

  • 擎朗智能X龍泉酒店,送餐機器人助力打造智能餐廳
    機器人不僅在外觀上與餐廳熱帶氛圍完美融合,更讓餐廳的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廣受顧客好評。但是,他們今年春節期間遇到了發展路上的攔路虎——疫情期間客流量少,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自1月21日起,龍泉酒店餐廳陸續接到顧客取消年夜飯預訂的電話,2020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左右。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龍泉酒店所有餐飲店都暫停營業,這一暫停就是幾個月,餐飲店虧損巨大。而隨著擎朗送餐機器人的到來,這樣的困境不復存在。
  • 為防控疫情 韓國一餐廳試用機器人提供上餐服務
    :潘曉琳法國《20分鐘日報》報導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法國《20分鐘日報》9月6日消息,活躍於新技術領域的韓國電信公司KT(Korea Telecom)9月1日稱,目前已在首爾的一家Mad for Garlic餐廳應用了名為
  • 疫情下,深圳知名餐企「芙蓉樓」「機器人服務員」受歡迎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東省住宿和餐飲業出現滑坡。面對突發疫情對餐飲企業的衝擊和對從業人員的影響,深圳知名老字號餐企芙蓉樓與餐飲機器人全球標杆企業聯手,啟用集無接觸送餐、高效安全的送餐機器人擔任餐廳「傳菜員」,機器人配送成為一道新的風景線。
  • 疫情下,擎朗送餐機器人助力日本餐飲行業模式新升級
    除了大量外籍人員用於超級商業餐廳等服務外,全球領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擎朗智能的明星送餐機器人Peanut在餐廳服務中也越來越普遍。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原本用於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的機器人變得更加活躍,且愈發受到人們的歡迎。
  • 全球43000餘家餐廳已經使用普渡的服務機器人
    人手不足會導致服務效率與質量的下降,進而影響餐廳口碑,而人力成本的上升又會進一步擠壓餐飲行業的利潤空間。因此,用科技為餐飲業賦能、向智能化發展,成為餐飲業攻克效率和成本困境的必然選擇。   從廚房的智慧烹飪,到餐廳的智能管理,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正悄然出現在大眾視野。
  • 突破人形機器人的傳統設計,讓送餐機器人變得真正實用、高效
    突破人形機器人的傳統設計,讓送餐機器人變得真正實用、高效 2020-11-11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巴基斯坦餐廳引入機器人女服務生,生意蒸蒸日上。人工智慧真的可以取代人嗎?
    這一點毋容置疑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對於「巴基斯坦餐廳引入機器人女服務生,生意蒸蒸日上。」這個事情來講,其中的人工智慧在其中其實只是起到了一個「噱頭」的作用,而它的智能水平還值得推敲。想必這家餐廳的這類機器人只是一個有自動尋徑的機器人,而不能稱作是人工智慧,它的智能水平應該和你我家裡的「智能」掃地機差不多,不如京東的無人送貨車,更不如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
  • 日本餐廳開始機器人無接觸送餐 顧客表示:驚奇,有趣
    除了大量外籍人員用於超級商業餐廳等服務外,全球領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擎朗智能的明星送餐機器人Peanut在餐廳服務中也越來越普遍。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這些原本用於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的機器人變得更加活躍,且愈發受到人們的歡迎。
  • 從「非必需」到「新標配」,機器人成餐飲業持續回暖好幫手
    今年以來,餐飲行業雖然受疫情影響較大,但在挑戰和困境中,行業整體加快了升級轉型節奏,比如餐飲智能化升級在疫情期間需求暴增,且帶動行業整體智能化進程普及。在此背景下,業內認為智能設備行業,如智能迎賓接待設備、自動化送餐機器人、大容量回收設備等將迎來良好發展時機。
  • 希格斯推出,餐飲攬客機器人品牌「四眼超人」助力商戶成為網紅餐廳
    中國第一家運營型服務機器人公司希格斯動力科技公司於8月23日香港召開發布會,面向全球市場正式發布實用型餐飲攬客機器人品牌「四眼超人」,同時發布了以機器人為載體的餐飲網際網路營銷和數據服務「回頭客」系統,餐飲機器人聯盟商家會員服務三款產品。
  • 莫斯科一家連鎖餐廳試驗中國製造機器人充當服務員助理
    機器人服務員的職責有很多——他們迎接食客、接受點餐、娛樂食客、為過生日的人慶生。這些機器人服務員懂俄語、英語和中文三種語言。目前已經有兩個連鎖餐廳中投入使用機器人服務員,但如果試驗成功,那麼連鎖餐廳總部和其它餐廳也增補機器人服務員。
  • 讓人工智慧走進餐廳 擎朗機器人助力餐飲行業模式新升級
    2018年餐飲服務機器人行業大熱的當屬擎朗智能的花生傳菜機器人,落地國內20多個省、直轄市,50多個城市、200多家機構場所,也遠銷港澳臺,甚至是北美、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在餐飲領域引起轟動,被餐廳老闆、員工親切地稱為「餐廳解放雙腿的好幫手」。
  • 送餐機器人實現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
    送餐機器人緊密圍繞餐廳場景需求設計,實現低成本的對餐廳傳菜的人力替代,助力餐廳運營降本增效。送餐機器人作為智能化的科技成果,不僅為餐廳增添了品牌科技元素,更給餐廳顧客帶來更直觀的科技感和趣味性的體驗,成為餐廳重要的營銷手段,助力品牌實現差異化競爭。
  • 義大利首家機器人餐廳落地,技術竟比中國落後了至少3年!
    在技術上,使用了地面鋪設磁軌的方式,機器人只能沿著磁軌移動,不能轉向,不能避障,想要返回出發點甚至必須沿著磁軌完整走完一圈,效率十分低下。儘管機器人餐廳能造成一時轟動,但如果機器人本身不具有過硬的產品素質,無法滿足餐廳經營所需要的效率,一旦新鮮感過去,機器人就將被「打入冷宮」。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正式開業,20秒出...
    「牽手」西門子,智慧餐飲劍指全球第一 6月22日,碧桂園旗下千璽集團打造的機器人餐廳(佛山門店)正式開業,這家「FOODOM天降美食王國機器人餐廳」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這是全球首個技術最先進、業態最完整的機器人餐廳綜合體。 餐廳面積約2000平米,共有炒鍋機器人、煲仔飯機器人、粉面機器人等20餘種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餐飲機器人設備集中「上崗」掌勺,可同時為近600人帶來充滿未來科技感的就餐體驗,提供近200種各式菜品,實現最快20秒即刻出餐。
  • 餐飲消費日漸回暖 普渡科技送餐機器人持續為您「歡樂送」
    11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76億元,同比增長4.3%,比9月份加快1.0個百分點,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疫情以來增速首次轉正;同時美團大數據稱,2020年第三季度新增小店30萬,9、10月份我國服務業小店的消費復甦率分別為
  • 擎朗智能的明星送餐機器人在義大利大受好評
    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企業多為旅遊和餐飲企業,迄今進入破產程序的餐飲企業已多達5000多家。  不過,就在不少餐廳準備關門歇業的時候,部分餐廳積極引進中國爆火的送餐機器人,由機器人給消費者送餐,避免服務中的接觸感染風險,實現「絕地求生」。義大利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平日店內一般都有15名工作人員,但上個月下旬起,店裡只留下了4個服務員與1個送餐機器人協作工作。
  • 中國送餐機器人落地新加坡米其林餐廳!
    最初餐廳嘗試了一種輻射型配送模式,比如 5 個桌子只留一個機器人停靠點,由每一個看臺的服務員輻射到各自負責的桌位。但是運行後發現這樣的送餐效率並不夠高,於是餐廳調整為機器人按照任務單獨送達每一桌,送餐效率得到改善,機器人日配送量可達 400 盤。
  • 疫情之下的2021 擎朗送餐機器人繼續助力餐飲行業扭轉局面
    年末將至,全國疫情再度反撲。據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7例,其中河北14例,遼寧2例,北京1例。 反反覆覆的疫情,讓原本以為終於熬過去了的餐飲人再度陷入迷茫「如何在滿足安全性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提供一頓久違的團圓飯。」
  • 新冠疫情中服務機器人應用案例一覽
    新冠疫情中服務機器人應用案例一覽 (華強電子網消息)新冠疫情下,服務機器人價值凸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防止疫情擴散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