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文信息服務專題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記者胡平超)為幫助境外相關國家和地區有效防控疫情,與海外共享我國抗疫經驗,中國經濟信息社旗下的「一帶一路」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新華絲路於24日推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英文信息服務專題。
-
力戰「新冠」從海龜Turtle機器人底盤開始
「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各行各業都在行動,想辦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打贏這場戰爭。2月4日,工信部發布《充分發揮人工智慧賦能效用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倡議進一步發揮人工智慧賦能效用,組織科研和生產力量,把加快有效支撐疫情防控的相關產品攻關和應用作為優先工作。
-
機器人視界|健全維保服務體系,機器人落地應用後的破局之路
新冠疫情,雖然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讓口罩成為日常標配,但是也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推進數位化時代送來了一股東風,湧現了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無人派件等新態勢新模式,加速了工業4.0的進程。
-
疫情之下,智慧機器人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
疫情之下,智慧機器人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 2020年11月23日 17:0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鍾南山強調,疫情防控工作應堅持科技創新,進一步利用智能化手段來健全預警響應機制,提升防控和救治的能力,有利於切實維護人民健康安全。 在社會需求的催化下,眾多科技力量紛紛登場,為疫情防控開發新產品、新服務、新應用,助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
-
為防控疫情 韓國一餐廳試用機器人提供上餐服務
潘曉琳法國《20分鐘日報》報導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法國《20分鐘日報》9月6日消息,活躍於新技術領域的韓國電信公司KT(Korea Telecom)9月1日稱,目前已在首爾的一家Mad for Garlic餐廳應用了名為
-
行業|新冠疫情會是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催化劑嗎?
其LinearFold算法使新冠病毒RNA分析時間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在當下時間即生命的節點,更顯彌足珍貴。2月5日,工信部發布倡議書稱,鼓勵人工智慧企業和應用單位、上下遊企業聯合攻關,在疫情發現、預警、防治等方面積極做出應有貢獻。為了進一步加快新疫苗、新藥的研發和上市,阿里雲、百度、騰訊、滴滴雲等國內眾多科技公司紛紛向科研機構免費開放自己的 AI 算力。
-
通訊:疫情下韓國首爾加速推進教學機器人應用
新華社首爾11月17日電通訊:疫情下韓國首爾加速推進教學機器人應用新華社記者陸睿「現在新冠疫情怎麼樣?」「為了您和周圍人的健康,外出時請一定戴好口罩。」16日,在首爾市木洞老年福祉文化中心的數位化技能教育課堂,一個名叫「LiKu」的小機器人正與身前的老奶奶對話。
-
智能監測機器人的應用案例
智能監測機器人的應用案例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智能監測機器人的應用案例總體結構 由圖1可知:智能監測機器人應用案例的總體結構基本配置為高清相機、熱像儀、智能終端和運動機器人FLIR熱像儀將日常巡視、夜間紅外巡視、重點設備巡視和特殊巡視相結合,利用多傳感信息融合定位技術,結合電子地圖與路徑規劃完成整個機器人運動導航,準確獲取設備狀態和表計信息,提高視頻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 4、智能監測機器人應用案例的電磁兼容 4.1) 高電壓試驗的幹擾源 弱電儀器鄰近的條件下工作,存在著嚴重的 「電磁兼容(EMC」問題。
-
盤點機器人的行業應用
摘要:本文介紹了機器人在工業和服務業中的不同應用。 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聽到「機器人」第一反應就是充滿科技感但冰冷的龐然鋼鐵,或者就是電影中酷炫的智慧機器人角色。不管是哪種感受,最終都歸結出一個認知,那就是「機器人」是充滿高科技而神秘的,它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
-
服務機器人趨勢、熱點、應用論壇將於12月5日在佛山召開
對服務·特種機器人來說,這場疫情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服務·特種機器人的作用,在更多場景中的應用可能。加上疫情期間開始出現的無接觸需求,機器人的需求會更加廣泛。教育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服務機器人中比較熱門的品類,許多功能不同,針對年齡層不同的教育機器人在家庭、校園中都很受歡迎,隨著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不斷擴大,教育機器人也會有更多落地場景。機器人「無接觸」帶來的監控、巡邏、消毒、配送服務需求將長期延續。 這些在疫情中大顯身手的機器人在疫情過後是會迎來新的市場高峰還是需求不再?
-
服務機器人抗疫系列丨送餐、消毒、導引 助力疫情防控
新一輪疫情來勢兇猛,尤其熱搜不斷的河北疫情,讓人心裡一慌。據河北衛健委統計,1月5日0-24時,河北省已經新增了20例本地確診病例,43例無症狀感染患者;河北政府宣布全省進入戰時狀態,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正在為人們敲響警鐘:必須重視疫情風險,切不可放鬆警惕。
-
新冠滅活疫苗核酸快檢設備將亮相服貿會
9月2日,綜合展區,科技抗疫案例展示區。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在北京建成的目前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產能超1億劑。受訪者供圖序廳24位服貿故事「講述人」首次亮相序廳共分三個篇章。第一篇章為「全球序曲:走進服貿新時代」。通過宣傳片和8塊展板,展示全球服務貿易的發展新趨勢和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成就與貢獻。
-
FPGA是如何應對新冠疫情的?
賽靈思FY2021前兩個季度的營收,整體上還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不良影響的。不過也因為賽靈思涉足業務較廣,新冠疫情對賽靈思的影響也比較複雜。而且在前不久的賽靈思醫療市場及應用採訪中,賽靈思醫療科學全球業務市場負責人Subh Bhattacharya也提到,「確實醫療現在在我們的營收中佔了比較重要的比重,而且一直是以兩位數的速度在增長。」sVfEETC-電子工程專輯「我們也加大了這個領域的投資力度,加上新冠疫情對市場的影響,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在這方面處在相當的優勢地位。」
-
抗新冠如何促進醫用機器人與生命科學設備發展
在討論中,主持人李寶山提出了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使用了很多創新性的機器人,比如說物流配送機器人,採集機器人等等,大幅度的減少了人跟人的接觸。那麼疫情結束後還會大規模的使用嗎?醫用機器人發展的難題和問題在哪裡?未來哪些場景中會用到這些創新性的機器人?
-
榜樣的力量#萬博思圖新冠全球疫情地圖
從2月初開始,萬博思圖陸續推出疫情熱點信息圖報告,希望以圖文結合、生動明晰的形式,解讀疫情中的經濟民生百態,從更深入更全面的角度幫助大眾了解疫情、戰勝疫情。 在整個疫情可視化項目期間,萬博思圖深刻地了解了疫情數據呈現的邏輯,積累了豐富的疫情數據可視化經驗,為新冠全球疫情地圖的上線做了鋪墊。
-
優必選研究院副院長程駿:機器視覺在服務機器人中的應用 | 直播預告
服務機器人是機器人家族中的一個年輕成員,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不同國家對服務機器人的認識不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經過幾年的搜集整理,給了服務機器人一個初步的定義:服務機器人是一種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於人類健康的服務工作。服務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醫院、家庭、工地、辦公室和體育娛樂場館等領域,直接與人類共處,為人類排憂解難。
-
500 餘個案例,6 大應用方向,AIIA 報告全面解析 AI 抗疫情況
不過,AI 應用在提高防控效率的同時,也顯露出不足之處。關於人工智慧助力疫情防控的應用情況,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近日編制了《人工智慧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調研報告》(下稱《報告》)。熱門抗疫 AI 產品分析基於搜集到的 500 餘個人工智慧抗疫案例數據可知,智能服務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系統、智能識別(溫測)產品為在抗擊疫情中使用最熱的產品,以下為三款產品的分析。
-
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 機器人成為骨幹勞動力
隨著新冠病毒在2020年初暴發成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無數企業被迫停業,而機器人製造企業卻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境地:許多公司的訂單激增。這些頁面展示了機器人是如何幫助我們抗擊這次疫情的,以及它們將如何幫助我們應對下一次大疫情。 滅菌器 在6名醫生感染新冠病毒後,義大利撒丁島的薩薩爾塞(Sassarese)醫院加強了安全措施,並引進了機器人。這些由UVD Robots公司開發的機器人使用雷射雷達自主導航。每一臺機器人都可發出短波紫外線C光,照射幾分鐘,就可破壞病毒和其他病原體的遺傳物質。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誰來服務機器...
袁婧攝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經歷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疫情下的逆市上揚,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未來三年,上海機器人產業將持續「爆單」,預計將新增1萬臺工業機器人,產能提升20%。
-
一文讀懂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應用
測序技術在新冠病毒檢測中的意義和價值 在科學研究方向,採用高通量測序技術,可在第一時間獲取新發未知病毒的基因組序列信息,為突發疫情的防控和後續研究提供了幫助,例如通過構建進化樹揭示其病原相關特性、分析新冠病毒的進化來源、研究新冠病毒的致病病理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