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視界|健全維保服務體系,機器人落地應用後的破局之路

2020-12-06 好蘿蔔

本文2220個字

閱讀全文預計5min

每一次科學巨變,最初的目的都是為了治療,然後基於為人類謀求更多福祉的原因,深挖更多可能性。新冠疫情,雖然給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距離,讓口罩成為日常標配,但是也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推進數位化時代送來了一股東風,湧現了遠程辦公、在線教學、無人派件等新態勢新模式,加速了工業4.0的進程。

由於新冠疫情存在極強的人傳人感染風險,機器人憑藉天然優勢——零接觸服務成功破圈,成為市場追捧對象,機器人的應用領域不斷被細分,從醫院、學校、園區、寫字樓到商超、酒店、影院、餐廳甚至個人家庭。

當機器人被廣泛應用後,產品愈發同質化,市場逼近白熱化,企業除了深入挖掘應用於科研探索、軍事輔助等的特種機器人外,建立健全的(售後)維保服務或將是企業的又一破局之路。

為什麼需要健全(售後)維保服務體系

(一)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沒有統一的驗收標準

近五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增速高於全球平均增速,市場規模佔全球比例超25%。據中國電子學會分析,2014-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8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1%;2019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約22億美元。專業人士預計,2019-2024年全球的服務機器人銷售額將再上一個臺階,到2024年全球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將有望達到170億美元。

另外,從融資情況看,機器人領域的資本投入主要集中在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團隊組建及技術創新四方面,而在產業鏈下遊的市場推廣方面,則偏重於擴充市場落地應用場景,(售後)維保服務成為被資本忽視的熱土。例如,於本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的梅卡曼德機器人和於10月完成1.65億元A輪融資的大族機器人及完成億元C輪融資的傅利葉智能的獲投資金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以及市場拓展方面。

機器人市場的活躍氣氛和良好融資態勢雖然加速推進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但是由於我國目前尚無標準化機器人共性關鍵指標檢測方法及系統,也沒有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機器人的性能指標進行檢測。缺少統一規範的質量標準,好壞全憑生產廠家嘴一張,既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隨著機器人產品的市場應用邊界趨於飽和及產品同質化愈發嚴重,如何做好(售後)維保服務將成為整個行業首要解決的問題。

(二)社會生產力發展迫切需要

近日,教宗方濟各呼籲全世界的信徒祈禱機器人和AI能「永遠為人類服務」。教皇在講話中指出,AI是人們正在經歷的劃時代變革的核心,機器人有能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售後)維保服務是確保機器人更好地「永遠為人類服務」的重要途徑。

工業機器人雖然解放了大多數工廠員工的雙手,替代人類完成大部分危險的工作,但是,部分工業機器人在「與人類共享空間」方面仍談不上安全可靠——僅美國市場,每年因機器人造成的意外死亡就有20多起,它們只能進行盲目且沒有智慧移動,並且有時候會出現程序異常,因此在過程中一旦觸碰到人,就很可能造成嚴重事故,甚至導致死亡。

在積極推進機器人市場廣泛應用的同時,需兼顧(售後)維保服務,當機器人出現失控或者程序設定不當時,應有維保團隊進行優化處理,及時止損,讓機器人更好地服務於人類。

(三)科學技術發展的迫切需要

機器人雖然增速進入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由於許多技術和功能尚未成熟,處於探索階段,為用戶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消極反饋。在用戶語音交互方面,機器人缺乏「溫度」,當前市面上的機器人由於應用數據有限,對話類型或內容大部分需要按照預先設定好的程序進行交互,並且語調不夠自然,缺乏與人一樣的智能效率性、決策自主性和思維創造性,儘管深度學習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部分機器人已具備識別人手勢動作,分析人的需求的功能,但是仍然處於較初級的階段。

此外,在機器人行為方面,動作生硬「笨拙」。市面上大部分機器人的底盤相對笨重,雖然確保了機器人在移動過程中的平衡感,但同時也降低了機器人的行為靈敏度。

由於機器視覺、物聯網、深度學習等技術發展不成熟,機器人交互能力有限,動作缺乏靈敏度,間接加劇了健全(售後)維保服務體系的必要性。只有通過用戶的問題反饋和提供專業的維保服務,將大量的實踐與理論結合,才能助推相關技術的優化升級。

售後維保服務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服務機器人是通用性極強的產品,未來有望像PC、家電、智慧型手機一樣成為家裝標配,在解放人的生產力、解決老齡化問題等方面市場巨大,其潛力大於工業機器人,中長期看不到行業天花板。

但是,機遇的背後,往往伴隨挑戰。從百度搜索關鍵字「機器人售後服務」,除搜索出部分工業機器人的售後解決方案和科沃斯較健全的售後網點外,服務機器人方面的售後服務解決方案仍未成型,相當於仍處於從0到1的階段,這是致力於發展機器人產業,尤其是服務機器人產品研發和製造的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

產品只造不維不可取。企業和資本應該在專注於機器人研發製造的同時,著手維保服務體系建設,依據自家的產品特點和商業模式,構建包括(售後)維保服務體系在內的健全的全渠道生態鏈,讓產品走得更好,更遠。

應用為王,服務至上,健全的機器人維保服務體系將成為企業立足於市場的又一硬核競爭力。

素材參考來源於

新浪科技、電子發燒友、工業機器人等

轉載請與我們聯繫,並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機器人視界|機器人運營 暴走的網際網路思維
    社區電商的運轉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要求開城迅速,快速佔領市場,建立供銷體系;二是運營,其核心是供應鏈管理,高效選品、成熟的倉儲配送體系。據業內人士分析,2021年,市場紅利下的社區電商熱度將繼續保持,網際網路企業下注將有增不減。社區電商完美詮釋了「網際網路思維」的典型特性,即速度和運營。
  • 「綠色物業」增速下滑,攜手機器人碧桂園服務破局之路挑戰重重
    (數據來源:碧桂園服務2019、2020半年報)如圖,在碧桂園服務的業務佔比中,物業管理收入在總營業收入中的佔比較高,雖然從2019年到2020年其餘業務的佔比在逐漸擴大,但相比模式已然成熟的物業管理體系,社區增值服務等其他業務是碧桂園服務近幾年為了謀求轉型而新進入的領域,特別是試水「三供一業」處於探索之中,尚未形成成熟、合理的運營體系。
  • 解讀「機器人管家」智慧酒店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
    據悉,作為國內最領先的服務機器人應用軟體開發商和最全面的服務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經過三年多的技術研發、應用測試與項目試點、合作夥伴資源整合,RobotZero已經具備了規模化商業應用的能力,RobotZero CEO向忠宏近日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建築智能化峰會上宣布,RobotZero服務機器人應用解決方案已全新升級,推出了包括通用商業
  • 服務機器人趨勢、熱點、應用論壇將於12月5日在佛山召開
    對服務·特種機器人來說,這場疫情給市場帶來了新的機遇,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服務·特種機器人的作用,在更多場景中的應用可能。加上疫情期間開始出現的無接觸需求,機器人的需求會更加廣泛。教育機器人一直以來都是服務機器人中比較熱門的品類,許多功能不同,針對年齡層不同的教育機器人在家庭、校園中都很受歡迎,隨著服務機器人市場的不斷擴大,教育機器人也會有更多落地場景。機器人「無接觸」帶來的監控、巡邏、消毒、配送服務需求將長期延續。   這些在疫情中大顯身手的機器人在疫情過後是會迎來新的市場高峰還是需求不再?
  • 天機工業機器人產品的進化之路
    天機工業機器人產品的進化之路 高工機器人 發表於 2021-01-07 09:32:06 12月23日,在2020高工機器人&高工移動機器人年會閉幕式上,天機機器人&天機智能董事長陳曦分享了三年來天機工業機器人的進化之路
  • 獵豹移動機器人智能會展解決方案落地2020中關村論壇
    日前,獵豹移動機器人智能會展解決方落地2020中關村論壇,獵戶星空即將發布的新品六軸雙臂制飲機器人智咖大師首次亮相。據悉,此次論壇,獵豹移動AI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小秘、互動營銷智能服務機器人豹大屏(豹小秘DP版)、智能賣貨服務機器人豹小販、六軸雙臂制飲機器人智咖大師,共計21名智能服務機器人集體亮相,行成從接待問詢、導覽指引到智能營銷宣傳再到品質飲品展示的全方位立體化智能會展服務體系。
  • 樂聚機器人、獵戶星空、擎朗智能、高仙機器人獲2019 AI+機器人...
    B 端以教育市場為主,打造國內首個具有完整教學服務內容與體系的人形機器人,在 2 年內將產品在 21 個省市的 800 多所學校落地,成為目前人工智慧教育市場佔絕大份額的人形機器人公司。C 端以消費市場為主,一方面通過技術與核心零部件自研建立產品價格壁壘,另一方面通過與奧飛等進行 IP 合作來快速佔領兒童市場。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應用_人工智慧機器人的好處和危害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種類   智慧機器人體系結構傳統的分類方法已不能確切區分新湧現的各類體系結構。給出了智慧機器人體系結構的定義並提出新的分類方法,依據智慧機器人系統的智能、行為、信息、控制的時空分布模式沿著體系結構發展的時間線索歸納出7種典型的體系結構:分層遞階結構、包容結構、三層結構、自組織結構、分布式結構、進化控制結構和社會機器人結了構,並分析了各類體系結構的特色之處。
  • 六足機器人、酒店服務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工博會高校展...
    智能配送機器人:快遞外賣都能送「您的快遞由xxx機器人進行配送,請於5分鐘後下樓取件」;訂了某家店的外賣,一臺可愛靈動的機器人將熱氣騰騰的美食送到跟前……這樣的機器人配送場景或將不再停留於腦海。得益於RLMS-3.0的成功研發應用,「藍朋友」的硬體成本降低到了RoboWay R1的六分之一。談及對無人配送前景的看法,張天資樂觀而堅定。他表示,隨著人力成本的上升,傳統人力配送將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而智能配送機器人的大規模使用將輔助「電瓶車+人」的傳統配送模式,實現人機協同。除此之外,機器人更可配備保溫保鮮設備,為食品、隱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 超聲波傳感器在AGV機器人中的應用詳解
    打開APP 超聲波傳感器在AGV機器人中的應用詳解 工採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35:28 AGV機器人作為現代存儲體系的關鍵設備之一,有自動化程度高,靈敏度高,安全等特點,大大改善了工作條件和環境,提高了自動化生產水平,可以有效地解放勞動生產力,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
  • 高仙攜酒店服務機器人,探索智慧酒店發展態勢
    高仙作為致力於推動酒店服務機器人落地垂直實業的科技企業代表參加了本屆展會,並受邀出席21日下午舉辦的「中國文旅大住宿業新未來前瞻」主題論壇,在論壇上,高仙與來自智慧酒店領域的卓越晗月酒店集團商貿公司、首旅如家酒店集團展開了跨產業三方會談,探求人工智慧賦能智慧酒店的有效實行方案。
  • 未來機器人數量或超手機 人均配三五個服務機器人
    任玉桐表示,在廣東省註冊的帶有「機器人」字樣的企業已經突破10000家,全行業目前的年產值超3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00億元。機器人應用廣泛,除了工業機器人,還有各類用於安保、醫療、家政等用途的服務機器人,任玉桐表示:「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將配三五個機器人為自己提供服務,這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做機器人要有點情懷廣州日報:目前廣東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勢頭如何?
  • 「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送外賣、水下救援、康復訓練,機器人迅速進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9月4日晚,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作為本屆服貿會8個專題展區之一,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成為關注焦點,有哪些黑科技值得一看,對我們未來工作和生活場景有哪些幫助,瀟湘晨報記者提前進行了探訪。
  • 深圳移動機器人「創新軍團」正在崛起
    除了多品類的本體之外,怡豐機器人還擁有AGV單機車載系統、AGV調度管理系統、導航(導引)技術、WMS管理系統、怡豐「雲」等核 軟體技術,獲得授權專利106項,軟體著作權31項。其物流搬運機器人產品已在出版業、製造業、3C電子、汽車等行業完成了30多個應用案例的落地。
  • 灣區專訪|未來機器人數量或超手機 人均配三五個服務機器人
    任玉桐表示,在廣東省註冊的帶有「機器人」字樣的企業已經突破10000家,全行業目前的年產值超3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00億元。機器人應用廣泛,除了工業機器人,還有各類用於安保、醫療、家政等用途的服務機器人,任玉桐表示:「未來我們每個人都將配三五個機器人為自己提供服務,這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做機器人要有點情懷廣州日報:目前廣東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勢頭如何?
  • 上市後,九號公司開始調整優化機器人組織架構,增強機器人底色
    成立四大機器人新架構,系上市後首次組織機構大調整據了解,九號公司一直將機器人作為重要業務之一,是國內首批設計生產用於末端配送的服務機器人的公司之一陳子衝是全球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領域的頂級專家,高中時他因入選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被保送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清華畢業後在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深造,獲得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其博士課題獲得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2013年擔任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歸國後,陳子衝加入華為中央研究院媒體實驗室,帶領團隊成功研發應用於華為手機的實時雙目視覺算法。
  • 中國人形機器人的突圍之路|中國科創力量
    歐勇盛多年來一直從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控制研究,長期關注服務機器人在整機系統集成及學習人類行為的應用。「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慧落地非常好的載體,也是人工智慧領域至關重要的一個方向。」人形機器人,又稱仿生人,是一種旨在模仿人類行為,尤指肌體和人類相似的機器人。目前,功能化擬真化人形機器人已開始出現在各種應用場景中。
  • 推動機器人落地商業實體,「有個機器人」如何構建美好新生活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技術發展與相關文學作品探討,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加碼下,機器人被賦予了更多美好幻想,機器人開始走進人類生活,實現商用落地並為人類提供服務。根據中國電子學會機器人產業研究2017年8月發布的《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顯示,預計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市場的平均增速將達27.9%,遠高於工業機器人增長速度。
  • 機器人視界|微型機器人 助力精準醫療
    後疫情時代,零接觸的市場剛需將以機器人為主的人工智慧系列產品推上更高的舞臺。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僅我國新增的機器人相關企業便超過4.7萬家,同比增長56%,其中,醫療機器人的發展表現出良好強勁態勢。
  • 融資丨「擎朗智能」完成C輪融資,繼續發力送餐機器人全球化落地
    擎朗機器人全家福截至目前,擎朗已迭代發布十餘款產品,並均實現線下商業場景落地,拓寬了無人配送機器人的服務領域與應用場景。目前擁有1000+人的團隊,並在全國23個城市設立了分公司,同時承擔獲客和運維的工作。同期還建立了全球第一條移動服務機器人量產產線、通過安全的機器人架構和全方位服務體系,為全球客戶提供適合自身環境的全新智慧解決方案與品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