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義大利拉帕羅,當地「Gran Caffe Rapallo」餐廳成為義大利第一家使用機器人服務員的餐廳。
但有不少網友發現,義大利使用的送餐機器人似乎是中國數年前就已經被淘汰的產品了。在2016年前,中國出現了許多機器人餐廳,但最終卻因為機器人產品技術不成熟,設計不符合市場需求而草草收場。
而義大利這家餐廳使用的,正是數年前中國出現的送餐機器人類型。在外形上,儘管有著人形設計,但是僅僅能承載一個託盤,效率甚至不如普通服務員。在技術上,使用了地面鋪設磁軌的方式,機器人只能沿著磁軌移動,不能轉向,不能避障,想要返回出發點甚至必須沿著磁軌完整走完一圈,效率十分低下。
儘管機器人餐廳能造成一時轟動,但如果機器人本身不具有過硬的產品素質,無法滿足餐廳經營所需要的效率,一旦新鮮感過去,機器人就將被「打入冷宮」。
在經歷了一陣寒流後,中國的送餐機器人汲取了過往的經驗教訓,在機器人的性能上進行了突破性的提升,走向了新生。即使脫離了機器人餐廳的噱頭,機器人也能幫助餐廳經營者降本提效。
在中國海底撈、旺順閣、巴奴毛肚火鍋、德莊火鍋、香港美心等知名餐飲企業,一臺由普渡科技研發的「歡樂送」送餐機器人,正在給顧客配送餐品。
普渡科技自研的PuduSLAM多傳感器融合算法,讓「歡樂送」能夠在餐廳裡進行自由移動,極速避障,以最優的路徑為多臺餐廳進行配送。同時,「歡樂送」擁有多層託盤,效率更高,數據顯示,一臺機器人每日平均傳菜量達到300盤以上,在節假日高峰期單日傳菜量可超過400盤。兩臺機器人即可完成一家位於北京熱門商圈的火鍋店3~4名專職傳菜員的工作量。
而在這樣的效率下,「歡樂送」的成本卻遠遠低於人工成本,不同型號租賃價格在每月2000~3000元之間,最低每天僅70元不到;直接購買的投資回報周期在6~8個月內浮動,無論以何種方式購買,送餐機器人的成本相較於月薪3000以上的服務員更低。
而事實上,中國的「歡樂送」送餐機器人已經開始登陸海外。近日,韓國首爾一家名為Merry-Go-Kitchen的西餐廳,就使用了」歡樂送「進行送餐。
相比義大利的首家機器人餐廳,韓國這家餐廳擁有更加完善的智慧餐廳運營方案。餐廳採用了手機點餐、機器人自助配送,自助結帳等無人化的運營方案,因此對機器人的配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歡樂送」則能很好地滿足該餐廳的配送需求。
相比海外,中國在送餐機器人深耕已久,可以說走在了全球領先的位置。在滿足了餐廳基本運營需求後,下一步將開始往AI互動、多機協作、智能運營平臺等方向進化,助力餐廳實現真正的智能化、無人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