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陳燕光:兩條簡訊濃縮的北鬥牽掛

2020-11-28 中國青年網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星空浩瀚,探索追夢不止。數十年來,是什麼力量讓中國航天事業由小變大、由大向強,長盛不衰、枝繁葉茂,取得了以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全球星座組網等為標誌的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的話擲地有聲:「實踐告訴我們,偉大事業都始於夢想。夢想是激發活力的源泉。中華民族是勇於追夢的民族。」 

  循著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走近這群追夢人!陳燕光,曾任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體網和動力測控系統主任設計師。他用生命中最後的兩條簡訊,訴說著中國航天人的執著與堅守。 

「看似沒什麼壓力, 

其實他時刻都把工作放在心上」 

  「改造電纜生產進度怎麼樣了?」 

  2012 年7月5日一早,距陳燕光住院一個月,他的一位同事收到陳燕光發來的這樣一條簡訊,同事十分驚喜:看來陳燕光的手術很成功,他又能關心工程進度了。 

  「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飯,會議管飯。」 

  2012年7月5日中午,妻子收到了陳燕光發來的這樣一條簡訊。妻子很疑惑:剛做完腦瘤手術的他怎麼會去開會了呢? 

  簡訊發出的兩天後,時而清醒時而囈語的陳燕光永遠地閉上了雙眼。 

  陳燕光的主治醫生解釋:患有腦瘤的病人,由於腦部水腫影響神經,經常會出現一些幻覺,一般病人會在幻覺中「回到」自己最放不下的時刻或者最關注的事情上。陳燕光最後兩條簡訊中的內容,正是他最放不下的事情。 

  是的,他最放不下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 

  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作為北鬥導航工程建設的唯一「專車」,在研製過程中既要穩定技術狀態,控制更改的影響範圍,又要不斷創新改進,提高火箭的適應力和可靠性,這一度被認為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戰。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關係著整個北鬥導航工程高密度發射任務能否按時完成。 

  2005年,陳燕光接到了一項新任務:負責北鬥導航工程火箭系統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的設計工作。當時,他在單機產品的設計領域已遊刃有餘。動力系統並非他的原專業,從頭開始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挑戰。但陳燕光偏偏接下了這項任務,在不惑之年開始挑戰新領域。人員緊張,他帶著只有3個人的年輕團隊就開始了新領域的攻關。 

  「陳老師表面上看似沒有什麼壓力,但其實他時刻都把工作放在心上。」同事劉巧珍回憶。 

  有次,有一個購買的設備沒有冗餘自動切換功能,他乾脆自己發明冗餘控制技術。那段時間,他經常整宿琢磨這項技術。甚至睡覺的時候,一旦有靈光一閃,他就趕緊爬起來記錄下自己的想法。經過1個多月的研究,陳燕光發明的冗餘控制技術獲得了成功實踐,為北鬥導航系統快速組網奠定了基礎。 

從未「歸零」, 

「他是我在技術上合作最順暢的人」 

  在航天這種高難度、高風險的行業中,有一個航天人獨創的詞彙叫做「歸零」,就是一切「從零開始」——從頭查找問題,在每個環節中舉一反三,以消除所有的隱患。「歸零」也就意味著有故障產生。 

  1981年,陳燕光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進入當時的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總體設計部一室,從事電氣系統單機軟硬體的設計工作,一直到擔任總體設計部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總體網和動力測控系統主任設計師。陳燕光幾乎參與了航天一院所有型號的研製,卻沒有過「歸零」經歷。 

  沒有過「歸零」經歷,源於他出名的細緻嚴謹。作為主任設計師,他本來只需把控方向即可,但他始終與隊員們奮戰在實驗室裡。有一次,由於有隊員考慮不夠周全,導致軟體設計存在問題。陳燕光沒有責備年輕人,只是默默地連續幾個晚上和團隊一起在陰冷的廠房裡蹲守試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一句一句技術指導,一點一點攻破難關。眼睛熬紅了,問題也終於解決了。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他會在實驗室搭建模擬電路,一遍又一遍地測試產品,提前發現產品的風險點並進行改進,確保從自己手裡出去的產品沒有任何質量隱患。 

  陳燕光的同事是這麼形容他的:「他是我在技術上合作最順暢的人,他寫的任務書特別清楚,我基本不用再問,可以直接幹活。」 

  看似「拼命三郎」一樣的「鋼鐵戰士」,其實陳燕光身體一直不太好,食道常年潰瘍,經常發低燒,但只要一開始工作,他往往全然忘記這些。他說:「調試好產品,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星空是人類心之所的地方,火箭是實現夢想的天梯。如果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會做什麼? 

  2012年6月4日,陳燕光最後一次來到辦公室。他平靜地告訴大家:自己被確診為腦瘤,要離開一段時間,項目進度關係後續發射任務,千萬不能拖,但一定不能因為進度影響了質量…… 

  住院治療一個多星期後,陳燕光經常出現幻覺,總是告訴妻子6月中旬有任務要去基地,上次都是別人替他去的,這次可不能再耽誤了,手頭的工作要給年輕人分配一下……
  2012年7月7日,陳燕光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沉沉地睡去了,也許,只有在這時,他才能安心地休息。
  2013年5月2日,長徵三號乙遙25火箭發射圓滿成功,陳燕光和同事負責的「火箭總體網與動力測控系統」技術成功得到驗證,填補了國內地面遠控領域的一項空白。 

  「老一代航天人的功勳已經牢牢銘刻在新中國史冊上。」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時指出,「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如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已順利完成,當我們再次回憶起這位「老航天」的人生,生命最後時刻的兩條簡訊更加令人動容。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偉大」之中,總有陳燕光這樣「平凡」的執守,在我們所能感受到的驕傲之中,凝聚著無數和陳燕光一樣的航天人的青春和熱血。 

  這熱血的另一個名字,叫中國的航天精神。 

記者:張瑞玲 李晴(實習) 

設計:陳孔鴻(實習) 

通訊員:王偉童 易苑宣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作家報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聯合出品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故事|陳燕光:兩條簡訊濃縮的北鬥牽掛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星空浩瀚,探索追夢不止。數十年來,是什麼力量讓中國航天事業由小變大、由大向強,長盛不衰、枝繁葉茂,取得了以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北鬥全球星座組網等為標誌的輝煌成就?
  • 北鬥,中國人的驕傲
    今天我們要說世界,看東方,地上的中國人創北鬥,因為就在今天,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終於建成了。北鬥圓夢全球再次刷新中國速度,展現中國精度,彰顯中國氣度。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現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今天,這顆寓意著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中國奇蹟的見證者。大國重器橫空出世,離不開東岸無名北鬥的不懈奮鬥。值得咱們武漢人驕傲的是,我們武漢也為北鬥貢獻著自己的智慧。
  • 信號盲區也可發求救簡訊 「北鬥」衛星可以幫助定位
    昨天,記者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以下簡稱38所)獲悉,該所下屬一家企業利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用戶終端為用戶提供時間和位置的運營服務,就算在信息盲區,用戶也可以用簡訊方式將自己的「位置」發送給衛星,這樣,搜救隊就可輕而易舉將用戶「定位」。
  • 北鬥導航,中國人的驕傲
    今天我們要說世界,看東方,地上的中國人創北鬥,因為就在今天,中國人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終於建成了。北鬥圓夢全球再次刷新中國速度,展現中國精度,彰顯中國氣度。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僅有北鬥衛星定位九州。今天,這顆寓意著光明和方向的星座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中國奇蹟的見證者。大國重器橫空出世,離不開東岸無名北鬥的不懈奮鬥。
  • 【北鬥背後的故事】銣原子鐘研製團隊:讓北鬥衛星的「心臟」300...
    從1983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到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從單星研發到多星並舉,從艱難追趕到昂首超越,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讓中國的北鬥終成世界的北鬥。 北鬥的研製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們的節目將為您講述。  作為北鬥衛星的「心臟」——銣原子鐘,它的每一次跳動都直接決定著北鬥衛星定位、測速和授時功能的精度。
  • 中國「北鬥衛星」到底多牛?2分鐘帶你了解真正的「北鬥導航」
    國際上有一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俱樂部,裡面只有四個會員:美國GPS、歐洲伽利略、俄羅斯格洛納斯、中國北鬥。這其中,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美國的GPS。然而,全球免費開放的GPS對民生來說是好事,對他國軍事來說卻是個挑戰。
  • 北鬥七星:中國人最信仰星系,帝王最愛紫微星,道教稱為七星君
    而北鬥七星也是古老中國最崇拜的星系。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以北鬥來命名,可看北鬥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很深的情緣。在中國各種的相術、文學作品、道家文化、神話傳說故事等載體中,都有很多相關北鬥星的描述,很多故事總是與它們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璣、天權、玉衡、天璇、開陽、瑤光七星組成,根據其分部位置的形態,古代中國人把這七星構想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
  • 聽北鬥「天團」講述幕後的故事:他們鑄就北鬥的不凡
    聽北鬥「天團」講述幕後的故事——他們鑄就北鬥的不凡(走近創新團隊①)從本期起,我們推出「走近創新團隊」系列報導,向讀者講述中國創新人才的奮鬥故事和火熱的創新實踐。——編 者6月23日,中國西昌,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當衛星太陽翼打開的瞬間,反射出金色光芒。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成為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
  • 簡單而具有文採的五一勞動節簡訊祝福語
    >簡單而具有文採的五一勞動節簡訊祝福語2016-04-19 09:15:25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實現簡訊夢想,達到祝福目的。五一快樂!  簡訊會變成美味,文字會開出玫瑰,相互發送是一種約會,細讀是為了體會寂寞滋味,人世間,只有朋友最珍貴!祝勞動節快樂。  連日奔波發現停頓是一種幸福,連天早起發現賴床是一種享受,連續工作發現閉眼是一種靈感,連連問候發現牽掛是一種快樂,祝您勞動節幸福美滿!
  • 讓「北鬥精神」為我們勇攀高峰指引方向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標誌著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新華社)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
  • 新春祝福簡訊大賽電波PK晉級簡訊
    網易2月24日報導 第五屆原創新春祝福簡訊大賽23日電波PK晉級簡訊:N393、Z186、S092S092眼看日曆要扯完,辛辛苦苦又一年。
  • 北鬥七星大小遠近各不同,神話故事與科學分析風馬牛不相及
    過去說過多次北鬥七星的故事,但一顆一顆的介紹還沒說過,不過北鬥七星似乎沒有什麼太搞笑的,只有一些神神叨叨的故事,就神科混合一起來說一說。北鬥七星在古代有很多故事,比較耳熟能詳的就是孔明拜鬥。話說諸葛孔明率蜀國將士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決,心力交瘁病倒了。為了續命而點七星燈祈禳北鬥,只要七天燈不滅,則能夠延壽。
  • 「北鬥導航」中的河南故事
    這是一個個河南精英默默奉獻的故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服務全球的目標邁出了關鍵一步。其實,長期以來,我們河南人在為織就「北鬥」天網,在從衛星元器件到北鬥數據應用等諸多方面,都默默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演繹著精彩故事。
  • 美國制裁華為,但為什麼沒有動中國的北鬥?實力強勁不可阻擋
    圖為中國北鬥系統模型 今年以來,我國不斷有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出來,創造了一個個世界奇蹟,雖然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但是憑藉著中國人的自強不息,北鬥系統全面建成,打破其長達25年的導航系統壟斷。說到這裡國人可能有些疑惑,為什麼美國敢對華為中興制裁,而沒有打擊北鬥?
  • 談談北鬥導航及其意義
    1991年是個重大轉折點,海灣戰爭把中國人打醒了,美國的GPS在作戰中的應用非常成功,決策層深刻意識到以後打仗沒這東西是真的不行,被擱置十年的雙星定位方案於是馬上啟動。為啥不像美國那樣搞30顆衛星的系統呢?當時的國情是又沒經驗又沒錢,剛起步可得悠著點,從小打小鬧開始吧,上來就玩大的容易搞砸鍋。一定會有網友問,在空間中三個坐標才能定位,兩顆衛星不夠用啊?
  •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影片還有很多人牽掛著他們的老婆孩子,母親,雖然只是一筆帶過,但也足夠揪心。看到這一幕幕生離死別,我不禁會去想:如果真的有這一天,地球真的要毀滅了,我最牽掛的人是誰?我會不會像影片中的劉啟那樣充滿了遺憾,後悔沒有在親人在的時候好好地對待他們。答案是一定會。「珍惜身邊的人」,這個課題,我還需要好好努力啊!因為我並不想在這一天來臨時,我是充滿遺憾和悔恨的。
  • 「北鬥+」「+北鬥」雙向發力:北鬥產業化應用正提速
    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看似遙遠的北鬥,已經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北鬥+」和「+北鬥」 充滿無限想像空間技術帶來可能,應用帶來改變。隨著北鬥系統全面完成全球組網,北鬥應用產業化也正在加速。
  • 熱評丨北鬥——構建中國人自己的時空基準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就在一個月前,6月23日上午,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升空。此時距離第一顆北鬥衛星進入太空,已過去了整整20年。2000年10月,北鬥1A導航試驗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 北鬥卻要收費?原來是北鬥獨有功能
    前不久,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完成了全球組網,這也意味著我國擁有了完全自主的衛星系統,徹底打破了美國GPS的壟斷,並且北鬥衛星系統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北鬥衛星組網成功,不僅能為我國提供服務,還將會個GPS搶佔國際市場,GPS也不再是一家獨大。不過有人卻表示,美國GPS是免費的,北鬥衛星為何要收費呢?
  • 幾個數字,揭開北鬥「專列」的故事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6月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載著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直上雲霄,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至此,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了北鬥導航工程的全部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