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2021-01-12 搖曳的蝴蝶lbx

時隔《流浪地球》上映一年後,羽蒙再次重溫這部電影,總算看懂了。對於一個非常愛好文學的電影迷來說,這種帶有科幻性質以及理科元素的電影非常之精彩,但是也會在我的腦海留下很多小疑問。比如:點燃木星之後,那個波真的有那麼大的衝擊力從而推動地球嗎?那把地球撞飛之後,地球不會又撞到別的星球上去嗎?太多太多這樣的問題,很抱歉,我的知識儲備不太夠。也希望有影迷朋友能給我解答這兩個問題。

解讀《流浪地球》電影的人多如牛毛,其中也不乏一些看過劉慈欣的原著並與之進行對比的, 其中也不乏些科技專業人才所進行的專業解讀,讓我看完感到特別自豪,原來人才真的無處不在。你覺得電影精彩極了,人家卻能清晰地列出一個個bug,真的是讓我深感佩服。因此,我就不湊這一波熱鬧,還是從情感角度來談談這部電影吧!畢竟,與情感有關的東西,是大眾都能接受的。

雖然《流浪地球》的bug很多,但是它還是讓我看到了華語電影的強大,原來華語科幻片的小試牛刀也是不錯的,並不輸給那些長期拍科幻片的國家。接下來,我先描述一下電影的基本劇情吧。看過的朋友也可以再回味一下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

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中國航天員劉培強(吳京飾)在兒子劉啟四歲那年前往領航員空間站,和國際同胞肩負起領航者的重任。轉眼劉啟(屈楚蕭飾)長大,他帶著妹妹韓朵朵(趙今麥飾)偷偷跑到地表,偷開外公韓子昂(吳孟達飾)的運輸車,結果不僅遭到逮捕,還遭遇了全球發動機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連劉啟他們的車也被強徵加入。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無數的人前僕後繼,奮不顧身,只為延續百代子孫生存的希望。

有強大的小說劇本支撐,劇情非常精彩,一部難得的國產科幻片。雖然電影本身與小說有點脫離,但是也不妨礙它的劇本張力,不要太吹毛求疵就好。影片中的情感部分是比較少的,偶爾帶動一點點,但是也相當的催淚。

劉培強與兒子劉啟的關係像極了那些常年在外拼搏的父親與兒子的關係。劉培強為了執行領航員任務,在兒子4歲那年便離開了兒子。4歲時期的兒子是單純的,以爸爸為驕傲的,爸爸說的一句:「等有一天,你不用望遠鏡也能看到木星的時候,爸爸也就回來了。」劉啟記了很多年。17年過後,真當劉培強要光榮回來的時候,劉啟開始逃避了。他覺得爸爸當初跟自己的那個約定是騙人的,因為在地下城的日子,沒有星星。劉啟埋怨爸爸剝奪了媽媽生的機會,記恨他錯失了這麼多年自己的成長。當劉啟長大之後與父親的第一次通話都變得有點桀驁不馴和不耐煩。這對父子的關係感覺真的很人性化,給這部科幻片也添加了點人情味。

當劉培強決定犧牲自己,拯救整個地球人類時,劉啟倔強的嘴巴鬆口了,他在害怕又一次失去爸爸,因為這一次是真的再也看不到爸爸了。他傷心,難過,憤怒。在這一刻,他不在乎地球上其他人能不能活,他在乎的只是爸爸還能不能安全的回到自己的身邊。親情這種東西,或許會因為誤解,時間而淡化,但是真當你要失去一個人的時候,親情會感化所有的矛盾衝突。

劉啟與姥爺韓子昂的關係也很耐人尋味。照理說,劉啟會與姥爺相處得非常融洽,但是在影片最初展現出來的並不是這個樣子。劉啟叛逆,不聽話,把姥爺的運輸車偷開出來。當劉啟闖禍入獄時,姥爺去撈人,撈人失敗還連累自己也坐牢,這個時候的劉啟並沒有半點羞愧,反而稱姥爺是老東西,氣得姥爺與劉啟大打出手。其實仔細分析他們之間的關係,感覺也很貼近現實,一個是缺失父愛和母愛的孩子,姥爺當然會加倍的疼他,但是姥爺把母親生的機會佔有了,這也讓孩子對於姥爺總有點反感。叛逆的少年,溺愛孩子的姥爺,就形成了《流浪地球》這裡一地雞毛的畫面。

不過,當姥爺即將失去生命時,兩個人的情感釋放還是挺讓人感動的。姥爺的生命即將消失殆盡時,還在惦記外孫以及孫女的安危。孫子一個勁的喊:「老東西,你在哪兒?我去找你」。剛才的爭吵打鬧都變成美好的回憶,當與親人即將天人永隔時,這種慌亂,心痛,害怕是切身的。

影片還有很多人牽掛著他們的老婆孩子,母親,雖然只是一筆帶過,但也足夠揪心。看到這一幕幕生離死別,我不禁會去想:如果真的有這一天,地球真的要毀滅了,我最牽掛的人是誰?我會不會像影片中的劉啟那樣充滿了遺憾,後悔沒有在親人在的時候好好地對待他們。答案是一定會。「珍惜身邊的人」,這個課題,我還需要好好努力啊!因為我並不想在這一天來臨時,我是充滿遺憾和悔恨的。如果真有這一天,屏幕前的你最牽掛的又是誰呢?

影片從精神層面來說,在電影宏大的故事設定、突破天際的想像和盪氣迴腸的敘事下,觀眾能看到中國人的世界觀、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人的行為邏輯。顧全大局而捨棄個人利益,還是執著的親情紐帶、向死而生的勇氣;無論是對家園故土的眷戀和珍視,愚公移山一般的執著,還是影片中因為缺乏交流溝通而疏離的父子關係,都有很多現實中的投影。

從物質層面來說,一些道具細節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國觀眾看到時就會覺得無比親切,達到極大的審美契合。長久以來,中國的很多電影用帶有中國特色的IP和故事情節來體現本土的價值觀,從而使電影整體呈現出違和的感覺。《流浪地球》在這一點上處理得很巧妙,使觀眾在科幻場景中看到的依舊是純而又純的中國人,體會到的依舊是中國人的處事原則和道德標準。

相關焦點

  • 如果你是《流浪地球》中的劉培強,你會犧牲空間站點燃木星嗎?
    在《流浪地球》中,為了逃離太陽系,必須利用木星引力彈弓效應的方式把地球甩出太陽系。但接近木星的時候,一半的地球推進器被因為木星引力而損壞,失去了最好的變軌時間,地球快要撞上木星了,劉啟一行人想出利用推進器點燃木星,利用衝擊波逃離木星,但是因為距離不夠。
  • 《流浪地球》讓人流淚的隱藏劇情,你真的看懂了嗎?
    歡迎小夥伴閱讀小編的文章,原創不易,如果各位小夥伴喜歡的話,就麻煩動動手指點下贊吧~聽說給小編點讚的小夥伴都已經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了哦!地球修建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運行軌道前往4.22光年外半人馬座比鄰星,全人類將帶著地球一起流浪。用2500年一百代人的生命去完成這次孤注一擲的計劃。
  • 地球快要滅亡了,我們帶著地球流浪,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地球快要滅亡了,我們帶著地球流浪,這部影片給了我們什麼啟示?暢聊電影內涵,剖析電影劇情!你好,我是藍醉兒,今天我們來說說一部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今天,藍醉兒就帶著大家重溫一遍《流浪地球》的經典。2019年大年初一的賀歲片,電影《流浪地球》官微正式宣布,該電影成為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冠軍。《流浪地球》的國內票房已經突破40億,並且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飛公司(Netflix)宣布,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即將上映。
  • 《流浪地球》:地球毀滅之日,人類何去何從
    《流浪地球》2019年中國上映的《流浪地球》被國人傳為神作,劉慈欣對未來世界的遐想有著獨特的見解,人類面臨即將毀滅的太陽系人類對地球的肆意破壞,確實對地球本身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傷害,反而是對現有生命的自我毀滅,地球經歷過無數次洗牌,人類只不過是其中的一次而已。《流浪地球》的故事是人類文明的得以延續,現有生命渴望生存的一種表現,劉培強面臨人類存亡時選擇放棄國際空間站,但「火種」計劃的核心卻是讓人類文明延續,人類在文明與現有生命中選擇了前者。
  • 這部科學紀錄片告訴我們,太陽系的毀滅,可能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電影的情節讓人耳目一新,更是中國科幻片的一個重大進步。看完這個電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裡面曾經提到過太陽系在未來會毀滅的知識。肯定有朋友會問,太陽系真的會毀滅嗎?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就是下面要給大家介紹這部科學紀錄片《太陽系的結局》,紀錄片中的美國的中西部有一座小鎮一組有趣太陽系的模型,星球的面積以及距離都是等比縮放,完全模擬了當今的太陽系。科學家在不斷的提出各種學說,窺探未來的太陽系。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當太陽與恐懼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死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3「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利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從離開太陽繫到抵達新的家園,地球流浪的時間將長達一百五十代。像「我」一樣參與流浪的第一代人,是看不到希望的。他們每天活在沒有盡頭的絕望與恐懼之中,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 吳京《流浪地球》要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如果實現了你會怎麼樣
    影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不過,真要把地球帶離太陽系,遠不是電影說的那回事。問題之一,要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發動機產生的氣流地球和人類能夠承受嗎?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如果說我們現在的電影、小說中轟轟烈烈的愛情、親情讓我們感動,那麼在流浪地球的時代,這一切都讓他們驚奇,都讓他們不屑。是的,愛情不重要了,親情不重要了,友情不重要了,金錢不重要了,在生與死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當最底層的生存不能保證,誰還會奢求更高的東西呢?
  • 流浪地球小說作者是誰?電影《流浪地球》的口碑怎麼樣?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是引發了很大的熱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面對災難,長遠的和突發的,這構成了一系列矛盾衝突,推動故事的發展。而到了後半段,真正面對希望還是毀滅,盡力而為還是適時放棄, 這時,影片的主題才慢慢清晰。
  • 《流浪地球》:人類和三體人的區別,發生在世界毀滅的前一秒
    人出生時,伴隨著責任嗎?這是我看完《流浪地球》後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劉慈欣筆下的人,都很渺小,面對地球的危難,面對外星生命的挑釁,面對生存的危機,人多麼渺小,同時,人越渺小,背負的責任,也越大。《流浪地球》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就是踐行責任與自我實現的故事。
  •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你覺得可能會是什麼導致地球毀滅呢?
    氣候變化的影響是跨越國界的,對所有的生靈、地球都構成極大威脅。持續的氣候惡化,最終很可能導致地球毀滅!也難怪,川普領導下的美國,隨意地「退群」(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使得世界上眾多國家對此非常寒心和無語。。。
  • 《流浪地球》原著和電影差別真的這麼大?
    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可謂是口碑頗佳,後來居上,一直領跑著春節檔。小編有幸大年夜和家人也去看了這場電影,並且看了最貴的萬達IMAX場,可謂是相當震撼。作為公認的國產科幻片的巔峰作品,小編也不由得感嘆祖國母親真的變強了,因為科幻片一直是國力的象徵,非常耗費財力和技術,當好萊塢導演看到這部電影後也不由得驚嘆,中國居然能拍出這樣的科幻片。小編希望這不是中國科幻片的巔峰,而是開始。
  •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最近熱播了電影流浪地球,它作為中國拍的世界級別科幻作品,充分利用了科幻元素和末日情懷,在讓我們享受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末日情懷下的悲壯。不過當影片的熱潮過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它其中的科幻元素,突然發現原來這部影片中間也有不小的漏洞,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地球剎車計劃。所謂的地球剎車計劃,就是通過地球的動力慢慢的讓地球減速,他們的目標就是通過長達兩個世紀的運作,讓地球漸漸的停止自轉,達到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
  • 好書推薦:《流浪地球》,地球啊,我的流浪地球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登陸全國院線,短短幾天就引爆了網絡,最終取得了46億的票房,引起人們巨大的反響。這部電影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讓中國科幻電影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那麼,提到電影,就不得不提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這部劉慈欣於2000年寫的小說又會是怎樣一個故事呢?
  • 科學解讀+4個問題測試:你真的看懂《流浪地球》了嗎?
    解答關鍵詞:紅巨星在《流浪地球》影片開場中提到,由於太陽正在急速膨脹衰老,地球會被波及毀滅,所以需要尋找新的家園。那麼太陽真的會爆炸嗎?科學解讀:我們的太陽已經46億歲了,是一顆恆星。恆星以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著光和熱。
  • 不好了,人類要毀滅地球了!人類真的能毀滅地球嗎?
    人類正在毀滅地球,如果人類再不改正地球就會被徹底毀滅了?這是真的嗎?如何才能夠毀滅地球?我們看到過很多的視頻,告訴我們人類正在毀滅地球,但事實上,我們都很清楚,人類根本無法做到!一個科技發展幾百年的物種,正面對一個存活了45億年的個體,一個經歷過星球撞擊,火山噴發,太陽風暴等等宇宙災難的個體,說:我們好擔心某一天會毀滅你!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而現在地球又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將和木星相撞後毀滅。一切都是徒勞了,「都回家吧,最後七天時間,和你們的親人在聚一聚,抱一抱。」不,我們還有辦法,我們還能救回地球。
  • 流浪地球電影講述什麼故事?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從目前傳出的口碑來看,無論是在科幻類型的突破,還是故事、特效、場面,《流浪地球》幾乎獲得了觀眾幾乎一邊倒的讚賞。作為國內少有的科幻題材電影《流浪地球》講述了什麼故事呢?接下來,就介紹說一說2019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的簡介。
  • 換一種思維方式解讀《流浪地球》,你真的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到初八,熱度不減,很多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去欣賞了這部電影。現實中,「流浪地球」真的可能發生嗎?你真看懂《流浪地球》了嗎?讓STEM陪你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S. 科學(Science)「氦閃」是什麼現象?太陽會不會熄火?從恆星的演化規律上來講,太陽是會有熄火的那一天,不過是在遙遠的50億年之後。
  • 關於《流浪地球》的喧譁聲:讓人類保持理智真的很難
    從影史角度看,雖然比不上科幻經典,但《流浪地球》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特效展現,至少是合格線以上,也因此《紐約時報》等外媒都給出好評;而如果放在中國科幻電影的坐標中,《流浪地球》就像很多人誇讚的,「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