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人類和三體人的區別,發生在世界毀滅的前一秒

2020-12-05 三三的碎碎念

人出生時,伴隨著責任嗎?這是我看完《流浪地球》後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

電影中,指揮中心放棄整個地球的生命而選擇了「火種」計劃,就是把延續人類文明作為一種責任,影片最後,指揮中心改變主意,用選擇用空間站的燃料引爆火星,是在完成踐行和發揚人類社會精神的責任。

人一出生,對於社會、對於家庭、對於個人,就都產生了責任

劉慈欣筆下的人,都很渺小,面對地球的危難,面對外星生命的挑釁,面對生存的危機,人多麼渺小,同時,人越渺小,背負的責任,也越大。

《流浪地球》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就是踐行責任與自我實現的故事。

指揮中心聚集了所有的科學家,一早便知道人類無法扭轉地球撞向火星的結局,可他們還像什麼都不知道一樣,煞有介事地按規律、按計劃組織人類開展自救。

——這是對人類的求生欲負責

突然降臨的災禍固然可怕,等待災禍降臨卻又無能為力的過程更加折磨人心。火山爆發的時候,海嘯席捲的時候,即使知道生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我們還是要做「無謂的抵抗」,還是要拼盡全力奔跑。

似乎必須做點什麼,才對得起曾經的生命,就像是在用自己的奔跑像「災難」示威,你不會輕易地將我擊垮。

人們嘗試了一切可以嘗試的方法,卻還是無力回天。指揮中心這時通知了這一悲劇,儘管離災難的到來已經所剩時間無多,每個人卻都還是努力向家裡奔跑,想見親人最後一面。

——這是對人類生命裡的溫情負責

想來,如果地球真的在那一刻毀滅,這亦不失為最好、最真實的畫面。

成片成片的人奔忙在路上,有的人已經見到了家中的父母和兒女,經過了一天的嘗試和努力,對毀滅的恐懼被濃濃的愛掩埋,他們珍惜著最後的時間,或許還要從冰箱裡拿出一盤餃子,一起享用一次晚餐。還有人沒有了親人,他們找了一處風景或許不美麗,但也獨特的地方,看著奔忙的車輛,想起自己的一生,露出了微笑。

……

人這種生物的確複雜。

《三體》中,三體人不理解人類面臨僅有的逃生機會時會為哪些人登上「諾亞方舟」而糾纏不休,甚至耽誤逃生的時間。

想來,如果是三體人面臨這樣的困境,那他們的世界應該很安靜。領袖會第一時間傳達「毀滅」的結局,而所有的三體人,靜靜地坐著、站著、睡著,甚至感受不到一絲驚慌。

這就是人類的獨特。

三體人的出生只伴有一個責任,叫做生存、延續

而一個人的出生,除了對世界的責任,還有對自我實現的責任

隨著社會越來越多元,人們的可選項也越來越多。有人把自己獻給了家庭;有人投身於事業;有人究其一生都在創造身邊人所不理解的藝術;也有人兒女承歡膝下的同時,花白了頭……

而我們,選擇一種責任,完成好,就好。

我是三三,每天陪你圖話影視圈~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竟然是三體人的家?
    半人馬座α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座上賓,除了《三體》之外,《流浪地球α系統中,他們其實根本無需擔憂亂紀元的發生。——《流浪地球》 在小說《流浪地球》裡,因為太陽要發生「氦閃」,人類不得不舉「球」遷移。圖/《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地球毀滅之日,人類何去何從
    地球的壽命是多久?自己的壽命又是多久?我們連自己到底可以存活多久都一無所知,卻可以計算出前三者的壽命,不覺得可笑嗎?資訊飛速發展的今天,無數信息充斥著我們的認知,從人類的起源問題到地球危機,科學家不斷探索宜居星球,尋找人類的另一個家,是在為人類找尋後路,還是準備進行殖民統治。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實際上,電影《流浪地球》是基於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大背景的深度改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計劃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
    流浪地球的漏洞:若地球停止自轉,剎車或將會毀滅一半人類最近熱播了電影流浪地球,它作為中國拍的世界級別科幻作品,充分利用了科幻元素和末日情懷,在讓我們享受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末日情懷下的悲壯。在這種自轉停止的環境下,全球的海平面也會發生改變,接受長時間日照的地球表面,大量的冰川會融化,甚至連南極和北極都會陷入到危機,那時候北極圈和南極圈附近的大陸,可能將會出現大面積的淹沒現象,而且位居大洋中心的澳大利亞也會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全球性的移民。
  • 《流浪地球》《三體》看不懂?那是因為你沒用它!
    故事背景三體指的是一個行星,它受到三個太陽的控制和影響。三體人面臨毀滅,因此它們決定殖民地球。小說講的就是地球文明在整個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危機紀元之所以這樣命名,是指三體人即將發動侵略,地球人知道三體人的存在,意識到即將面臨危機,前幾十年應用科技方面得到長足發展,由於三體智子在地球的監視,人類啟用了各種各樣的計劃,其中包括面壁計劃、階梯計劃等。但人心不一,有的準備星際逃離,有的針對面壁計劃幫助三體人破壁。
  • 毀滅你與你何幹?簡評《三體1:地球往事》
    她認為,三體的科技水平遠高於人類,文明發展肯定也遠超人類。結果卻為地球引來了毀滅的災難。距離比較近4光年的距離對於現在人類而言無疑是非常遙遠的,但是三體人的宇宙飛船最快速度可以達到光速的1%,他們只需要花費400年的時間就可以到達地球,相比茫茫宇宙,這點距離和時間,真是就是「彈指一揮間」。
  • 「三體星系」才是人類的新家園?流浪地球中的比鄰星在哪?
    對於很多科幻迷來說,劉慈欣的《三體》和被翻拍成電影的《流浪地球》,其中有著很多相似的點。比方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耗時2500年在太空中孤獨的流浪,最終目的地是比鄰星,而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便是《三體》小說中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那麼,「三體星系」真的能夠我們的新家園嗎?
  • 三體人的科技水平到底比地球文明強大多少!
    居住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的半人馬座α星,那裡地質環境無比惡劣,三體人的文明經歷了近兩百次的毀滅與新生,經過漫長歲月的選擇進化,每次的文明都不一樣,在每一個文明中吸取優秀文明得以進化!你看過三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嗎?而且從不落下,一出現就是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紀元!白天無比炎熱,晚上無比嚴寒!這就是三體世界!
  • 《三體》中如果地球溝通三體人失敗,執劍人維德會按下毀滅按鈕嗎
    其實不管是維德還是羅輯、曹彬、畢雲峰、a·j·霍普金斯、安東諾夫包括那位韓國的前外交部長,沒有一個人敢於按下按鈕。因為他們都不是瘋子,而是一群理智到冰點的男人。第一個問題:三體人為什麼要打破威懾,打破威懾的資本和動機是什麼?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流浪地球》和《三體》都是劉慈欣所寫的科幻小說,但二者之間並無聯繫,劉慈欣是一名科幻小說家,2015年,他憑藉《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書也被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流浪地球》則獲得了2018中國科幻大會水滴獎評委會特別獎。
  • 人類目前處在0.7級文明,那麼1級文明有多強?三體人又在第幾級?
    說起人類文明,我們可以說是處在「網際網路文明」,也可以說是處在「第三次工業文明」,這些都是從地球科技方面來說的。但是在國際上,有一個關於智慧文明的等級評分標準,被稱之為「卡爾達肖夫指數」。這是由前蘇聯天體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的,是根據文明所能使用的最大能量所決定的指數。
  • 《三體》:進攻地球的是三體人,但真正危害它的禍首卻是人類自己
    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一啟書重新讀了遍我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所寫的著作《三體》。自然、生態、環境,一提起這樣的詞,我便不禁想起劉慈欣在《三體》中描述的人類所遭遇的最大困境:當外星球無感情的三體人對我們地球上的人類進行攻擊時,它將比鼠疫、非典、新冠肺炎等病毒,更要讓人覺得困難重重且無力招架。
  • 母星坐標被廣播後,為何三體人第一時間選擇撤離而不是毀滅?
    導語:母星坐標被廣播後,為何三體人第一時間選擇撤離而不是毀滅在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鬥爭中
  • 「三體人」真的會來到地球嗎?
    終於有一天,三體人忍無可忍,他們決定逃離,開拓「新大陸」。他們向茫茫宇宙中發出監測信號,尋找下一個可以生存的星球。 地球成為三體人探測到的第一個目標,他們派出先頭部隊來到地球。 在強大的三體人面前,人類毫無戰鬥力可言,就像小螞蟻一樣。地球很快被三體人佔領,全人類被強制驅逐到澳洲大陸。
  • 為什麼三體人不在地球建立安全聲明,卻要逃離地球呢?
    我認為有下面幾個可能的原因導致三體人選擇了逃離太陽系。首先三體人如果在太陽系製造了黑域,可能會讓整個太陽系進入低光速的農業時代,到時人類揭竿而起的傳統又有了發揚光大的基礎了,連三國演義看著都費勁的三體人在傳統戰役中應該沒有多大的勝算。
  • 流浪地球再次掀起科幻熱,5本科幻小說帶你重溫劉慈欣式經典
    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的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餘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
    三體人真的存在嗎?距地球22.7光年,出現一個巨型「三體世界」看過劉慈欣《三體》這本小說的都知道,三體人是一個虛構的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這本科幻小說,人們了解到距離地球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知道三體世界是怎樣的。其實,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現實的宇宙中一樣存在三體世界,這個三體星距離地球23光年,質量更是地球的8倍,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世界呢?
  • 三體人有多厲害?可操控質子的能量,將地球科技完全鎖死
    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受到了許多我國影迷的熱烈追捧,有許多影迷都會因而去看小說三體。為什麼三體可以成為我國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之一呢?其間不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比方三體人向地球發射質子,讓地球的科技無法開展,乃至許多物理學家古怪逝世。
  • 太陽爆炸、毀滅地球?人類:能發動「地球母艦」,星際流浪求生嗎
    「末日」真可怕:太陽爆炸、毀滅地球、人類消亡?我們地球人,能順利移民外星?流浪求生嗎?●太陽和日月太陽公公,是一個巨型的核聚變圓球。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和彗星、以及星際塵埃,圍著太陽公轉。太陽,距離我們地球約1.5億公裡。
  •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劉慈欣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宇宙世界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尤其是小說《三體》,使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知道了三體世界是怎樣的。事實上,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外,真實的宇宙中還有三體世界。三體恆星距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