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星系」才是人類的新家園?流浪地球中的比鄰星在哪?

2020-12-04 星際科普

對於很多科幻迷來說,劉慈欣的《三體》和被翻拍成電影的《流浪地球》,其中有著很多相似的點。比方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耗時2500年在太空中孤獨的流浪,最終目的地是比鄰星,而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便是《三體》小說中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那麼,「三體星系」真的能夠我們的新家園嗎?

先讓我們看一下半人馬座的情況:半人馬座由3顆恆星組成,分別為α星、β星和比鄰星,其中α星和β星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人們又稱它們為「南門雙星」,一般在南方春天的夜晚,會看到α星和β星,在夜空中閃閃發光。

而另一顆比鄰星,則是《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新家園,距離地球的距離為4.2光年,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按照《流浪地球》中的設定,因為半人馬座的三顆恆星中,都不曾有各自的行星,所以當地球進入比鄰星的範圍後,會在宜居帶的軌道上穩定下來,將比鄰星當做第二個太陽。

不過遺憾的是,電影畢竟是電影,在現實中,科學家們已經在比鄰星的周圍發現了一顆行星的存在,而且因為這顆行星的距離還算適合,所以科學家們認為上面或許可能存在生命。此外,也正因為這顆行星,讓人類無法帶著地球定居比鄰星,因為當地球與這顆行星相遇,很可能會發生混亂,導致災難的發生。

那麼,半人馬座真的不適合我們嗎?答案並非如此,一部分科學家們推測,半人馬座α星,會比比鄰星更適合我們。同樣,半人馬座α星,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個恆星系,距離為4.37光年左右,之前霍金生前曾經認為如果人類可以達到光速的20%,那麼只需要20年的時間,便可以抵達半人馬座α星。

在2012年的時候,瑞士的天文學家們發現半人馬座α星周圍存在著一顆行星,而且無論是體積還是質量上,都與地球非常的相似,包括霍金在內的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這顆行星或許可以成為人類未來金星太空殖民中的另一個家園。

不過,也有一部分「書迷」認為,這顆行星或許就是三體人的家園,似乎我們的耳邊此時已經響起了三體人的吶喊「浸泡」、「浸泡」,不知道到時候我們能否與他們相遇。而且,關於這顆行星的溫度,也在衡量的氛圍之內,我們都知道三體星系非常的熱,就拿三體人來說,他們為了生存已經進化出了「脫水休眠」的能力,那麼當我們抵達,我們又是否需要如同三體人一般的進化呢?

其實宇宙這麼大,在筆者看來,適宜人類的星球還是非常多的,不過目前唯一需要解決的問題,便是人類的飛行速度問題,因為人類的壽命非常的短暫,所以我們必須儘快實現光速飛行,這樣我們才可以盡情的遨遊太空。不過目前看來,人類連第一文明等級都沒有完成,恐怕至少還有幾萬年的路要走!大家認為人類何時才能實現太空移民?歡迎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夢見帶著地球去流浪,把人類的家園建在比鄰星系的宜居帶
    在行星文明的巔峰時代,人類通過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大膽地實施了一個巨大的逃亡計劃,就是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燃燒石頭獲得能量,先用巨大的能量迫使地球在自轉中慢慢停下來,再駕駛地球流浪遠方,帶著地球去尋找新家園;為躲避地球停止自轉過程中帶來的巨大海嘯衝擊,人類事先創造了一萬個地下城市來維持正常生活;當地球停止自轉時候,人類通過增強行星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迫使地球朝著木星方向緩慢移動
  •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文/猿飛日月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想必大家都已經看了,關於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得熱血沸騰,這部電影更是被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其實流浪地球和三體一樣都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不過這確實是兩個世界的故事,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交集。
  • 假如太陽系發生危機,比鄰星已確認不宜居!哪顆恆星我們能投奔?
    就如《三體》中形容的人類所處的空間環境條件實在太過安逸,以至於從來都沒有危機感!但《流浪地球》和《三體》都告訴我們,人類所處空間條件並不會永恆持續,前者是太陽危機,而後者是地球被人高等但所處條件惡劣的文明覬覦,當然這些都是科幻小說中所描繪的場景,那么正如這些小說中聳人聽聞的災難,太陽系真的會發生嗎?如果發生了人類又有何處可以容身?這個和太陽系遙相呼應的半人馬座α三星系,果真值得太陽系在發生嚴重危機時投奔嗎?
  • 《流浪地球》裡,人類為何要前往比鄰星,不怕與三體人發生衝突嗎
    引言:說起《三體》,不少人想到了比鄰星,因為比鄰星周圍似乎隱藏著神秘的三體家園。談到《流浪地球》,許多人也會不由自主想到比鄰星,因為那是人類計劃前往的地方。但是,比鄰星真的適合人類嗎?《流浪地球》是今年熱映的科幻大片,大批觀眾被其新穎的情節以及華麗的製作深深吸引,其票房超過了46億。看過這一影片的朋友應有印象,該影片主要講述的是人類啟動地球以離開太陽系的故事,而人類之所以想帶地球逃離太陽系,主要是因為太陽的氦閃現象,此現象會危及地球生物的生存與發展。
  • 《三體》文明的故鄉,《流浪地球》目的地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在地球上的夜晚,肉眼能不能看到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曾經比鄰星僅僅是比鄰星而已,儘管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卻從來都沒有引起過注意!但從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之後,對於比鄰星的思考、於星空的仰望,從此將變得不再一樣!因為一直有一種期待卻又無比擔憂的矛盾心態在內!
  • 《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去哪了?
    很多人看完電影《流浪地球》,心中會有一個小疑惑——人類帶著地球去流浪,那麼月球呢?月球去哪了?在電影中確實沒有提及月球的去向,但是在小說原著中,月球的命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被人類扔了。實際上,電影《流浪地球》是基於原著中流浪地球計劃大背景的深度改編,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只是流浪地球計劃過程中的一段小插曲。
  •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流浪地球》口碑票房雙豐收,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說起劉慈欣,熟悉他的朋友們肯定還看過他的另一部成名作《三體》,他也正是憑著《三體》這部作品才獲得了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
  • 又一顆超級地球出現,科學家發現三體新家園,距離地球僅4光年
    反觀人類,人類雖也發現了反物質的奧秘,但人類尚未掌握研製與使用反物質的正確方法,目前,將人類研製的反物質加在一起,還達不到將冰水加熱至沸騰的效果。綜上,我們不難知道,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間存在較大差距,人類還需持續努力約千年才可能追上。雖然三體人這一群體目前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它們並未出現在現實生活裡,但這並不會影響到三體迷對它的濃厚興趣。
  • 比鄰星是個三體星系,如果人類到了那裡,日出時會看到三個太陽嗎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由於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人類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驅動它前往4.22光年之外的比鄰星附近,但實際上比鄰星是屬於南門二三合星系統中的一員,通常它還被叫做三體星系或者三星系統,也就是說這個恆星系統中有三顆恆星在相互繞行。
  • 《流浪地球》到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會碰上傳說中「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中地球去了比鄰星,比鄰星有三個太陽,那地球豈不是會遇到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所導致的恆星混亂運動軌跡就是三體文明要逃出三體星系的真正原因!也許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三體文明從哪裡來,那麼幾句話簡單介紹下:三體文明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三體》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從未現過世的三體星系文明,他們所在的星系由於混亂的三星運動導致三體文明所在的行星時而被這顆恆星捕獲,時而又遠離恆星被另一顆捕獲,寒冷的時候堪比冥王星,酷熱的時候比金星還要熱,所以他們必須逃離這地獄一般的世界!那麼地球的目的地是三體星系中的比鄰星,也會落入「三體文明」的覆轍嗎?
  • 太陽要爆炸 人類帶著地球到宇宙去流浪
    面對絕境,人類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傾盡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巨大的推進器,希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尋找新的星系家園。作為科學解碼的粉絲,應該有不少人看過《流浪地球》這部小說。故事波瀾壯闊,場景宏大,試問:還有比把地球推離太陽系更巨大的工程嗎?今天,電影《流浪地球》公布了首支概念片。
  • 《流浪地球》:比鄰星並非地球歸宿,這顆恆星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今年春節檔熱映的國產科幻大作《流浪地球》可以說是賺足了眼球,除了電影導演、製片、演員、後期等等一眾人的傾力付出,《流浪地球》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也和劉工本身優秀的原著小說是分不開的。劉慈欣可以說是中國科幻作家的標杆,連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都是《三體》的粉絲,水平可見一斑。
  • 《流浪地球》裡的比鄰星屬於哪一等級的天體系統,你知道嗎?
    今年年初火遍全中國的著名影片《流浪地球》已經播放近一年,成了婦孺皆知的作品。可是對於剛上高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必修一的第一節課《宇宙中的地球》中就涉及到這個知識。這是學天體系統時用到的知識。 天體系統當然這是作為高中地理教學要求的劃分方式,如果想拓展該知識,還可以這樣分:總星系-超星系團-星系團
  •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竟然是三體人的家?
    ,除了《三體》之外,《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的目的地,是它,《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也在這裡,甚至連《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外星人都對地球人說:「你們連半人馬座α都沒有去過?現在飛離太陽系最遠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1號,用了41年也才飛出去不到150個天文單位,如果你在半人馬座α-C上看另外兩個恆星,那就是璀璨星空中兩個普通的小亮點。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作為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 α 星離太陽只有 4.37 光年的距離,自然被科學界列為尋找 " 新家園 " 的首要目標。與此同時,這個恆星系統非常奇特——和太陽系不同,半人馬座 α 星是一個三星系統,也就是由 3 顆恆星組成的系統,這種獨特的現象,也成為不少科幻創作靈感的來源,比如大名鼎鼎的《三體》、《變形金剛》裡的賽博坦星球以及《阿凡達》的潘多拉星,都和此處有關。
  • 隔壁的三體星系可能存在第二顆行星!而且是個超級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比鄰星還是三合星系半人馬座α星的一員。沒錯,半人馬座α星正是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三體星系。不過,與《三體》所描述的不同,現實中的半人馬座α星要安分得多,三顆恆星並沒有做著混亂的三體運動。 半人馬座α星由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和半人馬座α星C(即比鄰星)構成。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在原著中,地球路過木星是一趟無驚無險的旅程,藉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很快達到逃逸速度,「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而最終的目的地,將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中的比鄰星。三星系統對於這顆星星,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 哪一顆恆星距太陽最近?距離有多遠?人類何時才能夠前往?
    比鄰星雖然距地球最近,可是我們卻無法直接觀測到它,原因就是它太暗淡了。我們在南半球觀測到的半人馬α星,只是其它兩顆恆星的光輝。想要觀測到比鄰星,需要非常先進強大的望遠鏡才行。對於比鄰星,可能過去很多人不知道,直到去年《流浪地球》播出之後火了,人們才知道比鄰星。在流浪地球中,由於太陽氦閃即將發生,人類不得不改造地球,帶領它逃離太陽系去其它的星系安家。
  • 這麼近又那麼遠的比鄰星
    哈勃望遠鏡看到的比鄰星有一顆星星,明明離我們很近,卻在夜空中難尋它的身影。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中,它屬於一個三體家園,也是流浪地球的終點站。它與太陽比鄰而居,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或許你聽說過它美麗的名字——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
  • 地球去流浪 比鄰星是個好歸宿嗎
    你可曾想過,如果沒有了太陽,地球的歸宿將是哪裡? 科幻作家劉慈欣或許想過這個問題,他在科幻小說《流浪地球》中寫到,當太陽生命走到盡頭,人類唯一的生路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將整個地球「甩出」太陽系,向著半人馬座比鄰星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