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抵不過億萬年歲月的侵蝕,終將發生氦閃,晚年時的太陽內核坍塌收縮,外殼急劇膨脹,最終漫天的火光吞噬地球的運行軌道;如何躲避這個恆星級的災難,是今後整個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但是生存面前,唯有奮不顧身地投入航天科研事業,只有讓我們掌握的科技越來越強大,未來面臨的災難與危險才會越來越少。
在行星文明的巔峰時代,人類通過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大膽地實施了一個巨大的逃亡計劃,就是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燃燒石頭獲得能量,先用巨大的能量迫使地球在自轉中慢慢停下來,再駕駛地球流浪遠方,帶著地球去尋找新家園;為躲避地球停止自轉過程中帶來的巨大海嘯衝擊,人類事先創造了一萬個地下城市來維持正常生活;當地球停止自轉時候,人類通過增強行星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迫使地球朝著木星方向緩慢移動,由於漸漸遠離陽光的照射,地球表面溫度急劇下降,海洋也慢慢變成了冰原,大量的海洋生物被凍成了冰雕,陸地上大量的動植物被凍死,大氣層也變得越來越稀薄;人類只能一邊改造地下生態環境來維繫生存,一邊通過地面工程作業來維護行星發動機的正常運行。
帶著地球去流浪,藉助木星的引力去擺脫病入膏肓的太陽,同時為了躲開洛希極限的傷害,為了避免地球墜入木星,勇敢堅強的太空人藉助從地球上流失到木星附近的氧氣,點燃了木星上的局部氫氣,巨大的衝擊力迫使地球擺脫了木星的引力;接下來人類迅速修復受損的一部分行星發動機,繼續加大馬力去推動地球衝向奧爾特星雲,勇敢地去徵戰茫茫星辰大海;經過兩千五百年的星際航行與努力,人類最終讓地球緩緩減速進入比鄰星系的範圍,並停泊在比鄰星系的宜居帶上。
把人類的家園建設在圍繞比鄰星運行的軌道上,同時在萬物復甦的季節裡,享受著三個太陽的溫暖光芒,讓文明的種子生根發芽,讓原本冰封的大地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也許地球圍繞著比鄰星的公轉周期只有幾十天,漫長的白天過去之後,可能就有漫長的黑夜降臨,因為三合星系統的混亂運行,一切變得毫無規律,出現白天與黑夜的時間沒有規律性,白天有時候出現一個或兩個太陽,有時候出現三個太陽,憑藉肉眼就能看到一個巨大的紅矮星與兩顆遙遠明亮的伴星;紅矮星的光芒不夠穩定,可能幾百年後就會爆發強烈的耀斑現象,足以剝離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我們需要在地球大氣層外建造大量的太空建築群,一方面需要依靠這些建築群去遮擋各種宇宙輻射,去阻擋強烈的耀斑影響,另一方面還需要依靠這些建築群去收集比鄰星的能量,去維護人類正常的生產發展與生活環境,讓我們人類在進軍戴森球文明的路上,去實現飛躍式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