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文明的故鄉,《流浪地球》目的地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在地球上的夜晚,肉眼能不能看到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

曾經比鄰星僅僅是比鄰星而已,儘管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卻從來都沒有引起過注意!但從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之後,對於比鄰星的思考、於星空的仰望,從此將變得不再一樣!因為一直有一種期待卻又無比擔憂的矛盾心態在內!

一、半人馬座三星繫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半人馬座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三顆恆星分別是:

半人馬座α星A:質量為太陽的1.1倍左右,直徑則為1.2倍左右,視星等為:0.1,全天區第四亮的恆星;

半人馬座α星B:質量為太陽的0.9倍左右,直徑則為太陽的0.86倍,視星等為:1.33

半人馬座α星C:質量為太陽的12.5%,直徑則為太陽的七分之一左右,視星等為11.05

是不是有個疑問?第四亮的恆星怎麼跑到第三亮了?因為這裡排的是綜合星等,因為半人馬座α星A和B是一對肉眼無法分辨的雙星,因此兩顆星的亮度一起的綜合星等達到了-0.27!

二、傳說中的《三體》文明星系存在嗎?

而與A和B的1萬天文單位以外(約0.2光年)就是Porxima,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最近的鄰居!從這個距離上來看,這個三星系其實是一個比鄰星圍繞AB雙星運行的三星系統,在三星系統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案例,但其實真正的理想混亂三星系統在宇宙中也並不多見!

A和B之間的軌道與太陽系行星軌道距離對比。

因此從理論上來看半人馬座的三星系統是不存在傳說中那種惡劣的空間條件的,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大劉的《三體》最基本的立意已經不存在了!

三、作為《流浪地球》的目的地合適嗎?

比鄰星是一顆光譜為M5Ve的小型主序星,表面溫度只有3000K,這讓它的宜居帶非常靠近恆星,甚至遠在水星軌道內!

而新發現的行星Proximab則剛好位於比鄰星的宜居帶內,這直接讓人類開始浮想聯翩,半人馬三星系,宜居帶內有行星,這就是三體翻版?其實可能要令各位失望了,因為只有太陽12.5%質量的比鄰星並不穩定,日冕物質拋射是比太陽要劇烈得多,

這使得恆星周圍的的空間環境是極度惡劣的,其行星所受到的衝擊並不亞於一次氦閃,因此我們可以悲觀的估計, Proxima b上即使有生命,也被比鄰星的強大活動所毀滅了!因此從這點來看,《流浪地球》的目的地也不靠譜!不過筆者早有一片文章是關於選擇《流浪地球》目的地的,即12光年外的恆星天倉五!75%太陽質量,沒有活動,唯一差異的是天倉五周圍巖屑盤比較密集,小行星偏多!

無論是《三體》文明的故鄉還是《流浪地球》的目的地,肉眼是看不到的,一顆11.5等的恆星大約需要150MM口徑的望遠鏡才能無壓力的觀測到!

而在150口徑下,漫天的星星將會讓您無從分辨哪顆才是比鄰星!如果您有機會,那麼將一定會遇到!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流浪地球》口碑票房雙豐收,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說起劉慈欣,熟悉他的朋友們肯定還看過他的另一部成名作《三體》,他也正是憑著《三體》這部作品才獲得了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
  • 小說《三體》中,其實三體文明像一位長者一樣保護了地球文明
    看過《三體》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小說雖然以三體命名,可是對三體人的描寫很少,大部分描寫的還是人類世界。書中只提到了兩個三體人類,一個智子,一個是1937號觀察員,內容也很小一部分。在三體世界中,地球文明又是怎樣的一種角色呢?
  •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竟然是三體人的家?
    》之所以受到大量的追捧,就因為它的許多內容都來自於現實世界,比如三體星系,就是有原型的。》之外,《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的目的地,是它,《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也在這裡,甚至連《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外星人都對地球人說:「你們連半人馬座α都沒有去過?
  • 半人馬座傳說-不只是《流浪地球》的目的地
    就是說,從地球上望出去,某一區域星空中所有的天體共同組成一個星座,如下圖。阿西莫夫還在《基地》系列中的第5部《基地與地球》中,把故事場景設定在了半人馬座 α 星系。主角從第一基地出發,試圖尋找人類的誕生地地球。意外地他們在距目的地約4光年的半人馬座 α 星系發現了人類居民。《迷失太空》的主角被派往半人馬座 α 星執行殖民任務。《銀河系漫遊指南》裡地球要被強拆的通告就是放在半人馬座α星上的office裡。
  • 《流浪地球》到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會碰上傳說中「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中地球去了比鄰星,比鄰星有三個太陽,那地球豈不是會遇到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所導致的恆星混亂運動軌跡就是三體文明要逃出三體星系的真正原因!也許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三體文明從哪裡來,那麼幾句話簡單介紹下:三體文明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三體》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從未現過世的三體星系文明,他們所在的星系由於混亂的三星運動導致三體文明所在的行星時而被這顆恆星捕獲,時而又遠離恆星被另一顆捕獲,寒冷的時候堪比冥王星,酷熱的時候比金星還要熱,所以他們必須逃離這地獄一般的世界!那麼地球的目的地是三體星系中的比鄰星,也會落入「三體文明」的覆轍嗎?
  • 《流浪地球》都拍成了電影,為什麼當年的《三體》沒拍成?
    根據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2019年上映後,票房和口碑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大劉除了小說《流浪地球》外,還有一部曾經在國內外斬獲眾多大獎的科幻小說《三體》,其優秀程度絕不亞於《流浪地球》。
  • 《流浪地球》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三體》還會遠嗎?
    我在上一篇文章裡提過一嘴,要聊一聊國內的現象級電影《流浪地球》,今天就當場兌現吧。《流浪地球》原著小說出自《三體》的發明人:劉慈欣先生;《三體》原版小說我讀過兩遍,所以對於劉慈欣的寫作風格也算略有了解。
  • 流浪地球出漫畫了!劉慈欣科幻小說改編漫畫,三體動畫還有多遠?
    《流浪地球》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但是漫畫版的《流浪地球》已經來了,科幻巨匠劉慈欣的四部作品已經改編成了漫畫,你有沒有看呢?《流浪地球》電影在佔據了2019年那個春節檔,大家都在討論著《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帶火了網上的一批又一批段子,特別是那句臺詞「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都已經快成了交通標語了。這部電影是改編於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科幻巨匠。
  • 「三體星系」才是人類的新家園?流浪地球中的比鄰星在哪?
    對於很多科幻迷來說,劉慈欣的《三體》和被翻拍成電影的《流浪地球》,其中有著很多相似的點。比方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耗時2500年在太空中孤獨的流浪,最終目的地是比鄰星,而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便是《三體》小說中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那麼,「三體星系」真的能夠我們的新家園嗎?
  • 流浪地球:看過三體飛星不動的威力,才明白木星洛希極限的可怕!
    ,以至於成了多個三體文明一句最不吉利的咒語——《三體》   在《流浪地球》的電影中,地球遭遇木星的「洛希極限」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災難。它是指任何堅固的天體,在接近另一個比它大得多的天體的時候,都會受到強大的潮汐力作用而最終被扯成碎片,這個較小的天體會被拉碎距離的極限值最早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求得的,因此被稱為洛希極限。   在現實中,一個天體遭遇洛希極限到底有多恐怖,並沒有人真正感受過,在《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中也沒有相關的章節。電影中洛希極限的情節原型,其實來自劉慈欣的另一部科幻小說《三體》。
  • 《流浪地球》這麼火,為什麼《三體》沒人拍?劉慈欣終於說出原因
    在去年,一部《流浪地球》成為了國產電影中的爆款,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想像力,再一次受到了大家的認可,但是劉慈欣還有一部比《流浪地球》更受追捧的作品,它就是《三體》。但是讓很多粉絲都不解的是,《流浪地球》都已經改編成電影了,可是為什麼《三體》卻遲遲沒有影視化的消息呢?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由於目前國內的科幻電影技術還處於起步階段,如果拍攝《三體》,很難將其中的內容100%還原,換句話說,因為大家不想毀掉經典,所以暫時沒有人敢拍。
  • 豆瓣8.8分,比《流浪地球》早4年,劉慈欣:我心中的《三體》電影
    去年賀歲檔,有一個黑馬級的科幻電影橫空出世,引領了觀影狂潮,那便是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流浪地球》。隨著影片人氣的不斷升高,原著作者兼編劇的劉慈欣再度進入大家的視線。大家在驚訝於《流浪地球》恢弘壯闊的時代背景和瑰麗特效時,也不禁疑問,劉慈欣最著名的《三體》什麼時候上映。其實早在幾年前,《三體》就有電影版的計劃,可惜最後流產。電影雖然沒能拍攝,但是在劉慈欣心中,卻有一部短片,拍出了他心中的《三體》,而且比《流浪地球》早了4年。
  • 半人馬座三星系真是一個混沌三星系統?
    在地球上的夜晚,肉眼能不能看到4光年之外離地球最近的那顆恆星?曾經比鄰星僅僅是比鄰星而已,儘管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卻從來都沒有引起過注意!但從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之後,對於比鄰星的思考、於星空的仰望,從此將變得不再一樣!
  • 《流浪地球》《三體》看不懂?那是因為你沒用它!
    或許大多數人都看過新年首映的《流浪地球》,它的火熱,開啟了2019科幻元年,科幻這個浪漫遙遠小眾的領域迅速為大眾所關注。它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電影的改編已經非常通俗易懂,但是影片裡還有許多觀眾不易懂的燒腦細節。
  • 細思極恐的《流浪地球》
    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電影似乎是個圓滿的結局,但是原著卻在冷靜中講述出人性的本質。你想想看,流浪地球計劃歷時100代,2500年,數十億每天被恐懼折磨的人們,哪能沒有波瀾?
  •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
    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距離地球23光年處,疑似巨型三體世界出現!隨著《流浪地球》的上映,劉慈欣為世人所熟知,他的宇宙世界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尤其是小說《三體》,使人們了解了離地球4光年遠的三體文明,知道了三體世界是怎樣的。事實上,除了小說中的三體世界外,真實的宇宙中還有三體世界。三體恆星距地球23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倍。
  • 《三體》|愚民選擇的聖母程心,致使失去地球文明與性命,我恨啊
    《三體》三部曲去年過年新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和《瘋狂外星人》也是根據劉慈欣的作品改編而成。流浪地球改編自《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改編自《鄉村教師》。《三體》小說主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人文明的交流,生死博弈以及在浩瀚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作者劉慈欣用文字給我們描述了浩瀚的宇宙和多元的宇宙文明,用恢弘大氣的語言為我們闡述了兩個文明之間的盛世博弈,細膩的描寫出了書中每個人的性格特色,並把空靈科幻與厚重現實相結合,極大地滿足了廣大科幻迷。
  • 三體文明已是二級文明,為何不炸掉其中一顆恆星,而來入侵地球?
    對於科幻迷來說,《三體》無疑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在中國科幻作品的領域中,劉慈欣的作品獨樹一幟。前幾年,由他的同名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電影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口碑,甚至有不少人認為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電影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 太陽爆炸又怎樣?我們帶著地球去流浪 | 我抒我讀第43期
    當時對於年紀輕輕的我來說,科幻小說確實可以開拓視野,然後把想像力發揮出來,我就這樣入坑科幻世界。說起劉慈欣,我反而入坑比較晚,大概是2009年。《流浪地球》是劉慈欣早期的作品,一出版就獲得國內科幻小說最高榮譽——銀河獎。19年前寫的作品,19年後《流浪地球》拍成了電影,作為「慈鐵」(劉慈欣鐵桿粉絲)真的很開心。
  • 愛宇宙,愛《三體》,愛《流浪地球》,那就來看看這部科幻電影吧
    流浪地球宣傳海報流浪地球·行星發動機流浪地球·地球與木星其實,早在2015年7月份,根據大劉《三體》改編拍攝的電影《三體》的實拍片段便已全部殺青,主演團體更是有馮紹峰,張靜初,唐嫣等明星加盟。但在2016年的7月(即原定上映日期)的前一個月,由於電影監製的離職而使上映檔期無限推遲。轉眼,已2019年7月,一晃三年,三體三體,何時可期?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