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

2020-12-04 半糖小福吃吃吃

《流浪地球》《三體》的共同目的地,為何半人馬座α星這麼火

《流浪地球》口碑票房雙豐收,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說起劉慈欣,熟悉他的朋友們肯定還看過他的另一部成名作《三體》,他也正是憑著《三體》這部作品才獲得了科幻文學大獎雨果獎。看過《三體》的朋友們,應該記得在《三體》中,三體人所處的星系就是半人馬座比鄰星。

於是網友們腦洞大開,紛紛在猜測,地球人開過去,三體人又開過來,這中間會不會發生什麼奇妙的相遇呢?會不會三體人開過來之後,剛巧趕上太陽氦閃一臉懵,而地球在幻想中的三體星系也經歷了各種水深火熱,兩眼淚汪汪。當然,這些只是網友們的猜測的腦洞大開的玩笑而已,實際上,這兩部作品並沒有什麼關係,《流浪地球》也不是《三體》的前傳,《三體》真正的前傳其實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作品《球狀閃電》。那為什麼這兩部作品都會以半人馬座α星為創作元素呢?

半人馬座α星是一顆三合星系統,中文名叫做南門二,這是目前已知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統,也是目前來說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在這個星系中有三顆恆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A與半人馬座阿爾法星B是一對雙星,構成一個較穩定的雙星系統,第三顆恆星阿爾法星C是一顆紅矮星,也叫做比鄰星。

這個星期也是《三體》作品的重要靈感來源。在《三體》的設定中,半人馬星系中的三顆恆星是變化不定的,所以導致三體人所在的行星的氣候也是極端不穩定的。在三體世界,有的時候天空中會出現兩個甚至三個太陽,三體行星表面溫度迅速升高。有時候也會出現三顆恆星同時遠離三體行星,氣溫驟然下降,就連石頭都能凍成粉末。就像在地球上玩的那個模擬三體人生存狀況的遊戲一樣,災難的到來總是猝不及防的,一不小心就會毀掉所有的文明,讓星球上的一切從頭開始。而在現在熱映的《流浪地球》中,當太陽系出現災難之後,人們逃離太陽系的首選也是半人馬阿爾法星。

除了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之外,還有很多作品都以半人馬α星為創作素材,比如在《阿凡達》這部經典科幻片中,神奇美麗的潘多拉星球就是位於半人馬α星中,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恆星系的氣態巨星波呂文穆斯的一顆類地衛星。《變形金剛》系列中巨型機器人的母星塞伯坦星球最開始也是半人馬座α星系的一員,只不過是在早期的一次星際戰爭中脫離了這個星系。

科幻作品的創作其實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把目光投向了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部美國家庭喜劇《迷失太空》,就是講的主角魯濱遜博士一家前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執行人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的趣事,但是他們並沒有到達最後的目的地,而是在途中就迷路了,讓人啼笑皆非。上個世紀40年代的科幻文學作家阿西莫夫,在他早期創作的短篇小說以及被公認為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的《基地》系列中就已經把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作為自己作品中人類星際旅途的遷徙地了。

那麼為什么半人馬座阿爾法星會受到這麼多科幻創作者的熱愛呢?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就是前面提到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星繫結構,它是一個三合星系統,是不同於我們太陽系只有一個恆星的系統的,這也讓人發揮想像的空間更大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半人馬座阿爾法星與我們太陽系的距離是非常近的,只有4.24光年,是目前已知的距離太陽最近的一個恆星系統,試想一下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有這樣一個類似於太陽系恆星系統,而且可能存在宜居地帶的星系存在,這意味著什麼呢?

這可能意味著人類將會在宇宙中發現另一個存在生命跡象的星球,可能會證明人類在地宇宙中並不孤單。在太空探索領域,4.24光年也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目標,在未來,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及燃料成本的下降,人類真的有可能會到半人馬阿爾法星系中探索。所以,這樣一個離我們又近,和我們的行星系統又類似,而且又有著很大不同的星系,當然會成為科幻作品中的亮點。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對《三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購買正版圖書哦,活動價三本只要68元!

相關焦點

  • 半人馬座傳說-不只是《流浪地球》的目的地
    從地球上看緊挨著的兩個恆星可以一前一後相差了幾百萬光年。   半人馬座也不例外,其中半人馬座α星系距離地球1300萬光年,而半人馬座中球狀星團Ω距離地球130光年,裡面有約1,000萬顆恆星。最令人神往的半人馬座α星C距離地球4.22光年。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而且在原著中,當在地球逃離到木星時,太陽已經完全吞噬了金星和水星。在原著中,地球路過木星是一趟無驚無險的旅程,藉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很快達到逃逸速度,「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而最終的目的地,將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中的比鄰星。三星系統對於這顆星星,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
  • 《三體》文明的故鄉,《流浪地球》目的地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一、半人馬座三星繫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半人馬座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三顆恆星分別是:半人馬座α星A:質量為太陽的1.1倍左右,直徑則為1.2倍左右,視星等為:0.1,全天區第四亮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B:質量為太陽的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而且在原著中,當在地球逃離到木星時,太陽已經完全吞噬了金星和水星。在原著中,地球路過木星是一趟無驚無險的旅程,藉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很快達到逃逸速度," 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 ",而最終的目的地,將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 α 星中的比鄰星。
  • 流浪地球的目的地,竟然是三體人的家?
    名字中的α,代表這顆星是半人馬星座裡最亮的「一顆」星——因為在地球上,人眼根本無法分辨出夜空中的這顆亮點是一個三星系統。,其中左下角最大的一顆星是半人馬座α。▲ 半人馬座α(南門二)與太陽的距離示意。α一直是科幻作品中的座上賓,除了《三體》之外,《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的目的地,是它,《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也在這裡,甚至連《銀河系漫遊指南》中的外星人都對地球人說:「你們連半人馬座α都沒有去過?
  • 「三體星系」才是人類的新家園?流浪地球中的比鄰星在哪?
    比方說,《流浪地球》中人類帶著地球耗時2500年在太空中孤獨的流浪,最終目的地是比鄰星,而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便是《三體》小說中三體人所在的「三體星系」,那麼,「三體星系」真的能夠我們的新家園嗎?先讓我們看一下半人馬座的情況:半人馬座由3顆恆星組成,分別為α星、β星和比鄰星,其中α星和β星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人們又稱它們為「南門雙星」,一般在南方春天的夜晚,會看到α星和β星,在夜空中閃閃發光。而另一顆比鄰星,則是《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新家園,距離地球的距離為4.2光年,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
  • 半人馬座三星系真是一個混沌三星系統?
    半人馬座南門二是一個三星系,三顆恆星分別是:半人馬座α星A:質量為太陽的1.1倍左右,直徑則為1.2倍左右,視星等為:0.1,全天區第四亮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B:質量為太陽的0.9倍左右,直徑則為太陽的0.86倍,視星等為:1.33
  • 真實的三體——半人馬座α(南門二)
    但似乎它們倆仿佛有著某種聯繫。天文是一門研究天上的所有現象的學問,而科幻是超出科學範疇需要想像力去創造的想法。好多好多科幻都源於天文中的一些現象,那我們就舉個慄子看看吧 半人馬座a(南門二)一對物理雙星,其中一顆星A是全天第三亮的恆星,僅次於天狼星和老人星,另一顆B星也是全天第20亮的恆星。
  • 《流浪地球》到了半人馬座α三星系,會碰上傳說中「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中地球去了比鄰星,比鄰星有三個太陽,那地球豈不是會遇到三體問題?三體問題所導致的恆星混亂運動軌跡就是三體文明要逃出三體星系的真正原因!也許很多朋友不太清楚三體文明從哪裡來,那麼幾句話簡單介紹下:三體文明是劉慈欣的另一部《三體》的長篇科幻小說中從未現過世的三體星系文明,他們所在的星系由於混亂的三星運動導致三體文明所在的行星時而被這顆恆星捕獲,時而又遠離恆星被另一顆捕獲,寒冷的時候堪比冥王星,酷熱的時候比金星還要熱,所以他們必須逃離這地獄一般的世界!那麼地球的目的地是三體星系中的比鄰星,也會落入「三體文明」的覆轍嗎?
  • 半人馬座α星(4.24光年)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應該很多人了解,那就是半人馬座三星,也被稱之為半人馬座α星,這個星系中有三個恆星圍繞在一起運轉,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是比鄰星只有4.22光年。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
  • 星片計劃,探索半人馬座α星,引發我們對第二個地球的思考
    CLARY/AFP/GETTY IMAGES當人類最終冒險進入太空時,我們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太陽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按照星際標準,它不僅離我們近,而且它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使我們能夠以探索一顆星的費用來探索一個三合星系統。
  • 神秘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霍金的「突破攝星」計劃
    說到這個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好多人不明覺厲。其其實半人馬座(Centaurus)阿爾法星包括三顆恆星,分別為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半人馬座α星C。其中,半人馬座α星A、半人馬座α星B靠得很近,是一個雙星系統,中國古代稱為南門二。半人馬座α星C,一般稱為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恆星(4.2光年),恆星分類屬於紅矮星。很多科幻電影或科幻小說中提到星際旅行的時候就往往以此作為一個例子。
  • 霍金想要刺探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到底是個什麼鬼?
    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開通微博後的第二天,就用微博向中國網友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他將聯合俄羅斯富豪尤裡·米爾納、臉書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發起一個名為「突破攝星」的計劃,致力於研發用雷射束驅動的納米星際帆船來進行宇宙探索。他們的目標是使帆船的速度達到光速的20%,飛達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半人馬座α星只需20年左右。
  • 帶你去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該計劃項目名為「突破攝星」,試圖在20年內前往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系統——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到底是個什麼鬼?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體星,距離地球約4.3光年,所謂三體星就是這個恆星系有三顆恆星,我們的太陽系只有太陽一顆恆星。
  • 霍金的微型機器人探測半人馬座α星的計劃逐漸提上日程
    CLARY/AFP/GETTY IMAGES當人類最終冒險進入太空時,我們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太陽最近的鄰居半人馬座α星(南門二)。按照星際標準,它不僅離我們近,而且它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使我們能夠以探索一顆星的費用來探索一個三合星系統。
  • 這麼近又那麼遠的比鄰星
    哈勃望遠鏡看到的比鄰星有一顆星星,明明離我們很近,卻在夜空中難尋它的身影。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中,它屬於一個三體家園,也是流浪地球的終點站。它與太陽比鄰而居,距離太陽只有4.2光年。或許你聽說過它美麗的名字——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
  • 半人馬座proxima的宜居帶
    《三體》這本書從科幻的角度來說一些黑暗森林、降維攻擊這些東西,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天文學家是如何看待地外文明這個問題的?其實《三體》小說的出版給我們非常大的興趣就是,文明到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會發生以及它和我們之間會不會有一個互動。
  •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
    《流浪地球》:地球去的比鄰星有三個太陽,會不會遇到三體問題?文/猿飛日月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想必大家都已經看了,關於這部電影,很多人都看得熱血沸騰,這部電影更是被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裡程碑之作,其實流浪地球和三體一樣都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不過這確實是兩個世界的故事,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交集。
  • 霍金:「星晶片」可達光速1/5,20年到達半人馬座α星系
    「如果成功,在座各位有些人在有生之年,將能看到我們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馬座α星系發送一個探測器。」當天,霍金在WE大會的開場報告讓現場千餘名觀眾踏上了星際旅行乃至太空移民的想像之旅。「縮水」的地球「如何才能確保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人類的未來儘可能完美?為什麼要考慮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 「三體」真的存在嗎?霍金為何要探索「三體人」的故鄉?
    這是一場大膽的宇宙冒險計劃,在這個計劃中,宇宙科學家將打造一個微型星際飛行器,用20年的時間抵達半人馬座α星,去探索這顆光年以外遙遠恆星不為人知的秘密。在這宇宙的漫天星辰之中,霍金教授為何非要把半人馬座α星挑選出來,定製一個如此宏偉狂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