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深圳教會分享:如何打造敬拜文化...

2020-12-06 基督教資訊平臺

約書亞敬拜團創辦者周巽光牧師資料圖片。(圖:Asia for JESUS 亞洲青年志官網圖片)

「若沒有敬拜,我們只不過是一群盡責做事工的宗教人士而已。」8月4日,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在深圳美年堂講座時如此說道。他對敬拜深入的剖析和分享令在座牧者同工更新了對敬拜的認識和理解。

作為周神助牧師的大兒子,周巽光牧師從小就在基督徒家庭長大,深愛敬拜的他立志要將最好的敬拜獻給神,因為神配得我們最高的敬拜。如今他已有26年帶領敬拜的經驗,從高中開始到帶領約書亞樂團,他非常願意將自己從神領受的對敬拜的理解傳遞給大陸更多教會牧者同工,希望他們也能重視打造敬拜文化的教會。

周牧師在講座過程中充滿了熱情活力,聲情並茂的分享讓大家聽得津津有味。他首先強調,敬拜是讓我們把每件事工轉變為向神表達愛的一個動力。

接著他從教會歷史幫助大家梳理了一遍教會在敬拜方面的變化和發展:

路西弗的計劃

仇敵撒旦透過早期教會領袖(神職人員)鼓吹一個思想:保護聖潔之物(聖經、敬拜、祭司的職分)免於世俗大眾(百姓)沾染的思想。這樣的結果導致教會創造了一個敬拜的「消費型」文化,神原本呼召所有的人都要成為祭司,然而,神的百姓卻成為了旁觀者。

早期教會,神的百姓只能坐在教會,看著神的僕人帶領他們敬拜,等著牧師講道給他們聽,排著隊等牧師為他們禱告,他們什麼都不用作,就只是來教會消費的。因為那個時期教會裡面,基督徒無法親自讀聖經,因為《聖經》只能用拉丁文翻譯,而只有祭司才懂拉丁文。所以,營造的教會文化是只能特定的神職人員才能讀聖經、禱告、敬拜讚美,平民百姓不能讀經、禱告,甚至不能唱讚美詩。

直到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運動之後,提出人人皆祭司,每個基督徒都可以讀經、禱告、讚美神。但改革也有不完全的地方,改革運動所創作的聖樂並不是用來幫助「敬拜」,而是用來講道和教導。當時改革者將酒吧的流行歌曲改寫成教會讚美詩,將聖經的內容填充進去,方便大家用熟悉的音調傳唱,以此來熟悉聖經話語,這就是傳統教會聖詩的起源。對於改革者而言,敬拜只是為了通過詩歌來預備聽道者的心,因此很多教會看重講道勝過敬拜。

然而,周牧師不斷強調的一點是,「敬拜是為了神,神才是我們聚集敬拜的主角,單單為了敬拜神,不是為了樂手,也不是為了會眾,更不是為了講道者而敬拜。」宗教改革是以我們能懂的語言,將《聖經》歸還給我們,也還給我們禱告的權利,因為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與神說話,更歸還了我們唱聖歌的權利,但它沒有做到恢復教會的敬拜。

敬拜的文化

敬拜是基督徒最重要的文化,對於從小就在教會的人來說,真實的敬拜可以幫助我們脫離宗教的靈和律法主義,真正的去經歷這位愛我們的天父。周牧師解釋說,在敬拜裡面,我們可以感受到神的真實同在,基督教不是宗教,而是為了遇見神,敬拜也不是局限於唱詩歌的時刻,而是將敬拜延伸到教會、生活、工作、家庭每一個領域。教會不應該只是觀察神,不應該只是學習一些關於神的事實,而應該要經歷神。

同時,周牧師進一步指出,若我們認為敬拜是一個能夠吸引,並且抓住人們來到教會的表演,我們就有大問題了。敬拜並不是關乎表演,而是關乎神的同在,沒有神同在的卓越還是不會有生命的。教會不是要展示神,而是要遇見和經歷神。「因為沒有神的同在和引導,我們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是很危險的。」周牧師解釋說。

建立敬拜事工的五個根基價值觀

對於敬拜,周牧師一直認為我們一定要給神獻上最好的,因為祂是全地的大君王,配得我們最崇高的敬拜讚美,所以最好的音樂人應該是在神的家裡。世上的人為了賺錢,拼命把音樂做到最好,難道我們的神不配得我們的盡心盡意盡力嗎?

周牧師還分享了在敬拜的事工中,我們需要從一開始就專注在五個根基性的價值觀:

1、核心:我們對敬拜的了解與關於敬拜的神學。

2、品格:我們與耶穌的關係,使我們越來越像祂。

3、技藝:我們的恩賜、才幹與技巧。

4、群體:團員們彼此之間是家人的關係。

5、化學反應:我們與神,還有與所要帶領會眾之間的連結與默契。

周牧師鼓勵在座牧者同工能夠在教會興起敬拜神的大軍,好好建立敬拜事工,這些都需要傳承、操練才能完成。

最後,他坦言,「作為牧者,最希望看到的是,每個人生命都能遇見神,敬拜者能夠做的,就是把人帶到神面前,不是來聽牧師多會講道,看樂手多會彈奏,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親自遇見神,這是最寶貴的,也是我內心最大的渴望。」

相關焦點

  • 【專訪】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上):教會應打破宗教轄制 正確...
    對此問題,約書亞樂團團長周巽光牧師有深刻的體會和感受。8月初,他受邀到深圳美年堂教導「天國文化君尊的敬拜」課程時,繁忙中抽出時間接受基督時報同工採訪,講述他這些年透過服事對於「天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並希望藉此課程裝備中國大陸的牧者領袖和同工,幫助教會打破宗教的靈轄制,打造敬拜文化的教會,使教會能正確地代表神。
  • 嘻哈音樂布道會引發「敬拜讚美」爭論:這是在敬拜上帝?
    兩位神學院聖樂老師:堅守傳統,思考敬拜真義華東地區神學院的一位牧師表示,他的態度是堅持傳統方向,但不是守舊和古板。「我一向堅持聖樂應該以神為本,崇拜中的聖樂不是自我娛樂,而是向上帝獻上頌讚的祭。」香港教授禮儀學的伍牧師分享,對比世俗,教會會眾一般比較保守,這是應該的,世人期望教會守護傳統價值,教會也不宜作世俗潮流急先鋒。
  • 【專訪】上海七寶豐盛堂讚美敬拜主領董亮弟兄:期待中國每個教會都...
    中世紀時,教會更是成為引領西方社會多方面發展的組織,對於包括音樂在內的社會文化的發展有絕對的主導權。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則出現多元化、大眾化的特點。在教會裡面,詩歌從創作內容到敬拜讚美形式,很多方面都已發生並正在發生著改變。 對於在19至20世紀真正建立並發展起來的中國教會而言,教會音樂已經具體到詩班和敬拜讚美,而今已成為教會的重要事工內容。
  • 華理克牧師:通過新冠狀病毒大流行所暴露出的教會弱點
    圖源:Saddleback Church 加州馬鞍峰教會華理克牧師說該牧師在最近一次接受《Relevant》雜誌採訪時說:「疫情期正好暴露出教會存在的本質上弱點,大多數教會只有敬拜這一個目的,他們都忙於恢復敬拜,因為除此之外,就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和活動。」華理克解釋說:「但是擁有2萬人規模的馬鞍峰教會設立不只有一個使命,而是有五個使命。」「把每個使命作為一個環節,你去掉一環,我們還有四環仍在保持正常運行。
  • 眾教會迎「基督君王主日」 上海諸聖堂牧者分享《普世君王》
    上海基督教諸聖堂(圖:徐匯老壽) 普世教會即將於本周迎來將臨期——聖誕節前的四個主日。進入將臨期的前一主日為基督君王主日。基督徒如何認識上帝?以怎樣的心來迎接基督耶穌這位普世君王?11月23日主日崇拜中,上海諸聖堂邀請閘北堂秦小林牧師於當天主日分享信息。他從四方面帶領會眾默想耶穌基督「君王」的身份。1 善牧君王 領袖榜樣(詩95:1-7)耶穌是具有牧人心腸的君王。有的君王是有君王的心卻缺少牧人的心腸。而聖經《以西書》中,「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必親自尋找我的羊,將它們尋見。」
  • 【見證】吉中鳴:「著名基督徒音樂人」遇上「牧師」的故事
    此外,吉博士/牧師亦編寫了《敬拜靈 盛載心》、《當代華人社會城市宣教的途徑與挑戰》、《更新敬拜讚美實用手冊》的書籍。由于吉博士/牧師希望栽培更多司琴的關係,故亦編寫了《CHORD & RHYTHM DYNAMICS》、《MOOD MAKING》、《現代教會司琴法》的書籍。
  • 深圳新生命教會主日崇拜 基督徒的屬靈曠野之路
    深圳新生命教會主日崇拜,林舜浩牧師證道《曠野》,經文:哥林多前書10:1-13。林牧師說「通過聖經,我們可以看到神帶領人的原則。神的話就是我們的生命,希望大家都能按照神的話去生活,也通過今天的分享來查看你的曠野之路已走到哪個階段?」證道結束,借著本教會每月首個禮拜的聖餐禮,信徒們都做認罪悔改的禱告。也有人呼求要與神同心同行。以色列民在埃及的身份是奴隸。什麼是奴隸?
  • 苗族牧師解釋:王志明牧師為何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紀念
    福音時報同工近日在昆明周邊苗族教會走訪時,昆明市五華區教會的王子文牧師和張紹輝牧師講述了王志明牧師的故事,張牧師認為,王志明牧師之所以被苗族教會乃至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紀念,是因為他篤定心志要將信徒帶到基督面前,而不是帶到某個人或宗派面前。另外,王牧師在特殊時期堅守住道,帶領信徒繼續敬拜真神,並且他不參加任何批鬥大會,認為「我的手曾為眾多信徒施洗,不可用來沾染罪惡。」
  • 五星級教會被爆醜聞:同一篇講道對信徒和慕道友 | 黑門新聞
    來源:匿名投稿分類:神學/幽默/杜撰11月14日晚間,微博網友發出一則重磅視頻,曝光眾多五星級教會嚴重神學問題,事涉桃花潭水浸信會、天鑰新村西門教會、通河新村長老會等知名五星級教會,甚至六院骨科、外環外等頂級酒店也被曝出講臺醜聞。
  • 2013使者差傳大會王怡牧師分享:中國教會開始承擔普世宣教重任
    2013年華人差傳大會於2013年12月26日至30日在美國巴爾的摩會議中心舉行,大會第三天上午,大陸成都秋雨之福教會王怡牧師分享了教會當社會中扮演先知、祭祀、君王的三重身份,他也指出,如今的中國教會正在開始承擔普世宣教的重任。
  • 有了線上敬拜,主日真的不用去教會了嗎?
    隨著國內新冠病毒疫情得控,已停止了近半年線下崇拜的各地教會在陸續復堂。然而有些信徒,由於長期的居家敬拜已經習慣了,認為在線上敬拜、聽道和居家「自牧」很好,不僅可以與在教堂裡一樣聽到神的話語,而且還不用在去教堂的路上來回折騰和花費時間,認為在主日可以在家線上敬拜,產生了何必去教堂禮拜。他們主日不想再去教堂禮拜了。有了線上敬拜,主日真的不用去教堂了嗎?
  • 世界華福「異象2020:門徒導向的跨文化差傳」大會上月落幕
    來自韓國、臺灣等不同的教會牧師分享個案經驗 來自韓國、臺灣等不同的教會牧師分享個案經驗
  • Jesus Fashion(耶穌時尚)敬拜專輯已正式發行
    聖樂之聲網如此介紹這張專輯,說這張由JESUS FASHION首次打造的專輯,由80位JESUS FASHION FAMILY團隊製作完成,包括兒童詩班、教會敬拜團、素人歌手、專業藝人和頂尖音樂人等。
  • 上海牧者分享直擊亞洲回家特會感受:兩萬會眾享受「熱度破表」的敬拜
    今年的主題是「聖潔行伍」,而八國聯軍的牧師向中國道歉則是此次聚會的最大亮點之一。近日,上海牧者特別分享了這次聚會中令人驚嘆的敬拜熱潮。戴牧師此次參加完「回家」聚會後,特別受感動,每天都在社交網絡分享自己在聚會中收穫的點滴。昨天,他特別詳細地描述了「回家」聚會現場火熱的敬拜氛圍。
  • 疫情封鎖期間 一群英國基督徒藝術家共同演唱敬拜音樂 獲百萬觀看量
    這場名為「祝福英國」(Blessing UK)的活動由敬拜領袖蒂姆·休斯(Tim Hughes)精心策劃,邀請了其他如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格雷厄姆·肯德裡克(Graham Kendrick)、諾埃爾·羅賓遜(Noel Robinson)和羅·弗林漢姆(Lou Fellingham)等資深英國藝術家參與。
  • 廢墟上的敬拜——記鄭州中牟張湖橋教會被拆之後的主日聚會
    到了平常禮拜的時間,照舊按以往的敬拜禮儀開始了長達3個小時的敬拜:主禮、詩班獻唱、證道。這三個小時,大家都安靜在這片廢墟之上,沒有一個人走動,除了證道人的聲音,剩下的就是呼呼的風聲。張湖橋教會是一個由宗教部門審批的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位於張湖橋村,平時聚會信徒人數約在500人左右。由於近兩年鄭州城市化向周邊拓展,張湖橋教會也在拆遷的行列之內,教會與政府之間積極協商拆遷事宜,至於賠償都好說,關鍵是能不能在拆遷之後劃給教會一片地,讓教會可以建一個教堂,這件事卻始終談不攏。按照教會同工的說法,當地村委會的態度非常消極,不願予以解決。
  • 英國:主日敬拜轉移至線上
    坎特伯雷大主教如今正負責著英格蘭教會(the Church of England,亦稱英國聖公會)的首個全國線上禮拜。該直播將於周日上午8點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39個地區廣播電臺同時播出,並成為英國廣播公司在文化紀實頻道中所播放的主日禮拜節目內容。接著英格蘭教會將於上午9點在Facebook主頁上傳已錄製好的直播內容。
  • 北韓平壤一基督教會敬拜 集中於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
    包括韓國基督教協進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Korea,簡稱NCCK)、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WCC)和韓國基督教會的不同機構19人組成的代表團與該教會信徒參加了這一禱告會。這一為和平與統一的敬拜是由韓國基督教協進會和北韓的朝鮮基督教聯合會(Korean Christian Federation,簡稱KCF)聯合準備的。
  • 問題回復:動物是否有靈魂,《天耀中華》,敬拜時發視頻等(170712)
    這一節經文如何解釋?動物也有靈魂嗎?答:有人認為動物有靈魂,有人認為動物沒有靈魂。還有人(多為三元論者,認為人由靈、魂、體三部分組成)根據這節經文,認為人有靈和魂,而動物只有魂,沒有靈。但其實這節經文中的「魂」和「靈」在原文是同一個詞,都是「靈」(也可翻譯為「氣、氣息、風」)。所以,不能根據這節經文來證明動物只有魂,沒有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