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組」連續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SPSS:典型相關分析)

2021-01-21 科研與統計

1.常見的幾種相關

一組連續變量與另一組連續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可以計算「典型相關分析」。採用類似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在兩組連續變量中分別提取變量的線性組合(綜合變量),使兩組的綜合變量間具有最大的相關性。2. 在兩組連續變量中分別提取第二對線性組合,使提取的綜合變量與第一對線性組合不相關,但是第二對線性組合之間具有最大的相關性。如此下去,直到無法提取具有相關性的線性組合為止。提取的綜合變量被稱為「典型變量」。第i對典型變量之間的相關係數被稱為第i典型相關係數。老年人靜態平衡能力與動態平衡能力之間的典型相關分析測試老年人靜態平衡和動態平衡指標。動態平衡指標:Center、VM、HM、Rot. speed。靜態平衡指標:Lng、Area、Lng/A。

2)動態平衡四個指標放入「集合1」,靜態平衡三個指標放入「集合2」

圖4中,第1行為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的第1對典型變量之間相關分析的結果。第2行為第2對典型變量之間相關分析的結果。第1典型相關係數為0.812,第2典型相關係數為0.607,對典型相關係數的Wilks檢驗結果表明,第1和第2典型相關係數的P<0.05,說明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存在相關性。第3典型相關係數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不需要考慮。由於典型變量是從原始變量提取出來的,所有需要根據典型變量的意義具體考慮兩者的相關特徵。圖5中,指標的標準化典型相關係數的絕對值越大,說明指標對典型變量的貢獻越大。動態與靜態典型相關分析的第1對典型變量中,對代表動態平衡的典型變量U1貢獻較高的指標為Center、HM,對代表靜態平衡典型變量V1貢獻較高的指標為Area、Lng/A;第2對典型變量中,對代表動態平衡的典型變量U2貢獻較高的指標為HM、Center,對代表靜態平衡典型變量V2貢獻較高的指標為Lng、Area。

典型載荷是原始變量與其典型變量之間的相關係數。兩次提取典型變量時,相關係數的差異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體現所提取信息的差異性。一般而言,差異性越大,典型變量對樣本信息的概括性越好。

圖6中,動態與靜態的典型相關分析中,第1對典型變量和第2對典型變量對應的相關係數方向相反,說明兩次提取的動態或靜態成分差異較大。動態與靜態典型相關分析的第1對典型變量中,Center、HM、VM與表示動態平衡的典型變量U1具有負相關關係,Rot.speed與U1具有正相關關係,所以,此處U1為「低優指標」,U1越小,動態平衡能力就越好;Lng、Area與表示靜態平衡的典型變量V1具有負相關關係,Lng/A與V1幾乎沒有相關性,所以,此處V1為「高優指標」,V1越大,靜態平衡能力就越好。U1與V1的典型相關係數為0.812(圖4),所以主要代表Center、HM的動態平衡成分與主要代表Area、Lng/A的靜態平衡成分具有較高的負相關關係(r=-0.812)。同理,U2與V2的典型相關係數為0.607,主要代表HM、Center的動態平衡成分與主要代表Lng、Area的靜態平衡成分具有中等的負相關關係(r=-0.607)。交叉載荷體現了原始變量與其對立的典型變量之間的相關係數,表示原始變量被其對立典型變量預測的可能性。表7中,以相關係數的絕對值大於0.5為標準,動態與靜態典型相關分析中,與V1具有一定相關性的為HM,與U1具有較高相關性的為Lng、Area,與U2具有一定相關性的為Lng/A。HM可以由主要代表Area、Lne/A的靜態平衡典型變量V1預測,Lng和Area可以由主要代表Center、HM的動態平衡典型變量U1預測,Lng/A可以由主要代表HM、Center的動態平衡典型變量U2預測。相關係數分別為-0.506、-0.715、-0.748和-0.518,決定係數分別為0.26、0.51、0.56、0.27。可見,中間兩個指標的預測效果較好,其餘兩個指標預測效果一般。小結,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測試中,除了給出上面的幾個反映平衡能力的指標,還經常會給出動態得分、靜態得分這樣的能夠總體概括動態平衡能力和靜態平衡能力的指標。如果直接採用動態得分與靜態得分的線性相關係數來表達兩種平衡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則較為片面,因為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都包括了不同的評價維度(類似「體質」,包括形態、機能、素質等幾個方面)。因此,可以採用典型相關分析,根據典型變量的典型相關係數、標準化典型相關係數、典型載荷、交叉載荷等揭示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之間存在的內部聯繫。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感謝支持!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典型相關分析
    難道我們原來學的相關分析不典型嗎?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為啥叫典型相關分析,但是英文是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翻譯過來就典型了,知道的可以告訴我啊,謝謝啦! 典型相關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是研究兩組變量之間相關關係的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
  • 基於典型相關分析的詞向量
    比如有比較流行的谷歌開源的 word2vec ,它能生成詞向量,通過該詞向量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用來度量詞與詞之間的相似性。word2vec採用的模型包含了連續詞袋模型(CBOW)和 Skip-Gram 模型,並通過神經網絡來訓練。但這篇文章不深入講 word2vec 的內容,而是看看另外一種詞向量生成方式——基於典型相關分析的詞向量。
  • 詳聊「相關分析」(二)---偏相關、典型相關 | 醫學方統計學專題
    我們之前講到的直線相關、秩相關都只是分析兩個變量間的相關,並沒有考慮當兩個變量同時與第三個變量相關時的情況。所以這就引出了「偏相關分析」。偏相關分析是指當兩個變量同時與第三個變量相關時,將第三個變量的影響剔除,只分析另外兩個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過程。
  • 第五講 典型相關分析——數據結果分析(一)
    (一)兩組變量的典型變式根據典型相關分析的基本邏輯與關係假設,首先,我們需要在數據結果查找的是有關兩組變量典型變式的數據結果。該結果輸出的標題是Standardized canonicial coefficients for set-1(set-1),該語句說明呈現的是第一組數據或第二組數據的標準化典型相關係數。
  • 數據分析基礎相關性分析,SPSS實操
    如果相伴概率值小於或等於指定的顯著性水平,則拒絕H0,認為兩總體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係;如果相伴概率值大於指定的顯著性水平,則不能拒絕H0,認為兩總體不存在顯著的線性相關關係。定義: 二元定距變量的相關分析是指通過計算定距變量間兩兩相關的相關係數,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定距變量之間兩兩相關的程度進行分析。
  • SPSS分析技術:組內相關係數(ICC)的原理及運用
    ICC是組內相關係數(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的縮寫,用來描述同一個組內的數據的相似性,這裡的組可以是一組題目,也可以是一組打分者,或者其它分析者感興趣的對象。通常情況下,組內相關係數表示為組內方差除以總方差,因此,組內相關係數越高,說明隨機誤差佔比越小,代表同一組數據之間的相關性越強。
  • 基本數據統計分析--spss
    在數據分析工作中,描述性統計分析是我們日常使用率最高的,主要的基本統計分析維度包括但不限於均值、 中位數、眾數、方差、百分位、頻數、峰度、偏度、探索分析、交叉聯列表分析、多選項分析、基本統計報表製作等。而這些功能操作在spss中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當然我們也需要理解相關定義。
  • SPSS雙變量相關分析如何製作和分析?
    SPSS是強大的數據處理軟體,雙變量相關分析如何使用s p s s 來製作的,趕緊來看看吧。1.首先在s p s s 的分析下拉菜單中找到雙變量選項。2.我們需要分析的是年齡和睡眠時間的關係,將其選入變量框中。
  • SPSS方差分析方法與實例演練
    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為了進行兩組以上均數的比較,往往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那麼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單因素方差分析、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協方差分析;同時在spss中的操作演練。在spss中經常使用方差齊性檢驗(都是levene檢驗),一般情況下,只要sig值大於0.05就可以認為方差齊性的假設成立,因此方差分析的結果應該值得信賴;如果sig值小於或等於0.05,方差齊性的假設就值得懷疑,導致方差分析的結果也值得懷疑。
  • SPSS、EXCLE——偏相關分析
    SPSS、EXCLE——偏相關分析原始數據:一、為什麼要使用偏相關分析相關分析用於分析兩個事物之間的關係情況,在現實分析中,相關分析往往有第三變量的影響或作用,而使得相關係數不能真實地體現其線性相關程度。
  • 數據分析之主成分分析,spss主成分分析實例
    一、主成分分析概要主成分分析,在進行有多個指標的綜合評定時,客觀全面的綜合評價結果非常重要,然而往往多個指標之間通常存在信息不統一或者重複等眾多因素,各指標的權重往往很難確認。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夠解決以上問題,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種降維的統計方法,是考察多個變量間相關性一種多元統計方法。二、spss主成分分析操作流程導入數據。
  • 關於SPSS因子分析的幾點總結
    1、主成分分析:是研究如何通過少數幾個主成分來解釋多變量的方差一協方差結構的分析方法,也就是求出少數幾個主成分(變量),使它們儘可能多地保留原始變量的信息,且彼此不相關。它是一種數學變換的方法,即把給定的一組變量通過線性變換,轉換為一組不相關的變量(兩兩相關係數為0,或樣本向量彼此相互垂直的隨機變量)。
  • SPSS因子分析案例
    所以,有必要確定綜合評價指標,便於對比。因子分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5 個指標即為我們分析的對象,我們希望從這5個可觀測指標中尋找出潛在的因素,用這些具有綜合信息的因素對各地區進行評價。下圖是spss因子分析的操作界面,主要包括5方面的選項,變量區只能選擇數值型變量,分類型變量不能進入該模型。
  • SPSS分析技術:10種組內相關係數(ICC)的原理及運用(承接上篇文章)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方差分析結果,利用組內相關係數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從字面上理解,組內相關係數是用來描述同一個組內的單元之間的相似程度。例如,在生物學上,組內相關係數可以用來描述,所有兄弟姐妹在某些遺傳性狀上的相似程度;另外,在評分和量化測量方面,組內相關係數可以用來描述同一組測量指標或同一組打分裁判之間的相似性。
  • 「spss數據分析系列」t檢驗
    一、t統計量及t檢驗本人介紹spss數據分析中的t檢驗,我們平時分析數據時經常對比均值,其中兩分類的均值對比採用的t檢驗,這裡強調一下的是兩分類的對比,其他還有獨立樣本t檢驗,配對t檢驗,我們在下面spss軟體部分再做說明
  • spss協方差分析
    什麼是協方差分析?協方差分析又稱「共變量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引申和擴大。基本原理是將線性回歸與方差分析結合起來,調整各組平均數和 F 檢驗的實驗誤差項,檢驗兩個或多個調整平均數有無顯著差異,以便控制在實驗中影響實驗效應(因變量)而無法人為控制的協變量(與因變量有密切回歸關係的變量)在方差分析中的影響。好吧,聽不懂。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有一項研究,想知道男生和女生在跑步後的心率是否有差異。
  • 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spss主成分分析法步驟
    spss 這款軟體功能非常多哦,還可以分析主成分哦,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小編下面準備了spss主成分分析法詳細步驟,大家安裝 詳細步驟一步步操作就知道spss主成分怎麼進行分析?
  • spss怎麼分析因子?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
    spss不僅可以分析主成分 ,還可以分析因子哦,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spss怎麼分析因子?小編下面有一個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哦,只要大家按照spss因子分析法詳細步驟一步步操作就知道spss怎麼分析因子了哦,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還不會組內相關係數(ICC)?來看這篇SPSS詳細教程!
    表1 部分原始數據當然,為了評價該診斷試驗的可重複性,我們可以設置一個診斷截點,人為地將血糖水平轉換成二分類變量,再運用之前講過的Kappa分析進行判斷。但是,將連續變量轉換成二分類變量會丟失信息。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 如何用SPSS做單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1:單因素方差分析用以對單因素多個獨立樣本均數進行比較,給出方差分析表,並可以進行兩兩之間均數的比較(多重比較),下面介紹如何在spss裡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命令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舉例:某樹苗使用3種肥料進行試驗,每個處理測6株苗高(cm),所得數據如下表,分析不同肥料之間苗木生長是否有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