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起點』這套書,書名起得非常好,往大了說是中國共產黨的起點,往小了說是每個作家創作的新起點,文學界有責任為中國共產黨誕辰一百周年做自己的書寫和記錄。」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閻晶明這樣感慨。中國作協「建黨百年」系列首場大型線下研討會日前舉行,京滬評論家、作家相聚在上海作協,圍繞「紅色起點」主題紀實文學創作項目各抒己見。
「紅色起點」項目自2016年啟動,是上海作協為了迎接建黨百年策劃推進的一項文學創作工程,圍繞建黨時期黨中央在上海艱苦卓絕的奮鬥,撰寫一批文學作品,用文學生動再現那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如此比喻,上海是一座活的近代史的礦區,對這座精神富礦的挖掘與傳遞,需要寫作者的格局、視野和專業性,這批作品體現了滬上文學生力軍的青春活力與不衰後勁。
圖說:「紅色起點」系列作品
第一季六部作品於今年5月出版,寫作者以中青年作家為主體,有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學者等,包括程小瑩《白紙紅字》、吳海勇《起來——〈風雲兒女〉電影攝製與〈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歷程紀實》、楊繡麗《巾幗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王萌萌《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吳越《上海早晨——記中共創辦的第一所大學(1922-1927)》、陳晨《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起點》,共計50餘萬字。題材覆蓋了中共建立後領導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創辦高等學府、組織文化團體,以及國歌誕生的故事,可以說用文學書寫為中共早期奮鬥的歷史留下了生動畫卷。
「當年我曾沒日沒夜看《星火燎原》《紅旗飄飄》,但有一段時間優秀的紅色題材寫作越來越難找到,我原來認為這個寫作的傳統可能中斷了,現在看到年輕的作家們如此投入,我作為多年讀者心裡很欣慰。」文藝評論家毛時安坦言。
今年9月,「紅色起點」第二期選題已經啟動,明年「七一」前將推出新一批作品。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表示,這項創作工程還要不斷延伸、擴展到其他歷史階段,有力帶動上海紅色題材主題創作。他說:「我們非常希望紅色起點創作能夠引起全國同行關注,幫助我們了解首批作品成效,總結經驗,使這項創作順利推進。」(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