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近代史的精神富礦,上海作協回到「紅色起點」獻禮建黨百年

2020-11-24 網易新聞

2020-11-24 12:05:13 來源: 新民晚報

舉報

  「『紅色起點』這套書,書名起得非常好,往大了說是中國共產黨的起點,往小了說是每個作家創作的新起點,文學界有責任為中國共產黨誕辰一百周年做自己的書寫和記錄。」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閻晶明這樣感慨。中國作協「建黨百年」系列首場大型線下研討會日前舉行,京滬評論家、作家相聚在上海作協,圍繞「紅色起點」主題紀實文學創作項目各抒己見。

  「紅色起點」項目自2016年啟動,是上海作協為了迎接建黨百年策劃推進的一項文學創作工程,圍繞建黨時期黨中央在上海艱苦卓絕的奮鬥,撰寫一批文學作品,用文學生動再現那段波瀾壯闊、可歌可泣的歷史。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如此比喻,上海是一座活的近代史的礦區,對這座精神富礦的挖掘與傳遞,需要寫作者的格局、視野和專業性,這批作品體現了滬上文學生力軍的青春活力與不衰後勁。

  

  圖說:「紅色起點」系列作品

  第一季六部作品於今年5月出版,寫作者以中青年作家為主體,有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學者等,包括程小瑩《白紙紅字》、吳海勇《起來——〈風雲兒女〉電影攝製與〈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歷程紀實》、楊繡麗《巾幗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王萌萌《鏗鏘序曲——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吳越《上海早晨——記中共創辦的第一所大學(1922-1927)》、陳晨《新漁陽裡六號——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起點》,共計50餘萬字。題材覆蓋了中共建立後領導工人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創辦高等學府、組織文化團體,以及國歌誕生的故事,可以說用文學書寫為中共早期奮鬥的歷史留下了生動畫卷。

  「當年我曾沒日沒夜看《星火燎原》《紅旗飄飄》,但有一段時間優秀的紅色題材寫作越來越難找到,我原來認為這個寫作的傳統可能中斷了,現在看到年輕的作家們如此投入,我作為多年讀者心裡很欣慰。」文藝評論家毛時安坦言。

  今年9月,「紅色起點」第二期選題已經啟動,明年「七一」前將推出新一批作品。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王偉表示,這項創作工程還要不斷延伸、擴展到其他歷史階段,有力帶動上海紅色題材主題創作。他說:「我們非常希望紅色起點創作能夠引起全國同行關注,幫助我們了解首批作品成效,總結經驗,使這項創作順利推進。」(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建黨百年獻禮:首部海外諜戰電影《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開機
    建黨百年獻禮:首部海外諜戰電影《絕對忠誠之國家利益》開機 2020-09-29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 獻禮建黨百年
    著名指揮家鄭健將執棒保利天歌交響樂團與北京音協合唱團,以交響樂、合唱、獨唱、重唱、詩歌朗誦等形式,為觀眾重現紅色經典。趙金波說,用恢宏壯麗的音樂長卷獻禮即將到來的建黨100周年,帶觀眾回望歷史,重溫經典。 (《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 獻禮建黨百年》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歷史史實以及後世諸多學者的研究也充分證明,紅色文化的形成和建黨精神的源頭在上海。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建立、發展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不過,歷史長河中既存在著這種必然性,也會不時地有偶然性出現。回顧中外人類歷史,這種必然性與偶然性並存的現象不勝枚舉。舉凡重大歷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歷史現象(又如俄國十月革命),都是這二者並生而至。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_國內...
    歷史史實以及後世諸多學者的研究也充分證明,紅色文化的形成和建黨精神的源頭在上海。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建立、發展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不過,歷史長河中既存在著這種必然性,也會不時地有偶然性出現。回顧中外人類歷史,這種必然性與偶然性並存的現象不勝枚舉。舉凡重大歷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歷史現象(又如俄國十月革命),都是這二者並生而至。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紅船精神與建黨精神的內在邏輯關聯
    歷史史實以及後世諸多學者的研究也充分證明,紅色文化的形成和建黨精神的源頭在上海。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建立、發展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必然。不過,歷史長河中既存在著這種必然性,也會不時地有偶然性出現。回顧中外人類歷史,這種必然性與偶然性並存的現象不勝枚舉。舉凡重大歷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歷史現象(又如俄國十月革命),都是這二者並生而至。
  • 「黨的誕生地」發掘工程讓紅色基因融入上海城市血脈,根植於市民...
    經過近兩年的修繕、布展,這處重要的紅色革命舊址不久前對外試運營開放。        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的修繕和保護利用,是「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的成果之一。該工程自2016年啟動以來,全市各相關領域形成合力,深入發掘紅色資源,生動呈現建黨故事,大力弘揚建黨精神,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
  • 獻禮建黨百年!以趙志全先進事跡為創作靈感的歌曲《最亮的火焰》發布
    日前,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魯南製藥集團聯合出品的歌曲《最亮的火焰》發布,歌曲由著名詞作家王曉嶺作詞、著名作曲家欒凱作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傾情演唱,是一首為慶祝建黨100周年而特別創作的作品,是一首獻給共和國優秀共產黨員和時代奮鬥者的讚歌。
  • 藝起前行|京劇《李大釗》上海開演:一場跨越百年的對話
    自1916年起,中國共產黨的奠基人李大釗先生曾先後七次來到上海,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奔走呼號、親身實踐;100多年後,2020年9月26日晚,北京京劇院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在上海保利城市劇院上演,獻禮建黨100周年,同時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
  • 用紅色文化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內容摘要:今年5月,常州大學精心組織首次「紅色五月 鑄魂育人」系列活動,旨在打造具有常大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此舉也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 作者簡介:   今年5月,常州大學精心組織首次「紅色五月 鑄魂育人」系列活動,旨在打造具有常大特色的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此舉也是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的重要舉措。
  • 長春理工大學舉辦線上線下特殊黨課 向建黨99周年獻禮
    長春理工大學舉辦線上線下特殊黨課 向建黨99周年獻禮 作者:殷維    編輯:李慧    來源:吉網    2020-07-01 07:55
  • 弘揚紅色文化 培育時代新人
    紅色經典朗誦表演。茂名網訊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教材。打造思政教育茂名品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之接續奮鬥,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澆花澆根、育人育心。
  • 歡慶七一建黨節,VR助力黨建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中國共產黨建黨至今已有98個年頭,紅色文化在華夏的傳播、鮮紅色記憶的烙印,是引領祖國騰飛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讓黨建事業更加深入人心?在傳統方式不斷傳播的同時,或許可以藉助科技的力量加以催化。VR紅色文化黨建宣傳目前VR在黨建上的應用十分之廣,內容項目也十分之豐富。
  • 思想者|嚴愛雲:這一開天闢地的大事變,孕育了怎樣的偉大精神?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認為,偉大的建黨實踐孕育了偉大的建黨精神,成為我們黨取之不盡的寶貴精神財富和豐厚政治資源。對建黨精神的提煉和詮釋,有助於我們更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以下是她在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中共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聯合舉辦的首屆紅色文化研討會上的演講。2021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 上海發布「中國共產黨誕生地·上海」主題標識
    主題標識由中國共產黨黨徽、漢字「上海」、石庫門線條和文字「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構成。  紅色的底色與黨旗一致,象徵中國共產黨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及上海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白色線條勾勒出中共一大會址石庫門圖案,表達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主題,彰顯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上海」兩字,形成石庫門的左右立柱,表達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建黨的光榮歷史。
  • 常熟市開展「頌建黨百年 做時代新人」青少年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首長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推進「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實踐育人」教育,2021年1月12日,江蘇省常熟市「頌建黨百年 做時代新人」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暨「繽紛的冬日」啟動儀式在常熟市報慈小學舉行。
  • 山東打造新型雜技劇《鐵道英雄》獻禮建黨100周年
    中新網山東新聞12月1日電(王瑤瑤)山東推出新型雜技劇《鐵道英雄》,獻禮即將到來的建黨100周年。該劇目在多方面進行了形式創新,利用雜技講故事,展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英雄群像。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鐵道英雄》創排情況。
  • 「紅色足跡」創作新成果 《暗夜裡的星星之火》
    「紅色足跡——黨的誕生地·上海革命遺址系列故事創作項目」又有新成果,繼「紅色足跡」第一輯《石庫門裡的紅色秘密》出版後,叢書第二輯《暗夜裡的星星之火》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    「紅色足跡——黨的誕生地·上海革命遺址系列故事創作項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文旅局和上海市文物局指導,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重點圍繞中共革命鬥爭歷史的軌跡,計劃創作約400篇故事,以此發掘黨的誕生地的文化基因、精神靈魂和歷史根脈,凸顯上海城市的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特質,預計2021年7月前推出全部四輯。
  • ...綠」交相輝映 「創」與「策」激情飛揚 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
    他說,南平是「紅旗不倒」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老區蘇區,紅色文化十分深厚。近年來,我們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謀劃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有效路徑,選準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綠色產業,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大力發展紅色旅遊,走出了一條「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得益彰的全域旅遊創新發展之路,實現了紅土地上的綠色蝶變。
  • ...周年①|作為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用好上海這個紅色資源意義重大
    【編者按】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發祥地。近百年來,在黨領導下的上海工運光輝歷程中,留下了豐富的史料和遺址,這些紅色資源銘刻著工人階級和工運前輩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奮鬥的光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