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調查:瑞典人是歐洲最大的「沙發土豆」

2020-12-06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1月27日電 (記者 李玫憶)歐洲調查機構EUROPABAROMETER最新調查顯示: 雖然很多瑞典人自認生活方式相當健康,但是瑞典人仍然是每天靜坐時間最長的歐洲人。腦力工作比例大和私家機動車普及率高是最重要的原因。 更加驚人的是,報告還顯示:瑞典人能安靜地呆著似乎是一種遺傳的天份,四歲的瑞典寶寶將近一半的非睡眠時間都可以一個人靜靜地放空冥想,不哭不鬧。

為了幫助瑞典下一代更健康地成長,王儲維多利亞公主和丹尼爾親王夫婦成立了「為了下一代」組織( Generation PEP), 旨在幫助兒童更多地動起來。 瑞典企業巨頭宜家、ICA超市集團和TELIA通訊都積極地參與其中。

瑞典知名運動醫學專家安德斯. 漢森有一個巧妙的比喻:「想像一下有這麼一種神奇的藥片,人服用後會變得更專注、更有創造力、活得更久更健康。 實際上這種藥是存在的,藥方就是多運動。」未來健身、健康產業在瑞典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責編:賈文婷、楊牧)

相關焦點

  • 18世紀時的歐洲人從不吃土豆,他們是怎樣愛上土豆的?
    俄羅斯人說:「一個土豆我有一千種做法!」德國人說:「我每年能吃一千個土豆!」在俄羅斯,毫不誇張的說,是「民以土豆為天」;在德國,土豆則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國菜」,每年的8月19日是他們為紀念土豆而設立的「土豆日」。
  • 東北人不知道洋芋是什麼,它曾經拯救了整個歐洲
    瀋陽人不知道洋芋是什麼!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裡面有一個可愛的娃娃,大人問他早上吃什麼,說洋芋!中午吃什麼,也是洋芋!晚上吃什麼,還是洋芋!有一位東北朋友在視頻下方留言「什麼是洋芋,是山藥還是芋頭」,很多熱心網友回答了他的問題,洋芋等於土豆,雲貴川一帶都叫洋芋。
  • 歐洲第一吃土豆的國家:愛爾蘭,在此之前土豆一直被視為觀賞植物
    最初土豆的美味沒有被人們認識,它只是作為一種廉價的食物裝上航船以備返航所需。就這樣,土豆漂洋過海到了歐洲。也許是由於外觀欠佳,土豆曾被誤認為含有大量毒素。1619年,法國勃艮第地區還正式宣布,該區內禁食土豆。對土豆的偏見在歐洲持續了兩個世紀才逐漸改變。在此以前,土豆主要是種在花園裡觀賞或為植物學家收藏研究。
  • 瑞典醫科達將在進口博覽會展示最新腫瘤診療設備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舉行,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展示最新產品的平臺,其中,由瑞典醫科達帶來的新型腫瘤治療設備將成為一大亮點。今日上午,瑞典腫瘤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醫科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Elekta Instrument AB)與進口博覽局籤署了參展合同,將在本屆博覽會上帶來該公司最新的磁共振放射治療系統Elekta Unity,該產品是全球首臺結合核磁共振和放射治療兩大技術的醫療設備,可以大幅提升腫瘤治療的精準度。
  • 瑞典調查發現波羅的海海底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1月2日電(記者吳平)瑞典國家氣象與水文研究所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波羅的海海底生態環境嚴重惡化,不少海域海底的含氧量非常低,一些海域海底已成為無氧的「死亡海底」。據瑞典《哥德堡郵報》2日報導,從1960年起,瑞典國家氣象與水文研究所每年都要在位于波羅的海南部的哥得蘭盆地調查海底含氧情況,該盆地佔據波羅的海南部海底大部分面積。今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哥得蘭盆地西部、東部和北部,26%的海底區域已成為無氧的「死亡海底」,此外還有46%的海底區域嚴重缺氧。該機構研究人員表示,一些研究顯示,波羅的海北部海域海底的含氧量也很低。
  • 番土豆,一棵既結番茄又長土豆的植物!
    要說番土豆,那麼不得不談談土豆和番茄這兩種植物。去過英國的小夥伴們應該對土豆有著深刻的認識——英國菜中,土豆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蒸煮炸煎、片塊條泥,可以說土豆是英國菜,甚至整個歐洲菜中當仁不讓的主力軍。這也難怪,當16世紀西班牙探險家從南美安第斯山脈將這個號稱「結出魔鬼蘋果」的神奇植物帶回歐洲後,土豆以其優良的特性成功扭轉了曾經的惡名,贏得了歐洲人民的一致喜愛。
  • 紐交所,人家是瑞典公司!
    Spotify於2008年創辦於瑞典,是全球最大的正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為了慶祝Spotify登陸紐交所,美國金融家們打算拿出Spotify祖國的國旗來慶祝,於是出現了下面一幕↓看出有什麼問題了嗎?看不清楚?拉近再看一下↓呃……這好像不是瑞典國旗……瑞典國旗長啥樣呢?!
  • 和平之國瑞典,曾是縱橫歐洲的海盜之國,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
    瑞典王國,簡稱瑞典,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北歐五國中最大的國家,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人口990萬。瑞典,現在是著名的和平之國,社會福利制度完善,被視為自由、平等、民主的代表,但歷史上,瑞典人曾被視為野蠻人,瑞典曾是稱霸波羅的海的北歐雄獅。瑞典作為一個國家形成於公元1100年左右,當時歐洲正處於維京海盜時期,而維京人就是指來自於瑞典、挪威、丹麥等北歐海盜的統稱。維京海盜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大陸,劫掠沿海,被視為野蠻人和冷血戰士。
  • 領土縮水最嚴重的國家—第9期—瑞典:以百萬人口躋身歐洲列強
    往期回顧:第9期:瑞典一、瑞典簡史瑞典與丹麥、挪威的先祖是著名的維京人。公元790~1066年,維京人稱霸歐洲200多年,被稱為歐洲「維京時代」。瑞典人主要在東歐探索,被稱為瓦良格人,他們在東歐地區建立了基輔羅斯,成為今天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歷史起源。
  • 土豆上的小小黴菌,引發了百萬人死亡、百萬人逃難的大饑荒
    但農作物單一的愛爾蘭成了最大的犧牲品,1845年土豆減產了1/3。   災情繼續蔓延,第二年減產高達2/3,隨後災情不斷提升,成為了大饑荒最初的導火索。
  • 瑞典獨有的美食?看完就明白了
    瑞典肉丸:這道食物有多種受喜愛的製作方法。有些在肉丸裡應當加入切碎的洋蔥;而有些人把洋蔥切成塊,並單獨油煎;有些人認為這肉丸應該有濃稠的深色肉汁,而有一些人更喜歡是稀薄的肉汁。菌菇湯:菌菇湯在瑞典菜餚中不如蘑菇汁、蘑菇煎蛋卷、奶油蘑菇、燉蘑菇等菜餚那麼常見,但瑞典人的確採摘並食用野生菌。溫度適宜的溼潤夏天過後,瑞典的森林裡就會長滿可以食用的蘑菇。蘑菇的產量非常地豐富,甚至可以用於出口。醋汁鯡魚:醋汁鯡魚,或稱之「鯡魚盤」,可以視為瑞典更奢侈的「鯡魚餐」的一個縮影。北海肥美的鯡魚是瑞典食譜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食材。
  • 瑞典和瑞士,一字之差的兩個歐洲國家,各有特色,區別大了去了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的是歐洲兩個名字相近的國家:瑞典與瑞士。他們同處於歐洲,又都以瑞字開頭,經常讓我們國人弄不清他們之間的區別。今天我們就大致看一下,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瑞典與瑞士都屬歐洲國家,但這並不代表他們的地理位置會相同。
  • 瑞典醫學院副校長因學術不端調查不力辭職—新聞—科學網
    Anders Hamsten 圖片來源:卡洛林斯卡研究所 隨著圍繞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的醜聞愈演愈烈,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I)副校長Anders Hamsten已宣布辭職,Hamsten去年負責對Macchiarini在KI的工作進行調查。
  • 瑞士和瑞典的區別 瑞士和瑞典如何區分
    瑞典,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2181千米,總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在瑞典,有個著名的科學家——諾貝爾,他是瑞典著名化學家。除此之外,大家知道與瑞典名字相似的「瑞士」嗎?瑞士和瑞典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看看吧!
  • 瑞典地處北歐,近鄰有挪威等,在歐洲是一個相對較大的國家
    相反,有些人認為,瑞典的福利制度實際上是一種扼殺個人創新精神的保姆制度。在這個國家,稅收高到每個人都想逃稅的地步;它看重一致性而不是創造性;在這個國家,集體主義高於個人主義;它所宣稱的致力於全球合作和世界和平只是個幌子;它對人口的異質性深感懊悔,因而容忍成為謊言。以上所列舉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傾向於選擇某種觀點取決於已有的偏見、所站的立場、所處的環境和時間的限制。暫不考慮這些因素,以上定義中的所有元素都表明了這個國家的複雜性及對一個國家安定的難度。
  • 土豆「拯救」人類的故事
    土豆曾被稱為「窮人的麵包」,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一次又一次地拯救人類,將人類從饑荒中解救出來。   土豆在中國幾乎是是擁有名稱最多的食物:土豆、洋芋、山藥蛋、地蛋、薯仔等,各地叫法不一。然而它的起源卻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土豆的人工栽培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數千年的秘魯。秘魯今天大約有300多種不同的土豆品種。
  • 歐洲化纖產業調查(四):歐洲的環境政策和對化纖產業的影響
    歐洲化纖產業調查(四):歐洲的環境政策和對化纖產業的影響 2007-07-25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影響世界的EU環境規定
  • 番茄土豆墜愛河,誰是丘比特?
    有新聞報導「英國人保羅·漢索經過15年反覆試驗,終於成功培育出一種"一藤雙生"植物——番土豆(TomTato)。上面出番茄,地下長土豆。保羅表示,他的發明可以「一次性解決薯條和番茄醬的問題。」【1】一棵植物上既能長出番茄又能長出土豆!這對於吃貨來說真是一個天降的福音啊!要是在自家園子種上一棵那是多麼愜意的事情啊!小夥伴們紛紛好奇的表示,這麼神奇的植物,它是怎麼來的呢?
  • 瑞典被列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最糟糕國家 推出「前所未有」嚴厲措施
    來源:參考消息原標題:「佛系抗疫」宣告失敗 瑞典推出「前所未有」嚴厲措施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 據外媒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將瑞典列為歐洲抗擊新冠疫情最糟糕的國家,新增新冠重症監護患者有增無減。瑞典從11月24日起將公開聚會的人數限制在8人內。
  • 面對美國竊聽,瑞典左右兩派罕見統一,要求現政府和美方作出解釋
    美國人的竊聽行動激怒了瑞典人,面對美國無恥的竊聽行動,瑞典政治光譜上最左和最右的政黨首次統一起來。瑞典左派黨(Left Party,前身是瑞典共產黨)議員哈坎·斯文寧林(Hakan Svenneling)問執政的社會民主黨外交部長安·林德(Ann Linde),外交部和瑞典政府在面對美國竊聽醜聞曝光時採取了什麼措施?是如何來調查美國間諜活動的?而瑞典民主黨(極右翼政黨)議員比約恩·索德(Bjorn Soder)則要求國防部長彼得·胡爾特奎斯特(Peter Hultqvist)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