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恢復視力!淺談人工角膜移植(Kpro)進展

2021-02-23 簡單科普小博士

角膜疾病,如角膜脫落或者病變,在生活中較為常見,且可導致失明。

眼球結構

最近一則報導稱,以色列科學家成功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

該老年患者通過該手術植入了人工眼角膜(Kpro)。

雖然患者失明十年之久,術後依舊很快恢復了視覺,達到能夠閱讀文字,辨別他人,生活基本恢復如常。

角膜移植大家並不陌生,指的是當患者角膜缺失或者病變的情況下,用捐獻者的健康角膜,或者人造角膜移植替換。

目前很常見的是使用捐獻者的角膜。

角膜移植手術

不同於其他器官移植,因為角膜比較特殊,沒有血管,所以免疫排斥反應概率較低,屬於異體移植成功率最高的器官。

但是,異體角膜需要等待角膜供體,也就是捐獻者,很多時候,就需要比較長的等待時間,也可能使得患者情況更加惡化。

此次,以色列科學家使用的人工角膜,完全來自於人工合成,使用了非降解多孔材料,在植入後成功與體細胞組織融合。

人類在人工角膜移植手術臨床試驗,取得了一項重大進展。

人工角膜的成功移植,將來會解決角膜移植供體不足,等待時間過長等問題。

為致盲性角膜病變患者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您每一次讚賞,都將助力科普!

相關焦點

  • 華南首次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成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眼角膜移植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於人體捐贈的眼角膜數量有限,很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經常需要等上兩三年,還等不到。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
  • 失明30年通過人工角膜重見光明
    對於6歲時得了雙眼角膜炎,雙眼視力下降到0.02以下,成為「盲人」的他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失明30年來,買吐孫·牙森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黑暗中度過,不僅無法上學,而且很多日常事務也需要他人的協助,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並因病致貧。然而,他在新疆烏魯木齊先後兩次接受右眼常規角膜移植手術,卻均因術後免疫排異導致失敗。
  • 華南地區首次成功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
    大洋網訊 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角膜盲不再是「絕症」,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由院長史偉雲成功實施。術後一周患者效果恢復理想,已達到脫盲標準。史偉云為兩名角膜盲患者進行了免費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術,兩名患者在術後第二天視力開始有顯著的提高,目前均已達到脫盲的目標,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我國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萬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曆時10年自主研發
    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00多萬人。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決策委員會主席關國亮指出,在全球,角膜盲患者約有6000萬名,中國則約有400多萬名。
  • 30年後重見光明 新疆青年用上我國自主研發人工角膜
    12月25日,在山東省眼科醫院,剛做完人工角膜移植手術不久的維吾爾族青年買吐孫·牙森,開心地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醫生為買吐孫·牙森移植的人工角膜,是突破外國技術封鎖、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我國自主研發改良出的人工角膜,將給在國內近乎於「絕症」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帶來重現曙光的希望。
  • 國產人工角膜手術在穗完成!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成功復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2日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該院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目前,這些患者已經全部復明。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意味著國產人工角膜研製工作獲得重大進展。
  • 失明58年重見光明 博鰲樂城人工角膜移植術再創紀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醫生都說沒法治,我本來已經絕望了……」9月4日,來自浙江寧波的胡先生,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了波士頓Ⅱ型人工角膜移植,讓失明了58年的他重見光明。此舉也是博鰲樂城成功治癒的失明時間最長的患者,打破了此前治癒失明30年患者的紀錄。
  • 人工角膜技術
    一月初,以色列拉賓國家醫學中心使用新型的人工角膜為一位失明十年的患者恢復視力,中科院更是以「科學家首次完成人工角膜移植
  • 以色列完成人工眼角膜移植術!
    ▲由以色列CorNeat Vision製造的100%人工合成角膜(圖源:CorNeat Vision)以色列科學家近日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
  • 廣東研製的人工角膜已成功為11例患者重新帶來光明
    9月22日,來自浙江台州的重度燒傷患者王乃平在山東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人工角膜植入臨床手術,手術後半天時間,患者視力檢測為0.8。創造這一奇蹟,給眼盲患者重見光明,重燃生活希望的是我國知名眼科專家史偉雲教授領銜的廣東佳悅美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王乃平是目前成功植入佳悅美視公司研製的人工角膜的第11例臨床使用患者。
  • 以色列完成人工眼角膜移植術!
    ▲由以色列CorNeat Vision製造的100%人工合成角膜(圖源:CorNeat Vision)以色列科學家近日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報導稱,一位失明十年的老年患者通過該手術植入了人工眼角膜,術後幾乎立即恢復了視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造眼角膜和眼白完全融合,且創傷面積小,傷口恢復得很快。
  • 全球首個人工眼睛恢復盲人視力 智慧型手機連接植入大腦微電極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個通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蒙納什大學在超過10年前開始「葛納裡仿生視覺系統」(Gennaris bionic vision system)計劃,通過將智慧型手機的電子設備與植入大腦的微電極進行結合,避過受損的視神經,使信號可從Retina顯示器傳輸到大腦的視覺中心,以恢復盲人視力。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團隊攻關10年(圖)
    先天性、感染、免疫相關疾病等角膜疾病可使角膜的透明性、形狀、完整性發生變化,引起視力下降。角膜病變僅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變得混濁,但眼球內部結構正常,如果能用透明健康的角膜將病變角膜置換掉,病人視力即可得到明顯改進,因此大部分角膜盲是可治療的。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視力殘疾全球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盲人800多萬人,角膜病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目前世界上約有6000萬名角膜盲患者,其中我國大約有400萬。
  • 人工角膜終結黑暗中的漫長等待
    「關於人工角膜的研究國際上很多團隊都在做,但之前有一些產品效果不好,生物相容性非常差。我們這次的目標是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替代捐獻角膜。」主持這項研究的第四軍醫大學組織工程研發中心主任金巖教授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自從臨床試驗開始,我們一直都在密切關注著病人的進展,非常渴望聽到醫生說,『可以的,是可以用的』。」
  • 全球首個人工眼睛恢復盲人視力 智慧型手機連接植入大腦|硬核科技
    澳洲墨爾本的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成功研發一個透過大腦移植來恢復盲人視力的仿生設備蒙納許大學在超過 10 年前開始「葛納裡仿生視覺系統」(Gennaris bionic vision system)計畫,透過將智慧型手機的電子設備與植入大腦的微電極進行結合,避過受損的視神經,使訊號可從 Retina 顯示器傳輸到大腦的視覺中心,以恢復盲人視力。
  • 英國研製仿生眼鏡幫助盲人恢復視力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製智能仿生眼鏡,有望在不久後上市,幫助數以萬計的盲人恢復視力。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雖然雙眼做了角膜移植手術,但是半年後出現排異,生活再次陷入混沌狀態。而這次人工角膜手術,讓他再次重見光明。  什麼是人工角膜?  據介紹,人工角膜是指用人工合成的材料製成的一種特殊屈光裝置,通過手術植入患眼代替角膜盲患者渾濁的角膜,使患者恢復視力。
  • 基於特殊大腦植入物,盲人可「恢復視力」?
    也就是說,神經系統對運動尤其重視,這可能也是盲人恢復視力的關鍵。雷鋒網獲悉,基於這一設想,科學家們已經提出了將視覺皮層假體(VCP)作為恢復盲人有用視力的手段,前提是假定通過對視覺皮層(磷)進行電刺激而產生的小光斑來達到視覺感知的目的,並將其合併為連貫的視覺感知形式,例如視頻屏幕上的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