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人工角膜手術在穗完成!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成功復明!

2020-11-28 大洋網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2日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該院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目前,這些患者已經全部復明。
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意味著國產人工角膜研製工作獲得重大進展。該手術在全國設有六個臨床試驗點,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今後可在國內獲得復明希望。
五名復明者 此前人體角膜移植失敗
五名患者都是30-60歲的男士。術前,他們的眼睛都只剩餘光感,眼前的世界變成混沌一片。他們或是因角膜潰瘍反覆手術,或是由於石灰入眼、炸藥爆炸致盲。
此前他們都嘗試過人體角膜移植,卻因為排斥或粘連等原因,全部宣告失敗。據此次主刀醫生、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黃挺教授和顧建軍教授介紹,患者們進行的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是指把人工合成的透明材料植入眼部,替代患者病變混濁的角膜,恢復患者的光學通路,原理就跟為照相機換新鏡頭一樣。
   術後第三天,其中一位已失明17年之久的患者何先生,視力就明顯恢復到0.2,超過世衛組織的脫盲標準。何生已能看清人臉,進行閱讀。五名接受手術的患者中,視力恢復最好者術後裸眼視力已經達到0.5。



國內人工角膜研究進展加快
「人工角膜不僅能救治在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工傷導致的角膜盲患者,對於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易產生的化學傷化學傷,人工角膜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黃挺教授指出,研發人工角膜成為國際醫學界的熱門課題「。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顧建軍教授告訴記者,美國把本土的人工角膜研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美國國防部、美國軍隊醫學及裝備司令部都對本國的人工角膜有大量的投入。澳大利亞、俄羅斯、義大利、日本、印度均有本國生產的人工角膜上市。
但是,此前,中國一直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角膜面世。正因為如此,黃挺教授認為,這個手術在國內是有開創性的意義的。
角膜不足 角膜盲患者叫苦
專家指出,全國目前角膜盲患者達400多萬,並且每年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其中重症角膜盲患者佔10%,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數每年最少會增加10萬例。
然而,由於角膜捐獻量難以滿足患者需要、人工角膜的研發存在空白領域,目前我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不超過一萬例。
黃挺教授表示,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角膜病學科研究方面來說,人工角膜的移植術並不算是難度特別高的手術,「手術技能方面我們沒有問題,此前唯一的制約就是人工角膜的缺乏」。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黃挺教授


全球迄今為止最成熟的人工角膜產品誕生在美國,但赴美做一次人工角膜移植術花費往往在10萬美元以上。因為美國早就把本土人工角膜研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導致國內對人工角膜的引進也有諸多制約。
     國內在人工角膜方面的研究進展加速,為這些患者帶來福音。「如果能在國內研發生產、國內手術,患者的花費肯定要低多了。」黃挺表示,此次由國人自主研製的人工角膜充分考慮了東亞人種眼球較小的特性,做出了答合國人眼睛結構的產品,工藝上也更為精細,表面光潔度、光學偏心、光譜透過率、解析度等物理化學及光學指標均不遜於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知多D】人工角膜移植適合哪些眼病患者?
 答:只適合角膜盲患者。
可導致角膜盲的常見因素包括:1.感染性角膜病;2.非感染性角膜炎;3.角膜變性和角膜營養不良;4.圓錐角膜:不明原因的角膜擴張(有認為與過度揉眼或戴角膜接觸鏡有關);5.眼外傷;6.眼瞼原因:眼瞼閉合不全或眼外傷後眼瞼缺損等使眼瞼不能緊密閉合;7.乾眼病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何家

相關焦點

  • 華南首次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成功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華南地區首次成功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
    大洋網訊 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術。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復明。據悉,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廣州,也是這一手術在全國六個臨床試驗點之一。這意味著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可望在廣州獲得復明希望。
  • 角膜盲不再是「絕症」,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成功實施
    (健康時報網端部記者 孔天驕)角膜盲不再是「絕症」!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由院長史偉雲成功實施。術後一周患者效果恢復理想,已達到脫盲標準。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50多歲的張先生(化名)因氣體爆炸導致重度化學燒傷,眼部受損而失明。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
  • 上海又一項科研新成果: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明年上市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角膜盲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有400萬的角膜盲患者,每年新增病患達10萬人之多。尤其是化學傷、熱燒傷導致角膜盲的患者,在過去是「絕症」,幾乎沒有復明的可能。
  •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濟南成功實施
    7月1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手術在山東省眼科醫院成功實施,預示著重度角膜盲患者將迎來重見曙光的希望,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史院長為我解開紗布的一瞬間,我的眼前一亮。」談起此次手術,王先生難掩激動。他告訴記者,小時候去村裡看蓋房子,因為調皮,拿樹枝挑石灰玩,結果不小心濺到眼裡,眼睛被燒傷。
  • 廣東研製的人工角膜已成功為11例患者重新帶來光明
    9月22日,來自浙江台州的重度燒傷患者王乃平在山東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人工角膜植入臨床手術,手術後半天時間,患者視力檢測為0.8。創造這一奇蹟,給眼盲患者重見光明,重燃生活希望的是我國知名眼科專家史偉雲教授領銜的廣東佳悅美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王乃平是目前成功植入佳悅美視公司研製的人工角膜的第11例臨床使用患者。
  • 中國自主研發、適合東亞人眼球結構特點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
    徐建江教授為患者檢查。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5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15日獲悉,歷經近10年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針對東亞人種眼球結構特徵設計的領扣型人工角膜進入上市前臨床試驗階段。領扣型人工角膜可為人體角膜的有益補充,造福重度角膜盲患者。包括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在內的全中國6家主要眼科中心迄今已成功完成近20例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術。這意味著,未來相關患者在國內就可以通過高難度的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據徐建江介紹,植入人工角膜對醫生的縫合技術等要求更高。
  • 30年後重見光明 新疆青年用上我國自主研發人工角膜
    12月25日,在山東省眼科醫院,剛做完人工角膜移植手術不久的維吾爾族青年買吐孫·牙森,開心地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醫生為買吐孫·牙森移植的人工角膜,是突破外國技術封鎖、完全由中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我國自主研發改良出的人工角膜,將給在國內近乎於「絕症」的重度角膜盲患者帶來重現曙光的希望。
  • 失明58年重見光明 博鰲樂城人工角膜移植術再創紀錄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6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醫生都說沒法治,我本來已經絕望了……」9月4日,來自浙江寧波的胡先生,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內的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了波士頓Ⅱ型人工角膜移植,讓失明了58年的他重見光明。此舉也是博鰲樂城成功治癒的失明時間最長的患者,打破了此前治癒失明30年患者的紀錄。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人工角膜:嚴重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的希望
    儘管同種異體角膜移植在療效上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供體緊張的情況十分嚴重。現在全球每年實施角膜移植僅10萬例。以發達國家美國為例,每年有約6000-8000例因植片排斥而導致手術失敗的病歷,佔其全部四萬餘例角膜移植的15%—20%。在發展中國家,供體缺乏的矛盾尤為突出。術後成功率僅為平均46.5%。人工角膜就是在角膜移植失敗後或角膜移植難以實施的情況下,使患者復明的終極手段。
  • 人工角膜來了,角膜病人有救了
    1月5日,鄭州大學眼耳鼻喉醫院(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南陽路院區)被「中國再生醫學學會」授予「中國再生醫學生物工程角膜鄭州移植中心」,自此,該中心引進的「人工角膜」將為許多角膜病患者帶來福音。    角膜「罷工」,人工角膜可救場    一年前,51歲的角膜病患者王先生被醫生告知,要想復明,只能依靠角膜移植。遺憾的是,還沒等得上珍貴的角膜捐獻,王先生失明了。
  • 全球首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造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中國團隊攻關10年
    今年4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艾欣瞳」頒發醫療器械註冊證書,這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工程角膜(脫細胞角膜基質)。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生物工程角膜的上市,將為我國400萬乃至全球6000萬的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的希望。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團隊攻關10年(圖)
    報導是這樣的: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今日(5月23日)正式投入生產,這將改變傳統的角膜移植手術中角膜供體來源奇缺的困境,為無數角膜盲患者帶來光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角膜盲是僅次於白內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中國目前角膜盲約為400萬名,並且每年新增10萬多病例,在這些患者當中,絕大多數人可以通過角膜移植重見光明。
  • 全球首個人工角膜投產 中國曆時10年自主研發
    其中,角膜疾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中國再生醫學集團決策委員會主席關國亮指出,在全球,角膜盲患者約有6000萬名,中國則約有400多萬名。目前,移植捐獻獲得的異體人角膜為主要醫治辦法,但是全國人捐獻角膜每年不足5000例,遠遠無法滿足需要。由中國科學家團隊自主研發的生物工程角膜產品23日在北京發布,有望解決中國人體捐獻角膜大量缺乏的臨床困境,為角膜盲患者帶來光明。
  • 新突破,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成功
    據央視網,有俄媒近日報導,以色列科學家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眼角膜移植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於人體捐贈的眼角膜數量有限,很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經常需要等上兩三年,還等不到。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
  • 全球首款「生物工程角膜」投產
    未來,將為我國400萬乃至全球6000萬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希望。今後,全國醫院將在武漢協和醫院在內建4家培訓基地,對移植醫生進行專業培訓。「艾欣瞳」由中國再生醫學國際有限公司的科學家團隊歷經10年時間研究成功,是再生醫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 以色列完成人工眼角膜移植術!
    ▲由以色列CorNeat Vision製造的100%人工合成角膜(圖源:CorNeat Vision)以色列科學家近日完成了一例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