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1月2日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獲悉,一個多月來,連續五位重度角膜盲患者在該院成功進行了人工角膜移植。目前,這些患者已經全部復明。
這是華南地區首次進行國產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意味著國產人工角膜研製工作獲得重大進展。該手術在全國設有六個臨床試驗點,以往需要遠渡重洋才能移植人工角膜的重度角膜盲患者,今後可在國內獲得復明希望。
五名復明者 此前人體角膜移植失敗
五名患者都是30-60歲的男士。術前,他們的眼睛都只剩餘光感,眼前的世界變成混沌一片。他們或是因角膜潰瘍反覆手術,或是由於石灰入眼、炸藥爆炸致盲。
此前他們都嘗試過人體角膜移植,卻因為排斥或粘連等原因,全部宣告失敗。據此次主刀醫生、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角膜病科黃挺教授和顧建軍教授介紹,患者們進行的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是指把人工合成的透明材料植入眼部,替代患者病變混濁的角膜,恢復患者的光學通路,原理就跟為照相機換新鏡頭一樣。
術後第三天,其中一位已失明17年之久的患者何先生,視力就明顯恢復到0.2,超過世衛組織的脫盲標準。何生已能看清人臉,進行閱讀。五名接受手術的患者中,視力恢復最好者術後裸眼視力已經達到0.5。
國內人工角膜研究進展加快
「人工角膜不僅能救治在在勞動生產過程中工傷導致的角膜盲患者,對於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易產生的化學傷化學傷,人工角膜是他們的最後一線希望。」黃挺教授指出,研發人工角膜成為國際醫學界的熱門課題「。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顧建軍教授告訴記者,美國把本土的人工角膜研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美國國防部、美國軍隊醫學及裝備司令部都對本國的人工角膜有大量的投入。澳大利亞、俄羅斯、義大利、日本、印度均有本國生產的人工角膜上市。
但是,此前,中國一直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人工角膜面世。正因為如此,黃挺教授認為,這個手術在國內是有開創性的意義的。
角膜不足 角膜盲患者叫苦
專家指出,全國目前角膜盲患者達400多萬,並且每年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其中重症角膜盲患者佔10%,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數每年最少會增加10萬例。
然而,由於角膜捐獻量難以滿足患者需要、人工角膜的研發存在空白領域,目前我國每年角膜移植手術不超過一萬例。
黃挺教授表示,從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的角膜病學科研究方面來說,人工角膜的移植術並不算是難度特別高的手術,「手術技能方面我們沒有問題,此前唯一的制約就是人工角膜的缺乏」。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黃挺教授
全球迄今為止最成熟的人工角膜產品誕生在美國,但赴美做一次人工角膜移植術花費往往在10萬美元以上。因為美國早就把本土人工角膜研發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導致國內對人工角膜的引進也有諸多制約。
國內在人工角膜方面的研究進展加速,為這些患者帶來福音。「如果能在國內研發生產、國內手術,患者的花費肯定要低多了。」黃挺表示,此次由國人自主研製的人工角膜充分考慮了東亞人種眼球較小的特性,做出了答合國人眼睛結構的產品,工藝上也更為精細,表面光潔度、光學偏心、光譜透過率、解析度等物理化學及光學指標均不遜於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
【知多D】人工角膜移植適合哪些眼病患者?
答:只適合角膜盲患者。
可導致角膜盲的常見因素包括:1.感染性角膜病;2.非感染性角膜炎;3.角膜變性和角膜營養不良;4.圓錐角膜:不明原因的角膜擴張(有認為與過度揉眼或戴角膜接觸鏡有關);5.眼外傷;6.眼瞼原因:眼瞼閉合不全或眼外傷後眼瞼缺損等使眼瞼不能緊密閉合;7.乾眼病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