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美麗心靈》看這個世界

2020-12-05 可愛卡夫卡

《美麗心靈》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天才是怎樣在現實和虛幻,理性和瘋狂,孤獨和情感之間尋找真理的。

如果說普通人不會為現實的常理所煩惱,那是因為他們局限於瑣事,從未打破常規。

如果說天才被送進了精神病院或者被火燒,那是因為他們打破了常規,不按套路出牌。

如果他們所說的非凡之語未被後人發現,他們將永遠被埋沒,和灰燼一起深埋地底.

主人公納什熱愛數學,從不同常人的角度探尋世界的規則,用極其瘋狂的方式去尋找驗證他的理論。這導致了他不可避免地與現實產生矛盾,也是他產生精神分裂症的最大病因。如果他不幻想出室友來鼓勵自己,可能就早已崩潰了。因為追尋真理而瘋癲,因為瘋癲而得到真理。

後來的納什需要得到社會的認可,那位國家秘密探員也因此而生,從這裡他走進了虛幻。然而,此時的納什不再是一人,他有了妻子和孩子。他的虛幻與現實產生了衝突。

在這中間,為了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室友的侄女也出現在他的虛幻中,可以說,納什在瘋癲的路上越走越遠。

電影中在此之前並未交代是虛幻,忽然的打破,給觀眾帶來一種震撼,這種震撼能夠讓觀眾更加明白納什的痛苦。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電影中來自妻子的愛是納什的轉折。納什也通過自己的強大邏輯分析和意志力還有對妻子的愛,花費了數十年克服了幻境,走向了現實。

但是,納什真的擺脫了那些幻境嗎?他改變了自己嗎?還是只是因為這個社會改變了對納什的看法。

電影中的納什和現實中真正的納什,需要去考證。

如果現實中的納什從未改變自己,只是因為社會認可和不認可,而給他定義瘋癲還是天才。這是一件多麼悲涼的事情。

也許,在納什眼中,這個世界是多麼的瘋狂和反覆無常。

無論怎樣,不得不想到納什妻子對納什的愛情才是電影最值得讚美的。

相關焦點

  • 關於電影《美麗心靈》有感
    今天看了一部很不錯的電影——《美麗心靈》,是很典型的人物傳記類型影片。羅素-克勞飾演的數學家約翰-納什在研究生時期就已經發表了博弈論,並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他卻擁有了美滿的家庭後,被發現患有精神分裂症,並且嚴重的影響了生活,於是後面的故事就是妻子的陪伴,讓納什戰勝精神分裂,成為一個擁有美麗心靈與完美頭腦的人,最後獲得諾貝爾獎的故事了。影片裡對於納什的形象有著細膩的刻畫,一個天才數學家,但是卻沒有強大的心靈。納什說自己的母親曾經說,自己有兩個腦子,卻只有半顆心。其實這也是對於納什很準確的總結。
  • 美麗心靈電影影評 現實與虛幻的納什
    《美麗的心靈》是一部關於真實天才極具人性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但卻在博亦論和微分幾何學研究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平。電影的前段是平淡的敘述,看到中間才發現室友和特工都是虛幻的,在天才的腦海裡出現重影,虛幻與現實同時出現,納什出現困惑,到底要走向哪個世界,這時正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妻子用愛將他拉回到現實世界中,虛幻成為美好的記憶!
  • 《美麗心靈》|捋一捋電影中的三重心靈
    單從外部評價來看,《美麗心靈》於上映的第二年,即2002年,就斬獲了許多大獎,囊括了當年奧斯卡、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多個頒獎方的諸多獎項。常年高居豆瓣TOP250第59名。無論是男主角,還是女配角,抑或是劇情編排,可以言說的不止一二,所以有時候真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不過,現成的切入點還是電影名字。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電影《美麗心靈》《美麗心靈》這部電影是關於20世紀偉大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人物傳記片。下面是一位諮客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的留言:老師,你好!昨晚把《美麗心靈》這部電影很認真的看完。有不少收穫,謝謝老師推薦。感謝!電影有點壓抑,我很同情男主,最後也很欣慰看到的是,他有一個不拋棄不放棄他的妻子。
  • 《美麗心靈》這部電影用蒙太奇手法,貫穿了約翰·納什的一生
    假期想著利用這7天的時間,看這幾十本書不太現實,提前選好了自己想看的類別,有條不紊的做著筆記。奈何一本書信息量實在很大,看完之後需要休息,所以就翻出無數人給我推薦的《美麗心靈》開始看並不怎麼用心,對它的定位只是一部放鬆的片子,直到他和同學在酒吧撩妹子,提出的「博弈論」時,被震撼到,這不是我前些天剛剛看完的一本書嗎?具體細節不劇透,這是一本潤物細無聲式的電影,他能打開你最隱蔽的門,而且看起來毫不費力。
  • 映世窗No.35 | 電影《美麗心靈》
    瓜瓜們好你是否有想過自己面對的人和世界到底是真的還是幻想的?如果美好都是假的我們還能否勇敢面對請打開今天的小窗口#35《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是關於偉大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約翰•納什的人物傳記篇。
  • 電影推薦《美麗心靈》
    《美麗心靈》瘋子與天才之間相差多遠?《美麗心靈》講述的是一個天才的故事,他在研究生時期發現的博弈論對軍事,經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他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獲得了諾貝爾獎,得到了業內人士的認可,他的妻子對他始終不渝,一直盡心盡力的照顧他,他的兒子在哈佛大學讀書,他的同學也一直在幫助他。
  •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
    心靈美好——《美麗心靈》2019-07-20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想到了《美麗心靈》。僅僅只是一味輿論的魅力,再一次把納什教授放上了神壇,所以我們才會想起吧!那個時候,我決定放棄,所以我找了好幾部片子:《心靈捕手》、《美麗心靈》等等!不過現在可以說實話,《美麗心靈》沒看懂!
  •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生平比電影更傳奇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與紐約時間5月23日晚間在一場車禍中不幸死亡,享年86歲。美麗心靈原型去世,而他的生平則比電影更加傳奇。納什也曾患過精神分裂症,康復後才獲得諾貝爾獎。根據美麗心靈原型去世,有評論認為納什的內心是孤獨的,他的意識一度在數字與方程的王國裡漫遊,缺少與其他人的交往與心靈溝通。
  • 史上最成功傳記電影,奧斯卡四項大獎,《美麗心靈》的漂亮人生
    這部電影將會告訴你答案。這部以普林斯頓大學校園為拍攝場景,以冷戰陰謀為背景,講述了諾貝爾獎獲得者20世紀偉大數學家的故事的電影,名字叫做《美麗心靈》,是根據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著名的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的生活改編的傳記電影。
  • 四部勵志電影,《美麗心靈》在列,你看過哪部?
    美麗心靈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要用自己感性和溫暖的心去感恩和包容地思想,去領略主人公納什一生中心靈地演繹,去辨別納什傳奇地人生博弈所折射出來地關於社會地美與醜,善與惡,真與偽。這就是在經濟學上創造了納什均衡地人,在影片看到一半地時候恍然大悟!
  • 《美麗心靈》原型辭世 悉數真人原型電影
    [摘要]《美麗心靈》主人公的原型於當地時間23日不幸車禍去世。以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總能給人以啟迪,或將主人公的真善美傳遞給大家,溫暖人心。為您盤點那些年,我們曾追過的真人原型電影。>約翰·納什夫婦(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王鶴瑾)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
  • 電影《美麗心靈》影評,成功男人背後離不開偉大女人!
    電影《美麗心靈》影評,成功男人背後離不開偉大女人!文 / 翠英說娛樂原創首發,轉載請註明趁著颱風天來看部經典電影,是當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女配角是掌年拿下奧斯卡四項大獎的《美麗心靈》。主角Nash是個不諳人情世故的天才數學家,和朋友說話不留面子,和心儀的女生交談不懂得循序漸進。
  • 美麗心靈原型去世 盤點由真實故事改編的經典電影
    約翰·納什夫婦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王鶴瑾)奧斯卡獲獎影片《美麗心靈》主人公的原型、諾貝爾獎得主、美國數學家約翰  電影《美麗心靈》以美國數學家約翰·納什為原型,講述了納什一生在博弈論上取得的突破性成就,以及其與精神分裂症抗爭的感人事跡。以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總能給人以啟迪,或將主人公的真善美傳遞給大家,溫暖人心。下面,小編就為您盤點那些年,我們曾追過的真人原型電影,或許當您再看一遍時,會有不同感悟。
  • 《美麗心靈》:愛能夠治癒一切,值得一看!
    「我的追求帶我穿越了物理、形上學、幻覺,又帶了回來」,頂尖科學家的世界已經足夠神奇,何況他還有著偉大的愛情。這部電影不僅是納什的精彩傳記,更是對愛情的崇高禮讚——愛是無限,愛是信仰,愛是一切邏輯和原由。
  • 電影丨美麗心靈: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傑出數學家,用精神打敗精神病
    也就是說,在浩瀚的宇宙中,能給你自己壓力的,只有更好的自己,只是看你是否想達成自己的目標,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左右你堅定的意志。」——《美麗心靈》前言電影是根據20世紀數學家納什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通過這部電影,你或許可以窺見成功光鮮亮麗的背後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秘密。
  • <每日一部好電影推薦>「美麗心靈」讓我們一起重溫經典
    美麗心靈講述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潛心研究,最終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數學家約翰·福布斯·納什的故事。同名傳記由西爾維雅·娜薩兒撰寫,於1998年出版,電影則於2001年上映。影片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納什的真實生平改編,巧妙地展現了偏執型精分患者的幻覺世界。一個獨一無二的天才,一個傳奇的精分患者。「我的追求帶我穿越了物理、形上學、幻覺,又帶了回來」,頂尖科學家的世界已經足夠神奇,何況他還有著偉大的愛情。這部電影不僅是納什的精彩傳記,更是對愛情的崇高禮讚——愛是無限,愛是信仰,愛是一切邏輯和緣由。
  • 致敬納什:《美麗心靈》中的心靈對話
    「今晚我能站在這兒全是你的功勞,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美麗心靈》塑造了一個英俊、睿智的約翰·納什,但約翰·納什的人生遠比電影殘酷,這個一生飽經風霜的男人,經歷過離婚、精神失常,並一度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他的美麗心靈卻藉由電影留在世間。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76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
    電影的名字來自英國18世紀詩人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詩《埃洛伊斯致亞伯拉德》(Eloisa to Abelard),這首詩來自法國12世紀的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忘記世界,被世界遺忘。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實現每一個禱告,拒絕每一個願望。」
  • 博弈論大師約翰·納什與美麗心靈
    我知道約翰·納什這個名字,是因為研讀博弈論,當時並沒有太關注納什的故事,直到自己休學後回校的幾年裡。當時,精神科的教授說我有精神分裂症,我嘲笑他的診斷有幾年時間,對於一個對自己智商餘額很自信的人不可能去相信他的結論,直到後來我發現自己的與同學們和外部世界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