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2020年年度策略:2019年行業整體穩健(可下載)

2021-01-09 新浪VR

01 | 行情回顧

1.1行業走勢 & 各行業漲跌幅表現

1、2019年年初至今,計算機行業整體漲幅顯著。截至2019年12月17日,計算機指數(中信)上漲51.94%, 領先於上證綜指29個百分點。市場整體在5月份下跌後有所回升,計算機指數始終領先於上證綜指。

2、橫向比較各個行業,計算機行業的漲幅位列所有行業的第五位,處於領先地位。

1.2 個股表現 2019年初至今計算機行業內漲幅前十個股和跌幅前十個股表現。

02 | 行業基本面

2.1 營業收入 & 歸母淨利潤情況 1、2019年行業整體的營業收入增長穩健,2019Q3單季度實現收入2269.57億元,同比增加82.36%。 2、行業的盈利水平表現也較為穩健。

相關焦點

  • 計算機行業2020年度策略
    計算機行業年度策略個人認為年度策略的意義不在於今天看了,明天all in,等上一年,收穫或被收割。而是在我們每個投資者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迅速把握板塊邏輯主線,判斷重點跟蹤方向,甚至能挖掘出核心跟蹤變量,為我們在新一年的投資中定一個投研重點方向,持續跟蹤,擇機投資。在展望新年投資策略之前,讓我們先對計算機行業十年行情加以復盤。
  • 2021年電子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其中,華為更是在 2019 年超過蘋果,成 為全球銷量第二的手機品牌。在行業紅利期,零組件公司保持快速增長在 2010-2017 年的黃金髮展時期內,消費電子整體板塊持續增長,年化複合增 速超過 30%。
  • 計算機行業投資策略:計算機行業指數上升46.96%(可下載)
    2019年年初至12月24日,計算機行業指數(申萬)相對滬深300和創業板指超額收益明顯。基金持倉排名前20的計算機行業股票主要是各細分行業龍頭。2019 年初至 12 月 月 24 日,深 計算機行業指數(申萬)表現好於滬深 300 和創業板指。2019 年初至 12 月 24 日,計算機行業指數(申萬)上升 46.96%,滬深 300 指數上升 32.63%,創業板指上升 41.53%。雲計算、網絡安全和區塊鏈指數漲幅 居前。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2020年四季度非金融上市公司盈利將會延續二季度以來的改善趨勢,並將在2021年一季度達到本輪盈利周期高點,隨後落入盈利放緩通道,但整體利潤中樞相比2020年將會出現上移。  摘自《證券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2020年表現出色,2021年期待更多驚喜》  06  保險:順復甦之勢,務改革之實  開門紅已箭在弦上,將大幅扭轉行業負債端低迷趨勢,開啟新一輪保費增長周期。
  • 2013年計算機行業年度報告(全文)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3年計算機行業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受海外市場需求不振、國內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我國電子計算機行業整體保持低速增長。由於智慧型手機的井噴式增長,對電子計算機行業帶來較大衝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技術變革將改變原有市場格局,傳統PC將向更便攜、更具移動化趨勢轉變,產業結構面臨著深層次變革。以下是報告全文:一、基本情況(一)產業規模保持低速增長2013年,我國電子計算機行業實現銷售產值22401億元,同比增長5.5%,低於電子信息製造業平均水平5.5個百分點。
  • 阿里雲&FreeBuf:2019年Web應用安全年度報告(附下載) | 網際網路數據...
    報告下載: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復關鍵詞【2019年Web應用安全年度報告】即可近日,阿里雲聯合FreeBuf重磅發布《2019年Web應用安全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航空機場行業2021年度投資策略:否極泰來,未來可期
    截至 2020 年 12 月 25 日,A 股上市公司中,申萬交通運輸行業年度漲幅為 3.0%,在申萬 28 個一級子行業 中排名第 20 名。交通運輸行業中,機場和航空運輸年度漲幅分別為-10.6%和 -17.2%,在交通運輸板塊申萬 8 個子行業中,分別排名第 6 名和第 8 名。航空板塊二三季度國內線恢復是小高潮。
  • 2021年醫藥行業年度投資策略
    醫藥板塊所有上市公司2020 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55%,歸屬上 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 26.5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 29.53%,大部分傳 統白馬公司的內生性增長保持穩健。 股價表現:板塊相對收益突出 自年初以來各細分行業普跌,醫藥板塊漲幅居前(以中信行業指數計,截止 2020 年 10 月 30 日,2020 年年初以來醫藥板塊指數上漲 48.13%,跑贏滬深 300 指數 33.52 個百分點,列 29 個一級行業第 4 位),板塊相對收益突出。
  • 計算機行業策略:在景氣度和成長能力中尋找確定性
    1.2 機構資金配置趨於集中,外資持倉穩健2020 年,機構對計算機板塊的持股市值繼續提升,但持倉佔流通 A股比例發生下降, 表明機構持倉正在向龍頭標的集中,龍頭公司的市值在這種集中的過程中抬升。2020 年中報顯示,公募基金配置於計 算機板塊的資金佔淨值的 1.39%,達全行業第 4 位,較 2019 年年報提高了 0.51 個百分點,高出行業均值 0.71 個百分點。
  • 2020年版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未來行業併購整合將成為常態,外延擴張有助行業內企業持續增長。與**年62起併購項目,110億元的項目金額相比,**年單筆併購項目創下平均3.1億元的高價,主要受計算機行業整體估值上升影響。    四、2020-2026年工業計算機產品價格走勢預測分析第五章 我國工業計算機行業整體運行指標分析  第一節 中國工業計算機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一、企業數量結構分析
  • 2013年計算機行業年度報告
    圖12013年電子計算機行業各季度銷售產值完成   (二)外貿出口一路走低  2013年,受全球PC市場持續下滑態勢影響,海外市場需求疲軟,我國計算機產品出口整體呈現下滑態勢。
  • 2019年銅行業:整體保持平穩運行 警惕產能過剩風險
    2019年,我國銅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效益同比增長,價格震蕩回落,下遊消費持續轉弱,產能過剩風險不容忽視。 一、產量平穩增長,主要技術指標持續優化。2019年,銅精礦金屬含量163萬噸,同比增長4.1%,精煉銅、銅材產量分別為978萬噸、2017萬噸,分別同比增長10.2%、12.6%。
  • 年度回顧:2020年PC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20年PC行業大事件回顧 轉眼間2020年度已經畫上句號,這一年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個行業的運作方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於PC行業來說,同樣是挑戰和機遇並存,在2021年開年之際,我們不妨來為2020年度的PC行業做一個回顧
  • 鋼鐵行業2021年度策略:提質增效
    綜合地產、基建、製造業、出 口的判斷,我們預計 2021 年鋼產量增速為 2.8%。把握節奏和結構:綜合供需來看,2021 年鋼鐵平均產能利用率預計下 降 0.5%。雖然年度鋼鐵產能利用率和盈利均值預計變化不大,但如果 2021 年需求呈前高后低走勢,則行業基本面在年內可能面臨較大波動。 因此在投資策略方面,要注重節奏和結構的把握。
  • 安博通:2019年年度報告
    2020 年 4 月                            1 / 214                                     2019 年年度報告                                      重要提示一、 本公司董事會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進入2019年,醫藥製造企業債券發行數量及規模均有明顯下降,同時,發行主體仍集中於高信用等級。醫藥製造行業發行人普遍具有品牌優勢和細分市場競爭優勢,儘管盈利水平有所下滑且企業存在分化,但整體仍處於較高水平;資產負債率適宜,行業整體信用品質較高。
  • 2020年中國軟體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軟體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準確把握軟體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軟體行業前景預判,挖掘軟體行業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軟體行業投資策略、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 2019年通信策略深度:通信行業四大趨勢全解析
    從歷史來看,4G周期,中國移動試商用的基站規模在2萬多站,宣布商用時開通的基站規模在8萬站(當時仍有10萬多基站在建設中),因此我們預期2019年中國開通5G基站10萬站左右,2020年再新開通50萬站左右概率較高。這些都可以支撐我們關於「通信行業景氣持續向上,2020年業績彈性較大」的判斷。
  • 行業調整進行時,梁志天設計集團基本盤穩健依舊
    12月7日晚間,梁志天設計集團發布盈警公告,預期集團將於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取得盈利下降,較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盈利下降約15%至25%。照此推算,預計公司2018年全年實現淨利潤在5517~6252.6萬港元之間,預計今年下半年淨利潤2997~3732.6萬港元之間,較今年上半年2520萬港元,環比增長約19%~48%。
  • 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負極材料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語mybattery9月16日,2020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年度競爭力品牌榜單正式出爐,來自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動力電池等領域的50家公司上榜。每年競爭力品牌榜單的調研和調查都堅守公平、獨立、透明的原則,不惟一規模、不惟一產能、不惟一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