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最新消息:飛天后,他們在幹什麼(組圖)

2021-01-12 本地寶

  「神五」天地往返、「神六」太空遨遊、「神七」出艙行走、「神九」交會對接,中國航天員創造了夢幻戰績。「神十」任務之際,獨家披露這些飛天英雄的最新動態———

  航天員兼教練員吳傑

  「為了飛天,我會堅持到最後一刻」

  16年前的那一幕,對吳傑來說,就宛如發生在昨天——

  在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從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訓練中心主任手中接過「聯盟」號飛船指令長證書的那一刻,他激動地說:「我現在拿的是『聯盟』號飛船指令長的證書,回去以後再拿中國自己的證書,然後駕駛著我們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與你們的空間站對接,行嗎?」

  如今,16年過去了,吳傑依舊在為實現當初這一夢想而全力「衝刺」。

  「神六」時,吳傑距離自己的飛天夢想只差一步——他入選了此次任務備份乘組。正是因為這次在媒體前的「拋頭露面」,廣大公眾才有機會看到這張堅毅的臉龐,了解他那鮮為人知的經歷。

  1996年,作為部隊優秀飛行員,他和李慶龍2人被選拔為航天員教練員,前往俄羅斯培訓。「短短一年內,我們不僅要克服語言關,還要把航天員所有的課目訓練完,其難度和強度前所未有。」

  「絕不能給國家丟臉!」懷著這樣的信念,吳傑咬牙克服了一個個煉獄般的挑戰——

  坐離心機上來就是8個G載荷,壓得他氣都喘不上來;在北極圈冰天雪地進行野外生存,兩天他只睡了一個小時,「不敢睡,害怕凍過去了」……

  「去的時候我體重是62公斤,回來只剩57公斤。」1997年11月畢業時,吳傑交會對接的考核成績是4.98分(滿分為5分),成為俄羅斯當年唯一一位獲得「聯盟」號飛船指令長證書的外國人。

  1998年1月5日,是吳傑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面對五星紅旗,作為航天員兼航天員教練員,吳傑第一個莊嚴宣誓:「祖國的載人航天利益高於一切……」

  回國後,吳傑將學習過的訓練課目進行了梳理總結。「我希望能把自己學到的知識、理念講出來,與戰友一起分享。」

  常人不知,航天員這個職業表面風光,其實生活極其枯燥,「基本上就是訓練完了考試,考試完了訓練」。

  這些年,在訓練場上,吳傑保持著「戰鬥心態」——

  「作為一名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是每個人的夢想。然而,在最初任務少的情況下,面對選拔誰都想贏,我也一樣,任何一處細節都會影響結果。」

  訓練場下,吳傑保持著「長者心態」——

  平時戰友們碰到技術難題,總會向他私下請教。如今,第一批航天員都叫他「老吳」,第二批航天員則稱呼他「吳教員」。

  很多時候,吳傑也很「喜歡教員這個角色」。去年「神九」任務出徵前,他分別打電話給景海鵬、劉洋和劉旺,反覆提醒他們進艙後該注意的事項。

  一次次準備,一次次落選,很殘酷。吳傑說:「沒有飛天,自己總感覺跟沒有完成任務一樣。」

  「神七」任務落選時,吳傑「心裡特別堵得慌」。他拿起電話打給媽媽,媽媽安慰說:「我也希望你能去,可是沒選上,你不能氣餒。向前看,放下心理包袱,你才能繼續往前跑。」

  吳傑很快調整心態,在「神七」任務中,他連續兩個黑夜一個白天在地面對戰友進行出艙行走技術支持。

  試問,如果沒有一份發自內心對航天事業的熱愛,誰能像吳傑這樣去付出。

  天路迢迢,徵程漫漫。和吳傑一樣,第一批航天員中還有多名沒有飛上天的身影,他們依舊在默默無聞地拼搏——至今,人們甚至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曉。致敬,他們也是共和國的「航天英雄」!

  「船箭分離!」這是吳傑當年在俄羅斯「聯盟」號地面模擬艙作為指令長,發出的第一道指令!

  如今,不知道他還有沒有機會在中國自己的「神舟」飛船上,真正發出這道指令。

  「無論怎樣,為了飛天事業,我會堅持到最後一刻。」1963年出生的吳傑堅定地對記者說。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批航天員無緣飛天 他們經歷了什麼?
    根據計劃,兩名航天員在軌時間預計為一個月左右,如今返回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今年除了發射神舟十一號之外,長徵五號大型火箭首飛成功。  在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幕後經歷了哪些不為人知的艱辛?在這些為公眾所熟知的航天員背後,又有多少先驅?實際上,我國的首批航天員曾經經歷過在北極圈-50℃生存48小時的極地考驗,但因為各種原因他們卻無緣飛天。
  • 神十航天員素描【組圖】
    再度「飛天」的英雄、歷盡艱辛的追夢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且看他們的「神十」航天夢……聶海勝:再度飛天的英雄航天員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黨,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
  • 嫦娥5號後中國將在2030年首次載人登月!已飛天的航天員誰有希望
    有關專家表示,這次發射也將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超前預演,為10年後的載人登月進行技術驗證。也許會有網友說,美國人在50多年前就實現了載人登月,咱們還要等10年,真那麼難嗎?截止到現在,咱們國家已經選拔了2批航天員,今年10月1日,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也結束了,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但是最終的名單還沒有敲定。其中,第一批航天員中已經執行了飛天任務的有楊利偉、景海鵬、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等,第二批航天員中已經執行了飛天任務的只有劉洋、王亞萍、陳冬3人。
  • 嫦娥5號後,中國將在2030年首次載人登月!已飛天的航天員誰還有希望
    其中,第一批航天員中已經執行了飛天任務的有楊利偉、景海鵬、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等,第二批航天員中已經執行了飛天任務的只有劉洋
  • 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高清組圖:神十航天員漂浮進入天宮一號 (1/11) "← →"翻頁
  • 第一個飛上太空的中國女航天員,為何下來後沒了消息?
    說起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中國人,大家都知道他叫楊利偉,你們還記得中國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員嗎?沒錯,她就是劉洋,仔細想想,自從劉洋登上太空回來之後,仿佛就在人間消失了一樣,沒有了她任何的消息,如今的劉洋到底在幹什麼呢?
  • 組圖:科技館裡體驗飛天之夢
    在廣東省科學中心的飛天之夢展館模擬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北京航天發射指揮控制中心裡,參觀者客串航天員、測控指揮員等不同角色,親身體驗參與飛船的發射和測控。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9月30日,在廣東科學中心模擬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內,搭載飛船的「火箭」點火發射。
  • 堅持訓練22載只為有朝一日能圓飛天夢,現役唯一尚未飛天航天員
    在現場,多名中國航天員出席了儀式,其中一位,讓我看到照片後感觸頗深,他就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鄧清明。唯獨鄧清明,在22年後的今天,仍然堅守在航天員的工作訓練崗位上,為下一次任務做準備。十三公裡上學路,二十餘載航天生涯出生於江西撫州的鄧清明,小時候每次去上學,都得走上13公裡的土路。直到高二,父親給他買了一輛自行車,他才能高高興興騎一個小時自行車去上學。後來,18歲的鄧清明離開家鄉,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解放軍。
  • 「飛天夢圓」7+7+4!新一批預備航天員出爐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中國航天員中心最新動態:備戰 中國空間站
    一套水下訓練服的使用壽命有限,因此,航天員每次下水的機會都十分寶貴。有時候,航天員一下水就是6個小時以上,等他們結束上岸,已是大汗淋漓,身體透支。有的航天員,胳膊已經抬不起來了,連筷子都握不住。航天員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航天員又接連參加聯試任務,艙內外操作程序接連幾十個小時的訓練,辛苦不必言說,可他們仍然爭分奪秒地訓練,訓練,再訓練。
  • 神七航天員水槽模擬訓練 將於10月行走太空[組圖]
    神七航天員水槽模擬訓練 將於10月行走太空[組圖] 2008年06月12日 16:42這是航天員著艙外航天服在水槽進行模擬失重訓練和出艙活動任務訓練。這是航天員著艙外航天服在水槽進行模擬失重訓練和出艙活動任務訓練。 新華社發(秦憲安 攝)新華網快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12日宣布,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將於今年10月擇機實施。 擔負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飛行乘組已經確定,3名航天員組成飛行乘組,3名航天員擔任候補。
  • 河南航天員吳傑 只要還是航天員總有一天要飛翔
    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六」飛行乘組梯隊成員。雖然至今沒有飛天略顯遺憾,但吳傑曾說過:「 如果這次擦肩而過,還是往後等。只要我沒有脫離航天員隊伍,我就有這麼一種希望,我就會去盡我百倍的努力。」 日前,東方今報記者獨家連線航天員專職攝影師朱九通,為您揭秘河南航天員吳傑的故事。
  •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返回地面後,生下一個健康嬰兒 行天下路,觀天下事,我是民間小葉,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則趣聞趣事 航天員是一個神聖偉大的職業,他們前僕後繼的飛天,為人類探索外太空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與此同時,航天員也是一個危險係數極高的職業,航空史上曾出現許多飛天失敗的悲劇,比如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解體
  • 【飛天時代楷模】陳冬:從天空到太空 為祖國飛得更高
    央視網消息:在入選航天員大隊之前,陳冬是一名戰鬥機飛行員。  2003年,當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首度飛天時,25歲的陳冬通過電視直播目睹火箭升空的那一瞬,腦海裡閃念:「什麼時候我也能像楊利偉一樣飛向太空,為祖國飛得更高?」
  • 我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
  • 中國「神舟」七號飛天全記錄
    (電視截圖)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視頻報導特輯  「神七」飛天之旅精彩圖片回放  中新網9月28日電 題:神舟七號飛天全記錄以下為神舟七號飛天過程的全記錄。  第一日 9月25日  17時30分:航天員出徵儀式。胡錦濤來到航天員公寓問天閣,親切看望執行飛行任務的3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並為他們壯行。  18時許:三名航天員抵達發射場。確認技術狀態後,航天員先後進入神七返回艙。  18時35分許:翟志剛開始用指揮棒嘗試操作。
  • 我國新選拔18名預備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人民日報)
  • 航天員的秘密,原來如此
    進入太空,曾經是人類多年的夢想,如今被一群叫「航天員」的人實現了,他們在科技的幫助下,擺脫了地心引力,飛向太空,為人類探索未知的世界!可是,你知道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嗎?他們穿的衣服有何秘密?他們是如何在太空生活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探尋答案。
  •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她令人感動的除了飛天,還有痴情平凡愛情
    在2012年前,雖然已經有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等中國航天員飛上月球,但是考慮到「嫦娥」的女性身份,所以直到劉洋搭乘神舟九號成功飛天后,才算圓滿完成了這個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夙願
  • 18人入選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他們將成為我國航天員隊伍的新成員,踏上建設航天強國、接續飛天夢想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