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沒有脫離航天員隊伍,我就有這麼一種希望,我就會去盡我百倍的努力。」
——吳傑
河南航天英雄譜裡,有一名「老兵」,他就是中國首批航天員之一的吳傑。
吳傑是咱河南滎陽人,1980年9月入伍,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2005年6月,入選「神六」飛行乘組梯隊成員。雖然至今沒有飛天略顯遺憾,但吳傑曾說過:「 如果這次擦肩而過,還是往後等。只要我沒有脫離航天員隊伍,我就有這麼一種希望,我就會去盡我百倍的努力。」 日前,東方今報記者獨家連線航天員專職攝影師朱九通,為您揭秘河南航天員吳傑的故事。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張英 實習生 劉倩
○「吳傑是個好老鄉」
「神九」飛天,在太空遨遊10多天,通過報導,大家都知道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神女」劉洋是咱河南人,可很多讀者並不知道,在中國首批航天員梯隊裡,還有咱一個河南老鄉吳傑,他也是咱鄭州人。
吳傑的父母,現住在開封市軍分區幹休所家屬院。昨天,東方今報記者前往開封,趕到吳傑母親家裡,老人對「神九」飛天感到非常高興,但說部隊有宣傳紀律,婉拒了採訪。 在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員專業攝影師朱九通的眼裡,吳傑是個好老鄉,在航天員大隊裡同樣是好樣的,有意思的是,他們都是1963年出生,老鄉加上同齡,當然有更多的共同語言。 作為航天員的專業攝影師,為了拍到航天員生活和訓練的精彩瞬間,很多時候,朱九通可以說跟航天員形影不離。 在朱九通的職業生涯中,有一件事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那就是2005年「神六」發射時,他為了給航天員拍好照片,兩次闖警戒線,第一次是模擬發射,第二次是正式發射。 那一年,吳傑被選為「神六」飛天的梯隊成員。 雖然朱九通是航天員攝影師,但在發射現場,還是有被限制的禁區,有次闖警戒線,他連摁快門,剛剛捕捉到滿意的精彩畫面,只覺得身子一緊,就被警衛拽到一邊,當時情形非常緊張,在那種情況下,闖警戒可能是要受處分的。 就在那時,朱九通聽到一句話:「這個人是我們單位的。」原來,站在一邊的吳傑,看到朱九通被警衛拽住了,趕忙上去解釋,化解了緊張氣氛。
○他是楊利偉的教練員
吳傑不僅是中國航天員大隊首批14位航天員之一,還是中國首位飛天的航天員楊利偉的教練員。
1992年,我國重新啟動中斷多年的載人航天工程,1995年10月下旬,國家從空軍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在1500多名符合條件的飛行員中,吳傑和另外一名來自安徽的李慶龍勝出。 早在1998年中國航天員大隊成立之前,吳傑和李慶龍就被送往俄羅斯加加林太空人訓練中心進行訓練,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 而航天員大隊成立後,他們又和新選拔出的12名航天員開始了長達5年的學習和訓練。這5年中吳傑、李慶龍充當的角色既是航天員,又是教練員。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五」飛天時,吳傑就坐在指揮大廳觀看,發射、返回,都看到了。他喜歡搞攝影,當時就有了一個念頭,不管採取什麼辦法,比如有些違反規定的方法,也要把一些東西留下來。 楊利偉返回的那天是晚上,吳傑把航天員公寓晚上的場景,包括他們要進的指揮大廳的夜景,都給拍下來了。在大廳裡,也「偷偷摸摸」地拍一些珍貴的資料。 楊利偉返回那天,指揮大廳外面舉行歡迎儀式,彩排時,吳傑跑到旗杆下的臺階上拍完全程,後來自己剪輯了一下,做了一個小光碟送給了楊利偉。 還有一個情形讓吳傑難忘,他和楊利偉兩家住對門,「神五」飛天前,楊利偉去發射場之前,他特意敲開了楊利偉的家門,跟他鄭重地握了一次手,這是吳傑內心的祝願。
○讓國外同行「不可思議」
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培訓中心多年豐富的培訓經驗,為很多國家培訓出了合格的航天員。航天員們在這裡一般要進行為期3到4年的培訓。而吳傑完成這些課程,只用了短短一年,這讓國外同行感覺不可思議。 吳傑至今難以忘記冬季野外生存訓練的日日夜夜。俄方訓練人員將他們拉到寒冷的北極圈。那裡是近零下50℃的低溫,1米多深的積雪,而他們要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中生活48個小時。 這種「非人道」的訓練,不光是對身體的「摧殘」,更是對人心理素質的巨大考驗。心理專家隨時觀察記錄著他們的表現,據此對他們作出不帶溫情的評價。 航天員要在狹小悶熱的返回艙內進行訓練。艙內面積很小,3人一組待在艙內,在完成所有的操作後,再一個個輪番換下笨重複雜的航天服,換上密不透風的抗浸服出艙。黑海風浪洶湧,待在密封艙內不一會兒就顛簸得嘔吐。吳傑這樣描述出艙的感覺:「身上的汗水流盡了,人接近虛脫狀態,真想扎到海裡泡著,不再起來。」
○「聯盟號」唯一外籍指令長
而這些,還不算什麼,當時訓練的「極限」,還體現在隔離艙訓練中。 吳傑回憶說:「72個小時,一個人生活工作在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裡,不能睡覺,沒有人和你說話,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吃飯是按時從小窗口遞進來的。第一天,還能靠風油精提神,第二天什麼都是白搭了。人開始變得麻木,可剛垂下眼皮想打盹,艙內的警示器就響了,只好打起精神接著幹。到後來全憑毅力支撐,光幹活,不閉眼,那滋味絕不是常人可以忍受的。」 訓練結束時,吳傑以4+的優異成績獲得由7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全票通過,被授予「聯盟號飛船指令長」最高證書,成為俄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外國人。
(東方今報)